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3 情新因意勝

李潼信手寫來的這首絕句名爲《雨晴》,是晚唐詩人王駕的作品。

王駕其人其詩,在後世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名氣,但並不意味着其人就沒有水準。有唐一代,詩文名家數不勝數,被那些璀璨光輝所埋沒的同樣不在少數。

《二十四詩品》作者司空圖,稱讚王駕長於思與境偕,這一首《雨晴》便是代表作。這首詩以花爲眼,以雨爲變,生動寫出雨打殘花、蜂蝶棄顧的晚春園景,那種遺憾與可惜躍然字間。

李潼有感而發,寫出王駕這一首詩作,除了扣合衰敗園景的主題之外,還有一層感觸那就是詩中所暗含人情冷暖的薄譏,有感而發。

以花喻人,蜂蝶便是熙熙攘攘的人情,他是一朵晚春殘花,雨打凋零,人情過而不顧,如蜂蝶翩然飛去,或許是懷疑別人仍有繁花勝景。

但其實時局動盪,風雨飄搖,百花凋零是時令所致,人皆困此,美景難再,正如上官婉兒戲言,夏蟬聲噪,鄰家也無春色。換一個說法那就是武周代唐已經是天時隨播,時局中人莫能外都要受此影響。

文學作品之所以長久擁有生命力,在於那種能夠普遍代入的情境。讀詩詠詞,言雖古人,但感觸卻產生於每個人自己的內心,詩作或有優劣的分別,但人的感受還是普遍平等的,沒有高低之判。

上官婉兒評價這首詩形意仍散,李潼心裡並不認同,但之所以不爭辯,大抵還是出於一種夏蟲不可以語冰的想法。

唐詩作爲一個整體的概念爲人所知,內裡又可細分許多門類,比如年代上的初盛中晚唐,派別上的宮體、邊塞、田園等等,形式上的古詩、律詩、絕句等。

唐詩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日常唱和交際的詩作佔了很大的比重,一人立題立韻爲首唱,其他人應和作詩。奉皇帝之命作詩稱爲應詔,武后履極之後因避諱其名“曌”而稱應制,太子、皇后之命稱應令,諸王之命則稱應教。至於普通人,那就是和了。

上官婉兒認爲這一首《雨晴》詩形散失工,李潼並不感到意外。初唐時期宮體詩仍佔主流,上官婉兒的祖父上官儀便是初唐宮體應制詩的翹楚,其人詩作甚至被命名爲上官體,是唐詩中第一個以人的姓氏所命名的詩歌風格,可見其人當時影響之大。

雖然上官婉兒還在襁褓之中,她的祖父上官儀便被武則天干掉,但上官體的影響仍然極大。家裡有這樣一位文豪長輩,上官婉兒人生經歷又主要集中在禁宮之中,其審美意趣傾向於此並不意外。

上官體作爲宮體詩中的翹楚代表,也將宮體詩注重雅緻、形工、辭藻等特點發揮到極致。基於對形式美的追求,上官儀總結六朝詩歌對偶,提出六對、八對的概念,又爲律詩的最終成型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但若講到上官儀詩作的藝術生命力,也有一個很淺顯的評判標準,後世有多少人能背誦他的詩?

上官婉兒在後世以才名著稱,特別在中宗一朝更號稱稱量天下詩才,但見識上帶來的侷限性仍然不可忽略。

特別對於領略大唐詩歌盛況全貌的李潼而言,那真是要不客氣的說一句,你和你的爺爺、包括你所稱量的宋之問、沈佺期之流,全都是小弟弟!

多了一千三百多年的見識不是白給的,不想跟你爭辯,是怕你接不住。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文抄詩萬篇,你說氣不氣人?

上官婉兒並不知李潼心中已經將之歸爲小弟弟一類,她是真的喜歡這一首詩中情景交融的趣致,但也真的可惜字語淺白近陋、失於對稱、平仄逆聲的缺點。

不過這倒也符合永安王的情況,身爲故太子李賢的兒子,才情肯定是有的,但本身卻又乏於系統的培養訓練,以至於才情洶涌、落筆失言,佳作難出。

至於此前經由她手轉呈太后的那一首《慈烏詩》,上官婉兒本身也不認爲是李潼所作。

她倒是想借着點評這一首詩作之際,向永安王講述一些作詩的技巧,以便日後情有所感,能夠寫出言工意整的雅緻之作。不必強求才名驚豔,聯絕之內吟卜韻辭,有這樣一樁愛好,也能稍微排遣一下幽禁的苦悶。

上官婉兒便講起這首詩中失工失粘的情況,但很快便發現李潼有些心不在焉,很快便意識到少年偶得佳句,難免沾沾自喜,希望能從旁人口中聽到誇獎,對於錯誤的指正多少會有牴觸。自己少年學詩的時候,偶爾也會有這種要強的性情。

於是上官婉兒便也不再多作厭聲擾人,轉移話題講起朝廷詔贈曾參太子太保,並配享孔廟的殊榮。

李潼聽到這話,眸子頓時一亮。他跟曾參不熟,其人哀榮如何本來與他也沒有太大的關係。但是,他日前所進《慈烏詩》便有“請君封曾參”之語,眼下上官婉兒講起朝廷果然封贈,彼此間自然是有關係的。

曾參哀榮高低與否,自然包庇不了眼下的李潼。但這件事卻是一個信號,表示這一首《慈烏詩》的確有了迴響,而且不再只侷限於禁宮之內,已經延伸到了外廷中。

武則天是一個封神狂魔,其所封授山水神明力度可以說是僅次於《封神演義》中的姜子牙。姜子牙還只是周朝一個高級打工仔,武則天自己卻是老闆要開創新周,看似氾濫無度的神鬼封賞,每一樁都有着具體的政治意圖。

曾參因孝義而獲封贈,李潼不知道這件事背後武則天與李旦這對母子有着什麼樣的交流,上官婉兒肯定也不會告訴他,但大概也能想到,無非是憑此敲打李旦,告誡他要恪守孝道,不要違逆母意。

如此一來,李潼一家人安全上自然更有保障,因爲武則天需要用他們一家人去警示李旦。如果他們一家人還會繼續遭殃,李旦看在眼裡,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左右都不得好死,那還忍個屁?拼了吧,拼個魚死網破!

當然,實際上邏輯也沒有那麼嚴重。但李潼一家也的確因此,在武則天看來不再只是可有可無的閒雜人等,而是已經有了那麼一點價值的棋子。政治人物利弊取捨分明,只要他們存在所帶來的隱患沒有超過能提供的價值,活命不難。

李潼也明白,這一點所謂的價值並不能維繫長久。特別在武則天正式完成代唐革命之後,李旦自己都失去皇帝名位成爲一個尷尬的皇嗣,他們一家自然也就沒有了繼續給予李旦警示的價值,會再次淪爲可有可無的角色,所以仍然需要保持謹慎。

不過,李潼覺得《慈烏詩》仍然還有持續發酵、可以繼續挖掘的價值。

母慈子孝是一個永恆的人倫話題,也是武則天以母奪子的一個道德污點,《慈烏詩》的存在能夠很好的粉飾這一污點,這也是李潼選擇杜撰此詩的原因之一。

當然會否被用到,這又不是他能決定的事情,無非給自己留一點聊有可望的可能。

眼下的他並無弄巧大勢的資格,也只能在小處下手,通過那不斷的迴響來獲取一點微不足道的扭轉與改善。

上官婉兒在亭中逗留小半個時辰,之後便起身告辭,李潼又將她禮送出門,轉回頭來又忍不住思忖自己還能在何處化被動爲主動。

禁宮之內因在神皇光輝籠罩庇佑之下,尚可保持安穩。

但垂拱四年註定是動盪不安的一年,譬如年初太后便下令毀掉修築不久、已經是非常華美壯觀的乾元殿而以其地起築明堂,半年時間過去了,明堂框架初成,望去已經頗有凌人威態。

宮苑之外,祥瑞頻生,洛水出寶圖,汜水出瑞石,祥瑞種種,品類繁多,一副聖人臨世、天地嘉賀的喜樂氛圍。

而在光鮮的另一面,則是酷吏大興,朝野告密成風,則天門外銅匭晝夜滿盈。以周興等人爲首的酷吏們大肆構陷,冤獄頻生,朝堂上下充斥着一股暴戾、惶恐的氛圍。凡所涉事,無論士庶俱都難以倖免,動輒抄家滅族。

譬如前宰相郝處俊之孫、太子通事舍人郝象賢,爲僕人誣告謀反,被周興系捕審問,很快便被定罪族誅。郝象賢臨刑之前對太后破口大罵,並披露諸多禁宮隱惡。太后下令肢解其屍,並將其父祖剖棺毀屍以泄憤。自此之後,凡罪人受刑俱以木丸塞口。

作爲御前待詔女官,上官婉兒雖然不受外廷風波牽連,但是身在這樣的氛圍中,又有身爲女人和詩人的雙重敏感,再加上自己本身也是罪戶之後,內心裡也是雜念叢生,心有餘悸。日常繁忙之外,偶或品吟詩文佳篇,以詩趣舒緩沉重的心情。

自永安王處所觀《雨晴》詩,近來常常在上官婉兒心頭浮起,雖然在她看來,這一首詩無論在哪方面而言都稱不上佳作,但卻自有一股趣致盎然、生動活潑,每每吟詠起來,似乎自己便離開案牘雜陳的直堂,又回到那一個園景淒涼的小院,與那神貌俊秀的少年一同惋惜風雨無情、令時難挽。

但越是如此,上官婉兒就越發可惜於這一首詩的淺白簡陋,粗糙失工。偶或提筆寫在紙上,以自己的文學素養去雕琢修補,希望這首小詩能夠工意兩全,雅體韻足,成爲真正值得吟詠賞析的佳作。

“花間蕊、葉裡花,意雖迴轉,辭卻失迴文對意……”

情新因意勝,意勝逐情新,把相同的字句通過位置的調換來產生意趣,這是她祖父上官儀所歸納“八對”之中的迴文對。上官婉兒淺吟片刻,便提筆修改起來。

0436 佛緣加身,未可裂目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0563 天家德種,合御蒼生0623 賊王狡猾,反覆無常0535 攸宜勤事,巨貨入營0942 生死事小,血債血償1018 母子異見,相爭失和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791 唐業存亡,河北相關0547 受命於母,人間未有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214 少王異圖,乃有妄行0719 柳生與我,並是一人0288 大廈將傾,人皆待食1044 生無所恃,唯自謹守0446 白刃不相饒0914 奴種辱我,唯以血償0370 名王志壯,當避一席0887 殊榮稱羨,爭作奴婢0189 洛陽女兒,似在眼前0444 聖皇洪福,神佛入苑0325 獨枝孤標,聖皇加恩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690 王爲我使,贈爾富貴0665 內外鬥忿,以留秋賦0997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0908 凡所興世,必有明君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0032 君子滿朝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724 賀八入京,技驚四座0272 阻義者,雖死不道0415 慎之慎之,勿負乃祖0101 出閣河東王0269 西京此夜驚魂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297 不爲驥用,則爲馬骨0089 賢賢易色0632 上陽宮冷,人情炙熱0149 舊事再起波瀾0279 飛錢承兌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453 妖氛滿盈,功在今秋0747 神都徵募,以定賊胡0463 誅除諸武,歸政李氏0784 告令天兵,卸甲歸國0732 民爵普授,兩稅試行0196 卑職願從大王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0203 奔跑的大王0289 竇七入彀0043 進學內文學館0879 大唐創業,以德服人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0060 唯望生,不望死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1012 學士才高,羣衆爭訪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0367 代王至孝,感動人間0977 三省六部,國朝豐碑0021 少王不壽詩家悲0096 勇宦楊思勖0586 雍王勇健,使人心折0487 潞王殘暴,人勢難欺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011 仁智院家人們0995 春夢錯發,徒恨孽血0017 兄弟殊異0333 黨羽無數,權傾內外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1015 波斯歸義,羣胡法治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0456 誰沐代王恩威1027 勢難相忍,各自修行0352 姿容趣淺,率真可愛0587 噶爾掌國,父子爲繼0993 情緣玄妙,知錯難改0795 無上可汗,進退失據0304 待罪慈烏臺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276 欺人勢弱,彰其兇惡0409 巨財將入,可議封禪0816 操弄蕃情,權勢遠邦0564 大賞諸軍,收心備戰1002 諸酋自肥,歸化不易0617 龍鳳之種,貴不可言0345 雲韶府諸王鬥0954 不負祖宗,不負蒼生0123 兵事再興0777 宗家冢嫡,監國元嗣0495 天家情濃,愛屋及烏0468 三思欽望,共赴黃泉0393 勢在於朕,何問旁人0332 安西告捷,臺省振奮0244 大王良教,甘霖慰我0700 雍王獻貨,且入宮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