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

尚書地官,掌管天下戶口、井田、徭役、經費、貨藏等等諸事,職事繁重有加,一年到頭幾乎沒有閒時。

這在供給百司職用物料上就可見一斑,戶部地官所耗紙墨用料,遠超在京其他曹司,牘事堆沉沒案,各自埋首其中。

身爲地官侍郎的狄仁傑自然也不例外,入衙之後每每伏案一坐就是一整天。

他如今主要負責河洛之間遷民遊食的編戶入籍,身爲戶部官長,雖然並不需要親下州縣、於鄉野之間檢擴亡衆,但近畿諸縣每日移交的文事也都需要儘快審閱、批覆。

特別時令已經到了暮春,戶部這裡耽誤短時,或許就會讓數百上千戶的民衆徹底誤過農事。狄仁傑久任州縣,生民疾苦自有了然,做起事來也是不辭辛勞。

眼下編戶事務雖然繁忙,但也並不是全無頭緒,起碼情況較之狄仁傑接手之前的設想要好得多。

自天授二年開始,朝廷便大舉遷徙關中民戶充實河洛,但其後卻並沒有及時跟上編戶授田。小民之家本就薄於儲蓄,耽誤一季農事幾乎就是滅頂之災。

原本在狄仁傑的設想中,如今河洛之間應是餓殍遍野,流民遊竄不定。生民奔波只爲活,可是一旦流動起來,無疑會讓編戶工作變得困難重重。

所以在剛接手這一工作的時候,狄仁傑甚至已經準備好,如果情況太惡劣的話,必要時要申請軍隊入野、搜闊那些流竄的民衆。

這並不是殘忍的魚肉百姓,只有在最短時間內將生民安置入野、編戶授田,才能儘快的讓耕桑生產步入正軌。生民活計有仰,自然也就不再鬧亂。

不過在真正入事之後,狄仁傑才發現情況比他原本設想要好得多。雖然也有生民流竄、聚衆作亂的問題,但規模並不甚大,地方州縣便能進行處理。

而在正式編戶的時候,逐日所增戶數更是大出狄仁傑的預料。雖然爲此他也準備一些惠民的政策頒行,但按照他過往的施政經驗,戶數增長的速度與規模要遠遠超過以前的經驗效果。

這些遷民之間似乎有一根無形的線彼此牽引着,一旦入籍便是幾十上百戶的規模。

這是很不尋常的,因爲按照狄仁傑過往的經驗,這種大規模的編戶是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在原本的生產環境與組織被破壞之後,政府也喪失了對民戶的直接管制,想要讓他們重新入籍接受管理,開頭是最困難的。但是隻要做成一定規模,接下來纔會成倍的增長,畢竟人都是有從衆的心理。

可是諸州縣呈送上來的文告顯示,根本沒有體現出這樣的曲線增長,從一開始就規模不小,之後只是平穩的遞增。

對此狄仁傑也有思索,暫時認定的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爲這一批遷民本就多是關中府兵戶,較之一般的民戶要更有組織性與服從性。

但這樣一個原因也不足以完全解釋,須知就連戰場上的在伍士兵,若士氣長久的低迷,都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大規模的潰逃,更不要說這些本來就已經歸耕、又失田離鄉的民戶們。

狄仁傑自感這當中應該是存着一定的蹊蹺,但這也是一件好事,大大縮短了編戶的進程。

原本他是預計要用兩到三年的時間纔會完成這些遷民編戶造冊的工作,但是按照目前這一趨勢,今年之內事情就能初步完成。如此一來,便能活民無數。

儘管編戶造冊只是初步解決問題,後續還有更加麻煩的授田歸耕等事務。但是要知道這一次的安置可不僅僅只是事關遷民羣體,如果不能儘快將這些人編戶入治,任由他們在野遊蕩,對於河洛本身的農耕生產也是一大破壞。

眼下事態進展喜人,狄仁傑也就不急於深作追究,準備先把最重要的編戶問題完成再做其他。

不過雖然戶數增長進度順利,又凸顯出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戶的成丁數量有些吻合不上,在新造的籍冊中,存在大量戶中只有婦孺而無男丁的情況。

想要追究這個問題,那就深刻得多了,牽連的也極爲廣泛。成年男丁在任何時候都是寶貴的財富,不獨國家需要,地方上的豪強不法之類,也都在盯着。

遷民久失治理,一定會發生豪強招隱丁力的情況。而這些丁力如果僅僅只是用於生產,那隱患還算小的,怕就怕聚集成寇,橫行鄉野。

察覺到這一點之後,狄仁傑也是深感憂心。丁力流失原因是有很多的,或許是生計無望、聚衆爲賊,或許是地方豪強招攬蔭庇、作奴僕使用,還不排除是各州縣衙門所爲,將這些丁力編爲奴戶,承擔各種官事徭役。

無論哪一種可能,深挖下去都會牽連不小。既不是眼下的狄仁傑能夠全面處理的,而且他也擔心一旦完全揭開,觸怒某些得利羣體,朝事再掀波瀾,或許就連眼下的編戶工作都不能正常進行下去。

所以狄仁傑也是將這些事情默記在心中,準備編戶造冊完成之後,便向朝廷陳告派遣特使深查。

他這裡還在細批着文書,突然官廳外響起一串腳步聲,接着便聽到有人告喜聲:“狄侍郎,恭喜、恭喜啊!”

數人笑語入堂,狄仁傑放下手中筆,擡起頭來有些不解道:“請問諸位,我又何喜之有?”

衆人一通閒說,狄仁傑才知道原來是他的兒子狄光遠新授左千牛衛胄曹參軍。

“聽說代王殿下入省報缺,在員冊中見到令郎名號,知令郎去年上告訴冤、解救諸公故事,青睞有加,親筆點選。如今敕令已經出臺,恭喜狄公後繼有人啊!”

聽到衆人道賀,狄仁傑隨口敷衍着,心中雜念卻紛至沓來,及見又有官員熱情登堂,他連忙指了指案上積卷,苦笑道:“少輩事蹟,豈敢當諸公走賀。案事積多,不暇暢談,還請見諒啊!”

聽到狄仁傑這麼說,衆人也都不再打擾,各自起身告辭。但打發走了這一波之後,又陸續有人以道賀爲名登堂來見。

狄仁傑不勝其煩,索性讓人關閉了衙堂,自坐堂中,連午飯都不去吃,快速將案頭事務處理完畢,然後便匆匆行出了衙堂,穿過皇城,準備歸邸。

沿途中,不斷有人入前道賀,顯然這件事已經傳揚開來。那些上前道賀的人,有的只是單純上前湊趣,有的望向狄仁傑的眼神就複雜得多。

狄仁傑自然心知,他的兒子狄光遠雖然略有事蹟可誇,但所授不過卑職,也不值得百司羣衆紛紛走賀。

大家之所以有這樣的反應,一來自然是因爲代王出面,代王如今聲勢漸壯,一舉一動都引人矚目。二來便應該是懷疑狄仁傑跟代王之間有了什麼默契,否則何必要親自點選提拔狄仁傑的兒子?

懷有這樣疑惑的不在少數,甚至有人當街就隱晦問及,狄仁傑對此也真是百口莫辯,只能含糊敷衍過去。好不容易出了端門、行過天街,招來自家等候於此的家人,登車後匆匆沿天街往南,不敢再停下來受人盤問。

狄仁傑家在神都城南尚賢坊,車駕入坊之後,遠遠便見到自家門前多有車馬停駐,狄仁傑頓時又覺頭大,吩咐家人轉入曲巷返回家中。

“阿耶怎麼後門歸家?前堂可是多有親好道賀阿兄新授啊!”

行入家門之後,狄仁傑剛剛落車,聞訊趕來迎接的少子狄光昭便快步上前,嘴裡還大聲歡笑道:“難道阿耶還不知,阿兄壯跡都爲名王所聞,並得賞識,已經……”

“你小聲些!”

狄仁傑正是不想被人煩擾,聽到兒子這麼大聲調,頓足低斥道,同時又低問一聲:“你二兄在哪裡?”

“二兄得訊,已經前往皇城領受敕命。”

狄光昭放低了語調,又有些不忿道:“阿兄榮授之喜,阿耶怎麼跟做賊一樣?”

“你懂什麼!”

狄仁傑橫了這少子一眼,揹着手悶頭往內舍行去,同時吩咐道:“轉告外堂賓客,今日無暇接待。你二兄歸家後,着他來見我。記得,不要告訴那些賓客我已經回家,速去!”

回到房間後,狄仁傑換了家居時服,然後便走進書廬,伏案疾書。他真沒想到代王來這一手,舉授選錄他兒子,卻讓他有些尷尬。

特別此前在一些相知故友相會的時候,他幾次言及代王是局勢當中的一個隱患,如今發生這種事情,是要給那些人一個說法。

代王勢力漸成,且明顯與武氏諸王矛盾深重,這是他們唐家老臣所樂見。但是代王這個人滑才黠能,精於作勢,如果任由壯大起來,給皇嗣造成的威脅可能還要超過魏王。

大周維新之後,無論是繼續周世,還是重新歸唐,代王這個身份與表現出來的秉性,都有害於世道的一面。

大亂之後,國仰長君,唯此才能讓世道盡快歸安,代王本就天命之外,一旦入統亂嗣,必會掀起新一輪的震盪,更加消耗世道本就被摧殘深刻的元氣。

當然,眼下想那些還太長遠。現在狄仁傑則有些拿不準,代王這麼做究竟只是爲了攪渾局面,還是另有他圖。

0091 恩賜瑞物1043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056 金吾衛大將軍0296 通泉縣大街痞0410 皇恩厚賞,代王迎親0976 盛世文娛,寓教於樂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503 借力打力,拘禁蕃將1005 天家幼少,各具風格楔子0461 來某成親,障車萬緡0059 生人探幽0985 四十蔭授,科舉早達0451 兒女長年,爲母赴死0209 枝上桃李子0392 仙蹤杳杳,還我巽卿0699 仁杰不死,天下不安0174 天恩浩大,不敢辜負0877 行止所在,不容邪祟0112 神都水深1042 大罪賊臣,投案請刑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346 聖皇賜經,各自有命0091 恩賜瑞物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271 我與留守俱過客1003 修河勸學,大治河北0137 好生是天德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207 李氏名駒0375 魏王贈刀,砥礪代王0154 宰相入刑0607 立約結社,僱胡殺胡0899 少年懷春,至今難寤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851 優上賜爵,劣下梟首0307 南望老人星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073 春江花月夜0496 五子登門,前倨後恭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039 羅網常設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0384 二王同坊,長短必爭0356 城南話別,著新寄意0292 留財不留人0908 凡所興世,必有明君0994 故調新唱,意亂情迷0521 西京動盪,百坊互攻0595 名將之姿,恭在行伍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408 蜀女英才,羞煞男兒0307 南望老人星0175 索性以身相許0672 蕃女感恩,版籍進獻0588 殿下丰姿,繪影護身0279 飛錢承兌0255 肥羊難宰0354 西園選士,勇卒歸都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1039 浴血殺敵,英姿壯否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468 三思欽望,共赴黃泉0595 名將之姿,恭在行伍0622 作歌殺蕃,論氏震怒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122 枯禾逢甘霖0056 金吾衛大將軍0488 庸人自擾,死不足惜1001 天棄其類,錯愛必傷0852 取爾首級,彰我刑威0621 軍頓雄堡,青海可望0469 喋血宮道,遁地無門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607 立約結社,僱胡殺胡0257 羣伎色藝,計麻爲優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0483 兄弟益封,煊赫無雙0667 川西王屬,豈爲蕃土0868 老婦害我,不容善終0163 加官加封0739 廬陵不動,潼關慎出0808 三原縣子,妻兒同榮0573 狼騎入谷,唐軍棄城0261 不欺少年窮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140 豪氣干雲傅主簿0410 皇恩厚賞,代王迎親0055 一人而敵一族0699 仁杰不死,天下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