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4 舊案新翻,大臣難逃

發生在政事堂的事情,很快就傳到了李潼這裡。

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他正待在麟臺外署,頓時也是氣不打一處來,當即站起身來便往堂外行去。

擔任麟臺少監的王方慶見狀後忙不迭上前勸阻道:“殿下請息怒,蘇幹歷任內外,資望不弱,今次所以怨態外露,或是另有別情。殿下貿然入省訓問,不知者或將邪言坐實!”

“能有什麼樣的別情,這關西老物自仗家世故情,邪言論事!都水監幾次循規求見,諸多推拒,正事荒廢已經是失職,如此污衊若不應之,真當我懦弱可欺!”

冬官尚書蘇幹,同樣也是出身於關中大姓,乃是前隋宰相蘇威的族孫,關隴方面在朝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對於這些所謂的唐家老臣,李潼向來都是敬而遠之,儘量避免與他們發生直接衝突。

這一次,如果不是唐修忠幾次前往尚書冬官官署求見而不得,而疏浚漕渠的工事又耽誤不起,李潼也犯不上自己出面。

如果真的要以勢壓人,他大可以自己找上南省冬官官署,或者直接登邸去見蘇幹,讓楊再思從中協調,本就是希望有話好好說,有什麼矛盾或誤會,不要直接搞針對,協商着解決。

他自覺得已經算是給了這些老關隴一個面子,卻沒想到自己的面子在對方看來一文不值,反而還指責他徇私竊功。他媽的這功勞也不是憑空變出來的,事情就擺在這裡,你們不幹,還不讓別人幹?

王方慶當然也覺得蘇幹如此指摘真的是有失分寸,別的不說,單單漕運改革是近年來朝廷內政少有的正經操作,而且已經初見成效,卻被指作是代王威弄權術的私計,這一點便讓人接受不了。

不過他阻止代王也並不是沒有理由,只是語重心長道:“如今朝中情勢焦灼,殿下能夠側身於糾紛之外,專注於國計要事,實在不宜再貿然插手。蘇幹其論確是可厭,偏頗之處人皆有見,一時的乖論實在不值得殿下正面應之,朝士輿情自然不會輕饒。”

王方慶的理由也很簡單,如今朝內興起的刑案本就是在針對皇嗣一系的朝臣,蘇幹在朝中擔任要職,本身或許已經在將要被清洗的序列。

代王如果因爲一時的意氣去針對蘇幹,極有可能就會被武氏諸王用作剪除皇嗣黨羽的一把利刃。他們可以藉此拿掉冬官尚書蘇幹,更可以以此爲基礎繼續擴大打擊,牽涉更多的朝士。

一旦發生這種情況,代王再想抽身而出就困難了,皇嗣一系爲了自保,未必不會將代王也視作直接的對手,到時候紛爭繼續擴大,繼而波及到已經有了一個良好開端的漕事改革。許多人事方面的佈置難免就會受到波及,可謂得不償失。

李潼當然也明白自己在現階段並不好做什麼立場鮮明的表達,但被人如此打臉也實在有些忍不了,他坐回席中稍作沉吟後,又對王方慶說道:“稍後長史入政事堂,代我向楊相公稍作表意,邪情妖事連累到他,實在不好意思。順便再見一見豆盧相公,替我問一問他,是不是要與我失了和氣!”

心中氣憤稍作收斂後,他便想到該要如何利用此事。直接當面問責蘇幹,既失體面,意義也不大,要問責就問豆盧欽望這個關隴勳貴們檯面上的老大。

儘管豆盧欽望看起來似乎也不太想做這個老大,但誰讓他在那個位置上呢?你的小老弟你自己管不住,惹急了老子連你一起幹!

王方慶見代王殿下已經恢復了冷靜,這才鬆了一口氣,轉又請示道:“求見豆盧相公時,先論是不是一併提及?”

李潼聞言後便點點頭,他離開政事堂後就來到了麟臺外省,跟王方慶討論推舉其人進入尚書省文昌臺的事宜。麟臺號爲病坊,王方慶留在這裡也意義不大。

從資望上而言,其人歷職清要,還曾經主政一方,算是己方難得的干將。正好眼下又有這樣的需求,趁着漕運事務已經取得的成績,爲王方慶爭取擔任文昌左右丞,協調南省諸曹司,就不需要事事都求助外人了。

本來李潼跟王方慶還在討論該要爭取朝中何人助議舉薦才能穩妥,蘇幹便撞了上來。

如此事情倒簡單了,大可以將此作爲一個把柄,要挾豆盧欽望在政事堂中推薦王方慶,再加上漕運改革成效有目共睹,有一批中層朝士能夠推波助瀾,儘快敲定此事。

豆盧欽望當下本就戰戰兢兢、步履維艱,有很大機率是不敢再冒險得罪代王。如果因爲蘇幹一時忿言而觸怒代王,讓代王也站在對立面,他這個宰相只怕也就做到頭了,甚至還得考慮整個家族能不能平穩渡過當下這場風波。

兩人這裡剛剛議定,左千牛衛將軍豆盧貞鬆已經匆匆行入麟臺官署,登堂後表示有衛府案事急奏。

千牛衛向來清閒無聊,又能有什麼急情相奏,豆盧貞鬆匆匆來見,無非是代他堂哥豆盧欽望來做說客。李潼跟王方慶遞了一個眼神,示意他照計劃做事,自己則起身與豆盧貞鬆同行返回千牛衛府。

且不說李潼這裡已經商量好了計劃,司刑寺來俊臣得到樑王武三思使人報信後,頓時如聞天籟,即刻召集屬下一班黨徒吩咐道:“即刻推查冬官尚書蘇幹相關人事,我等能否富貴在勢,便應在此人一身!”

這一次被重新啓用,來俊臣看起來較之往年更加囂張,但本身也是有苦說不出。

本來引誣皇嗣是與魏王合謀,可是他這裡好不容易發動起來,魏王卻被軟禁在了魏國寺中,根本不能給他提供什麼場面上的援應,以至於來俊臣不得不陷入到孤軍奮戰的窘境中。

如今的他狀似兇惡,其實也是在用這樣的姿態震懾時流,從而給自己爭取到更多的時間。

入事司刑寺後,他晝夜問案,但能撈到的都是一些小魚小蝦,幾次試圖羅織圍攻一些重要人物,但要麼是關鍵證據不足,要麼是遭到朝士們的聯手抵制。

甚至就連他所就事的司刑寺,以少卿杜景儉爲首的一衆同僚們也對他多加掣肘,讓他不能自由發揮。而一些已經結案入刑的案件,在呈送到刑部秋官的時候,又頻頻被秋官郎中徐有功發還重審。

遲遲不能網入什麼重要的目標,來俊臣也擔心聖皇陛下耐心被逐漸消磨,對他所推審的案事不再保持關注。一旦失去了聖皇陛下的關注與庇護,來俊臣自知他也就死期不遠了,所以是迫切需要搞個大目標。

冬官尚書蘇幹就有足夠的分量,其人官位已經不低,本身又是在朝關隴當中的頭面人物,與許多關隴人家都有往來,一旦羅網,便可藉此進行羅織攀引。

所以這個人本來就是來俊臣心中名單排名靠前的,如今又得到樑王的通聲傳訊,而更妙的是這個蘇幹又剛剛得罪了代王。如果來俊臣還不能將之羅織入刑,投入死獄,那也就乾脆不必混了。

來俊臣的黨徒們本身就有所準備,一俟得到指示便即刻做事,很快便寫成一篇長長的罪狀,細載許多蘇乾的罪狀。而其中最狠毒的一樁,就是蘇幹曾經參與李唐宗室謀反,並與韓王李元嘉之子李撰頻有書信往來。

之所以援引這樁舊罪而非將蘇幹強引入來俊臣當下所推皇嗣謀反案,一則是因爲許多關隴人家曲隱都被西京的宰相李昭德所封鎖,來俊臣根本就掌握不到。

二則來俊臣起家就是告密李唐宗室作亂,所以對於這樁已經過去數年之久的案事內情也最瞭解。

他攀誣蘇幹,也並非信口開河,韓王李元嘉舊封徐王時,蘇幹便曾擔任其王府記室,且其後兩家頗有交情往來。

天授舊年,來俊臣忙於在朝中獵殺宰相、炮製冤獄,而蘇幹則在河北擔任外州刺史,並沒有被來俊臣列作第一序列的目標,所以這些舊事便沉於案底,還沒來得及被引用出來,眼下正可以拿來應急。

來俊臣自知聖皇陛下對李唐宗室與關隴勳貴勾結謀反向來是零容忍,一旦發現端倪,則必嚴查到底。等到蘇幹被引入刑案之中,再要如何詳論其罪,那就要看來俊臣的臨場發揮了。

手持這一份罪狀,來俊臣直入司刑寺直堂,將案卷擺在司刑少卿杜景儉案頭,並說道:“卑職新發逆案隱情,請少卿審批,即刻提捕案犯!”

杜景儉聽到這話,既有些煩躁,又不乏好奇,來俊臣這傢伙素來獨斷專行,一般提捕案犯向來不作登堂請示,今天怎麼倒將他這個少卿放在眼中了?

可是當他展開案卷匆匆一覽後,臉色登時一變,凝聲道:“案事重大,究竟有沒有罪實可證?”

“少卿同樣久事刑司,案犯仍然逍遙於外,不經審斷,又談什麼罪實?”

看着杜景儉陡然變色的神情,來俊臣冷笑一聲,復將案卷抓在手中,並繼續說道:“既然少卿也不敢作審批,那就由卑職親自前往罷!卑職推案,須臾至大,爲求從速破案,有時不暇登堂奏告,還請少卿勿責!”

他根本也沒打算讓杜景儉審批,只是藉由此事警告杜景儉,老子隨手就能搞出大事件,你如果再橫加阻撓,隨時都有可能把自己也陷入其中!

0287 靈前敲詐0273 男兒有淚不輕彈0120 諸用仰於國0172 薛師人間英豪0769 我之所在,鼎之所在0930 三年盛儲,一戰雄圖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186 上錯花轎嫁對郎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0121 徐敬真引誣0919 賊佔西康,大戰在即0947 六尺之烈,灑血邊疆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679 太平陰謀,宰相忍怒0907 忠魂貞烈,刀鋒難屈0927 朕既爲君,愛民如子0501 密令在手,謀殺懷義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715 二王三恪,淵源何出1029 故人相見,情勢非昨0019 一隻大青鵝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408 蜀女英才,羞煞男兒1018 母子異見,相爭失和0359 幷州大都督0326 幼宦可養0131 與衆不同的大王0820 傳法遠邦,教化外民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513 桀驁不馴,當棄則棄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長0242 蜀女有才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817 聖人英明,不容邪祟0921 御駕親征,收復青海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658 蕃女東來,元振愁計0771 恩威所給,公器所歸0025 不如降黃巢0613 穀米入倉,軍食不匱0080 豬狗之才0971 三郎雅趣,撩人心懷0432 達則兼濟天下0533 老物不器,能殺鄉賊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0116 不是聶隱娘0001 大唐宗王0939 黃泉路遠,情深不懼0797 盡忠斃命,河北將定0320 高句麗遺民0857借道西康,征伐六詔0844 紅顏一笑,豪擲千金1013 雅贈飛奴,長願師事0015 仁智院掌直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902 贊普成年,幾分肖我0004 醫博士沈南璆1029 故人相見,情勢非昨0506 嘉貞入營,可汗暴斃0464 神都弄事,意在西京0209 枝上桃李子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277 官拜司禮,攸宜託財0607 立約結社,僱胡殺胡0622 作歌殺蕃,論氏震怒0881 漕渠流脂,穀米滿倉0246 細憐閒庭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965 持符握憲,不負此生0189 洛陽女兒,似在眼前0411 風吹鸞歌早會迎0457 手中有劍,可斬兇惡0668 鷹苑豹坊,內外編軍0908 凡所興世,必有明君說幾句話0876 情若不復,生無可戀0468 三思欽望,共赴黃泉1045 籬牆築定,打掃廳堂0612 名王入隴,天佑唐業0212 獨不見,自惶恐0604 諸胡聚首,桀驁伏誅0583 太宗遺風,端倪可見0514 豫王失禮,昭德剖心0977 三省六部,國朝豐碑0483 兄弟益封,煊赫無雙0069 大麴《萬象》0453 妖氛滿盈,功在今秋0579 胡酋出降,突厥勢崩0108 等你長大0674 唐王博大,予我從容0384 二王同坊,長短必爭0855 天不棄我,君不棄我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0713 韋卿雅正,堪爲宰輔0061 佳人再贈香0330 給事真幹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