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桐在安頓後橋北村的村民後已經凌晨三點多了。由於村裡已經沒法住了,在徵得副書記秦書華的同意後,沈桐把幾十戶村民安排到鎮糧站的倉庫裡。一大幫人要吃要喝,沈桐忙前忙後,快累了個半死。
秦書華本來是因爲招商引資的事情請假的,當他得知鎮裡出了這麼大的事情,就匆匆趕來了。如果此時不露面,到時候追究責任,自己也躲不過這一截。
馬國濤跟着吳江凱到縣裡開會去了,秦啓華自然就成了石河鎮暫時的最高領導。於是他把橋北村村民吃住安排好後,又馬不停蹄地趕往了獅頭山。
當天晚上,縣公安局以及安監局就查封了現場,拉起了警戒線,並對幾個企業老闆進行了人身控制。馬國濤的親戚二蠻子也不例外地被控制起來。
縣醫院裡,也是亂成一鍋粥。幾個重傷病人推進手術室至今還生死未卜,幾個輕傷病人已通過處理,病情比較穩定,但情緒較爲激動。分管衛生的副縣長、衛生局局長、以及石河鎮的幾個幹部一大幫被分成了幾組,挨個做思想工作。藍月忙前忙後,從病人到來至今還沒有歇息過。
縣政府會議室,縣長丁慶祥還在緊急研究着善後處理工作。按照市長李昌奎的意見,有條不紊地安排着幾項工作:公安、安監對事故現場進行有效控制,事情爲調查清楚之前任何人不得靠近;信訪、石河鎮儘快聯繫死者家屬,處理善後賠償工作;財政劃撥專項資金,保證相關資金使用到位;衛生、醫院要全力搶救重傷人員,決不能再出現死傷人員;宣傳部門要做好正面宣傳報道,密切注意各大媒體的動向,一旦有記者來採訪,一定要想法設法妥善處置……
這一晚,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夜晚。大雨在凌晨過後徹底地停止了,遠處的天邊甚至露出了幾顆閃爍的星星,老天再次和石河鎮開了個玩笑,也再次爲石河鎮敲響了警鐘。俗話說,風雨之後必見彩虹,然而對於石河鎮來說,這又是一場災難。
沈桐實在太困了,看着村民們漸漸都睡去,他也爬上了存放糧食的麻袋,伸了下懶腰,重重地躺了下去,很快就閉上了沉重的眼睛。
“沈幹部,沈幹部,你怎麼躲到這裡,快起來吃早飯。”橋北村村長李茂山嘴裡銜着餅子,一手端着熱氣騰騰的蛋湯,另一隻手使勁戳了戳還在沉睡的沈桐。
沈桐睜開眼,看了看周圍,一下子爬了起來,揉了揉眼睛道:“茂山哥,村民們都有飯吃吧?”
看着沈桐如此關心橋北村的村民,李茂山也十分感動,便說道:“都有,都有,早上秦書記特意安排糧站食堂給大家做了早飯,你看,有蛋湯,還有燒餅,比在家裡吃的還好呢。”
沈桐笑了笑,一下子跳了下來,環看周圍圍着一圈吃飯的村民,心裡十分欣慰。這次動員羣衆轉移,說實話真是不易。他沒有接到鎮裡任何指示,就憑着自己對村民負責的態度,才安全幫助大家躲過了一劫,要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一些村民看到沈桐突然從糧食堆裡冒了出來,紛紛走了過來把沈桐團團圍住,一個勁地感謝着沈桐。一位70多歲的老太太,居然把自己的碗遞到沈桐手裡,讓他先吃。沈桐看到眼前的一切,眼睛不由得溼潤了,他深切的感覺到,村民是多麼的淳樸,想法是多麼的簡單,只要你真正爲他們做了實事,哪怕是很小的事,百姓也會感激你的。
沈桐一天沒有吃飯,此時才感覺到肚子在呱呱地叫,於是接過那老太太遞過的飯,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吃的時候,還不時地與味看着他的村民進行眼神交流。沈桐吃的太快,一下子被噎住了,噴了對面一位村民一臉,沈桐尷尬的同時,衆人卻哈哈大笑起來。那村民也不生氣,抹了下臉也跟着笑了起來。這一切被站在門外的秦啓華看在眼裡。
“沈桐,沈桐,你過來。”秦啓華站在門口,向沈桐擺了擺手。
沈桐看到秦啓華叫他,便大口喝了口湯,拿着一個燒餅走了過去,邊嚼邊問道:“秦書記,有什麼事情嗎?”
秦啓華拍了拍他的肩,笑着說道:“不錯啊,沈桐,看來你羣衆基礎挺好啊,鄉鎮就需要你這樣的幹部,能夠與羣衆打成一片。”
沈桐不好意思地低下頭,笑着說道:“還是您領導有方。”
秦啓華也不想再說些沒用的客套話,便對着沈桐說道:“今天早上有幾個着裝新潮的人突然出現在了石河鎮,我覺得像記者,我已經把此時報給了縣宣傳部,我記得你在報社幹過,你出去擋一擋,此事肯定不能被宣傳出去,丁縣長昨晚特意安排的。”
聽到秦啓華又提及報社的事情,沈桐雖有不愉,但還是信口答應了下來。來到鎮政府,院子裡果然站着幾位年輕人,一個身影沈桐非常熟悉,那就是他以前在報社一個採編室的劉小剛。
看到故友,沈桐明顯有些激動,便站在遠處就大叫起來。劉小剛聽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轉身一看,居然是沈桐,也急忙跑了過去,來了個熊抱。
“沈桐,真沒想到能在這裡見到你,怎麼,你在這裡上班?”劉小剛激動地問道。
沈桐也十分激動,拖着劉小剛就是往自己宿舍走,邊走邊說:“嗯,我來這裡上班有一個多月了,你呢,現在還好嗎?小紅,還有候主編他們還好嗎?”遇到故友,沈桐突然有說不完的話,一口氣連問了好幾人。
劉小剛說道:“侯主編還在,小紅今年年初辭職南下了,她男朋友在廣州,她也就跟着去了。我還在社會組,還是我們原來的分工,只不過我還帶了兩個新人。”說完,便身邊的兩人介紹給了沈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