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6 城南話別,著新寄意

李守禮的婚禮,很是熱鬧了幾天。但是由於西園的集會搞得太熱鬧,卻有幾分喧賓奪主的意思。

李潼對此也有幾分不好意思,若只是兄弟倆之間那也都無所謂,但畢竟還有對門親家獨孤氏的面子。

而李守禮的生母張氏生性孤僻,也不是一個好說話的人,某日甚至直在舍中抱怨,李潼既然已經沒了王爵,便不該再留在王邸中,搞出這麼多閒戲擾人。

幸在嫡母房氏壓得住,得知後直接讓人將張氏拘在屋舍中,甚至連親生兒子的婚禮都沒有讓張氏參加。這雖然有點殘忍,但婦人計短好攀比,一家人要在武週一朝活得滋潤,也是要有所犧牲。

李潼是需要王邸這個場所來招賢納士,雖然諸事都在他奶奶默許範圍內,但也不好公然在皇城附近挖朝廷牆角,履信坊所處位置偏僻,正合其宜。

家事糾紛,李潼雖然懶得過問,但也並不是完全忽略。此前霸佔的道德坊來俊臣家宅,便是留給李守禮婚後居住。那座宅邸規模雖然不及三王邸這麼大,但建築華美卻有過之,就算李守禮小馬達全速開動,真的一窩搞出六十多個,也住得下來。

王邸這裡太譁噪,的確是挺擾人,若僅僅只是歌舞戲樂還倒罷了。但這些選舉人多有常年不得志,幾杯黃湯下了肚,鬼哭狼嚎起來那都是正常操作。

所以李潼是打算將娘娘房氏與張氏等人一併遷往道德坊,那裡地傍洛水,距離皇城與兩市都挺近,講到起居環境、生活方便,是遠遠勝過履信坊的。

就連李潼自己,也不打算長久住在履信坊。

爲了在神都城裡置業方便,他甚至特意往將作營繕監安插了一個自己人,就是舊年跟他家有往來的原鳳閣通事舍人王賀旺,這傢伙流年不利,早前受朝事風波連累被罷了官,一直賦閒在野。

前段時間王賀旺拜入王邸,故誼重續,趁着冬集銓選,李潼便把他安排擔任營繕丞。也不僅僅只是爲了解決住房問題,之後他肯定要在神都搞些營造,有一個屬於自己人的官方包工頭,做起事來也便利許多。

所以說李潼身爲一個男丁,在他奶奶面前雖然不如他姑姑太平公主那麼隨意從容,但也並不是沒有優勢。起碼交際面的廣闊,就遠不是他姑姑能相比的。

武週一朝被摧殘的不只有皇權,還有相權,先天政變中太平公主之所以被李隆基輕鬆搞定,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在禁軍中層滲透不足,宰相與兩衙大將雖然半出其門,但在下層缺乏支撐,自然只能是空中樓閣。而太平公主這樣一個身份與位置,影響力是註定沉不下去。

未來履信坊王邸,索性就完全打造成一個山水別業,當作一個集會時流宴樂的場所。

李守禮新婚歸省之後,便直接住在了道德坊,邸中馬廄裡多有良駒,如李潼“梨花落”那一級別的,就有七八匹之多,這是李潼通過張克己搞來的,算是給他二兄新婚禮物,大大滿足了李守禮要名駒炸街的虛榮心,順便安心幫忙搞馬球事業。

又過幾日,李潼抽空將房氏等人送往道德坊,然後又要給長兄李光順送行。

李光順之前一段時間已經接觸熟悉了宮造相關事宜,又等着參加完李守禮的婚禮。而寶利行社的飛錢業務,也在西京諸衆與蜀中楊麗的共同努力下上了軌道,業務增長很是喜人,也需要一個頭麪人物前往坐鎮。

這一次李光順出行入蜀,隊伍規模很是不小。

此前門下乏人可用,但如今卻是才士衆多,未來西線業務將是李潼勢力主要增長點,自然要搭配一個好的班底。

李潼安排了故員鍾紹京跟隨同往,又在衆選舉人當中挑選了十幾個願意跟隨入蜀的人,或是擔任不同的官職,或是以單純的幕僚隨行,除了經營飛錢,還要將竇家在蜀中積累的人、物諸事儘可能多的接收過來。

這些隨員,當然也都是經過了初步的政審,確保身家履歷清白,沒有太多人事上的雜情牽扯。就算當中有人想搞事情,蜀中還有一個精的猴一樣的郭元振看着。

而且飛錢業務,他都已經上繳國家,現在是替他奶奶理財,也沒幾個人敢公然的瞎折騰、搞事情。

臘月中旬,李潼親往洛陽城南的洛浦爲長兄送行。

時令正值深冬,景物一片冬寒蕭瑟,但洛浦作爲近郊遊勝之地,風物還是略有可觀。遠山雖無春夏之濃豔,仍有松柏蒼青含翠,洛水結成浮冰、冰層上又有霜凍密結,在夕陽的照耀下,彷彿一道燦白的玉帶。

看着雖然身擁厚厚裘衣、但臉色仍被寒風吹打得通紅的李光順,李潼心情算不上好,上前親手幫長兄扶正頭上的渾脫帽,情緒也有幾分低落:“生人以來,兄弟不曾久別,但家業、前程催人,不能執迷長聚。阿兄此去,倏忽千里,一定要珍重!”

李光順性格本就內向敏感,聽到這話後,擡起兩臂擁住李潼,眸中泛淚,語調也變得哽咽起來:“三郎不要因苦使自傷,阿兄才力都不如你,這些年,家事全憑我少弟操勞維持,能幫得上你,阿兄心裡歡喜得很……有三郎在,都邑家事我並不擔心,回望門庭必是長久繁華!至於蜀中那裡,我一定恪守三郎叮囑,善用你鋪陳的這些人物助力!”

講到這裡,他忍住悲聲,擡手擦去臉上淚痕,強作笑顏說道:“若說怨惱,也是有的。無爲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寒冬遣我,已經無柳可折,我兄弟才情豐美,不作雅文贈送?”

李潼本來頗傷感,聽到兄長這話,也忍不住笑起來,望着李光順徐徐吟唱道:“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爲別,孤蓬萬里徵……”

洛浦四季風物秀美,也是洛南著名的迎送勝地。水畔多有亭帳,有人於此悽悽話別,有人於此喜聚相逢,悲歡離合,常作上演。

李潼於此吟唱一遍,諸仗身於此又作三唱,唱調雖然低沉,但卻渾厚,不久之後,便向洛浦周邊散開。

周遭遊人聞新曲而好奇,紛紛向此聚來,待見到行帳裡諸人衆,有的人便恍然道:“原來是巽卿在這裡歌別親友,怪不得、怪不得!”

“途聞新曲,自感幸甚!暖酒一杯,恭送廣漢大王!”

越來越多的人被歌辭聲吸引,加入到這送別的隊伍中來,原本有些傷感淒涼的話別場面,很快就變得躁鬧起來。李潼站在帳幕中,一時間也是大感哭笑不得。

至於李光順,這會兒頻頻向那些素不相識但卻湊來送別的人拱手迴應,臉上也沒了將要離別的悽楚,卻洋溢着濃烈自豪的喜色:“兄弟話別,作歌寄意,卻沒想到情擾諸君,行裝待出,不暇具禮,見諒見諒!少弟才情豐美,總是難免驚衆,美歌伴我,途行再不寂寞!”

與此同時,距離此地數裡之外的洛浦南岸,同樣有一處亭臺帳幕聚集了約莫百數人衆,簡設的坐席之間不乏歡笑聲,很明顯不是友人道別,而是歡迎遠客歸都。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對岸歌聲依稀傳來,坐在亭中正席、身材高大的老者擡手止住席中喧譁聲,側耳傾聽片刻後才笑語道:“難得啊難得,舊離都邑時,離客仍唱歧路莫佔巾。故調非不美,但新人總舊意。不知外唱這首離歌,是近者何人妙作?”

在席衆人也聽到那歌聲,同樣不乏疑惑,有人匆匆行出去打聽,不久後便返回來抱拳道:“回狄公,廣漢王將使益州,此歌正是巽卿送兄話別的新作。”

老者正是剛剛由神都返回神都的狄仁傑,聞言後便作恍然狀:“難怪啊,素聞巽卿才趣壯美,新歌甫成,便爲時流傳唱表意,確是不凡!”

外出打聽那人又笑語道:“北岸迎送時流,多爲新歌吸引,正圍聚話別致意,不知狄公有無興致移席見一見名滿都邑的巽卿?”

狄仁傑略作沉吟後便笑着擺手道:“遠客乍歸,正是歡欣難耐。巽卿作新、辭美意切,可知情深。彼此悲喜既不通,無謂相見惹厭。”

衆人又言談片刻,話題難免圍繞着如今神都中風頭正健的巽卿諸事蹟,狄仁傑只是微笑着在席傾聽,待見天色已經不早,於是便起身道:“既然已經歸都,來日不愁長聚。多謝諸君遠迎深情,擇日邸中設席再酬!”

聽到這話,衆人也都紛紛起身稍作收拾,與狄氏家人一同往神都而去。

行近城南定鼎門之際,途中又出現一大隊浩浩蕩蕩行人,正是送完長兄李光順、回城的李潼一行。本來是沒有這麼多人的,但在洛浦那裡又聚集了一羣時流,久久不散,眼下索性一同返回履信坊王邸做客。

原本與狄仁傑同行之衆見到這一幕後,也不乏人匆匆致歉,然後便加快腳步也加入這支隊伍中。

狄仁傑騎在馬上,示意家人道左暫避,看着一衆人簇擁李潼行入城門,嘴角仍是微笑着,眸光則略有閃爍。

0642 緣起微末,緣了白首0133 太平歸邸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819 西康善土,地上佛國0600 謀婚貴女,先靈安息0936 寶圖投獻,富貴可期0459 後計無憂,且依故事0619 跳蕩之才,不堪任大0050 太平公主0643 孝傑率直,目中無人0971 三郎雅趣,撩人心懷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294 門人遇襲0264 色是殺人刀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0799 衆正盈朝,羣臣勸進0099 宰相危矣0664 漢王性僻,不樂成婚0353 勢術門庭,自非良配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015 仁智院掌直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0778 爵人於朝,刑人於市0524 關隴豐儲,取貨助軍0877 行止所在,不容邪祟0648 破賊如竹,直掠王都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588 殿下丰姿,繪影護身0883 買賣公道,互通有無0145 唐家分流,一一剪除1019 相濡淺灘,不如相忘1043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1031 癰疽之疾,剜骨不痛0289 竇七入彀0304 待罪慈烏臺0197 先王回遷,陪葬乾陵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0302 百家爭婿,俊臣奉禮0800 西歸祭祖,開元啓新0260 分頭入洞房0667 川西王屬,豈爲蕃土0666 金銀爲錢,成都金都0050 太平公主0441 悍命拒刑,以死隱惡0539 既難爲敵,投身爲用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0446 白刃不相饒0762 助朕殺賊,彰我威嚴0034 狄公滿腹荊棘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403 凶逆作惡,宰相罪大0046 京華遊仙窟0582 號令諸族,討滅不臣0514 豫王失禮,昭德剖心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248 太平積忿0431 千卒入都,只待召用1033 當戶窮吠,於事何益0361 唐家正統,人各有見0575 戰獲雖豐,歸途莫測1020 朝議未定,民聲先傳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1044 生無所恃,唯自謹守0870 薛郎教弟,不毀門風0761 迎駕不犒,易幟勤王1011 中興雄主,難免舐犢1035 三月龍興,幢蓋張護0660 東域赤尊,和親唐王0649 殺伐痛快,直擒土王0779 靖國格式,宮門立館0284 禍水東引0119 伴遊金吾衛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141 劫掠金吾衛0088 貌類乃父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272 阻義者,雖死不道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1000 仕途未進,君恩已享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0276 欺人勢弱,彰其兇惡1033 當戶窮吠,於事何益1027 勢難相忍,各自修行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卜0339 封還敕書,專事雲韶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015 仁智院掌直0459 後計無憂,且依故事0273 男兒有淚不輕彈0877 行止所在,不容邪祟0604 諸胡聚首,桀驁伏誅0426 閒遊苑池,賢內分事0009 聖心取捨0932 土渾難王,噶爾請藩0477 徐娘假子,披麻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