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關中帝宅,且鎮且撫

潼關作爲畿內首險、東西咽喉,其重要性自不待言。

所以在朝廷商討西行定亂的時候,圍繞潼關也進行了一番頗爲激烈的討論,討論潼關究竟該要何屬。究竟是要如往年那般由朝廷直接進行管理,還是一併劃入關內道總管府進行管轄。

這個話題實在是過於敏感,所以一直等到李潼離開神都、率軍西進,都沒有爭論出一個結果。沒有結果當然就是維持舊態,仍然由朝廷直接派遣將士進行駐守。

但在李潼看來,道理不該這麼講。皇嗣授鉞之際都已經說了,從此以後,上至青天、下至黃泉,都由他節制,總不能出爾反爾,因爲一個潼關跟我瞎掰飭。

所以他心裡一早就有了決定,一俟入關,便由關內道總管府接手潼關防務,反正你也沒說不讓我佔,而潼關本身就在關內道境內。要是不讓我佔潼關,乾陵老子特麼也不去了,反正埋的是你爸爸。

如今的潼關,乃是在天授年間所築的新關。

黃河水位常年下切,在原本的關城與河岸之間露出了大片的河灘,車馬都可以在關外暢行無阻,使得潼關不再具備泥丸可塞的險峻地勢。再加上永昌年間,潼關所在的華州又發生了一次規模不小的地震,這也極大損傷了原本的關防。

所以在天授年間,武則天決定另築關城,將潼關關城從陂塬頂部挪到了塬下裸露的河灘處。畢竟她也擔心會有什麼復唐義軍從關中衝出來動搖她的統治,所以這座新的潼關關城也修築得雄壯無比。

潼關周邊地理環境很簡單,北面是波濤滾滾的黃河,南側則是高高的陂塬,人馬登頂非常困難,臨河的潼關關城便成了左近唯一的通道。

李潼去年從西京返回神都的時候,潼關關城還並沒有完全修建好,到現在關城雖然已經築好,但各類配套建築仍在進行修建。

李潼近關不入,現在關城外遊覽一番,然後又在諸將陪伴下,登上了潼關南側的塬頂。塬名麟趾塬,地勢險絕,易守難攻,兩側各有溝壑阻隔,直通秦嶺餘脈,在東爲遠望溝,在西爲禁溝。所以收關則必守溝,特別是西側的禁溝如果不守,潼關天險也只是形同虛設。

“禁溝人馬絕行,各依地勢興築連塢,至今已築城十餘座,南北守望……”

潼關守將有一個讓李潼頗覺耳熟的名字,叫做田歸農,以至於李潼看到他後就頗感親切。田歸農年近四十,本來還在關城中籌措食料、安排營地,得知雍王殿下登塬後,忙不迭匆匆出陪,作爲嚮導,爲雍王講解潼關周邊地勢並關隘防務。

李潼一邊聽着,一邊在塬上觀望地形。麟趾塬上種植着大片的槐柳桑柘並果木,眼下雖然還是草木凋零,但也可以想見到了盛夏時節,必是一片鬱鬱蔥蔥的景象。

按照田歸農的講述,這些林木都是潼關守卒們守關之餘栽種起來,尋常時節既可以蓄養土壤,長成之後還能各種收成貼補軍用。

聽到這裡,李潼也不免感慨古人在水土保持上,倒也並非全無概念。雖然受限於時代,沒有後世那種成系統的先進技術,但也能因地制宜,做到一舉多得。

興致所至,李潼又問了這個田歸農幾個問題,發現其人果然不負其名,雖然身爲關將,但是對農林事務卻頗爲精通,各種相關的知識與技術隨口說來,起碼是滿足了一把李潼的求知慾。

李潼本身雖然並不屬於這個時代,但老實說對於各種農桑技術的瞭解也真是馬馬虎虎。畢竟後世物質資源更加豐富,人的分工也更加明確,他本身又沒啥田園牧歌的情調,除了種過幾盆仙人掌,對於農桑事務瞭解的真是不多。

察覺到田歸農有此藝能,李潼便不免認真打聽一下這個田歸農的履歷,才知其人可以稱得上是老潼關了。生長於斯,任事於斯,前前後後十幾年之久,一直到去年老將入朝,便被就地提拔爲潼關鎮將。

此行前往關中,本就是打算長期的經營,所以李潼對於各類農牧人才也都有着極大的需求。原本他是打算佔住潼關之後,把鎮將直接打發回朝,但在瞭解到這個田歸農纔不限於一用之後,心裡便動了招攬想法。

“田將軍久任關要,職內已經無缺,難得纔不拘一,有觸類旁通之巧,實在讓人頗有遺才之感。”

想到這裡,李潼便對田歸農微笑說道。

田歸農聞言後,臉上也流露出幾分由衷的笑容,抱拳道:“殿下言重了,卑職生長於斯,國恩授用之外,更有一份鄉情牽扯,事中惟求周全,實在不敢妄稱才器過人。”

“有情才能專注,用心自有所得!”

李潼聽到這話後,又微笑說道,眼見天色已晚,便不再逗留於外,讓親從們牽過馬來,策馬向塬下行去,並特意吩咐田歸農跟隨自己身後,以備詢問。

其餘衆將眼見雍王殿下毫不掩飾對這個關將田歸農的賞識,一時間也是不免犯了迷糊,搞不清楚雍王擇才任人的標準究竟是什麼,並也暗暗對這個田歸農留了心,想要搞清楚其人身上究竟有什麼特質與自己有相通之處。

當一行人返回塬下潼關關城的時候,天色已經徹底黑了下來,將士們雖然已經入關,但關城前仍有輜重車隊正在排隊入城。

此時關城內守卒們也已經備好了餐飲食料,衆人入城便可就食。當然能夠享受這一待遇的主要還是將校軍官,普通士卒則仍然需要自治餐食。

軍隊加上隨軍力役足有七八千衆,牛馬畜力更多,後路大軍還要陸續趕來,真要完全由潼關供應,再多的儲備也不夠。畢竟潼關也是畿內正經的關防,不是什麼招待所。

行軍途中,餐食不求精緻,簡便用餐之後,李潼便開始聽諸軍彙報軍情。

契苾明等今次南來,率領了六千軍衆,以騎兵爲主。

至於後路人馬,也在向蒲州進行轉移,屆時將從蒲津直接渡河,進入關中的同州,即就是故稱三輔之地的左馮翊,屆時便可與河南西進入關的大軍將西京長安南北合圍。

李潼對此也沒有什麼意見,畢竟關中並非邊遠險地,此番定亂意在宣威,倒也不必強求什麼奇兵險謀,中規中矩的行軍即可。

他之所以率領前路軍衆先行一步,主要還是擔心遙控操作玩的太騷,或會發生什麼不可控的變數。他所率前軍,也主要是以騎兵爲主,即就是原本北衙的千騎。

至於後路人馬,主要由副總管唐先擇統籌率領,次第進入關中。

關於人員的構架,基本上也都是能用的全都用上,諸如政變前後所招攬的兩衙將領薛訥、桓彥範、高志聰、田宣儀等,千牛衛舊部李湛、趙長興、楊放等,還有郭達、楊顯宗、李葛、蘇三友等暗中收聚的人才。

這些人也都有一個奇妙的規律,那就是跟自己關係越親近,職位反而算不上太高。像郭達、楊顯宗這些人,眼下都還沒有獨領一軍的資歷,所以李潼也只是暫時將他們蓄養在自己的親軍裡,並沒有急於拔授。

造成這種現象的,歸根到底還是他的經營仍然不夠深刻,門生故吏的成長速度跟不上他的勢位遞增。當然這一點也算不上什麼,這些人微時相從,接下來肯定能夠得到快速的成長,只不過他眼下新掌大軍,不便留下一個大樹恩幸、打壓異己的形象。

由於親信們眼下限於資歷還不能大肆提拔,所以李潼還不能說已經完全控制住整支關內道大軍。行軍總管一級的,唯唐先擇、薛訥、桓彥範等寥寥幾人而已,朝廷還是在隊伍中安插了幾人。

眼前的契苾明等遠代北道諸行軍總管,也還稱不上完全的降服。此前諸將不敢輕言軍務,相見幾個時辰後,心裡應該已經有了一些想法,於是李潼便又故事重提,詢問他們各自對於之後定亂的想法。

契苾明率先發聲道:“關中久爲帝宅,雖有民亂,小患而已,且鎮且撫,應以撫爲先。若刀兵大動,歸安艱難之餘,末將恐塞上邊胡聞亂竊喜,或將有窺伺之謀!”

李潼聽到這話,不免大爲讚賞。蕃將爲人所詬病,主要是貪功忘命、不恤士力,並以狠爲忠,嗜殺爲勇,若是用在邊地痛殺賊胡,那自然沒什麼。可如果屠刀舉向境內,則就必須要警惕了。

契苾明能夠顧及到這一點,特別是沒有忽略塞胡的隱患,這確是大合李潼的胃口,心裡已經決定初步接納其人,並且打算之後將契苾明任用在自己所兼領的北庭都護府方面以備胡寇。

曹仁師也不甘示弱,緊接着說道:“雖然說仁撫當先,但威震也不可鬆懈。亂民勢雖烏合,可膽敢擅犯典刑,也不可不制。關內多豪勳之家,難免恃勇驕狂,若不能將其兇焰懾服,則不可稱定亂於終!”

李潼聞言後,不免更加的笑逐顏開,只覺得這個曹仁師可真是個機靈鬼,起碼在打壓關隴勳貴這一點上,真是值得大用。

原本他還在考慮該讓誰留守潼關,以堵住關隴勳貴卷貨東逃的路線,現在看來,曹仁師倒真是一個合適的對象。這山東佬兒對關隴勳貴們的惡意,真是沒得說。

眼見兩人進言都得雍王欣賞,其餘衆將也都紛紛發聲。很快,一個初步的意向便達成,派遣諸路軍使巡告各州嚴守境域,等待大總管軍令召集,同時與竊據西京的亂衆進行初步的接觸,憑其態度制定接下來的攻撫戰術。

這一決策雖然看起來有些保守,不太符合王師大軍洶涌而來的氣勢,但畢竟亂徒們把控着西京,真要惹急了,一把火燒了兩大內乃至於東退直接挖了幾座皇陵,這責任誰都負不起。

0143 被抄家的丘神勣0550 修身之巧,不遜名儒0721 燕子築巢,無懼惡雀0533 老物不器,能殺鄉賊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557 百萬巨資,不抵德音0277 官拜司禮,攸宜託財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592 諸族姝色,惟王擷取0364 魏公點撥,鄭姝齊聚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176 倒黴的獨孤氏0095 東宮舊人0191 少王竟知有我0802 夜遊皇苑,餘生同幸0532 雍王宏大,宋璟敬服0558 用進黜退,當然之事0348 瘦死駱駝比馬大0573 狼騎入谷,唐軍棄城0671 王眷赴宴,如臨敵陣0420 親徒齊聚,環拱宸居0924 諸方來朝,羣蕃入拜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660 東域赤尊,和親唐王0931 唐家恩義,俱在羈縻0883 買賣公道,互通有無1000 仕途未進,君恩已享0187 立筆爲聘,定此良緣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0376 紈絝衛府0119 伴遊金吾衛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901 禁絕胡僧,唐法入蕃0605 人若謗我,我必殺之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949 有此勇卒,何患不威0702 羣臣外授,相公珍重0143 被抄家的丘神勣0812 開元名臣,次第入朝0630 擴地千里,兵指海西0139 蒲草雜蔓亦葳蕤0605 人若謗我,我必殺之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874 狡兔三窟,營持有道0139 蒲草雜蔓亦葳蕤0381 媽寶裴光庭0775 有我祖孫,邪祟難生0291 獻業求命0071 音聲細題0058 薛師懷義0188 愛上一匹野馬0903 公私謀計,各有取捨0180 豈能笑罵由人0173 算你跑得快0509 捐盡封戶,爲國卻賊0768 雙龍匯野,伏屍北邙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463 誅除諸武,歸政李氏0589 不負王命,此行必果0255 肥羊難宰0628 社稷永固,百蕃恭服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953 天神難庇,蕃主出逃0906 彼之存亡,我之疥癬0533 老物不器,能殺鄉賊0060 唯望生,不望死0286 竇七暴斃0557 百萬巨資,不抵德音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0829 千古義宦,再造之恩0529 奉命者正,逆命者邪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264 色是殺人刀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1040 君子治世,道不濫施0574 巨貨誘人,貪心難遏0270 兵入武氏邸0153 則天門前,死機隱現0720 因田募甲,丹心爲國0943 賊來受死,不留降口0914 奴種辱我,唯以血償0805 冊授羣臣,大治將興0907 忠魂貞烈,刀鋒難屈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845 情義可賞,爲我娛親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0404 人人自危,謀定相位0172 薛師人間英豪0997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0016 大唐潑婦0954 不負祖宗,不負蒼生0591 陳兵青海,敢否一戰0473 祖孫交心,昭德復相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