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章 教育部尚書

杜錦寧倒是想少公幹,多陪自家的可家的小傢伙,無奈她只在家裡歇息了一日,就有人上門來了。

來人是陸九淵三人。

“您說什麼?皇上封了您做教育部尚書?彭先生和史先生做了主事?”杜錦寧震驚得瞪圓了眼睛。

坐在杜錦寧對面、乖乖跟孃親學認字的齊自蹊見狀,也跟着瞪圓了眼睛。

他的眼睛本來就又大又圓,這一瞪,兩隻圓溜溜的眼睛似乎佔了小半張臉,實在叫人忍俊不住,燕姑姑和春禾等人忍不住“噗嗤”笑出聲來。

杜錦寧這纔看到兒子那可愛的模樣,笑着伸出手去摸了摸他的小腦袋。

齊自蹊見孃親笑了,也彎了彎眼睛,不過仍然好奇地看着陸九淵。

陸九淵卻顧不得逗弄齊自蹊,滿臉複雜地點點頭:“皇上說,教育部是公主你提議建立的,他也搞不懂應該怎麼做。本來讓你來做這個尚書最好不過,但你做了大司農,再做教育部尚書就不大好。所以把我趕鴨子上架,做這個尚書。我倒是推辭了,但皇上一言九鼎,不願收回成命,我只得硬着頭皮答應下來。這不,就來跟你討主意來了。”

杜錦寧:“……”

她終於知道什麼叫厚顏無恥了。

果然做老闆的都是黑心肝,剝削勞動力不遺餘力。

她頭疼的撫了撫額頭,咬牙切齒地問道:“我不是早寫了一個摺子,把教育局的框架都寫得明明白白了?”

說實話,她也是看着大宋這教育的狀況牙疼,這才勞心勞力地寫了個摺子,由《管子·權修》裡的“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做引子,提出了“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理論,然後把教育部的框架給趙晤寫了下來。

她覺得自己做到這一步,也就很可以了。至於如何執行,細節怎樣,應該如何根據這時代的特點來改進,那都是趙晤和他智囊團的事,跟她再無干系。

誰曾想趙晤竟然把主意打到陸九淵三人身上。

不得不說杜錦寧和趙晤是互相成就。

雖說杜錦寧許多gāo zhān遠矚的建議給趙晤帶來了“鴻慶盛世”,但如果皇帝不是像趙晤這樣開明且銳意進取的明君,杜錦寧也不會這樣盡心盡力地替趙晤着想,給他出許多主意。

陸九淵也知道這樣不好,十分內疚地道:“要不,公主你求見皇上一面,替我們把這差事給推了。”

“對對,我們也做不來。只是皇上那裡,怎麼推託他都有話說,唉。”彭士誠也道。

杜錦寧就知道趙晤拿到了自己的軟肋。只要涉及到她身邊對她好的人,她是一定會盡力護着的。

磨牙雖磨牙,這事她還真得做。而且,她有前世的記憶,這件事她來做,總比扔給別人做好,免得走了彎路。

“好罷,來,我跟你們說說我的構想……”

燕姑姑見狀,便朝齊自蹊招招手,示意他跟自己離開。杜錦寧要做正事,他們自然不好留下的。

誰知齊自蹊不願意,搖頭擺手地拒絕:“不,我要聽娘說話。”

杜錦寧前世雖沒結婚生子,但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師長同事的孩子不少,她多少也懂得些教育孩子的方式。

她覺得,不要因爲孩子年紀小,就覺得他們什麼都不懂。就算他們不懂也可以讓他們多看多學的,潛移默化之下,孩子多少會受些影響,大受裨益。

“讓他留下吧。”杜錦寧道。

她朝齊自蹊伸出手,等他走到自己面前,她將他抱在懷裡,這纔跟陸九淵三人細細地說起自己的想法來,從學校的架構,說到學習的科目。陸九淵三人生怕自己記不住,還要了文房四寶,將杜錦寧所說的記了下來。

“大致就是這樣。”杜錦寧道,“你們自己再好好想想,然後召集教育部的官員開個會,集思廣益,完善這個方案,再向皇上稟報。也可以像關尚書搞商業那樣,在某個省做個試點,如果效果不錯,再在全國推廣開來。”

“好,好好。”

陸九淵以前沒當官,並不是真的淡薄名利,只不過沒有機遇罷了。哪個男人沒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呢?現在三人還不到五十歲,身體健康,精力也還好。此時得了這麼一樁差事,那真恨不得將所有的時間精力都投進去。

“對了,教育部現在有多少官員了?”杜錦寧問道。

“我這官位還沒坐穩呢,哪裡來得及組建機構?”陸九淵笑道,“反正具體要做什麼有府學、縣學,我們先把框架拿出來再說吧。”

杜錦寧摸摸下巴。

許成源中了進士後就一直外放,他爲官清廉,又十分勤勉,還有意向杜錦寧學習,處事很有幾分手腕,每年考評都很好,又有齊伯昆提攜,如今也做到了正四品的知府位置了。

地方官做到正四品,再往上升就難了。杜錦寧覺得,他是時候調回京城經營一下人脈了。

進到教育部在某官職上呆三年,再外放做個正三品的提督學政,等京中有空缺的時候,就可以謀個尚書的位置了。

陸九淵年紀不小,就算在教育部做尚書,估計也做不了幾年。到時候許成源回來接他的班,倒很合適。

這麼想着,杜錦寧便打算跟許成源通通氣,再跟陸九淵提這事。

陸九淵跟了杜錦寧這麼多年,也知道她的性子。

此時見她問起教育部的官員,又沉思想着什麼,微一思忖便猜到杜錦寧想什麼了。

他道:“雖說我這部裡需要的人不多,免得機構太過臃腫,但左侍郎和右侍郎總得要的,否則就是個空殼子。如果你有信得過的人推薦,那再好不過。也免得別的不知底細的人過來,互相還得防着,平白地耽誤事情。”

杜錦寧也不跟陸九淵客氣,道:“好,反正你這裡還不急,我先問過再說。”

“公主如果沒什麼別的交代,我們就回去寫摺子了。”陸九淵起身告辭,又跟齊自蹊揮手告別。

第四十五章 去書院第四百二十七章 仙俠與偵探小說第五百九十六章 擠兌第一百一十一章 意外來客第八百章 擔心與焦慮第一百三十一章 互相試探第四百六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三十八章 要不咱倆合夥?第四百二十章 隨我走吧第五百五十六章 結論第五百八十五章 訓話及代耕架第五百二十六章 撿漏第一百三十章 樑先寬來訪第六百九十七章 不知道,不清楚第六百三十五章 六元及第第八百三十一章 安排第八十八章 弟子最在行的事第三百一十一章 陽謀第二十一章 巧遇第一百二十八章 古代的科學試驗第八百二十八章 成親第二百九十九章 府案首是我們的第五百六十一章 不去也不要第五百零三章 拜訪第二百四十六章 好處第六百零八章 新的賺錢項目第一百五十八章 杜哥哥第二百三十八章 盡心第二百三十五章 截搭題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難第四百九十八章 考量第六百七十四章 州同知第五百九十六章 擠兌第五百八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七十章 關正祥第七百七十七章 大捷第七十一章 張氏出手第四百七十八章 避無可避第八百三十四章 再接再勵第五百二十三章 再見關嘉澤第一百八十六章 開學第一天第五百七十章 關正祥第五十四章 狐疑第三百五十六章 扎心了,老鐵第四百五十九章 影響不大第二百三十三章 又見樑先寬第四百二十一章 你牛第五百八十四章 欠你一個人情第七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二百五十七章 運氣一般第三百八十三章 一起成長第七百三十四章 趙昶來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標準第八百二十章 成親的日子第七百四十三章 欠你一個人情第三百三十三章 榮歸故里第五十二章 看看再說第八百一十三章 滿朝皆知第六百九十四章 憋悶第四百二十九章 咱倆不熟第四百五十五章 詩裡也有心學?第七百零一章 規矩第二百六十章 等你名列前茅第八百三十二章 燕姑姑第三百八十九章 樑家的幫助第八百四十章 禮物第五百二十章 有人搞事第四百五十七章 我又有個主意第二百二十六章 跟着他沒錯第五百九十章 工部的反應第五百八十七章 催更催更(第三更)第十章 相談第三百三十一章 比較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宋好商販杜錦寧第六百三十章 我不要這個狀元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的很氣第四百七十九章 裝傻?第八百四十八章 遠航歸來第五百章 寵溺?一定是幻覺第八百四十九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五百八十四章 欠你一個人情第二百八十八章 談心第八百四十五章 欺生第七百零三章 馬劍第八百零七章 在行動第五百九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九十六章 考試(三)第三百九十三章 霸氣第六百七十四章 州同知第四百七十九章 裝傻?第七百一十一章 厲害啊杜大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考量第三百三十五章 談心第七百七十二章 手諭第二百零五章 謀劃第五百二十六章 撿漏第六百四十九章 占城稻(第三更)第五百八十章 不去了吧第一百六十六章 莊越上門第八百六十五章 第一可愛(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