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捐盡封戶,爲國卻賊

李潼雖然提出問題,但卻並不負責解決問題,當然就算他想解決,大家也未必就會讓出舞臺、由他發揮。

代北道大軍入充宿衛,他並不反對,他也明白這支軍隊雖然出去溜達幾個月沒打仗,但也的確士氣低迷、思鄉情切,再直接安排前往邊疆各州防守突厥,的確是有些苛刻了,不恤士力,會讓軍心更加難振。

羣臣議論中,李昭德與狄仁傑的意見倒是頗具代表性,可以說是代表着鷹派與鴿派。

李昭德主張在各州、特別是關中招募勇壯,北上朔方,一旦突厥來擾,便給予迎頭痛擊。而狄仁傑則主張傳告邊境各州堅壁清野、以防禦爲主,同時派遣使者前往突厥,與默啜進行溝通,必要時甚至可以賜予一定的名號,以確保朝廷能夠儘快度過這一段政局的動盪時期。

兩人各陳觀點,各有理據,同時也都各有一批擁護者,使得議論陷入了僵局,一直等到今日朝會結束,仍然沒有達成共識。

羣臣退朝後,李旦特意留下了李潼。這一次李潼倒也沒有拒絕,搭救王美暢一時也讓他跟他四叔的關係得以緩和。

“遙想國朝當年,被甲之士六十餘萬,宇內誰堪爲敵!時過境遷,至於今日,區區一羣亡國之餘的賊虜,竟然讓我朝情僵持,不知何以應對!可悲,可恨,我實在愧見祖宗!”

李旦在觀風殿的廂殿裡接見李潼,擺手屏退宮人們,望着侄子撫膝長嘆道。

“舊事幽隱,不堪回首。但幸在如今諸事歸正,勉力以行,惟求無愧。”

聽到李潼這麼說,李旦臉上露出一絲笑容,指着這個侄子說道:“我真是羨慕慎之你這少壯襟懷,是啊,咱們叔侄俱是盛年在享,何必畏懼眼前這短時的危困!那麼朝議兩位相公所論,慎之你更認同哪一種?”

李昭德與狄仁傑所論,歸根到底是要面子還是要生活。

在李昭德角度而言,突厥不過一羣亡國之餘,是在大唐恩威寬恕下才得以苟延殘喘,骨篤祿兄弟雖然嘯聚一時,但朝廷始終對他們都不予承認。

如果放開了這道口子,那麼突厥對大漠的統治將更加的具有合理性,也會給邊境一衆羈縻州與蕃胡們更多騎牆觀望的選擇,所帶來的禍患是長遠的。

但狄仁傑則覺得,應該更加着眼於現實,高宗時期便已經有了窮兵黷武的跡象、府兵崩潰、國無強軍乃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武周前後長久的政治動盪也帶來了嚴重的內耗。

在這樣的情況下,與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維持帝國核心利益之外的邊境秩序,不如抓緊時間儘快恢復國內秩序,先作休養,再作雄圖。

李潼也不清楚他四叔詢問他的意見,究竟是自己也拿不定主意,還是對他的一次考驗,又或者兼而有之。不過在這個問題上,他也並不打算藏私。

“突厥賊勢遊蕩,來去不可捉摸,若是今冬用兵,怕是已經害我邊城,眼下所計之重,還是後續攻防補救。”

講到這個問題,李潼也有一些鬱氣,代北道大軍難得有了一個直闖空門的機會,但卻臨門盤桓不入,回撤途中才得知骨篤祿暴斃,繼任的默啜有什麼舉動,想必也早已經付諸施行,只盼邊境各州能夠妥善防守,不要讓突厥這一次入寇造成太大的損失。

至於說後續該要如何防備突厥,其實也有一個現成的解決方案,那就是歷史上張仁願所興築的三受降城。有唐一代,都沒有大規模的修築長城,而三受降城的修築,本身也是以進攻爲主,只是到了安史之亂後的中晚唐時期,三受降城才轉爲防禦體系。

歷史上,張仁願是趁着默啜西征、漠南空虛,趁着這個空檔,纔將三受降城搶築起來。從此以後,大唐便在漠南擁有了一個整體的邊防以及進攻體系,將突厥的活動軌跡直接排擠出漠南。

眼下突厥的活動雖然也很猖獗,在漠南已經具有了一定的戰略主動權,但並不意味着眼下就沒有修築三受降城的基礎。事實上,眼下的基礎較之歷史上張仁願時期還要更加優越。

骨篤祿雖然是突厥的復國首領,但突厥真正強大起來還是在默啜時期。特別是營州之亂爆發後,武周在北方的力量空虛暴露無遺,這是突厥難得的壯大時期。默啜也在這一時期獲得朝廷正式承認,邊境諸羈縻州幾乎盡數倒向突厥,突厥在漠南的行動軌跡更是猖獗一時。

正是在這樣的情形下,張仁願在中宗景龍年間,主持修築三受降城,這才讓朝廷終於擁有了有效壓制突厥的手段。三受降城的建立,也是中宗一朝爲數不多的邊事亮點。

至於眼下,突厥雖然已經復國成功,並非短時間內能夠徹底剿定的邊患力量,但也仍還沒有達到勢大難制的程度。

不說垂拱三年黑齒常之大破突厥骨篤祿,單單幾次薛懷義北討突厥,全都是不遇敵蹤,根本沒有跟突厥進行交戰。一方面自然是因爲薛懷義運氣好,另一方面也是突厥還沒有足夠力量能夠迎戰大軍。

所以眼下突厥的戰略主動權,就是流寇作案的時機與地點的選擇,所依仗的主要是大唐在漠南邊境並沒有一個系統的攻防體系。

畢竟武則天女主當國,也不敢將權力過多下放給邊將們,而且還頻繁更換、多有亂命。單從這一點而言,在突厥的復國與壯大過程中,武則天對骨篤祿兄弟倆,簡直比親兒子還要親。

“突厥之患,只是流寇之疾,但若長久視而不見、失於應對,則必成糜爛之災。臣請遣邊務良才,緣河巡察,興築雄城,以城爲點,烽候爲信,直插漠南腹地,阻敵機動之能,長此以往,賊勢必虛!”

李潼雖然知道三受降城這樣一個制敵良計,但具體的戰術考量、選址所在,就瞭解的不是那麼清楚了。

但只要提出這個思路,具體的戰術實施大可以交給相關人員,別的不說,張仁願眼下還在安西都護府,本着病向淺中醫的原則,眼下便可以直接派往朔方進行實地考察。

不過李旦在聽到這個計策後,忍不住皺眉道:“古來制賊,俱緣河而守,如今貿然築城於漠南之境,士力廢巨、錢糧大耗且不論,若一旦爲賊所據,恐怕將要危害更大!”

李旦所提出的疑問,倒也並非沒有道理。三受降城在戰術上的一大創新,就是築城於漠南草原腹地,雖然在唐以前,也有類似受降城的建築,但那真是名副其實的受降城,是接受漠北胡虜投降的場所,本身並沒有太強的戰略意義。

三受降城之所以能夠發揮出那麼高的戰略價值,除了戰術本身的革新,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必須搭配以大唐本就強勁的軍隊戰鬥力。

大唐本就胡風頗重,在騎兵戰鬥領域更是不落下風,最起碼,無論是突厥還是其他的胡族,在與大唐爲敵的時候,從來也沒有形成過遊牧民族對農耕民族的兵種壓制。

所以三受降城本質上之直接把大唐軍隊的前進戰線推進到漠南腹地,否則只憑三座城池與一衆烽堡,也很難形成那樣難以突破的戰略壓制。

至於在漠南腹地築城以及維持下來,花費頗巨那是肯定的。但是跟突厥肆無忌憚的橫行漠南,屢屢侵犯邊境諸州相比,這些花費實在是不值一提。

如果現在不對突厥進行有效的制約與封鎖,那麼未來所付出的代價將是海量的,遠遠不是三座受降城的花費能夠填滿這個大坑。

“臣生而天家子孫,衣食用度俱有養靠,本不需豪封大邑暢享富貴。願將所封盡捐國用,只求邊鎮安詳、賊胡不敢南下牧馬!”

李潼起身作拜,正色說道。

眼下直接讓朝廷府庫撥付錢糧在漠南筑城,是很困難的,這一點李潼很清楚。但三受降城建的越早便越早受益,這一點又刻不容緩。

李潼眼下實封兩千三百戶,乃是宗室之中第一富豪。但老實說,除了實封數量最高這一點虛榮之外,他其實並不怎麼在意實際的收入多少。真要沒錢養家了,大不了吃軟飯。

再者,李潼也想壓一壓實封氾濫這股風潮。開元時期雖然國力日漸強盛,但是朝廷的直接收入卻沒有成正比的提升,主要原因就是宗室權貴們佔據了大量的稅戶收入。

雖然大唐對宗室的待遇遠遠比不上後世的明朝,但宗室所封也是一個頗爲沉重的財政負擔。在貞觀以前,朝廷在這方面還是比較節制的,哪怕親王食邑也不滿千戶。

不過到了高宗時期,爲了拉攏宗室,就有點不着調了,基本親王都是千戶起封,與武則天的兒女們也盡數逾封。但問題也不太大,畢竟很快那些宗室們就都被武則天干掉了,兒子都不留情。

唐代實封真正氾濫,是從中宗朝開始。李顯這個皇帝當的本就底氣不足,所以唯以此示恩寵,相王、太平、安樂等公主,都是七千戶起。而被武則天干掉的那些宗室,也統統得以續嗣,加以實封,更優越於前。

開元時期也繼承了這一政策,李隆基幾個兄弟們都是五千戶起,甚至就連李守禮個大寶貝都混了一千八百戶的實封。雖然後來的皇子皇孫又降到了親王兩千戶,公主一千戶,但跟唐前期相比也是翻了一倍有餘。更不要說還有大量的政變功臣,也都得受實封。

李潼現在願意把自己的封邑捐了以修築三受降城,除了發揚風格、共御賊寇之外,也是爲自己打算。

總之老子以後當家做主,是絕不可能這樣厚封。宗室看順眼的,賞賜些財貨還能促進一下經濟消費,但誰要想直接受封成千上萬戶,那絕不可能!

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761 迎駕不犒,易幟勤王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104 王居大不易0989 重修故道,參天可汗0628 社稷永固,百蕃恭服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0532 雍王宏大,宋璟敬服0996 君恩浩蕩,延濟諸親0042 能奏《武媚娘》否0496 五子登門,前倨後恭0552 交糧入學,納錢鑿井0837 若不歸坊,家恐不家0843 春風得意,探花遊園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992 岐王爲友,不羨知音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535 攸宜勤事,巨貨入營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0375 魏王贈刀,砥礪代王0546 參軍氣壯,宰相自辱0271 我與留守俱過客1032 王邸冷清,榮華不減0069 大麴《萬象》0273 男兒有淚不輕彈0543 諸夷滋擾,以血還之0294 門人遇襲0330 給事真幹才0392 仙蹤杳杳,還我巽卿0882 伴勢而升,青雲直上0857借道西康,征伐六詔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487 潞王殘暴,人勢難欺0992 岐王爲友,不羨知音0968 滿城珍寶,聚此一戶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0088 貌類乃父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長0845 情義可賞,爲我娛親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261 不欺少年窮0068 食心婢子0253 勿謂新王不死0727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066 猶歌前代功德0791 唐業存亡,河北相關0800 西歸祭祖,開元啓新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594 百年血淚,聚此一嶺0613 穀米入倉,軍食不匱1002 諸酋自肥,歸化不易0859丈夫無勢,何異禽獸0587 噶爾掌國,父子爲繼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193 太平托子0623 賊王狡猾,反覆無常0959 勢利膏樑,有傷風化0555 一步登天,江山爲靠0747 神都徵募,以定賊胡0348 瘦死駱駝比馬大0250 少王只是無心人0971 三郎雅趣,撩人心懷0032 君子滿朝0319 巽郎才壯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129 爲你寫首歌(求首訂!)0526 關中苦旱,農事不興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0049 莫厭金盃酒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100 不望獨活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232 能殺我者非足下0987 外苑置業,夫妻同心0300 用事從心,不拘小節0665 內外鬥忿,以留秋賦0464 神都弄事,意在西京0215 優才如此,孰能不愛0898 率土所出,俱可貨殖0174 天恩浩大,不敢辜負0020 願此心同我0672 蕃女感恩,版籍進獻0063 明月暫未有0389 鄭女文茵0228 平康坊聲色迎王0605 人若謗我,我必殺之0017 兄弟殊異0135 舔友的惡意交流0868 老婦害我,不容善終0110 託事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