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駿猶豫了起來,現在是搬到喬書記的時候了嗎,是不是還早了點,萬一搬到了,再來個別人坐上,那就不是坐半年一年的時間了,自己也就成了給別人做嫁妝了,
但這次可是一個絕好的時機,只要自己一出手,喬書記肯定是翻,這樣的機會不多,也許他留給自己的也就是這一個破綻了,抓不住,以後再想找這機會就難上加難了,
夏雨駿沒有了剛剛救出人時的興奮了,他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做出準確的判斷,這關係着自己未來的前途。
這裡已經不需要他們繼續待着了,夏雨駿就招呼着省上幾個局的領導們,下山去休息,大家也是都餓了,留下必要的檢查人員,其他的都跟着夏雨駿一起到了西山的市區,喬書記自然也是來了,但他的心情是比較鬱悶的,話也很少,情緒也不好,這就讓人感覺好像他是不歡迎人家一樣,但也都沒人說什麼,只是把夏雨駿就擡的高了點。
幾個局在回答記者的提問時候,都是很有意的把夏雨駿的作用,特別是他第一時間就自己指揮抽水的事,做了大幅度的渲染,一下子夏雨駿就成了這次事故最大的收益者,夏雨駿心裡也在暗笑,自己對救援懂個屁,還不是那礦上的幾個工程師的建議,這到最後怎麼好事都放自己頭上了。
想到了自己的好事,那自然就想到了喬書記的壞事,到現在他還是沒有確定自己應該怎麼來走下一步的棋。
他們在高興和歡樂着,喬書記卻更加的低沉,
喬書記沒有陪大家吃飯,喬書記坐了一會就打個招呼走了,他要向鄭浩嶙做個檢討,他已經決定讓自己來承擔這個事情了。
喬書記回到了辦公室,想了想,就決然的拿起了電話,撥通了鄭浩嶙的電話,那頭就傳來鄭浩嶙洪亮的聲音。
喬書記就把自己在這次事故前是因爲什麼原因,什麼心態,所以阻止了夏雨駿對礦山準備採取的強制措施,因爲自己的主觀,所以纔有今天的嚴重事故,雖然是沒有人員傷亡,但這只是個僥倖,所以他願意來承擔所有的問題。
鄭浩嶙沒有因爲他的檢討就改變自己的語調,
依然是渾厚和寬廣的聲音說:“你說的這問題我知道了,你還是好好的工作,我在考慮以後給你個回答,也不要有什麼包袱,誰都有犯錯的時候。”
喬書記從鄭浩嶙的語氣和話裡是聽不出什麼來的,不知道下一步省委會怎麼樣的對待自己,但也就這樣了,自己沒有什麼僥倖的,該來的總會來到。
喬書記把一切都告訴了鄭浩嶙以後,算是心裡一下子輕鬆多了,他已經沒有了什麼畏懼和害怕,該怎麼就怎麼吧,自己犯的錯,那自己就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