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49 昭德有力,驪山伴駕

此前回紇種種隱忍退讓的行徑,讓朝廷找不到借題發揮、繼續壓榨其生存空間的藉口。

不過就算沒有後世的記憶作爲判斷的依據,李潼也清楚這些胡部眼下的恭順僅僅只是實力不足、不得不隱忍求全而已。一旦實力有所增長,野心自然也會流露出來。

像後世中唐時期,安史之亂搞得天下不安、盛世夭折,朝廷內憂外患,除了要應對國中遍地的藩鎮之外,還要對抗佔據隴右的這一大敵。而那時的河曲之境也絕對談不上安寧,回紇也站在後突厥的屍骨上正式崛起,趴在大唐身上拼命吮血以壯大自身。

那時候的大唐四處漏風,面對回紇各種蠻橫勒索,也只能保持忍耐,除了厚幣賄結之外,還試圖將其他胡部勢力引入,希望能夠形成一種對峙制衡。

但在本身實力已經不足的情況下,勉強玩這些平衡手段,也只是飲鴆止渴而已,又養出了貫穿晚唐、五代乃至於宋的沙陀武裝與黨項勢力。

這一次回紇新任首領不願參加朝廷在驪山舉行的演武,雖然言是要爲其父守喪,但想也可知是不想過分受制於朝廷,留守部中希望能借着河朔方面大將更替之際謀求什麼利好。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李潼雖然無意大用兵於河曲,但當然也不會任由回紇作弄心計。在將手中籍冊翻看一番後,他便又擡頭望向劉幽求並說道:“由仁願坐鎮河朔可否?”

原本歷史上,張仁願就是在三受降城揚名。所以在考慮契苾明的繼任者的時候,他自然便想到了張仁願。

劉幽求聞言後也沉吟片刻,然後纔開口說道:“張仁願於東北誠是功勳卓著,定亂有術。但其人性厲寡恩,善徵少恤,兼貪功若渴,若用之河朔,恐此邊不復安寧。今突厥頹頓於漠北,諸胡未稱大患,朝廷盛兵常駐彼方,也與聖人大計有悖啊。”

李潼本就是有些不確定,所以才以此詢問劉幽求的看法,聽到劉幽求並不認爲張仁願是一良選,心裡便也放棄了這一打算。

倒不是說張仁願能力不夠,而是相對於河朔眼下所需要的,張仁願的能力太強了。若真將這傢伙派往河朔,其人未必甘心僅僅只是維持契苾明原本的局面,肯定是要進取爲先,分分鐘有可能直接率領大軍遠征漠北的突厥餘孽,未必會專心經營河曲方面的胡情局面。

眼下的突厥雖然的確實力大損,但漠北之境地遠寒荒,也給其提供了廣闊的縱深空間。眼下朝廷還並沒有做好大舉回軍北進的打算,一旦貿然擴大攻守形勢,極有可能就會虎頭蛇尾、勞而無功。

除了擔心張仁願過於激進、不能控制住戰略局面之外,李潼還有一點猶豫,那就是對張仁願後繼的任用問題。東北歷練數年,雖然讓張仁願鋒芒畢露、積功極盛,但其性格中的一些負面元素也加倍凸顯出來,在朝野間是一個譭譽參半的人物。

對於張仁願這樣的名臣,李潼自然是另眼相待、不失包容,但也並不意味着會無底線的縱容。觀其眼下言行間所流露出的心態,也的確不太適合再直接放用鎮戍、擔任一線的統軍將帥,留其在朝一段時間,處理一些省司事務,既能讓浮躁的心境沉澱下來,看待事物的角度也能變得更加宏闊。

而且,李潼早就有將軍務獨立、創設樞密使的打算。此前是擔心朝中、特別是宰相們牴觸情緒太大,再加上一些相關事務還沒有鋪墊成熟,所以只從側面進行一些改動。

在經過兩年多的內外休養之後,條件也算是初步成熟,李潼便打算進行一下實質性的推動。而張仁願就是他心目中所屬意、第一任樞密使的人選。

如今朝中勳功盛壯者不乏,像是已經歸朝的黑齒常之、婁師德等,還有一個連續三年主持武舉的王孝傑。包括李潼原本的那些潛邸舊人們,也都逐步成長起來。

不過想要進行這種高度的結構改革,資望方面的要求極高。黑齒常之蕃將立朝,雖然勳功威望足夠,但這一身份或會被人加以利用,抨擊樞密使的設立乃蕃將亂班之階。

至於婁師德,則年事漸高,不堪任繁,從河北返回長安後便擔任門下侍中,偶爾坐直政事堂,與轉任中書侍郎的姚元崇併爲政事堂兩大權重宰相。

王孝傑這傢伙,雖然這幾年主持武舉成效還算不錯,可一旦樞密院設立起來,勢必要掌握更多的樞機秘要,而且會與政事堂的職權產生一些重疊摩擦。

若雙方事務上起了衝突,王孝傑一個按捺不住,直接瞪眼說這是聖人的意思,你跟聖人理論去。這也不用懷疑,是很大機率會發生的狀況。

李潼雖然要搞軍政分離,但也不可能直接插手堂院之爭,所以樞密使的選擇就要慎重,既要鎮得住場,敢與政事堂分權競爭,還要確保行事不失條理,將競爭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內。

這樣想來,其實張仁願也不算頂合適的人選,其人眼下正是功高氣傲,仍需打磨。除了張仁願之外,其實還有另一個人選更合適,那就是仍在安西坐鎮的唐休璟。

唐休璟久在戎旅,世務精熟,且老成持重,如果由他擔任樞密使,無疑會讓樞密院的建立更加順利。只不過考慮到唐休璟外戚的身份,李潼也不敢拔之甚高。

既然張仁願不適合派往河朔,李潼也不得不考慮其他的人選。他一邊沉思着,一邊在紙上勾勒姓名,幾人名字被相繼寫出,又被逐一勾走。

倒不是說朝廷並沒有方面之纔可用,政事堂中姚元崇、劉幽求等俱久涉軍機,又能充分領會中樞意圖,一旦入鎮,都能快速將局面收拾起來。

不過考慮到將要增設樞密院的前景計劃,李潼並不希望外放宰相掌兵,起碼短期內不適合。而且接下來隨着朝廷大軍將要大舉奮進,他也沒有太大的精力去過問政治,讓姚元崇重回中書,也是爲了讓宰相在接下來的政治局面中有更大的調度空間,做起事來不至於束手束腳。

權力的收與放要結合實際情況而變化,此前朝廷務在休養、軍事收縮,李潼當然有時間和精力對各種內政事務一一過問。

可現在國中局面趨於穩定,以他爲中心的朝廷中樞格局也已經創立起來,適當的放權也是有必要的。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大權強攬在手卻不能及時有效的處理事務,這樣的勤政之害尤甚怠政。

在一通思考之後,李潼筆下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名字,那就是開元二年自嶺南入朝、一直榮養於京中的李昭德。

“昭德眼下體中如何?着員歸京入邸探問,若康健有力,召他來驪山伴駕觀武。”

聽到聖人此言,劉幽求眼中也閃過一絲異色,沒想到聖人突然想起要召見李昭德,而且似乎還頗有重新啓用其人的打算,愕然片刻,沒有及時應答。

眼見劉幽求神態如此,李潼也忍不住笑一聲:“但爲唐家臣員,豈有新舊之防。常懷忠君體國之念,才志不會久慌。且觀其人,再議前程。”

他繼承大位以來,對原本的朝廷舊臣接受度並不高,即便有所任用,也都是在他崛起過程中早早站隊之人。就連魏元忠那種彼此錯過,並沒有什麼正面立場衝突者也都是能不用則不用。

可是李昭德這個人又有些特殊,相王當國之際,李昭德乃是在朝第一輔臣,雖然不久遭黜,但身上殘留的痕跡仍然非常明顯。對於其人是用是免,對於世道也有着極大的標誌性影響。

若是在三年前剛剛當國之際,李昭德便仍留朝中的話,李潼自然不會啓用其人,甚至有可能出於政治方面的考量直接將之幹掉。

不過當時李昭德遠在嶺南,君臣之間並沒有當面相對的機會,也就避免了直接的衝突發生。如今李潼再想起李昭德,除了就事選才之外,也是希望朝廷政治風貌能夠因此有所改善,不要再沉湎舊事不能自拔。

他這一次演武於驪山,除了宣威於中外,還就就是爲了接下來的軍事行動做鋪墊與準備,進行早在三年前便有打算、但一直隱忍至今的深刻干涉吐蕃。

與吐蕃的這一場對線,不知會持續多久,接下來國中人物力量必須要進行一個整體性的傾斜,所以國中政治氛圍恢復寬鬆和睦,也是一個必要的前提。

李昭德作爲舊朝最鮮明的一個代表人物,能夠在這開元新朝中再獲任用、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這對廣大時流而言無疑是一個極爲正面的導向。

至於說啓用李昭德會不會引起一些舊勢力的死灰復燃,這也不必防禁過甚。如果君臣數年勵精圖治的興治休養,尚且還承受不住一些賊心不死、招魂陰謀的衝擊,那這幾年也算是白過了。

大不了,食堂大總管徐俊臣再去大理寺上班。無謂爲了這些隱患,去阻撓其他野中賢遺爲國捐才效力的道路。

0765 萬乘之主,任性輕國1009 今月照古,天涯此時0047 向陽而行0935 蕃主東來,天威制裁0960 青海盟會,以胡制胡0374 左千牛衛大將軍0248 太平積忿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855 天不棄我,君不棄我0393 勢在於朕,何問旁人0587 噶爾掌國,父子爲繼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0183 門庭煊赫,車水馬龍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472 殿下所指,闊步以進0721 燕子築巢,無懼惡雀0659 不事二主,死爲唐魂1042 大罪賊臣,投案請刑0678 狄公顯貴,家宅不寧0527 故衣義舉,功存百姓0192 太平公主登門0701 幽州都督,東夷都護0040 內教坊伶人0013 王的起居日常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335 給事巡衙,羣僚恭待0221 窺望河西0248 太平積忿0843 春風得意,探花遊園0025 不如降黃巢0232 能殺我者非足下0666 金銀爲錢,成都金都0576 天厭突厥,苦鹵灌口0103 府佐諸衆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0863 聞香識色,樂奴而已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291 獻業求命0765 萬乘之主,任性輕國0010 悲慘的一家人0381 媽寶裴光庭0855 天不棄我,君不棄我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0487 潞王殘暴,人勢難欺0279 飛錢承兌0172 薛師人間英豪0010 悲慘的一家人0084 具位庸臣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長0554 貴人入坊,平康震驚0025 不如降黃巢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796 東西殺敵,叛唐必死0431 千卒入都,只待召用1012 學士才高,羣衆爭訪0557 百萬巨資,不抵德音0547 受命於母,人間未有1021 遊戲坊曲,豪取萬緡0040 內教坊伶人0626 遊弈交鋒,不死不休0445 死不入黃泉0495 天家情濃,愛屋及烏0023 情新因意勝0999 胡酋授首,渤海飛灰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532 雍王宏大,宋璟敬服0886 情多累人,羞於歸宮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118 從子昌嗣0595 名將之姿,恭在行伍0403 凶逆作惡,宰相罪大0297 不爲驥用,則爲馬骨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0196 卑職願從大王0144 誰敢偷餵我的狗0506 嘉貞入營,可汗暴斃0167 唐家氣數,應在大王1047 奪河據蜀,進退有據0367 代王至孝,感動人間0715 二王三恪,淵源何出0549 昭德強悍,羣相喑聲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1017 蕃使入國,懇請和親0595 名將之姿,恭在行伍0092 仇人相見0345 雲韶府諸王鬥0140 豪氣干雲傅主簿0610 巨資分授,各有所得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0259 娼兒薄行,花期錯失1018 母子異見,相爭失和0745 君臣鬥法,突厥南來0861 人間正邪,不在私計0701 幽州都督,東夷都護0087 蓮生獻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