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獨不見,自惶恐

龍門別業莊園正廳很有特色,前後左右並有五處廳室攢建而成,後廳作爲主人起居短作休息,前廳則是門僕導引賓客,中間三廳一體打通。

由此可見這莊園原本的主人薛紹日常也是賓客盈門,雅好集宴。如今雖然已經故人不再,但繁華景態卻遠勝往昔。

李潼與薛崇訓併入後廳,而後便聽中廳裡多有人語歌唱聲,所唱最多自然就是少王新作《少年行》。

眼見少王行出,賓客們紛紛起身見禮,李潼笑着拱手致意,走入中席。滿堂賓客足有數百之衆,除了常作往來的故人之外,也有許多新面孔,比如同樣詩名極高的宋之問、文昌省左史東方虯,在館學士富嘉謨、員半千之類。

滿堂賓客,有的認識,有的則不認識,交遊廣闊的喬知之主動充當知客,向少王介紹新來的賓客。等到衆人都混個臉熟,喬知之不乏感慨道:“大典在即,朝野士流悉赴龍門,大王廳堂所聚可謂錦繡過半!”

這話也決不誇張,都邑權貴各家多有先到龍門提前聚宴時流,有許多已經周遊別家門庭幾處,但所過諸宴,但還真沒有比得上河東王門庭熱鬧的。

論及權勢,河東王不算最高。單單在龍門周邊便有宰相岑長倩、楊執柔包括武承嗣各自設宴,跟那些南高官官們相比,河東王貴則貴矣,但卻勢力仍遜。

不過若講到時下士林中的影響力,那些宰相們還未必比得上如今的河東王。

一則河東王主持修編禮典,多舉士人,許多懷才不遇之人都受其賞薦。而且剛剛舉行過的諸科制舉,也讓時人見識到河東王的識鑑之名,前後諸科取士二三十衆,單單在不同場合受到河東王賞識禮待的便有半數之多。

這樣一個比例可以說是驚人,也因此有許多人便以能獲得河東王一二評語爲榮。

對於這一個名聲的獲得,李潼也實在不好明說,他哪裡靠的是眼睛啊,都是實打實的財貨砸出來的。除了張說等寥寥幾個他知道的人之外,其他的無非隨大流來過王府幾次。所以這個準確率,也都是接客量捧起來的。

李潼也不是沒有遺珠之憾,比如大器晚成的張柬之,應舉賢良方正名列第一,六十多歲的年紀終於死水微瀾,得授監察御史。大概是跟年輕人玩不到一塊去,就沒有來過王府做客。

賓客盈門的另一個原因,那就是少王詩名雄壯了。故篇《洛陽女兒行》,隨着時間的發酵早已經風靡兩京,以至於成爲神都風月場中評價伶人歌樂技藝的曲目之一。更不要說今日傍晚,新歌一曲萬衆從遊的壯觀場面。

所以眼下廳中所論主要還是少王新作的《少年行》,文人難免耿介孤傲的作風,儘管當面討論,也並非盡是美言,不乏人直言這篇新作有失莊雅詩趣的弊病,多市井俗味,大不如少王此前諸篇的才情。

更有甚者,更說前篇意淺氣浮,可取者唯尾聯“落花踏盡遊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而已。

李潼對此倒也不覺意外,事實上李白《少年行》三首,本就頗受人質疑作者。特別與王維《少年行》比起來,能夠並論的唯第二首兩聯四句罷了。不過就算是市井言,也自有其受衆。他寫出此篇,本也不是準備讓士林衆口誇好。

喬知之擔心少王才高氣盛,作爲一個暖場的高手,連忙轉移話題,指着沈佺期笑道:“日前沈學士寄我《獨不見》古調,氣韻豐美,幾追大王《洛陽女兒行》,不知諸位可有雅趣共賞?”

廳中衆人聞言後俱都提起了興致,少王舊篇風靡一時,在場不乏人愛此詩情、各擬新作,但作類比之後,更覺少王詩情難追,各藏拙作羞於示人。此刻聽到喬知之如此評價,心中自然好奇。

李潼聽到這話後,也看了一眼不乏矜持笑容的沈佺期,心裡不免一樂。沈佺期《獨不見》其實他早就抄出來了,只是隨着交情日深,不好拿來就用,沒想到在自己的刺激下,居然提前寫了出來。

在衆人呼喊聲中,喬知之便當衆吟唱起來,首聯歌出,已是滿堂喝彩,全詩唱畢,讚賞聲更是不絕於耳。

李潼在席中也是鼓掌喝彩,不吝誇讚,這一首《獨不見》作爲沈佺期代表作之一,水平自然是極高。真要論到技巧的應用,其實還要勝過王維《洛陽女兒行》。畢竟王維少年習作,勝在立新,卻還遠未達到其人巔峰時期的水準。

“可憾辭曲譜定,不能再復舊日王府羣聲並議的佳話。”

喬知之吟唱完畢後,不乏遺憾的感慨說道。

席中宋之問卻笑語道:“要復舊事,確也不難。《獨不見》樂府舊題,所制非一。今日在堂諸衆風采不遜舊日,何妨各擬新辭試協?”

說話間,他又望向少王:“日前未有臨席應教,引爲大憾,不知今日是否有幸能從教大王?”

李潼臉上笑着,心裡卻在暗罵宋之問這傢伙,看着倒是人模狗樣,果然狗嘴裡吐不出象牙,居然給他搞突然襲擊!

略作沉吟後,他擡手喚來楊思勖耳語一番,然後才又望向躍躍欲試衆人:“集衆弄雅,生人樂事。諸位但有才情勃而欲彰,玉成佳話,更待何時!”

衆人聞聽此言,一個個也都心念飛轉,各向王府奴婢討要紙筆,便臨席吟佔起來。

不多久,楊思勖去而復返,身後隨行十多名奴婢,各託珠玉錦繡美器,一一陳設堂中,一時間堂中珠光耀室,寶氣橫溢,很是引人關注。

“俗物陳設,非爲迷情。華彩之物,邀以珠璣之辭。千金易得也,令才實難求,堂設諸物,只待諸位垂手揀取!”

此言一出,堂中又響起一片譁然喝彩聲,浮華眯眼,誰能淡定?

李潼一方面也是被他姑姑刺激到了,一方面此類珠寶器物實在不缺,留在家裡也沒啥用,又不好拿出去典賣,畢竟都是南市豪商們送來打廣告的東西,所以趁着這個時機擺設出來湊興。

“宋學士新列客席,未知雅好如何。並設諸物,專供揀取。”

你不是要給我搞突然襲擊?如果稍後你的詩作不能獲得滿堂喝彩,看你丟臉不丟臉。

宋之問聽到這話,神情也是略有一滯,他雖然也自負詩才,但若說短時間內便作出一首可比沈佺期苦心之作的佳篇,也實在沒有這樣的信心。

“大王不愛華器愛華篇,慷慨豪爽,令人景仰。未知此中可有真愛雜設,如果不能妙筆留之,怕要難免失物之憾啊。”

李潼聽到這話,心中更加確定這老小子今天就是來找茬的。他如果說裡面沒有自己的心愛之物,那擺出來的都是二流貨色。如果自己不加入進來,又要被人譏笑怯才舍物。

宋之問的確也是存的這個主意,他此前受武氏請託,要參與太平公主降嫁禮事爲武家助威,但少王近來風頭難扼,也讓他有些擔心。屆時如果雙方所邀才流太不對等,不獨武氏難堪,宋之問也要大受所累。

他也不求能夠壓得過沈佺期,但在稍後能夠勝過少王一籌,就算是達到目的了。

略作沉吟後,李潼擡手吩咐楊思勖取來紙筆,先對宋之問笑一笑,然後提筆便寫了起來。今日之事,他的確有些措手不及,陳設珍貨,一個目的也是爲了拖延時間。

現在心裡已經有了一點譜,或許不能壓過沈佺期的詩作,但若弄一佳篇壓過宋之問,並不困難。

宋之問見少王提筆,眉梢頓時一揚,自己便也提筆細吟起來,剛剛落筆首聯,卻見少王已經放下了手中的毛筆,正在微笑望着他。

眼見這一幕,宋之問心裡略有侷促慌亂,但很快便調整心態,心無旁騖的專注於自己案上紙筆之間。

李嶠、沈佺期、員半千等幾人並不參與戲弄,被衆人推爲直案。眼見少王詩成,心裡也都暗暗稱異。

待到奴婢將少王詩作呈上,見是五言古意,也並不感覺意外。《獨不見》本就樂府舊題的五言怨歌,沈佺期七言定律是比效少王的《洛陽女兒行》,且精心專擬多日,自然不能比這種逢場作戲的應和。

幾人閱讀過少王作詩,各自面色有異,沈佺期更忍不住對少王做一個拱手的動作,只是爲了免於打擾堂中旁人而沒有發聲,但旁人也能看出這是對少王表示佩服。

之後陸續有人呈交詩作,李嶠等人便也認真品評起來,依照各自看法批註分等。那些完成詩作的人都昂首望向上案,卻見那些分類的詩作中,沒有一篇能夠列於少王詩列,心中失望之餘,不免更加好奇。

0316 鸞臺給事中1021 遊戲坊曲,豪取萬緡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0367 代王至孝,感動人間0646 紅翎赤喙,可殺蕃賊0145 唐家分流,一一剪除0589 不負王命,此行必果0395 王戲閒苑,殿中選妃0641 行臺事繁,諸計待功0878 人間驚豔,實難爭美0946 天時在我,應時而興0116 不是聶隱娘0513 桀驁不馴,當棄則棄0304 待罪慈烏臺0769 我之所在,鼎之所在0478 開元名相,次第入府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087 蓮生獻經0409 巨財將入,可議封禪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760 唐家有我,我有一劍0816 操弄蕃情,權勢遠邦0426 閒遊苑池,賢內分事0315 奪王封爵,淪爲黔首0394 樑王雖強,自有能者0694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0215 優才如此,孰能不愛0300 用事從心,不拘小節0306 魏王不壽0575 戰獲雖豐,歸途莫測0949 有此勇卒,何患不威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0408 蜀女英才,羞煞男兒0852 取爾首級,彰我刑威0911 蕃使橫死,贊婆歸鄉0029 李氏爲上0161 宰相薦才0567 河谷血戰,兒郎英武0614 婁公治庖,人事盡歡0146 好狗戀舊槽0788 諸子授首,兵出河北0434 舊案新翻,大臣難逃0251 不當大用0874 狡兔三窟,營持有道1003 修河勸學,大治河北0739 廬陵不動,潼關慎出0413 良辰嘉緣,鬼魅難阻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920 自戕陛前,以死明志0246 細憐閒庭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0145 唐家分流,一一剪除0188 愛上一匹野馬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026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0451 兒女長年,爲母赴死0836 長安百姓,競備佳節0691 伯玉氣象,一代先河0089 賢賢易色0730 壯懷激烈,不負王恩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0847 仁願立朝,不容孝傑0721 燕子築巢,無懼惡雀0305 門牆生隙0882 伴勢而升,青雲直上0583 太宗遺風,端倪可見1012 學士才高,羣衆爭訪0148 橫財浸金汁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0052 大酺獻樂0550 修身之巧,不遜名儒0617 龍鳳之種,貴不可言0668 鷹苑豹坊,內外編軍0946 天時在我,應時而興0842 聖躬永健,長享此國0026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0129 爲你寫首歌(求首訂!)0894 郡王秀才,授職麟臺0487 潞王殘暴,人勢難欺0274 只待神都制命0207 李氏名駒0062 禁中亡命徒0755 權出於我,當重其位0273 男兒有淚不輕彈0376 紈絝衛府0624 駐兵莫離,窺望臨洮0197 先王回遷,陪葬乾陵0461 來某成親,障車萬緡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419 皇嗣謀反,分押千騎0351 關中羣貴多尚勢0338 聖皇賜字,慎之誡之0532 雍王宏大,宋璟敬服0909 元振鎮邊,色亦有道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800 西歸祭祖,開元啓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