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百日會戰

120、百日會戰

?隨着嚴寧在口岸新城建設指揮部調研時的講話下發到邊寧各個部門以後,邊寧上下興起了一股學習貫徹落實嚴寧書記講話精神的熱潮,邊寧速度成了邊寧人耳熟能詳的一個新名詞。而在隨後召開的邊寧縣委全委擴大會議上,打造邊寧速度、推進口岸提檔升級、加快農村稅費改革、拓展農業產業鏈條等關係邊寧發展的重要舉措則正式被寫了邊寧縣委全會報告。

三岔口鎮馬尾溝村革命老功臣、老黨員馬德昌作爲邊寧縣委特邀代表列席了邊寧縣委全會,在嚴寧講話落下最後一個音階,馬老漢率先在座位上站起來鼓掌擁護,槳洗的有些發白的草綠軍裝上掛滿了各種各樣的軍功章,儼然成爲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彷彿受到了感染一般,在馬老漢的帶動下,所有與會代表都紛紛站起身來,會場上響起了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縣委全會取得了圓滿成功。

“馬大爺,您是老黨員,老同志,老革命,可是咱們邊寧的寶貴財富雖然您老年紀大了,身子骨不比從前了,但對邊寧發展的思路,您老還得多把把關,多出出主意……”走下主席臺,嚴寧攙扶着馬老漢慢慢前行,這個老軍人在槍林彈雨中造就了一身錚錚鐵骨,雖然年逾古稀,但不服輸的勁頭絲毫不比任何年輕人差。也不知道從哪聽說了嚴寧打算髮展生態農業,循環經濟,這老人獨自坐車找到了縣委,說什麼也要讓嚴寧把稻米深加工的廠子搞在馬尾溝村。在老人看來,所謂的生態農業大概跟農業稅費改革是一個路子,都是造福鄉里的好事,那就豁出去老臉也要爭取過來。

至於把稻米深工加的項目搞在哪裡,嚴寧倒是無所謂,能放在三岔口,放在馬尾溝村,跟農村稅費改混在一起,倒更能襯托出稅費改革的成效,所以嚴寧幾乎沒怎麼猶豫就答應了馬老漢。等到於支書帶着項目前期款到邊寧實地考察的時候,嚴寧才發現,三岔口鎮黨委和政府可謂是預謀已久,不但將原有的一個油米廠清理了出來,連產業工人都招募好了,顯然馬老漢被鎮裡當了槍使。不過,這倒讓嚴寧對三岔口鎮班子有些另眼相看。目前,邊寧的幹部最缺的就是這種搶先抓早,提前謀劃工作思路的意識。

隨後又經過了一番詳細的瞭解,嚴寧就琢磨着等到年末把三岔口鎮的黨委書記雷恪明調到了由招商辦升格而成的招商局。隨着邊寧口岸的提檔升級,邊寧新城的平臺作用不斷擴大,邊寧需要引來各路客商共謀發展,這樣招商局的作用就突顯了出來。配備一個具有搶先抓早意識的領導,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邊寧新城和口岸的發展速度。

“我打小沒上過學,識的字還是在隊伍上學的,沒啥文化。但是你的講話我可都聽懂了,都是好政策,今年咱公社不收稅了,咱老百姓高興着呢,就我們馬尾溝撂荒的土地都重新拾掇起來了,種地能掙到錢,誰還願意拋家舍業的出去打工,現在這莊稼長的可好了……”東一片,西一片,馬老漢的話說的有些零散,沒什麼條理性可言,但話中透出的興奮勁嚴寧聽出來了,稅費改革得到了老百姓的熱烈擁護,土地耕種面積大幅度提升,莊稼長勢喜人,那麼今後的邊寧應該能夠取得一個大豐收了,自己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馬縣長,馬大爺的話你都聽到了吧。回去和謝書記商量一下,提前研究出糧食收購的方案,等到國家收購價格一公佈,一定要嚴格的落實下去,穀賤傷農的事情堅決不能在咱們邊寧發生……”糧食豐收了這是好事,可是難免有些部門在收購糧食的時候惡意壓等,吃拿卡要,甚至用白條來兌現糧款,這種情況在邊寧都時有發生,算起來葛成發也是折在這件事情上。

去年嚴寧剛到邊寧的時候就碰到過幾回類似收糧打白條的事情,不過當時嚴寧忙着跟張亞軍爭勢,沒那麼大的精力去一一落實,大多都轉給了謝滿堂去處理。但今年的情況就不同了,特別是三岔口鎮,實行了稅費改革,若是取得了豐收,農民的收入沒什麼大的變化,那對嚴寧來說可就是稅費改革失敗了,所帶來的嚴重後果必將是鋪天蓋地的,甚至嚴寧的仕途從此都會變得黯淡無光。所以,嚴寧絕對不能容許類似的坑農事情發生。

“聽到了,聽到了,書記您放心,回頭我就找謝書記研究一個保障措施去,等到秋收的時候,我再組織幾個督導組派駐到各國儲糧庫去,誰敢亂伸手,我就剁了他的爪子……”馬志的性子很乖張,聽到嚴寧交待立刻應對了起來,圓圓的腦袋,凸起的肚子,再配上發狠的樣子,怎麼看都帶着幾分滑稽。

張亞軍調到了江口,只把最爲謫系的莫普根帶去了任常務副縣長,再加上之前交流到江口的組織部長冷報國,很快就掌握了江口的人事和財政話語權,在江口的威信算是樹立了起來。但是樹倒猢猻散,張亞軍一調離,他在邊寧的謫系隊伍算是徹底的散落開來,除了朱寶玉和紀委書記孫喻聲跨過了張亞軍直接投到了蔣觀河的懷抱,其了的幹部大都成了無根的小草,處境十分的悽慘。

好在嚴寧王雙陽達成了晾解,對留在邊寧的幹部沒有趕盡殺絕,只要能盡心做工作,也不願意去刻意的挑他們的毛病。甚至在張亞軍調離之前,還特意召開了一次常委會,對張亞軍推薦的一批幹部解決了待遇問題,雖然大都不是什麼好部門,但張亞軍知道,這已經是嚴寧給予自己最大限度的支持了。至於手下這批幹部能有什麼樣的造化,還得看他們的能力水平,能不能入得了嚴寧的法眼,那就不是他張亞軍要去考慮的事情了。

就像馬志,在張亞軍的隊伍中都算不上是謫系,最多也就是個聽呦喝的幫襯。現在張亞軍走了,他的地位就變得尷尬起來,嚴寧對農業工作的重視程度超過了邊寧以往任何一位領導,無論是農村土地糾紛還是涉農的其他什麼問題,幾乎個個不落的都簽到了馬志的辦公桌上,而且嚴寧的要求很嚴格,籤給哪位領導的批件,那位領導就得親自去辦理,至少也要督辦分管部門去抓緊落實,從而確保件件有迴應。

這一下可把馬志爲難壞了,每天一上班就是在不停地的調度,不停地研究,不停地的落實,有的時候,他這個副縣長甚至跟辦事員一般親自去跑,不過三兩個月,硬是將凸起的肚子累小了一大圈。不過,馬志的努力也沒有白費,最開始嚴寧還交待謝滿堂盯着他去工作,到了現在,幾乎看不到謝滿堂的影子了,所有的工作都是嚴寧親自交待,這說明了什麼,說明嚴寧已經開始逐漸相信他了,這對馬志來說是一個好現象。馬縣長有信心,只要能讓嚴寧用的順手了,捨不得甩開自己,哪怕把肚子都累沒了也值了。

“農業戰線的工作今年起色很大,滿堂書記和馬縣長功勞不小。咱們邊寧的幹部就得有這麼一股子專勁兒,能夠沉得下去,沉到基層,沉到生產一線去,馬縣長能沉得下去,這就值得肯定。不過,今年咱們邊寧的農業生產開局良好,中期進展也很順利,但關鍵還得看收秋,能夠取得一個什麼樣的成績,馬縣長責任重大啊……”適當的給下屬一些表揚,表現出親近之意,可以更加帶動下屬的工作積極性,特別是這種親近之意表現在強勢的嚴寧身上,更能給人一種無限的瑕想,很容易讓人理解爲嚴寧在釋放一種信號,一種要重用馬志的信號。

“書記您放心,現在離秋後還有一百多天,回頭我把農業戰線的幹部職工都調動起來,搞個百日會戰,重點對三岔口的稅費改革進行跟蹤調研,確保農業生產再上新臺階……”馬志的腦子不笨,甚至比一般人反應的還要快上許多,對於嚴寧的意思很是領會到位,嚴寧關注的重點就是三岔口鎮的稅費改革,只要抓住了這一點,那麼進步指日可待。

“百日會戰,這個想法倒是不錯,集中一百天的時間,全面推進各項工作。縣長,咱們是不是在全縣各條戰線都搞起來,嗯,就用這個百日會戰爲載體,把縣委全會精神落實下去……”對於馬志的這個提法,嚴寧的心思不由地動了又動,越想越覺得切實可行,藉着縣委全會的東風,再推出一個百日會戰,給已經進入疲勞期的邊寧幹部羣衆再鼓鼓勁兒,而隨着百日會戰的結束,邊寧的各項生產建設也就基本進入了尾聲,正好可以將各項工作的成果集中彙總起來,如此稱得上是一舉多得。

最新全本:、、、、、、、、、、

176 移交15 兩件煩心事135 核心技術93 借光被擠兌132 開班式100 睡相狼狽13 不戰而屈人之兵213 推行不下去的改革60 一定要秉公81 借書199 請一尊大神81 焦點問題178 有得一拼23 新鄰居23 麻煩來了80 你爭我奪一點不讓123 掛職西寧15 兩件煩心事105 推手是誰49 京城712 惺惺相惜83 帶着目的回家鄉52 多嘴11 冷處理94 找理由說事182 碰面40 是個人物131 似是同門1 再回榆林24 旅遊規劃28 合作意向59 棄車保帥73 勸學開廠276 金秋節94 定性黑惡勢力33 往事105 醜話說到前面11 秦所長287 積養人望15 下鄉調研235 釋懷29 小鬼理論140 較勁16 安撫70 李市長的無理要求155 刀山火海也要闖36 登門致謝208 雖敗猶榮35 意外的陪客60 趙北上的微笑78 候補委員候選人10 外地來的同學76 藏兵洞176 移交6 政府常務會議23 旅遊規劃152 財迷謝水盈107 錦江花園的問題179 貴客登門93 捷徑36 登門致謝120 老馬同志的急切心情7 分化拉攏66 國企的領導81 患得患失97 別人不敢走的路50 孫縣長登門98 徹查到底146 移花接木295 秋風瀟瑟19 第一把火燒起來138 宴請楊省長89 井底這蛙不知天高地厚34 石材公司59 暗賬21 刑訊96 人傻錢多速發貨72 麻煩事44 舌辯71 解除危險70 產業發展雛形156 無奈46 水深火熱的磨鍊46 京城4127 撤資15 特殊的壽禮199 翱翔九天大結局五路276 藏兵洞173 冤家路窄108 風口浪尖59 暗賬97 擔心的問題107 錦江花園的問題230 李天放又抖起來了89 變化太快90 駐村調研19 手法老辣158 勉爲其難134 失控102 聲名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