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門牆生隙

隨着河東王率衆離開,來俊臣也在金吾衛街徒們的保護下去往南省,聚集在城西月堰的時流各家,也都快速散開,將此間所見衝突轉述別人。

發生衝突的雙方,河東王乃是宗枝少俊,秀才高譽,其人久離歸都,已經引起世道各家的趨迎。

至於來俊臣,那就更不用說了,其人乃是繼周興之後,另一個讓朝野聞風喪膽的酷吏人物,年初政事堂宰相班子幾乎被集體顛覆,便是其人手筆。

這兩個人俱是非凡人物,彼此爆發衝突,且來俊臣險些被河東王當街打死,可想接下來朝野之間必然會引發新一輪的震盪。親眼目睹其事的時流各家,對於事態後情也都各有各的看法。

從感情上而言,這些時流們自然心向河東王。少王雖然也不乏非議纏身,但總體上而言,無論出身、才貌俱都容易讓人心生好感,這一次當街行兇,也不乏人爲之喝彩,對少王更生好感。

但好感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們卻都不大看好河東王。

一則來俊臣的猖獗是有目共睹的,聖皇陛下對其寵眷縱容也深,其人入事以來,單單由其人攀誣入刑乃至於身死的宰相與南衙大將們,便有數人之多。至於其他名門或是大臣,遭殃的更是數不勝數。

二則少王雖然也享聖眷,但畢竟遠離時局數年之久,朝堂上幾乎沒有什麼聲援。而且從河東王最後的爆發開來,來俊臣是已經打算牽引已故雍王的舊事,要將少王一家一網打盡。

已故雍王李賢,本就是一個不可輕易觸及的敏感話題,如果這件事被牽引出來,即便是有人因爲同情而想要暗助少王,也要因爲擔心遭受牽連而不敢輕易置喙插手。

當然,朝堂上或會引起的紛爭還在其次,衆人也都明白,這一場衝突最終走向如何,關鍵還是在禁中聖皇陛下態度如何。

事情發生不久之後,便有人見到剛剛被罷免宰相之位的魏王武承嗣、包括其他武氏諸王,全都匆匆入宮。意圖如何也很明顯,武氏諸王們近來連失重位,極大可能是想借這一次機會打壓河東王,以重振威風。

相對而言,真正旗幟鮮明、趕在第一時間入宮支持少王的則幾乎沒有。

如今李氏一門宗枝本就凋零,唯一能夠在女皇面前說得上話的只有一個太平公主而已,但太平公主眼下還在忙於幫助少王安頓家眷,不能趕在第一時間入宮。

事情剛剛發生,少王處境局面已經大大的不樂觀,也讓人對此充滿同情與擔心。

禁中山齋院,薛懷義身穿紫紅色的僧衣,腦殼上抹着香油、顯得越發的油光鋥亮,此時正端坐高臺,手持經卷宣講佛義。

高臺周圍聚集了大量的宮女宦者,一副專心聽講的模樣。儘管他們也不知薛師究竟在講什麼,但此一類的無遮法會幾乎每天都要舉行,如果不參加,那就是不尊佛法、擺明了要找小鞋穿。

薛懷義在臺上照本宣科的誦讀,他對這一類的佛會興趣不大,但卻比較享受這種受人追捧的感覺。

可是講着講着,卻發現臺下許多人悄悄散去,這不免讓他大感不滿,合上佛卷怒聲道:“作此無遮會,法施於衆,不辨貴賤上下,爲的就是掃除你們的賤性孽根,各人受惠,不珍惜這樣的法緣,難道是想永生沉淪畜生道?”

聽到薛懷義怒聲,下方那些宮人也慌了神,一些本來已經退出一段距離的人又忙不迭返回來,叩告道:“請薛師恕罪。諸位大王貴人入宮,殿中乏人侍奉,所以纔要……”

薛懷義聽到這話,臉上便露出好奇,下了高臺追問道:“諸王一起入宮,是有什麼事情發生?”

“河東大王今日歸都,右臺來中丞阻路,被大王喝令拿下,當街毆打、幾近身死……”

宮人不敢隱瞞,快速將事情交代一遍。

“河東王今日歸都了?”

薛懷義聞言後,臉色有些複雜,轉又擡手撫摸腦殼大笑道:“幾年不聞聲訊,河東王倒是氣性漸長,都敢招惹來俊臣那樣的瘋狗。狗賊讓人生厭,也早該有人出手教訓一番了!”

薛懷義對來俊臣乏甚好感,甚至還有些厭惡,那是因爲他的乾兒子、同樣酷吏出身的索元禮,就是去年被來俊臣出手弄死的。

這自然讓薛懷義心懷不滿,自覺得沒了面子,雖然也當街挑釁羞辱過幾次來俊臣,但其人有女皇陛下的包庇,他也不敢太狠的報復回去。

此時聽到來俊臣這傢伙險些被少王打死,心裡自然是有些快意的。

聽到薛懷義這麼說,便有宮人說道:“薛師要不要登殿論事?眼下河東大王自投東宮慈烏臺,乏於……”

宮人們雖然身份卑賤,許多傾向不敢表達的太明顯,但聽到薛懷義對來俊臣不乏惡感,也是隱隱希望這位寵臣能夠登殿幫一幫河東大王。

“不去!”

薛懷義聞言後則直接擺手拒絕道,他對少王感情挺複雜的,彼此之間雖然也有一段尚算融洽的交情,但是之後隨着處境各自變化,少王待他不如往年那樣殷勤,他自覺得一番真心被辜負了,再加上羣衆挑撥,認爲少王看不起他,所以心裡是有幾分怨氣。

特別他的侄子馮昌嗣拒絕他所安排更好的前途而甘心留在王府,此前甚至說都不說便將其寡嫂帶往西京,這更讓薛懷義懷疑少王挑撥他與親人的關係。

“散了、散了,各自勞事去罷。”

心事泛起,薛懷義有些煩躁,擺手驅散衆人,自己也行出此處宮苑,但在走出一段距離之後,又停下腳步召來一名宮人吩咐道:“我去西華門南的道場,你去慈烏臺左近端詳,少王如果支應不住要求人緣,言辭懇切、態度伏低的話,再來道我。”

且不說薛懷義這裡的小心思,聖駕今日所在仙居殿外,武氏諸王們已經居在此處側廂殿中,等待聖皇陛下的召見。

魏王武承嗣端坐在席,看着親徒們陸續到來,神色有些不滿道:“你們各自沒有事務忙碌嗎?區區一個河東王,值得我親徒大集於此議論?讓外人看見,會有怎樣的邪言滋生?”

諸王聞言後,神情都有幾分尷尬,剛剛抵達不久的樑王武三思則沉聲說道:“河東王此子真是囂張,來某人無論事蹟如何,都是憲臺大員,卻被他如此毆打摧殘,這是公然踐踏朝威體面!此種暴行若不嚴懲,何以警誡後來?”

道理是這樣一個道理,但這麼多人聚在此處,也實在是太引人注意,武承嗣正待擡手驅退幾人,但另一側卻有人發出了不同聲音:“樑王這麼說,有些偏頗吧?只論少王罪過,對來某惡事卻不提。河東王與來某素來不識,彼此也無積怨,如果不是來某主動挑釁欺人,哪會遭災?”

發聲的是歸來待罪已有兩個多月的建安王武攸宜,其人眼下白身居家,得知城外發生的事情後便匆匆入宮,來得比武承嗣還快幾分。

聽到武攸宜這麼說,武三思臉色頓時一黑,拍案冷哼道:“我還沒有追問,你與河東王於西京究竟有什麼密謀勾結?此子性妖才邪,擅蠱惑迷人,已經警告過你多次,卻還不能警醒!這一次他自己主動結怨招禍,你還要發聲助他?如此行徑,已經進了他的圈套還不自知!”

武攸宜聽到這話,神情自有幾分尷尬躲閃,他家財重託的事情,本就是要瞞過這些親徒,但聽武三思斥他愚蠢,一時間也是憤憤不已,冷哼道:“我雖然才器草草,但也自有方寸私計,不勞樑王竟日訓問!”

武三思聽到這話後更是忿忿拍案怒斥,武攸宜也是針鋒相對的不做退讓。

“攸宜收聲,向樑王道歉!你本就事外人,這件事與你也沒什麼關聯。魏王殿下說的對,我家親徒不宜俱入議論,你且隨我出宮。”

與武承嗣被同時罷相的武攸寧見二者越爭越兇,連忙起身相勸,拉着武攸宜便往門外行去。

望着二人離去的背影,武三思仍是憤憤不已,怒聲道:“瞧瞧他現在是個什麼樣子?被人哄蒙入局尚不自知,分不清楚身位何在,真當自己有了獨當一面、處理人事的能力!”

“你也收聲罷!門徒尚且不能團結如一,難怪局面諸事要飽受挫折!如今身位不同,各自都是顯在,說話做事都該自作檢點,怎麼還能將舊年故態示人!”

見武三思仍是抱怨連連,武承嗣也忍耐不住了,指着他訓斥道:“攸宜有什麼別計,那還是小事。可是你呢?你府員出都之後去了哪裡,當我不知?如果做出什麼有損家計的惡事,我絕不放過你!”

聽到武承嗣這麼說,武三思臉色更加難看,並有幾分掛不住臉,起身哼哼道:“我素來行事,都唯阿兄馬首以望,如此訓斥,讓人寒心!”

說完後,他便也匆匆行出,不再停留。

0624 駐兵莫離,窺望臨洮0003 前途堪憂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0478 開元名相,次第入府0457 手中有劍,可斬兇惡0393 勢在於朕,何問旁人0679 太平陰謀,宰相忍怒0494 纔不配位,必受其殃0997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192 太平公主登門0447 嵩陽道大總管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0076 祈求長生0629 生殺之權,不可輕予0436 佛緣加身,未可裂目0903 公私謀計,各有取捨0592 諸族姝色,惟王擷取0436 佛緣加身,未可裂目0701 幽州都督,東夷都護0720 因田募甲,丹心爲國0736 長情在守,不爭短愉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長0076 祈求長生1031 癰疽之疾,剜骨不痛0693 法劍之下,唯有奸邪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0795 無上可汗,進退失據0032 君子滿朝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0378 坐皇帝,立皇孫0855 天不棄我,君不棄我0365 羣僚入廟,參佐代王0421 攸寧設局,千騎營變0142 就怕有壞人0155 吾年弱冠加朝散0772 義無大小,概是正氣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188 愛上一匹野馬0226 瘋狂的武周0127 少王有毒(求首訂!)1043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0961 七廟六室,昭穆難序0188 愛上一匹野馬0727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0264 色是殺人刀0807 雞犬升天,貴戚匿野0723 長安坊居,大戶不易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卜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214 少王異圖,乃有妄行0641 行臺事繁,諸計待功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535 攸宜勤事,巨貨入營0701 幽州都督,東夷都護0485 抽絲剝繭,外戚弄事0624 駐兵莫離,窺望臨洮0141 劫掠金吾衛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428 景從殿下,爲王先驅1040 君子治世,道不濫施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142 就怕有壞人0665 內外鬥忿,以留秋賦0078 死而無憾0986 內苑閒趣,璞玉磨劍0515 成器不器,骨肉難捨0062 禁中亡命徒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395 王戲閒苑,殿中選妃0375 魏王贈刀,砥礪代王0717 仁皎反骨,捐身關隴0422 二王反目,三思拜相1044 生無所恃,唯自謹守0730 壯懷激烈,不負王恩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0001 大唐宗王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0302 百家爭婿,俊臣奉禮0758 池魚入江,廬陵歸國0607 立約結社,僱胡殺胡0931 唐家恩義,俱在羈縻0487 潞王殘暴,人勢難欺0121 徐敬真引誣0654 琛氏阿黎,驕橫難制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240 少陵原逢故0720 因田募甲,丹心爲國0071 音聲細題0805 冊授羣臣,大治將興0664 漢王性僻,不樂成婚0036 身不由己0404 人人自危,謀定相位1018 母子異見,相爭失和0696 關西父老,與王共罪0390 韋娘事露,懷義忿聲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