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

退出西上閣後,李潼心中不乏慶幸,然後便直往鸞臺外省而去。

衙堂中,宰相崔元綜罕見的端坐堂中,堂下則站立着衆給事中並其他官佐們,似乎正在訓話,整個廳堂氣氛都顯得非常嚴肅。

眼見李潼出現在堂外,崔元綜登時換了臉色,自席中立起來對着李潼招手道:“巽卿快入堂!”

說話間,他又指着行入堂中的李潼對羣僚說道:“巽卿今日能稟直筆,實在是我鸞臺羣衆楷模。你等也要以此爲標,來年用事更加勤懇。”

鸞臺一衆官佐們望向李潼的眼神也都不見輕慢,雖然說這本來就是鸞臺職責之內,但在當下這個政治氛圍下,還能恪守典章、履行封駁之責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李潼心裡雖然小小得意一番,但還是上前說道:“本分之內,不當崔相公讚譽。相公案設尺規,諸君勤勉用力,卑職入事以來,也是受教良多,來日即便不能朝夕相望,也必深記此中所得。”

聽到這番話,崔元綜臉色變了一變,先對羣僚擺手道:“你等且歸案用事。”

然後他才又轉望向李潼,皺眉說道:“難道巽卿將要另用?”

“也並非另用,卑職本就事兼雲韶府使,於此稍存薄能,今日入見,陛下教我不可荒廢樂案。鸞臺中自有崔相公並諸才盡力,雲韶府所仰卑職一人而已,聖意威示,不敢怠慢,來日用心便不能盡在此中,還請相公見諒。”

李潼又拱手說道。

崔元綜聽到這話,先是默然,之後臉上便流露出幾分失望之色,但還是打起精神說道:“聖心牽掛真是入微,不樂巽卿才趣虛養。這一份聖眷也實在令人稱羨,君心衆譽,巽卿上下俱得,盼能不負美器,裨公益己,忠事惠衆。”

“卑職謹記相公教誨。”

向崔元綜稟告完畢後,李潼便退出了衙堂,吩咐樂高並通信歸來的楊思勖收拾一下自己在鸞臺的私人物品,然後便提前離開了官衙。

雖然他還保留有給事中的官職,但也知接下來必然多事,該有的姿態做出來,老子不再做這給事上,你們自己玩吧。

崔元綜看着李潼主僕背影行出鸞臺,神態很是複雜。最開始得知這樣一位人物將入鸞臺,他心裡自然是有些不樂意的。

可是眼下看到對方離開,卻又覺得心裡似是缺了一塊,儘管他並不常在省中,但對李潼所作所爲也都非常關心。做不來楊再思那樣的逢迎,但心裡也是很欣賞年輕人那份銳氣敢當。

如今朝局將要進入下一輪的動盪,每每此事,宰相總是難免遭受波及。老實說,崔元綜是沒有信心在接下來的風波中保全自己,眼見到李潼在聖皇包庇下轉事別處,避開漩渦,心裡多多少少是有些羨慕。

他在官廳中站立好一會兒,驀地嘆息一聲,似是自嘲般低語道:“爲相短時,能御美器,已經可以無憾。罷了,且待風雨!”

李潼離開皇城行過天津橋的時候,恰逢將要前往大內的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見他一行如此,連忙車停道左,讓李潼上前來疾聲問道:“三郎被罷事?”

李潼微笑着將事情講解一遍,太平公主聞言後嘆息一聲:“風浪將起,能夠趨避淺灘,這也是對的。我此番入宮,本來還打算在陛下面前爲你助言幾句,現在看來,你祖母真心牽掛你這佳孫,倒不必我再徒廢脣舌。”

聽到這話,李潼自然又連忙道謝。

太平公主不打算再入大內,讓李潼上車要親自送他歸邸,途中不免問起此番風潮緣由細節。

她終究不在機樞,許多事瞭解的並不透徹,待聽李潼講起事涉關中竇氏,便忍不住恨恨道:“這些外戚豪宗,恃此驕貴,真是該死。逢此變事,我唐家餘血尚且戰戰兢兢,此類蠢物竟然還不知檢點,直越宮防!”

李潼想了想之後,還是說道:“此事牽連尤深,絕非眼下淺相。我兄弟出入都要避嫌,姑母若有從容時刻,還請入告皇嗣殿下,外間縱有狂風驟雨,此際尤貴方寸不失,帷幄之內紋絲不亂!”

“我明白,我明白!”

太平公主點點頭,轉又嘆息道:“想要帷幄之內紋絲不亂,我看卻難。因我武家婦,殿中多遇冷,頻頻走問,只是讓你四叔於中難堪。”

感情並不是自己一個人遭嫌棄。

聽到他姑姑這麼說,李潼不免又嘆息一聲。他倒不想借此評價他四叔妻妾們有多短視愚蠢,這其實也只是人之常情。

像他自己舊年被圈養禁中,那也是滿懷戾氣,看誰都不爽,事外之人議論智短計長,總是沒有那層切身的體會。別的不說,劉皇后滿門幾乎被殺絕,會對武則天的親近之人笑臉相迎那就怪了。

而且,婆媳矛盾本就亙古永存,只是她們不幸遇上了武則天這個從不爲此犯愁的惡婆婆,解決不了矛盾,那就解決有矛盾的人。

一路閒談,車駕很快駛入了履信坊,看到王邸門前車馬滿盈,李潼不免愣了一愣。他近日忙於省務,要麼住在皇城官廨,要麼借住太平公主別業,已經十幾天沒有回家了。

太平公主見李潼那錯愕模樣,便又笑道:“你道自己還是舊年那個事外的閒流,只憑閒趣招人迎湊?三郎在省事蹟,早已經風傳都邑。眼下又逢選月,謁者爭進自是尋常。”

李潼聞言後便也笑起來,繼而又聽太平公主說:“眼下能夠推開案事,不再操勞公務,正可以趁此悠閒將門下人事整頓一番。樑王因你彈劾憾退南省,繼事者乃滎陽鄭杲,念此事惠,三郎你爲國舉才,言途自然更加通暢。”

聽到太平公主瞭解的這麼清楚,李潼自是瞭然,他這個姑姑權力的小火苗,也是燒得心裡燥得很啊。

不過今年的冬集選月對他而言的確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都佔了。趕在選月正式開始之前將武三思斬落,吏部郎中鄭杲順登天官侍郎,此前便藉着前往鸞臺送奏抄的時候,對李潼稍作表意。

而且眼下他奶奶對他正有眷顧縱容,也讓他做起事來能更少顧忌。接下來又是一番板蕩,朝中將會騰出大量的位置。

至於他自己,無論是此前當街毆打來俊臣,還是朝堂上一挑四,包括剛剛封駁敕書,牌子也是響亮得很。

雖然吏部銓選主要還是覆蓋六品以下,五品以上則就需要鳳閣敕授。但沒有繁盛的苗圃,哪來秀出的大樹?

所以不需太平公主提醒,李潼也打算在接下來的冬集中大幹一場,在朝廷裡鋪開自己的基本盤。就算短時之內不能呼嘯一方,但以後也不至於啥事都自己上。

爲了避開前門的喧譁,太平公主車駕由側門行入王邸中,家人們得知李潼歸邸,自然又是齊聚迎接。

李守禮見到李潼,更是眼淚汪汪:“三郎你總算回來,那些選人們不說人話,言則引經、嘆則據典,我再在家中待客幾日,只怕應舉明經都夠了!”

一家三兄弟,李潼自忙於在鸞臺攬權,李光順雖然還沒正式出發前往蜀中,但也在逐步接受並熟悉宮職事務,只能讓李守禮居家待客。

聽到這活寶如此抱怨,李潼不免大笑起來:“二兄如果真能得此出身,也是光耀門楣!”

他剛剛歸家,也懶於應付庭外交際,先是詢問家人近況,然後又召來忐忑不安的衛遂忠,吩咐道:“召還來某敕書,已經被我封還,短時之內,其人是不會返回。抓住這點時間,儘快將人事再作調配。日後他即便歸都,你已經入事我的門下,但有厲態相逼,直需訴我。今年冬集選月,預你一位,用心做事。”

衛遂忠聞言後,自然是連連叩謝,片刻後又說道:“來某臨行前使我,本就是要投爲郎主心腹,其在京爪牙也不知我已經向郎主坦白,留此分寸餘地,僕能更爲郎主盡忠,他若有謀郎主,必不遂其心意。”

李潼想了想之後便點頭道:“如此也好,他暗查武氏諸王,黨徒行事不慎而伏誅,樹敵滿朝,一身生死,只系聖皇一念之內。長街短曲,則由你自度。”

封還敕書之後,來俊臣短時之內肯定別想回來。但李潼也明白並不會阻他太久,接下來他奶奶自有倚重其人之處,大機率會在明年慶典之際特赦其人。

衛遂忠想做兩面間諜,也由得他,如果倆人都是不識趣,那李潼就不再只是當寶藏挖一挖,捏在手裡腸子都給他攥出來!

這裡剛剛交代完衛遂忠,又有訪客到來,乃是臨坊楊執柔家人,道是楊執柔重病在身,盼能見郎君一面。

見楊氏家人面有戚容,李潼想了想之後還是決定去見上一面。

他與楊執柔沒什麼大矛盾,相反這傢伙待他還挺不錯,他們兄弟出閣受封的時候,楊執柔身爲戶部地官尚書,還專選高戶。至於這一次摟草打兔子波及到對方,李潼心裡也有點過意不去。

於是李潼便又前往臨坊,眼見楊執柔擔任宰相時所鋪沙堤久經踩踏卻乏修整,已經乏甚威儀。待如楊氏門邸,便見許多弘農楊氏族人已經聚在這裡,看來楊執柔真是病得挺重。

行出迎接的乃是楊執柔的弟弟楊執一,頜下蓄起了短鬚,看起來比舊年幹練一些,見到李潼後也不敢再有什麼怨色,執禮甚恭:“家兄新服藥劑,精神小振,能免頹氣衝犯郎君。”

李潼點點頭,便走進楊執柔居室,一股濃烈藥味撲面而來,且還有醫師居近照顧。看到這醫師的模樣,李潼倒是愣了一愣,居然是他剛來到這個世界時便見到的沈南璆。

沈南璆並不知李潼還記不記得他,所以也只是小心具禮,李潼眼下也顧不上跟他敘舊,視線落在半臥榻上的楊執柔,見其一臉憔悴病容,不免嘆聲道:“日前朝中所見,府君仍是體貌端然,怎麼倏忽短時,病氣便催人至痛?”

楊執柔慘笑一聲,不敢讓李潼到近前來,示意他坐在窗下,寒暄幾句之後才說道:“如今體衰,怕難食明年新谷,還要醜態露人,使家人強請郎君入舍,實在有一事相托。”

見楊執柔說的悽慘,李潼也不好發聲拒絕,下意識看了站在一側垂首不語的楊執一一眼,以爲楊執柔說的是這樁舊怨。李潼本就不是吃虧一方,如果楊執一不再計較,爲了自家娘子聲譽計,李潼當然也不會抓住不放。

然而,接下來楊執柔的話還是讓他大吃一驚:“來人,去將六娘子引來。”

說話間,他又望着李潼嘆息道:“生涯末時,才知何者最貴。執柔一生,聖眷厚承,不患位不至大,只患才器不匹……”

“日前論事,事出有因,並非專指府君。”

李潼聞言後,按下心中狐疑,連忙又說道。

“明白的,我也不會因此遷怒郎君。”

說話間,一個十歲出頭的小娘子被引入房中來,模樣倒是清秀可人,入房後看到李潼在席便羞怯低頭,趨行至楊執柔的榻前,口呼耶耶。

楊執柔強支起身軀,將這小娘子攬在懷中,然後又望着李潼嘆息道:“門中兒郎雖拙長,但也幸在有路可行,使我身後不必憂。但唯這小女郎,卻乏良人相托……”

李潼越聽越覺得不對勁,這傢伙真要把他當光源氏?他忙不迭避席而起說道:“府君此際尤尚休養,切忌勞神。貴府宗枝繁茂,親友羣助,豈患一二人物託付。”

楊執柔卻仍自顧自的說:“這小女喜娘,得來最晚,雖有幼質招憐,卻憾不能教成婦德,不能學成女功,恐其來年無善歸,行人臨別,貪一時情義,託付貴鄰,爲侍爲婢,但能讓她有檐遮頭,有食度日,我能含笑去也……”

李潼聽到這話,已經無力吐槽,你真把你當楊白勞了?堂堂弘農楊氏,宰相幼女,會擔心嫁不出去?再不濟,等上幾十年,還有一個職業爲宰相們解決後顧之憂的李白啊!

雖然楊執柔言辭懇切,但李潼當然不會自惹麻煩,只是擺手拒絕,勉強應付幾句,近乎落荒而逃。

“阿兄,你這是何苦呀!”

送走李潼後,楊執一返回舍中,一臉的不解。

楊執柔閉上眼,嘆息一聲,示意弄藥的沈南璆等先退出,然後才讓楊執一到近前來,低聲道:“廬陵在幽,皇嗣在囚,武家諸衆,幾有爲上姿態?罷了,不與你等在生者言深,稍後你具厚禮,將喜娘親送王邸。若後事在測,這娘子身上有你一份生機,若不然,也能攀交一門雅親貴人。去準備罷……”

楊執一雖然還有些不能認同,但見兄長執意,便也只能領命退下。

“喜娘,到耶耶榻前來。剛纔那位郎君,可是合你心意?”

待到楊執一退出,楊執柔復將女兒攬在懷內,語調幽幽道:“耶耶這半生餘智,可都用在了我家娘子身上。來年曉事,可不要怨耶耶心狠,不伴你成長……”

“耶耶會好起來的、耶耶會……”

小娘子聽到這話,已是淚水漣漣,撲入父親懷內泣不成聲。

0260 分頭入洞房0414 後進小子,恃才薄我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084 具位庸臣1006 南士北行,道途寂寞0161 宰相薦才0943 賊來受死,不留降口0270 兵入武氏邸0321 來君珍重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0691 伯玉氣象,一代先河0755 權出於我,當重其位0496 五子登門,前倨後恭0457 手中有劍,可斬兇惡0700 雍王獻貨,且入宮庫0273 男兒有淚不輕彈0828 孽名元一,唯持恭謹0805 冊授羣臣,大治將興0872 且等來日,禮成侍君1036 漠北天寒,人心渙散0761 迎駕不犒,易幟勤王0621 軍頓雄堡,青海可望0367 代王至孝,感動人間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083 途窮生戾氣0053 誤我少王0464 神都弄事,意在西京0962 祖宗功偉,萬世不祧0022 萬古愁難銷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308 吾皇萬萬歲0776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0565 唐家養士,唯壯可嘉0812 開元名臣,次第入朝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0034 狄公滿腹荊棘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727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799 衆正盈朝,羣臣勸進1027 勢難相忍,各自修行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035 嬌花藏毒1033 當戶窮吠,於事何益0449 代王出都,妖氛彌盛0870 薛郎教弟,不毀門風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335 給事巡衙,羣僚恭待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0364 魏公點撥,鄭姝齊聚0004 醫博士沈南璆0950 國人庸碌,大論真雄0930 三年盛儲,一戰雄圖0392 仙蹤杳杳,還我巽卿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272 阻義者,雖死不道0229 心似雙絲網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0221 窺望河西0231 長安壯義非人哉0081 少王險計0486 合籍不改,踐踏名族0057 命途何艱難0185 嗜色如命是人情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0917 大事所謀,環環相扣0292 留財不留人0011 仁智院家人們0556 雍王坐衙,羣衆爭見0454 朕能選你,亦能逐你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943 賊來受死,不留降口0855 天不棄我,君不棄我0778 爵人於朝,刑人於市0900 蕃國勢壯,公主長榮1027 勢難相忍,各自修行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198 寸微靈光,日月照拂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0320 高句麗遺民0447 嵩陽道大總管0869 能傾情者,唯有聖人0131 與衆不同的大王0305 門牆生隙0139 蒲草雜蔓亦葳蕤0456 誰沐代王恩威0108 等你長大0972 普世萬物,匯聚博覽1015 波斯歸義,羣胡法治0156 武氏羣英會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444 聖皇洪福,神佛入苑0309 無人如我待你好0973 三郎行邪,親者心痛0558 用進黜退,當然之事0063 明月暫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