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1 仁智院家人們

隋唐宮室建築,兼具功能性與安全性,同時又富有儀式感,往往是以一個或者多個殿臺作爲核心建築,周圍再搭配以廊閣廂舍等附屬建築,這樣的建築集羣,便被稱爲院。

自上官婉兒轉述神皇口諭之後,厙狄氏心中也犯了難,心知這一差事不好處理,但也不好拖延。苦思許久,才選擇了將雍王一家安排在仁智院中。

仁智院地在西隔城東北處,舊年上皇駐蹕洛陽,常將一衆宮教博士安置於此,以便就近教育皇宗子女,天皇也時常駕臨院中仁智殿訓問考校子女課業。只是上皇賓天之後,這宮苑久乏人住,便稍微有所荒廢。

厙狄氏所以選擇此處安置雍王一家,則主要是因爲仁智院西鄰千步閣,千步閣又通隔城歸義門,而歸義門則是大內北門玄武門的附屬門戶,共同構成了宮城北部防禦體系。

千步閣舊爲隋煬帝所建,高出周遭一應院舍,自成一體,本來就是作爲禁衛將士入直禁中、警戒監視宮苑異動的場所,入唐以後一應因之。換言之,將雍王一家安置在仁智院,那麼他們的日常起居、一舉一動都會在值守在千步閣的玄武城禁衛將士監視之下。

這當中許多考量,李潼自然不知,就算知道了也不過是徒增煩惱而已。不過拋開這些不談,仁智院的居住環境較之他此前所在那陰暗潮悶的夾城五殿後廊舍要好得多。

這院舍南面就是在後世都極富盛名的九洲池,池上涼風徐徐吹來,夾雜着鳥語花香,目中所及也是一派御苑勝景,令人精神爲之暢快,心情也好了許多。

李潼等人到來的時候,其他相關人等已經先一步來到此處。

一些簡裝宮婢忙碌的打掃着亭臺廊舍,九洲池有一道曲水明渠引入院中,因爲疏於打掃而有積淤,使得水流渾濁,又滋生許多蚊蟲。眼下正有宮婢們用竹鉤藤蘿勾出腐爛的枝葉淤泥,疏通渠道,並將一些香蒲、青艾等既能美化環境又能驅除蚊蟲的水草移植過來。

當李潼行過此處時,那些忙碌宮婢也都用好奇並畏懼的眼神偷瞄着他,顯然他們也聽說了發生在這位少年郡王身上的妖異事情。

李潼這會兒倒沒有心情去向那些宮婢們破除迷信,他的心情隱有幾分忐忑,因爲畢竟馬上就要見到所謂的家人們。他頂着少年李守義的皮囊,內裡卻已經換了另一個靈魂,該要如何與這一世的家人們相處,對他而言也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入院所見,是一塊方大的壁牆,繞過壁牆之後,李潼便看到不少人正散立於庭中。他還沒來得及仔細辨認那些人的樣貌,同歸的婦人鄭金已經不乏激動的大聲道:“小郎君回來了,小郎君回來啦!”

衆人視線俱被吸引過來,李潼正不乏侷促的想要擠出一個笑容以對,已經有一個少年大步行過來,少年看起來與李守義年齡相仿,但體型要更顯高大。

少年穿着翻領的胡服,袍角撩起掖在腰帶處,露出紫色羅紈、褲腿肥大的波斯褲,皁紗襆頭略斜在頂,渾身上下透出一股不安分。

眼下他臉色滿是憤怒,一邊走來一邊指着李潼大聲嚷道:“巽奴回來正巧,你可知娘娘被宮奴傷害?大兄太懦,不敢與我同往尋仇,棍杖我已經準備好,你又有沒有膽量隨我去杖責害我娘娘的宮奴?”

聽到少年叫嚷聲,再結合腦海中泛起的記憶,李潼便認出眼前這一臉焦躁惱怒的少年便是他這一身的二哥,故太子李賢次子同時也是繼承雍王爵位的嗣子李守禮。

李潼並沒有第一時間迴應李守禮,只是望着躁動少年略有出神。

李賢遺下三子,除了早夭而被自己取代的幼子李守義之外,尚有長子李光順,嗣子李守禮。這其中李光順在武周革命的天授元年被酷吏鞭殺,唯嗣子李守禮熬過這一漫長且殘酷的折磨而活了下來,但也因這常年的幽禁生活而落下一生的傷病。

李潼所以出神,就在於眼前的這個浮躁少年與他想象中忍辱負重、苟且偷生的印象略有不符,更沒有史書記載之後在玄宗面前泣訴因刑致疾的心有餘悸,倒更像一個沒心沒肺的膏樑紈袴多一些。

李守禮哪裡知道李潼眼下的想法,他行上前便要勾肩攬住幼弟,然而護犢心切的鄭金早一把將李潼拉到身後,擺手道:“大王手腳輕慢些,小郎君大病傷身,現在可是弱得很!”

“巽奴你病了?嚴不嚴重?”

李守禮聽到這話,臉上怒氣稍斂,神態也轉爲關心,繞着李潼上上下下打量幾眼,轉又輕撫他後背說道:“得了,你速歸室養病並幫我照看娘娘,我自去尋仇!”

他也是從別處被拘禁,剛剛被送到仁智院,見到嫡母房氏傷痛在身,心中已是怒不可遏,不理房氏喝阻便衝出門來叫嚷尋仇,更不知幼弟李守義已經是死而復生的妖異之人。

說話間,李守禮已經昂首轉向院門行去,並從廊下掏出兩根竹杖像是外間宮婢所用工具,夾在腋下便要往外走,一副混不吝的模樣。

李潼這才反應過來,剛待要開口喊停,耳邊已經響起另一個婦人頗有淒厲的尖叫聲:“大王還要任性到幾時?你是深恐我家禍患不深,還要招災,門庭死絕才肯罷休?”

李守禮聽到這叫聲,身軀僵了一僵,轉過身來一臉的委屈與不忿。

李潼循聲望去,只見廊下立着一個臉色蒼白素裙婦人,婦人一手拍欄、一手戟指李守禮,憔悴的臉龐因憤怒而顯得有些猙獰,一副咬牙切齒、怒其不爭的樣子,底色則是濃郁的憂恐。

略作思索,李潼纔想起這婦人張氏同樣也是其父李賢妃子之一,稱爲張良媛,正是李守禮的生母。後世載爲張良娣,則是死後追贈。

被生母痛聲喝阻,李守禮頓時頹喪下來,垂首嚅嚅道:“兒哪裡是、是任性,只是娘娘被人害……”

張良媛喝止李守禮後,卻不聽其解釋,神色忿忿掃了一眼在場衆人,視線在李潼身上停留片刻後則顯得更復雜,而後擡手掩面退入一間已經被打掃出來的房舍閉門不出。

李潼看一眼尷尬又委屈的李守禮,心中幽幽一嘆,這就是自己今生的兄弟,或還沒有被之後更加苦難的生活殘忍的磨去所有銳氣鋒芒,沒有意識到自己那微小的能力根本不足以保護家人,仍懷赤子摯念,令人同情又惋惜。

“阿兄勿燥,娘娘所以受傷,全因我累,不是旁人加害。”

李潼上前拿過李守禮腋下竹杖,雖然對一個實際年齡遠比他小的少年稱兄,心裡是十足的彆扭,但他眼下也找不到別的更好的稱呼。

李守禮聞言正待發問,院舍正居廊門下行出另一名婦人大聲招呼道:“太妃請上官才人入見,兩位郎君同入。”

上官婉兒帶着幾名女史向居舍行去,李潼便也拉起明顯慢了半拍的李守禮一同上前。

院舍正居通透寬大,但在行入其中後,李潼還是聞到一股很濃郁的藥味。他對房氏傷情多有記掛,繞過屏障便往內疾行。

室內佈置簡約,房氏早在宮婢攙扶下立起,她視線遊移片刻看到李守禮與李潼身影之後,才很明顯的鬆一口氣,並有些吃力的對着上官婉兒作禮狀,口中則稱道:“多謝才人義言辯白,使我母子能爲太后原諒……”

上官婉兒自然不敢受禮,疾行兩步攙住房氏並連忙說道:“太妃言重了,雖雜塵一時有擾,但玉質終究難欺。今次陰雲轉霽,是太后御覽秋毫,垂恩施庇,妾等躬在行走,怎敢居功!”

房氏並未收起謝意,她緊緊拉住上官婉兒又轉頭說道:“你們三子不可閒慢,太后尊養不敢輕擾,先遙謝恩德再謝才人惠義。”

聽到這話,李潼才發現宮婢雜立的房間角落中還站立着另一個年輕人,正是少年李守義記憶中的長兄李光順。跟略顯浮躁的李守禮相比,李光順要顯得沉靜得多,儀容氣質都乏可陳,站在那裡默然無聲以至於讓人注意不到。

但在房氏吩咐之後,李光順便垂首行至房間正中,站在了李守禮的左側,並向李潼投來一個滿是關切的眼神,然後拉了拉似乎仍在懵懂的李守禮衣角,做出一個行禮的姿態。

之後三人並行廊下,在長兄李光順的引導下面向上陽宮方向遙做再拜大禮。原本李潼還擔心自己乏甚古人的禮節素養,但視線餘光看到李守禮撅着屁股、磕磕絆絆的古怪姿態,心中越發感覺這一個嗣雍王大概率應該是一個活寶。

返回房間之後,李光順便主動跨前一步,身在李守禮之前面向上官婉兒做揖手鞠躬。此前遙拜上陽宮,那是以臣謝君,所以要李守禮這個嗣王家長在前。可是現在再謝上官婉兒,有幾分以尊謝卑的意思,因此李光順在前便有些代行禮的味道。

看到李光順這一點細節的拿捏,李潼心中不免疑竇暗生,雖然接觸日短,但能看得出家門交給李光順領導,怎麼都比李守禮靠譜一點,但爲何又是李守禮繼承了其父雍王爵位?

0490 筋骨不展,言輕於風0362 代王舊罪,依稀可引1007 釋奠禮成,齒胄爲繼1017 蕃使入國,懇請和親0349 魏王亞獻,宰相趨送0994 故調新唱,意亂情迷0485 抽絲剝繭,外戚弄事0288 大廈將傾,人皆待食0776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257 羣伎色藝,計麻爲優0122 枯禾逢甘霖0592 諸族姝色,惟王擷取0763 國之武庫,藏惡納奸1034 唯賭見性,必入彀中0521 西京動盪,百坊互攻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005 再愛我一次0399 行驛命案0622 作歌殺蕃,論氏震怒0840 太府巡坊,雞飛狗跳0867 有花堪折,解我相思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卜0382 太平薦才,姑侄漸遠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622 作歌殺蕃,論氏震怒0816 操弄蕃情,權勢遠邦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444 聖皇洪福,神佛入苑0604 諸胡聚首,桀驁伏誅0850 昭哉嗣服,繩其祖武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671 王眷赴宴,如臨敵陣0827 大國體龐,治軍尤難0648 破賊如竹,直掠王都0797 盡忠斃命,河北將定0953 天神難庇,蕃主出逃0286 竇七暴斃0370 名王志壯,當避一席0602 青海軍使,慕容復國0642 緣起微末,緣了白首0766 擁王從龍,功成此日0614 婁公治庖,人事盡歡0852 取爾首級,彰我刑威0194 報還顏色,李氏有人0995 春夢錯發,徒恨孽血0046 京華遊仙窟0236 蜀商楊麗0779 靖國格式,宮門立館0589 不負王命,此行必果0222 吐谷渾王族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0555 一步登天,江山爲靠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921 御駕親征,收復青海0111 少王人物如何0100 不望獨活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241 秀姿動人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761 迎駕不犒,易幟勤王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0150 俱入彀中0029 李氏爲上0927 朕既爲君,愛民如子1047 奪河據蜀,進退有據0884 才士充盈,方可維新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說幾句話0981 相性相合,豢狼察惡0351 關中羣貴多尚勢0857借道西康,征伐六詔0122 枯禾逢甘霖0509 捐盡封戶,爲國卻賊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511 宗室入朝,西京驚變0607 立約結社,僱胡殺胡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1037 大局爲重,戰不如降0354 西園選士,勇卒歸都0184 洛陽女兒行0155 吾年弱冠加朝散0586 雍王勇健,使人心折0119 伴遊金吾衛0572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0848 大將薨逝,北疆不安0452 人既不存,需留清白0190 神皇權法,血授少王0387 門傲難託,上官聽樂0629 生殺之權,不可輕予0482 世道烘爐,我亦菽谷0913 壯烈能狂,無勇忍耐0594 百年血淚,聚此一嶺0837 若不歸坊,家恐不家0395 王戲閒苑,殿中選妃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391 朕有佳孫,與卿論好0013 王的起居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