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8 坐皇帝,立皇孫

黎明時分,李潼還在睡夢中,便被門外叫喚聲吵醒。

“幾時了?”

他努力睜開惺忪睡眼,拍打着額頭讓自己更清醒一些。

“稟大王,寅時剛剛過半。”

宿在外堂的樂高匆匆行入,並送上諸戎服穿戴。

“這麼早?”

李潼聽到這話,頓時皺起眉頭,早前居在履信坊王邸的時候、他纔會這麼早起穿過大半座城池趕着上朝,不過今天直宿皇城之內,得知時間尚早,便打算再睡個回籠覺。

可是這裡還沒有躺倒,樂高已經又說道:“許長史等已經在堂前等待了。”

一通梳洗穿戴,李潼行出房間,夜色仍然濃厚,一股冷風撲面而來,讓頭腦清醒不少,舉步行向衙堂,對面長史許景趨行而來,抱拳道:“稟大將軍,今日朝儀章式已經入衙。”

朝禮諸事,雖然固有定式,但細節處也都不同,譬如聖皇陛下寢居何處,起駕何地,包括在哪一座殿堂舉行朝會,每天都有差異。

尤其武則天本就女主當國,在這方面防禁要更加嚴格,哪怕是兩衙宿衛大將,也都只能在朝會開始前不久才能接到禁中送出的章式,從而準備各種儀仗,包括千牛衛這樣的禁衛軍也不例外。而每天各種章式的改變,主要便由禁中諸女官在前一夜編成。

如果韋團兒還留在禁中的話,李潼對於他奶奶的內外動向,便能全盤掌握。當然,前提是韋團兒能夠在女官羣體中拿到情報,至於能夠了解這些的女官,最起碼都得是上官婉兒那種級別。

李潼接過那一份剛剛送入官署的早朝禮章匆匆一覽,上面詳細記載了他們左千牛衛參禮人數並器仗種類、幾時入宮、何處接駕等等細節。當然,也只是他們左千牛衛的。

行至衙堂後,李潼便快速勾批開啓衙庫,並當堂挑選今日朝參儀仗。今日參禮需有千牛備身、備身左右各四人,備身二十,主仗三十。

除了標配的團錦絹甲之外,各自器仗也都不同,備身左右以上,悉配龍鳳環千牛儀刀,諸備身則持金銀杖、朱漆格弓,主仗們則長杖、橫刀、格弓、皮鼓、赤幢等羽儀文物五類。

當李潼將人員檢點完畢之後,衙庫中相應器仗文物也已經清點完畢,運至堂前,諸朝參將士各自領配器物。忙完這些的時候,寅時三刻剛過。

“出衙!”

李潼身穿那騷包到了極點的團錦絹甲,當先而出,諸備身各持器物景從於後。

行出衙門的時候,兩側左武威衛並左鷹揚衛也已經集結完畢,看到兩邊擺起的陣勢比左千牛衛多了數倍有餘,李潼險些自閉,只能安慰自己,雖然你們人多,但是我們顏值高啊!

這還真不是吹的,千牛衛自大將軍往後,一個個都是一米八九的大高個兒,身披絹甲在燈火照耀下更顯明豔錦繡,不似普通甲具那樣累贅臃腫,更映襯得諸備身們英武不凡。特別手扶儀刀行走最前的代王,在這樣的裝點之下更顯卓爾不羣,使得整支隊伍畫龍點睛一般的有了靈魂。

諸衛只在朝堂外擺設儀駕,而千牛衛則還要前往禁中迎駕,所以先行一步。當行至則天門長街的時候,對面街巷中也行出另一支騷包的隊伍,自然就是右千牛衛。

右千牛衛大將軍缺,今日率衆入朝的乃是中郎將,名爲執失善光,爵是朔方郡公,東突厥人,半邊臉龐都被鬍鬚掩蓋,讓人看不清楚年紀與相貌,但體態卻魁梧得很,比李潼都還高出小半個頭,看上去很是英壯。

兩隊千牛衛相遇,執失善光遠遠便對代王叉手致禮,並讓步卒暫候,等待左千牛衛先行過,然後己部纔跟隨而上。

這時候,則天門向南皇城大街上,仍在緊張的佈置儀仗。

內廂儀仗的主要成員便是左、右衛,左右衛執掌親勳翊三府,所領五十軍府也都是大折衝府,可以說是南衙諸衛中的絕對主力,甚至就連左右金吾衛,如果不算那些聯防的編外街徒們,兵力都遠不如左右衛。

李潼率領諸備身們行入則天門前,便見到守在則天門內的左右衛大將軍,左衛薛懷義仍是一身僧袍、頭頂着渾脫帽,正在那裡呼喝佈設儀仗,顯得那麼標新立異,簡直怎麼看怎麼扎眼。

薛懷義見到李潼率衆行過,遠遠打了一個手勢,然後繼續忙碌自己的事情。右衛大將軍薛默啜,一聽名字又是一個胡人,此刻正扶刀端立則天門內,目不斜視。

一路途行,單單李潼所見,南衙胡將便有五六人之多,難怪就連宰相們都有些受不了,以至於舊年默許來俊臣冤殺大將泉獻誠。

則天門內儀仗還在佈置,不能通行。李潼只能率部轉行西側光政門。行至門前時,門內突然響起蹄鈴聲,不旋踵十數騎從門內馳行而出。

光政門已經屬於大內範疇,哪怕是南衙大將都不能縱馬馳騁,唯一的例外便是左右金吾衛。

其他諸衛,包括左右衛在內,凡有入宿警衛,全都有自己的範圍,即便是令使通行,也都有固定的路線。唯有左右金吾衛屬於遊衛,能夠按照實際情況而自由走動,在北衙有這待遇的則就是千騎了。

把守光政門的是右衛中郎將薛訥,見到千牛衛一行走入,薛訥遠遠抱拳致意。

行入光政門後,一行人繼續長驅直入,一直來到明堂西側的乘明門,此處直通後宮寢殿,也是南衙將士止步所在,再往北就屬於北衙範疇了。

千牛衛於此就位的時候,北衙羽林軍已經在宮門內側佈置好了儀仗,隔着一道宮門,李潼遠遠看到右羽林大將軍武攸寧正扶劍端立於陣列之前,微笑着對武攸寧點了點頭。

但武攸寧並不想搭理他,匆匆掃了一眼便轉回頭去。李潼見狀後不免嘆息一聲,昨天還在感慨走到哪裡都有頭鐵的人,左千牛衛這裡剛敲打幾個,武攸寧又跟他甩臉子,看來以後權越北衙,還得敲打一下武攸寧。

他這裡還在腹誹着,宮門內已經響起了鼓吹聲,聖駕緩緩向此行來。李潼拋開心中雜思,回望隊伍一眼,隊伍中儀幢張開,皮鼓起奏。

千牛衛鹵簿器樂還算單調,不過區區幾種。至於後方的金吾衛則就熱鬧多了,笙笳齊具、金鼓方響,那聲勢又比宰相們出入用樂熱鬧多了。

在這一通吹打聲中,聖皇武則天端坐於步輦之上行出宮門,前後俱有中官、宮人們張設羽扇、曲蓋、步障之類,還有一衆女官們趨行跟隨。

此時宮門南側已經聚起了南衙八衛軍衆,雖然各自只有百數人衆,但也已經是上千人,由此沿途排設,直接抵達明堂西。

李潼親身參禮其中,看到這一幕假使也不由得感慨,難怪宮變往往發生在北城玄武門,而且要選在晚上夜深人靜時,朝堂中根本就捂不住啊。

想要在這種情況之下搞事情,起碼要搞定南衙大半將領,還得防備着北衙羽林軍衝過來將人搶回去。可如果這些條件都達成了,還搞啥宮變,直接禪讓就好了!

他這裡還在滿腹算計,聖駕卻已經在他身前不遠處停了下來,武則天坐在輦上,望着站在燈火儀仗之前的李潼,臉上頗有讚賞,對着拱從聖駕一側的左羽林大將軍麴崇裕笑語道:“此正南衙官人門面樣啊!”

不獨武則天如此,隨駕諸宮人、女官們這會兒也都探頭好奇的打量着一身繡甲戎裝的代王,不乏竊竊私語的議論聲傳出,搞得李潼都有點臉紅。

聖駕繼續向前,這一次便是左右千牛衛接替了羽林軍護駕的位置,李潼扶刀行在步輦不足一丈外的位置上,略一斜眼甚至都能看清楚他奶奶臉上鉛華掩蓋的皺紋,不知不覺握刀的手心裡已經是汗津津一片。

聖輦抵達明堂廂殿,諸衛將士沿階下排,左右衛把守殿門、再向下則就是左右武威衛、左右鷹揚衛通列兩廂。朝臣們此刻也通過了則天門,班列徐徐入殿。

左右千牛衛則拱從聖駕直登殿堂,李潼這個大將軍更是直接佩刀站立在御案左端數尺外,如果不考慮這一點方位的微差,已經可以說是跟他奶奶共享統一視角。

垂眼下望,看着朝臣們螞蟻一般魚貫入殿,不得不說,這種高瞻遠矚的感覺真的爽。

隨着禮官唱班,李潼收回視線,然後才察覺到他奶奶視線正若有若無向他望來,忙不迭小退半步,隱在御案後方。

此時登殿的朝臣們,雖然早知代王出任左千牛衛大將軍,但此刻親眼看到殿堂上方祖孫倆一坐一立、畫面看起來十分的和諧,但落在各人心底,感想則就各不相同。

當然,神情變化最爲劇烈的還是參加早朝的武氏諸王。本來殿堂設計是直接突出御座御案的視覺效果,以往左右千牛衛雖然也侍列左右,但也並不引人注意。

不過代王本就姿容俊美,如今又穿戴那一身騷包至極的繡甲,杵在御案左端,哪怕是自己一口一口把良心吃了、也難說出一個醜字,真是讓人想忽視都難。

所以整場早朝,武三思等俱都低垂着頭,避免仰望,直至退朝時,一個個脖頸都酸澀難當。

0574 巨貨誘人,貪心難遏0448 魏王歸世,闊坊造邸0984 選司公正,風骨強硬0180 豈能笑罵由人0936 寶圖投獻,富貴可期0220 如意元年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513 桀驁不馴,當棄則棄0680 食祿半生,所待捐身0141 劫掠金吾衛0096 勇宦楊思勖0271 我與留守俱過客0630 擴地千里,兵指海西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490 筋骨不展,言輕於風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0488 庸人自擾,死不足惜0091 恩賜瑞物0931 唐家恩義,俱在羈縻0770 社稷存續,天命有歸0532 雍王宏大,宋璟敬服0492 赤子情懷,知足不爭0180 豈能笑罵由人0434 舊案新翻,大臣難逃0972 普世萬物,匯聚博覽0622 作歌殺蕃,論氏震怒0699 仁杰不死,天下不安0277 官拜司禮,攸宜託財0914 奴種辱我,唯以血償0873 蕃土不容,長安勢熱1021 遊戲坊曲,豪取萬緡0639 王法煊赫,宇內無敵0399 行驛命案1012 學士才高,羣衆爭訪0243 千金於世,需傍大枝0581 諸胡羣聚,京觀駭人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415 慎之慎之,勿負乃祖1040 君子治世,道不濫施0490 筋骨不展,言輕於風0083 途窮生戾氣0321 來君珍重0910 邊州事繁,國力日盛0753 舉世狹計,不能容我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219 雲橫秦嶺家何在0391 朕有佳孫,與卿論好0065 人情難測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453 妖氛滿盈,功在今秋0174 天恩浩大,不敢辜負0298 坐地抽利,更勝劫掠0206 一支穿雲箭0909 元振鎮邊,色亦有道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1032 王邸冷清,榮華不減0455 羣臣唯望政事堂0393 勢在於朕,何問旁人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0806 拆門少卿,威震京畿0642 緣起微末,緣了白首0513 桀驁不馴,當棄則棄0320 高句麗遺民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877 行止所在,不容邪祟0268 薰蕕不同器0145 唐家分流,一一剪除0223 軟飯香糯0363 新的班底0620 仁願獻計,統攝諸胡0870 薛郎教弟,不毀門風0035 嬌花藏毒0457 手中有劍,可斬兇惡0943 賊來受死,不留降口0457 手中有劍,可斬兇惡0521 西京動盪,百坊互攻0772 義無大小,概是正氣0478 開元名相,次第入府0071 音聲細題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902 贊普成年,幾分肖我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883 買賣公道,互通有無0408 蜀女英才,羞煞男兒0488 庸人自擾,死不足惜0238 洗劫武攸宜0705 亂起宸居,妖氛再興0467 攸寧命絕玄武門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970 商賈多金,先割爲敬0086 曲樂動人0629 生殺之權,不可輕予0349 魏王亞獻,宰相趨送0035 嬌花藏毒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065 人情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