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八股文的典範

打完兩篇文章的草稿,杜錦寧細細地檢查了一遍。她不光要看看有什麼錯字漏字,哪裡寫得不好,還要看有沒有要避諱的地方。

古代就這點最討厭,寫文章有許多避諱。觀世音菩薩這麼一尊大佛,因爲要避李世民的名諱,都得改成觀音菩薩,可見皇權的威力大。文章犯了忌諱,直接成爲廢卷不說,情節嚴重的還會惹麻煩。

仔細檢查了兩遍,確定沒有問題了,杜錦寧便拿過試卷紙,開始謄抄起來。

到得太陽偏西的時候,杜錦寧終於把試卷謄抄完畢了。

她把筆放好,伸了個懶腰,動了動因坐得太久有些發僵發麻的身子,就感覺到一道目光投射到自己身。

她擡眼一看,正對周知府冷厲的目光。

她身子一僵,趕緊端坐好,低眉順目的做乖覺狀。

府試可是不糊名的,知府周東平既是監考官,又是閱卷官,他要是對自己的印象不好,後果不是一般的嚴重。

見得周東平面無表情地將目光收了回去,杜錦寧舒了一口氣,待試卷的墨跡幹了,她小心地捲了起來,把文房四寶收拾好,拉了拉角落裡的鈴鐺。

“什麼事?”差役過來問道。

“交卷。”

她這動靜,不光把周東平的目光吸引了過來,隔壁幾個考號的考生也被驚動了。

“就交卷了?我這還有一篇文章沒有寫完呢。”周致大感不妙。

他可不會認爲杜錦寧是不會做或是胡亂做了提前交卷的。

要是別的考生如此倒還罷了,作爲縣案首,那是絕對不會如此糊弄的。向來的慣例,只要他們考得不是太差,這府試和院試都會過的。沒有誰在這兩次考試中胡亂應付,把到手的功名放棄不要。

而案首的目標太大,府試和院試的主考官都盯着,所以縣試的考官也不敢徇私,把不具有真才實學的考生放到案首這個位置來。“不會做”這種情況也是不存在的。

杜錦寧提前交卷,只說明一個問題,他做題的速度比大家都快。

只有思維敏捷,不受其他因素干擾,心理素質強大的人,做題的速度才能快。從這一點來說,杜錦寧就比他們強許多。而有這種抗干擾特質,在以後的鄉試和會試裡就會表現得更出色。

因此杜錦寧這“交卷”兩個字,擾亂了許多人的心神。有些人能迅速平復心緒,仍然按着自己的節奏寫下去而有的人則是徹底被影響了,不由地也加快起寫文章的速度來。

杜錦寧卻沒想那麼多,差役將她的文房四寶和草稿紙收起,她便將木板提了起來,從考號裡走了出去,走到周東平面前施了一禮:“大人,學生交卷。”說着,將試卷遞。

差役連忙接過試卷,放到周東平面前。

周東平看了試卷一眼,擡起眼問道:“你叫杜錦寧,灕水縣人?”

“回大人話,是的。”杜錦寧眼觀鼻,鼻觀心,態度恭敬地回道。

“行了,去吧。”

聽到周東平這話,杜錦寧愣了一愣,這才驚訝地擡起眼來看向周東平。

因爲閱卷任務艱鉅,監考官們都會對提前交卷的試卷進行當場批閱。如果覺得你能取中,就會當場再考校考校,一來確認一下對方的水平如何,與文章體現出來的水平是不是相符另一方面也以此來決定錄取的名次。

尤其是對交頭卷的考生,監考官們更是如此。

她還是第一次見像周東平這樣的做法。

莫不是自己寫的文章入不了他的眼,他決定讓自己落榜,所以沒興趣再考校一番?

“還有什麼事?”被杜錦寧這一看,周東平的臉色越發冷了。

“沒,沒有了。”杜錦寧連忙作揖行了一禮,跟在差役身後往外面走去。

坐在第一排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的案首們,也跟杜錦寧一樣一腦袋的問號。不過周東平這種做法還是讓剛纔受了點小打擊的案首們一下子又振作了起來。

見杜錦寧跟着差役老老實實走了出去,周東平的目光這才落到了試卷。

首先入眼的就是那一筆普普通通沒有半點出彩的字。

周東平頓時在心裡嗤笑了一聲。關樂和師從名家,自己的字寫得頗有大家風範。可教出來的弟子寫的字怎麼這麼差勁?差評!

對書法好好批判了一番,他這纔看起文章來。

“民既富於下,君自富於。蓋君之富藏於民者也。民既富矣,君豈有獨貧之理哉?有若深言君民一體之意……”

看着看着,周東平的身體越坐越直,看到最後,他已經是正經危坐了。

坐在周東平後面的師爺看到他這樣,忍不住站起身來,湊到前面也跟着看了起來。

打從周東平任縣令起,這位名叫李一同的師爺就跟在了他身邊,兩人對對方的瞭解比夫妻還要深。李一同深知周東平看文章有個習慣,要是讀到好文章,他的身體都會不自覺地緊繃起來,眼眸也會變得異常清亮。

此時周東平已讀到杜錦寧的第二篇文章了。

第二題的題目是“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杜錦寧如此破題:“聖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看到這裡,周東平忍不住拍起案來:“好,好啊。”

“破題”即是在開篇用兩句話解釋或概括題意,但要換個說法,不能與題面重復。

破題是全篇最重要的。破題破得好,文章就算成功了一半破得不好,下面的內容就不必再看了。

而杜錦寧這破題就破得很好。“聖人”指孔子,“能”指顏回。“行藏之宜”,指恰到好處的“行藏”。“微示”二字不僅體現孔顏的師生關係,也突出了顏回的悟性,響鼓不用重槌敲。周東平覺得,這樣的題目讓他自己來寫,破題也就破到這種程度,不能做得再好了。

他繼續往下看,直到一字一句把整篇文章看完,他才長長地吐了一口氣,整個身子鬆懈下來。

周東平遇到好文章,會一字一句看得特別慢,似乎要把所有的內容都印到腦子裡一般。他看完最後一篇文章時,李一同也把兩篇文章都看完了。

李一同輕輕讚道:“好文章,爲八股之典範。”

八股文本來是一種很死板僵化的文體,但這兩篇文章卻寫得感情充沛,文筆生動,對仗工穩。

八股的對仗不同於駢文的對仗,更有別於詩詞的對仗。它是散文的對仗。這種對仗沒有華麗的辭藻,也很少有駢文和詩歌對仗的跳躍性,讀時不覺其爲對,但它同樣是音調鏗鏘,富有音樂性。

而這兩篇文章,在聲調都很講究。

在思想內容,它句句遞進,都言之有物,情感也表現得十分到位。實是兩篇十分難得的八股文。

難得的是,他們都出自出一人之手更難得的是,它們是在府試這種高壓考試下、在有限的時間內寫成的。被譽爲八股文扛鼎之人的周東平都不一定能寫得出來。

李一同認爲,這樣的文章不能評爲案首,那是天理不容。

第九十六章 改造第六百六十四章 繼續第六百章 後悔啊第一百五十四章 好茶!第四百九十六章 談心第七百六十四章 折服第四百五十五章 詩裡也有心學?第八百六十一章 又懷孕了(二合一)第六百七十章 果然做人不能太君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商議第二百五十章 賣田地第七百二十一章 來練練第七百二十四章 呆頭鵝第三百零四章 似乎厲害一點點第五十九章 看不透第三百零二章 八股文的典範第三百六十六章 投奔明主第八百四十五章 欺生第一百二十章 好意第四百四十二章 使勁兒砸第八百六十一章 又懷孕了(二合一)第七百七十八章 心潮澎湃第二百二十八章 縣試第四百三十三章 縣令主動幫忙第三百零九章 第一名第二百零五章 謀劃第七百五十五章 有什麼打算?第四百一十八章 震驚第五百五十三章 後悔第一百四十五章 換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安排第二百三十六章 買田地第二百七十七章 看你玩出什麼花樣第四百一十八章 震驚第一百五十五章 排隊等座兒第五百四十六章 反應第五百四十六章 反應第十七章 逼迫第四十三章 起罅隙第三百七十一章 買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見面第四百八十八章 兩條路,選擇吧第七百一十章 完蛋了第三百九十六章第一百二十五章 各自思量第一百九十四章 考試(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周東平的下場第二百九十九章 府案首是我們的第五百一十二章 一波騷操作(二合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母子第八百六十一章 過繼一事第三百三十九章 滿意第六百零五章 對策第六百五十二章 農業最根本的問題第五百零八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七百二十二章 恍惚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來吧,小人書第一百二十八章 古代的科學試驗第六章 藉機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二代第七百三十五章 施寒山第五百四十章 訂親吧第七百七十二章 手諭第七百二十八章 悟了第七百四十二章 將眼光放遠第八百六十章 教育部尚書第五百七十九章 翻牆的公主第七百八十一章 老齊的忽悠之功第二百二十章 獻計第四百零一章 取他爲第一第五百九十九章 三生有幸第三百六十四章 蠢蠢欲動第四十一章 改變(一)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撩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準備第六百零三章 舊時光第六十五章 試探第一百零六章 規劃第三章 聽聞第八百一十九章 賜婚吧第七百二十三章 有沒有人說你是個傻瓜?第四百九十六章 談心第七百一十三章 大師兄第三百九十三章 霸氣第四百五十一章 辦詩會吧第二百五十六章 送行第四百二十四章 府學教授來了第七百五十六章 心心相印第五百八十七章 催更催更(第三更)第七百一十六章 齊慕遠來了第八百二十八章 成親第八百四十八章 遠航歸來第六百五十五章 你是妖孽好麼?第二百五十五章 再不鬧了第八百一十二章 理由有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決定第一百零八章 策略vs實力第六百六十四章 繼續第五百八十三章 升官第五百八十章 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