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如果回到京都,只怕無法面對東瀛大名們的質問。
而且此時自己剛剛喪師孤身而歸,怕正是一些野心家們窺伺之時,若回京都必有兇險。
想明白了這一點,織田信長便帶着人去了島根的治所,命其官員來見。
其實有大船靠岸,便已經有人去報知了治所,官員得知是織田信長這位東瀛之主,立時小心伺候。
織田信長與親衛們在治所休整了一日,揚言要立刻回到京都,又讓人準備車駕,可謂大張旗鼓。
而實際上,織田信長已經先一步派人去了京都,通知自己的心腹家臣與大將們,命他們帶兵回尾張老巢。至於要來的車駕也是空的,僱了一些人手,在兩名親衛的押送下往京都方向而去。
織田信長自己,則帶領大部親衛,直接裝扮成了普通商隊回尾張。
敗戰喪師四十萬人之多,織田信長知道自己不能再回京都。
經過在島根的一番宣傳,但織田信長回到東瀛的消息不徑而走,很快便傳回到了京都。
島根距離尾張不過三百餘里,織田信長用了數日便回到了尾張自己的老巢之中。而另一邊的京都,則有丹羽長秀與佐久間信盛帶領其餘的家臣等人,秘密安排迴歸尾張。
表面上,丹羽長秀與佐久間信盛,則是與德川家康一同主持盂蘭盆盛會,並沒露出絲毫破綻。
德川家康得到了織田信長回到東瀛的消息,便去京都治所拜見丹羽長秀和佐久間信盛。
這兩人都在當值,得知德川家康前來,便一同迎見。
“這次拜見兩位,其實是聽說主公已經歸來。”德川家康面帶喜色道:“如此,主公便可與我等,一同共慶盂蘭盆盛會!朝鮮戰局如何,現在的情況之下倒是其次。首先主公可藉此一盛會,將我東瀛的人心都團結起來。若是明國對我東瀛來犯,有主公這個主心骨在,我們這些大名們,也心中有底啊。”
丹羽長秀與佐久間信盛互相看了對方一眼,都覺得有點意思。這位德川家康說的話,也讓他們兩人心中升起了一些希望。
說實話,這兩人對於織田信長命他們撤回尾張的命令,有點不太願意執行。他們這些人隨着織田信長篳路藍縷征戰數年之久,才入主京都。如今卻又要縮回尾張,這讓大家都不怎麼好接受。
現在聽到了德川家康的話,似乎朝鮮戰事失敗,面對明國的壓力,東瀛也一樣需要一隻領頭羊來承擔和麪對。
如果東瀛所有的大名,都如德川家康這般想的話,那主公還可穩坐東瀛之主的寶座。
佐久間信盛微微一笑道:“主公新敗,恐怕沒有多少好心情。在此次盛會露面,怕是會讓他難以接受。”
德川家康搖搖頭道:“話是這樣說,但是主公心懷東瀛天下,胸中格局也不會小。此次盂蘭盆盛會,各地大名齊聚,正是一次好機會。失敗的事情已經過去,但我們更看重的應該是如何補救與將來如何面對明國。若等各個大名都回到自己的駐地,再想聚起來一會,便十分的難了。或許會有人當面質疑主公,但是主公真的將大位讓出來,又有誰能承擔這個責任?除了主公之外,再無他人有這個魄力與號召之力。”
丹羽長秀不由得點了點頭,“德川君說的不錯,可是這最終還要等主公回到京都再決定。至少要給主公一些時間,等主公恢復了心中鬥志,纔可令其面對各個大名。否則的話,只恐不得衆大名的支持。”
德川家康笑着點頭道:“正是這個道理,我此次過來,給主公準備了一套茶碗,是他最喜歡的明國窯變油滴魚目碗。這套茶碗釉色清奇,其上密佈魚目狀的斑紋,觀之若油滴似寶珠。此爲至寶世所稀有,還請代我轉交主公,以釋主公之懷抱。”
說完,德川家康便從腰間取出一個方形小包袱,放在榻榻米上推到了兩人的面前。
佐久間信盛和丹羽長秀兩人立時對着德川家康微微欠身,以示尊重。能送這等重禮給予主公之人,必定是極爲忠心之人。
“德川君的禮物,我們必定會送到主公面前。這些日子德川君也辛苦了,爲防有些大名因朝鮮之敗鬧事,德川君還請多增加自己的護衛纔是。”丹羽長秀叮囑道。
看了丹羽長秀一眼,佐久間信盛微微皺了下眉頭。這些細節,都落入了德川家康的眼中,讓他不由得心中一緊。
從京都治所出來,德川家康一路上都在沉思。
當回到自己的府邸,德川家康便叫人請來了明智秀滿。
“明智君,我得到了一個不太好的消息。織田信長已經回到了東瀛,但是他現在人在哪裡,還不得而知。”德川家康沉吟道:“你要做好準備,隨時都有可能會讓你出手。”
“主公,這個消息我也聽說了。”明智秀滿肅然道:“不過,我不認爲德川家康會來京都。”
德川家康看向明智秀滿道:“哦,你這樣說,想必有一定的根據,說來聽聽。”
明智秀滿躬身道:“主公,織田信長在朝鮮戰敗,喪師四十萬人,他是決不會公開露面的。以我所見,織田信長是個慷慨豪雄之士。他獲此奇恥大辱,定會找個地方休養心情謀劃全局。至於正在來京都的那一路車駕,應是故佈疑陣。想必主公也一樣覺得,織田信長是不會回到京都的。”
德川家康想起丹羽長秀所提醒自己的話,讓自己增加護衛,他不由得點點頭表示贊同。
“明智君,你說織田信長並沒有可能回京都,那你覺得,他會去哪裡?”德川家康問道。
明智秀滿臉色興奮的發紅,“承蒙主公不棄,秀滿當盡力一試。只要織田信長在尾張國,我就不會讓他逃了!若是失敗,我也會以北條家餘孽的身份自裁,決不牽連主公!”
他是認定了織田信長就在尾張國,爲此不惜玉石俱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