Shirley楊對我說:“你先彆着急,先聽聽教授是什麼意思。”然後她請陳教授接着把話講完,我和胖子等人也只好耐下性之來聽,陳教授說:“沉船要是真找不到了,我也就不這麼着急了,珊瑚螺旋海域雖然遼闊,可有條線索非常關鍵,如果用古代風水秘術找尋,想來應該有着手之處,海難過後,那艘船的水手中有一人倖存,他的救生艇在海上漂了三天兩夜,同伴都死了,他自己被漁船救起後沒多久也離開了人世,他在臨死之前透露過一個重要的信息,沉船的那個地方,海底有升騰的陰火在燃燒,海中陰火潛燃,這種奇特的現象在風水一道中是否應該有某種講頭?”
陳教授說起海底陰火潛行之事,沉船上唯一的倖存者,向救起他的人描述了這一罕見的自然現象,海底的火光把海面都燒亮了,火光照到了數百米之外,然而那火光好象曇花一現,很快就熄滅了,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有關海事記載的內容,也曾提及過類似的情形,風水秘術能夠窮通天地,不管山川湖海,在風水術中都有其解析,因爲海底同樣有山川峽谷,河流湖泊,也有森林盆地,風水一道中涵蓋形、勢、理、氣四項,在大湖大海中主要以“氣”爲論,謂之“海氣”,陳教授雖然不懂風水學,但他博覽羣書,知道自古便有這麼一說。
我沒想到陳教授竟然知道陰火與海氣有關,只好對答道:“從我所知道的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來分析,有三種可能性,其一是在海底兩山環合之處,必有海氣凝聚,聚而不散化爲蜃,看到海下火光變幻,很可能是見到了海市蜃樓奇景,這倒不足爲奇;其二,海氣鬱積,造成海底油氣或是火山噴涌;第三種可能最大,傳說南龍中有龍燈之說,又名龍火,世間的火有四種,分別是鬼火,天火,人火和龍火,人火遇水而滅,龍火卻遇水而熾,若是陰火勢大,則必是龍燈無疑。”
不過我緊接着告訴陳教授:“青烏之術,或有其理,然而癖信之,則必成癡人,風水學畢竟是古老的產物,雖然有着天人相應的道理,可裡面的內容也不免有許多過分玄奧之處,例如這龍燈龍火之說,未必可以當真。”
可陳教授卻說道:“六合之內,無所不有,海氣海蜃之說確實縹緲虛無,但古人的智慧是不能小看的,有些事看似虛無不實,那是因爲功課作得還不夠,研究得還不深入,尚未能揣摩出前人的心意,我一生醉心於研究古西域文化,年輕時參加過一次考古發掘,那次經歷真是終身難忘,我們在古連奴出土了一件周代青銅器,被稱爲周穆王筵神盂,那是一件盛食器,彛紋爲飾,雷紋爲地,紋路雄奇壯麗,是青銅史上的巔峰之作。”
在那一時期,青銅和玉一樣,都被視作國之重器,在重要的場合爲了記錄重要的事件,周穆王筵神盂的紋飾上也同樣記錄了重大歷史事件,古人說“歸墟”是天地間的深淵,天下之水不論是江河湖海,最後都要匯入歸墟,卻用遠也填不滿,它的位置在東海,這並不準確,我看實際上很可能是指南海的海眼,周穆王筵神盂上記載了在南海的盡頭,有一個被稱爲歸墟之國的地方,現在比較通用的稱呼是恨天之國,恨天氏掌握着龍火的秘密,周天子派史者前去,希望能借龍火鑄造天鼎,周穆王筵神盂就是爲此所鑄。
由此可見南海確有龍火存在,只不過現代學者還沒有揭開這層神秘歷史的面紗,無法探明龍火的真相,關於恨天氏的記載在歷史上也只有隻言片語,直到現在,始終沒能發現這一文明的遺蹟,甚至連這個部族是否存在過,至今也仍在爭論不清,有人推測由於地質變動緣故,恨天之國的遺蹟都被淹在海底了,而後來一再被人提及,在珊瑚螺旋所目睹的海底陰火,很可能就是恨天文化曾經存在過的區域。
陳教授掰開揉碎地說了半天,我總算聽明白了,天下龍脈俱從崑崙而來,唯有南龍一支,起自峨眉,並江而東,向南沒入海鹽諸山而進海,隨後又在海底化爲九支十三脈,龍火處爲南龍兩條支脈環合之地,沉船的地方大概就在那裡,那片海域雖然有深淵般的海溝交錯,但底下大部分都是珊瑚礁,如果船真的沉到那裡,很可能不會沉得太深,打撈起來不會過於困難,難的是海底複雜的地形以及惡劣的海上環境,使得傳統地探測方法失去了用武之地,想來想去,也只有利用風水秘術中對南龍一脈的描述,找到那僅在偶爾可見的海底陰火源頭,然後以此爲中心,在附近展開地毯式的搜索來尋找沉船。
珊瑚螺旋海域顧名思義,海底地形複雜得就如同旋渦,而且海面上一年四季風暴不斷,潮汐幅度變幻莫測,現在已經有許多人盯上了那艘沉船,因爲是三不管海域,按照國際公約,撈到的東西完全歸申報人所有,再不盡快去沉船裡找到秦王照骨鏡,這件稀世國寶便又要流失海外了。
基於這些原因,陳教授希望我能配合專業打撈隊去找到那艘沉船,能夠準確地尋找海底龍火,也只有摸金校尉上觀天星,下查地脈的辦法最爲實用,除此而外不做他想,陳教授最後說:“我這輩子就這麼過去了,辛辛苦苦鑽研了幾十年,但都啃的是書本上的死東西,臨老都沒能有什麼獨到的創建,所以說百無一用是書生,要說真刀真槍的做一番大事業,還得指望你們這些真正有本事的人,我沒別的心願了,臨死前看到找回秦王照骨鏡就能閉上眼了。”
我聽陳教授言辭懇切,他要是有別的辦法,也不用來找我們了,按理說既然是他的事情,我當然不會推辭,可難就難在胖子和大金牙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