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9 莫厭金盃酒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潘三娘琵琶技藝確實高明,起碼比米白珠他們那部音聲人的琵琶手要高明得多。李潼聽着都止不住的入神,轉音驚破時,才又想起來正事。

大凡什麼事情,第一次做來總是難免生澀。李潼手拿曲目,看着上面不乏有頗爲眼熟的詞牌名,也在心中將自己所能記住的一些詩詞篇章試着轉韻協律,但也難免遲疑不定。

唐宋聲韻,沒有太大變化,即便是有,也能拗救過來。他所遲疑的還不是這些,而是要代入自己的出身處境與時人對他的判估去選擇,能抄的那麼多,無謂露出那麼多馬腳。

要把這件事當作一項可以長久運營的事業來做,最好給人一種循序漸進,精益求精,不斷突破的層次感。他奶奶命那麼長,他有大把的時間無所事事,可不能三板斧一榔頭,掏空了自己。

所以《琵琶行》這首長歌雖然首先想到,但也最先被他排除,起調立意太高了不好,後邊調子不好銜接,也會引人狐疑。六朝靡靡之音還未散盡,唐人仍是沒怎麼見過世面的樣子,好糊弄。

“且慢,這首是什麼曲子?”

聽到一段歡快旋律後,李潼眸子頓時一亮,擡手止住琵琶聲,繼而發問道。

樂伎潘三娘按弦頓住,開口回道:“回大王,此爲雜調《醉公子》。”

你說巧不巧!

李潼聽到這曲調名更是一樂,看來自己真有搞這種事業的天賦,便又說道:“可有舊辭?彈唱一遍。”

潘三娘依言而行,轉軸由頭彈起,轉調之際開口唱起:“雀兒口,香酥手,翻來綺羅解奴石榴……”

得,又是一首豔辭,這是陪酒的女伎抱怨客人酒後無狀呢。

李潼聽到這唱詞,先不管興致盎然隨着潘三娘打拍哼唱的李守禮,轉眼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宦官楊緒。

雖說內教坊已經浸染俚俗,但整天《踏搖娘》《醉公子》之類的曲調彈唱,這些管事的太監他們聽了不上火嗎?

當然做這些惡意猜度的時候,他是忘了這潘三娘前後長長短短也彈了七八首曲子,唯獨這首被他叫停。可見他自己在音樂上的鑑賞意趣,也是急需斧鑿修正的。

“這舊辭太鄙不雅,且來試協這裡一篇新辭。”

他心裡已有定計,提筆便書,不旋踵,一篇新辭已經寫出來。

不獨潘三娘,就連廳內其他人聞言後也都難免好奇兼驚訝,他們本以爲這大王所翻新曲只是閒來無事說說而已,卻沒想到真的伏案而就一篇新辭。

潘三娘還有些怯懦不敢上前,宦官楊緒便踏步行上,兩手捧起紙張,忍不住按照潘三孃的唱法吟唱起來:“者邊走,那邊走,只是尋花柳。那邊走,者邊走,莫厭金盃、金盃酒?”

新辭不長,不過兩聯而已,楊緒還沒走到潘三娘面前,已經吟唱完畢,似還有些遲疑不確定,回頭看了看永安王,轉回頭又忍不住低唱一遍。只是他的聲音乾癟枯澀,遠不及潘三娘那麼婉轉悅耳,也勾不起人什麼興致。

潘三娘接過新辭,默唸幾遍,而後便又撥起琵琶試着彈唱起來:“者邊走,那邊走……”

李潼擡手打斷李守禮的唱和,閉眼認真聆聽,只覺得還是有一些失粘跳調,加上較之舊辭減了一字,因此那潘三娘彈唱起來略顯凌亂,但即便如此,聽起來效果較之舊辭還是好了許多。

他自己覺得好,還可能只是心理作用。可是潘三娘彈唱幾遍之後漸漸協調起來,一俟曲終,米白珠已經拍掌喝彩起來:“大王新辭,真是、真是……妙啊!”

李潼眼皮一翻白他一眼,果然是個連六都喊不好的鹹魚。

另一側的樂工康多寶也走上前,躬身道:“大王著辭,翻新雅緻,但是協於此曲,卻是略折辭工,冗調跳脫,還需勘磨……”

聽聽,這才叫專業意見,不要淨說廢話,如果不妙,我寫它做什麼?專業的就是專業的,是曲子冗調跳脫的緣故,不是我新辭寫的不好。

“那麼依康部頭看來,是否還有修補餘地?還有潘三娘,你有什麼心得,也不妨直言道來。”

對於有真本事的人,李潼向來保有一份敬重,不恥下問。

康多寶也取來一琵琶,將舊曲撥彈,居然不差潘三娘多少。起碼在李潼的欣賞水平聽來,是品不出什麼高低差別的。

他寫的這一首《醉妝詞》,是五代前蜀後主王衍的作品。大凡主前邊帶個後的,基本不是什麼好貨色,王衍也不例外,聽聽這首《醉妝詞》,其人如何便也明白了。

這首詞不莊不諧,不勸不教,唯道風流,只訴風流,因其純粹,自有灑趣。讓人一聽就明白,這是一個坦坦蕩蕩的酒色之徒。

這麼說吧,我來青樓只是想坐坐就走,批判世俗,可是聽到歌姬唱這首詞,我都想多喝兩杯花酒。不是我鹹溼,實在是藝術作品自有其感染力。

這種人設,放在人主身上,那是昏君無疑。但李潼巴不得被人當做酒色之徒,一個英俊又有才情逸趣的富貴閒王,簡直完美!

有專業人士參與幫忙,事情就變得簡單。那個康多寶撥絃許久,李潼也漸漸聽出味道,其人每次撥絃都有細微差別,剔掉所謂的冗調去配合新辭,居然還是一個編曲的人才。

察覺到這一點,李潼更加欣慰,以前只覺得給武則天當孫子沒有一點好,現在看來也不是。身份擺在這裡,文抄都能搞成團伙作案,那些寒丁宅男們,他們能有這配置?

失粘錯韻?不存在的,一定是曲子的問題,改!

李潼自己也積極加入其中,還把偷眼去瞄胡姬米大蠻的李守禮也拉過來,學點正事吧你,以後總不好事事麻煩別人。再說被娘娘知道你逃課不上學,跑來內教坊調戲胡姬,打死你都有份!

廳中幾人協調聲曲之際,一名內教坊宮役匆匆行入,附於宦官楊緒耳畔低語,楊緒聽完後,看看堂上二王,欲言又止,沉吟片刻後趁着不被關注之際,悄悄行出了廳堂。

李潼視線餘光掃見這一幕,也並沒有放在心上,他眼下初窺門徑正在忙事業呢,無暇關心其他。再說那楊緒留下來也沒什麼用,短處不少、長處卻無,啥也不是。

不得不說,什麼事情,都是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胡人康多寶撥絃調曲,那琵琶伎潘三娘也沒有閒着,不知從何處拿出一塊兩尺見方的薄木板,木板表面均勻密佈着一排排的小凹槽,另有一把紅色小豆捏在手中,只聽康多寶撥絃一聲,潘三娘便在木板放置一枚紅豆。

“此爲宮板,專爲協律錄調之用。”

米白珠也湊上來,見永安王有些不解潘三孃的動作,便低聲解釋道:“樂者多有筆墨不習,才用俗器錄曲協律。”

李潼聞言後便點點頭,這錄曲的工具他倒是沒有聽過也沒見過,但大約能夠想象到其使用的原理。後世研究唐樂,無非故紙片言的蒐羅與出土實物的推敲,即便是真正的古樂大師也不好吹牛說自己能夠通知所有,他認識有盲點和漏洞也再正常不過。

樂工康多寶也停下撥絃動作解釋道:“雜調翻曲協律,還是簡單一些,宮調即定,只需要宮內上下調撥。至於清商等大麴翻新,還需樂懸貴器尋宮應律,重做勘磨。”

所謂的樂懸,便是鐘磬等禮樂大器,是亙古相傳的莊重器物。所謂古樂十二律,黃鐘大呂之類,便是通過鐘磬等確定其調律,又被稱爲宮律或者是宮商。宮位所在,便是樂曲起調調音與整體基調,尋宮應律,便是確定整首樂曲的宮調,或悠揚或低沉,或輕快或幽怨。

燕樂有四均二十八調,宮商角羽是爲四均,一均則包含七調,合共二十八個音調。

李潼在樂理方面只是門外漢,儘管樂工康多寶解釋諸多,但一時間也理解不了那麼多名詞。最終也只是有了一個模糊的認識,音調越多,一首樂曲應該就越婉轉動聽,曲風多變。

至於清商樂,則就沒有這麼多的調音變化,畢竟是用在祭天祀祖的場合上,還是應該以肅穆莊重爲主,否則他們聽嗨了怎麼辦?

儘管康多寶口稱雜調翻曲簡單,但在調試一番之後,還是放下琵琶拿起了一根橫笛,開始吹奏試探起來。燕樂多以管樂定調,因爲音色相對更加純粹可辨。當康多寶換了樂器之後,就連李潼都能明顯感覺到樂曲的調律變化。

如是過了小一個時辰,康多寶才結束了翻曲協律,而那潘三娘也將新曲以宮板紅豆錄出。如此李潼就看明白了,因爲較之最初的排列,那些紅豆下移了一行,且被減去了十幾個,彼此之間捱得也更加緊湊。

“大王新辭雅緻,勝於舊辭輕佻,故由小石降次高平……”

聽到這康多寶的話,李潼更覺得滿意,尋花柳都成了雅緻而不輕挑,還有啥好說的,人才啊!

說別的都是多餘,況且他也聽不懂,還是要看成品如何。他起身伸個懶腰坐回坐席,然後便吩咐潘三娘:“且試奏一番。”

潘三娘抱起琵琶,再次撥彈起來,待到新辭接入,李潼閉眼聆聽,眉梢頻頻上揚,很明顯的感覺到正首曲調都發生了質的變化,節奏更緊湊一些,聲辭諧和也更流暢,果然像那康多寶所言,少了一些輕佻旖旎,變得更加爽快雅趣。

人才啊!

一曲終了,李潼心中再次感慨,睜開眼還沒來得及誇一誇對方,廳室外突然響起了鼓掌聲,並伴隨着一個略顯沙啞但又爽朗悅耳的女聲:“左張右望,金盃花柳,風流回轉,真是妙趣橫生!”

0257 羣伎色藝,計麻爲優0573 狼騎入谷,唐軍棄城0453 妖氛滿盈,功在今秋0050 太平公主0295 無妄之災0294 門人遇襲0966 皇朝養士,恩出光祿0034 狄公滿腹荊棘0695 幸從殿下,此生無悔0235 義伎捐金0280 寶利行社0464 神都弄事,意在西京0116 不是聶隱娘0920 自戕陛前,以死明志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0995 春夢錯發,徒恨孽血0524 關隴豐儲,取貨助軍0219 雲橫秦嶺家何在1028 佳節令時,不誤教子0816 操弄蕃情,權勢遠邦1032 王邸冷清,榮華不減0718 賣主求榮,所得必豐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576 天厭突厥,苦鹵灌口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0368 薛郎鐵頭0876 情若不復,生無可戀0873 蕃土不容,長安勢熱0037 春官武承嗣0967 學士思苦,有家難歸0750 廬陵奇貨,羣衆相謀0697 治漕稱善,前惟耀卿1002 諸酋自肥,歸化不易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894 郡王秀才,授職麟臺0559 財助人勢,百業將興0155 吾年弱冠加朝散0263 娘子隨戲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578 伏屍遍野,賊酋膽寒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262 謀殺河東王0186 上錯花轎嫁對郎0356 城南話別,著新寄意0450 禍入禁中,殃及池魚0566 刀光閃爍,狼騎出沒0900 蕃國勢壯,公主長榮0335 給事巡衙,羣僚恭待0728 三原李潼,浪蕩薄行0908 凡所興世,必有明君0304 待罪慈烏臺0642 緣起微末,緣了白首0207 李氏名駒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0214 少王異圖,乃有妄行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302 百家爭婿,俊臣奉禮0511 宗室入朝,西京驚變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421 攸寧設局,千騎營變0437 新授殿中監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0139 蒲草雜蔓亦葳蕤0872 且等來日,禮成侍君0954 不負祖宗,不負蒼生0770 社稷存續,天命有歸0066 猶歌前代功德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053 誤我少王0005 再愛我一次0455 羣臣唯望政事堂1031 癰疽之疾,剜骨不痛0770 社稷存續,天命有歸0969 香閣趣致,閒人勿擾0436 佛緣加身,未可裂目0910 邊州事繁,國力日盛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501 密令在手,謀殺懷義0649 殺伐痛快,直擒土王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251 不當大用0779 靖國格式,宮門立館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0680 食祿半生,所待捐身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0142 就怕有壞人0396 何患無勢,轉瞬即來0319 巽郎才壯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107 坊居閒趣0920 自戕陛前,以死明志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469 喋血宮道,遁地無門0972 普世萬物,匯聚博覽0568 安境功臣,失土罪孽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