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爲一己私利

李曙光下了車之後,就直接叫了輛三輪出租車向開發區管委會走去,本來管委會離汽車站也不算遠,沿着蔡城大道直接就可以趕到,三輪車雖然上面有棚子,但是艙門密封的並不嚴實,所以冬天的寒風通過縫隙吹進車內還是顯得格外的冷颼颼的;李曙光穿的並不多,車不沒跑的時候還沒什麼感覺,但是一跑起來,就形成了灌通風,絲絲微風吹進去,李曙光不禁激靈靈的打了個冷戰,李曙光後悔沒有多穿些衣服,本來小張提前就說過,等李曙光放假的時候就開車去省城去接他;李曙光回來的時候並沒有向小張提起,因爲他不想公車私用,他認爲自己去省委黨校學習是自己的私事,不應該去利用國家的財產供自己私用,這就是有些正直的領導人的思想覺悟,可是與他們這些幹部相反的一些幹部卻是另一幅做派了;有很多幹部把在位的時候能夠利用的權利全部利用,能夠伸手拿的也拿走,能夠用的也用上,而且還把這些東西看成是專有,這和佔爲己有有什麼區別;從幹部成長角度說:公車私用滋生官僚主義和享樂主義,在某些幹部心中,車就是身份的象徵,官做到什麼位置就要配什麼檔次的車,還必須是專車專人用,沒有車就出不了門,沒有車就辦不成事。

從經濟角度來說:公車私用造成巨大浪費,攀比現象嚴重,一些單位不該買車的也買,不該換車的也換,導致配車不是爲了工作方便,而是爲了滿足某些人的個人私慾。

從社會角度來說:公車私用誘導不良的價值取向,“古有學者,衣錦還鄉”變成“今有事業,轎車還鄉”。在某種程度上,公車私用變成流動的腐敗廣告,極大地損害了機關幹部形象,甚至起到了反面教材作用。

每一位領導同志,無論職務高低,手中都握有一定的權力,這些權力都是人民給的,是一種公權而不是私權,只能用來爲人民謀福利,不用用來爲個人或私人家庭謀福利,因此,能否自覺防止公權私用是對每一位領導幹部的嚴峻考驗,怎麼樣防止公權私用,我認爲要解決好以下幾點:

權是用來爲人民謀利益的腐敗從實質上來講就是以權謀私,我們手中行使的是公權,是用來爲人民謀利益的,如果用公權去謀私利就是腐敗,所以,我們要始終牢記我們的宗旨,認清權利誰用的問題,要堅持立黨爲公,執政爲民,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我們黨職能堅持立黨爲公,才能做到執政爲民;公權私用在部門交往中,往往表現爲注重部門利益、局部利益、山頭利益;在部門內部,注重既得利益和小團體利益;在辦理具體義務時,注重個人利益得失,往往表現爲不給好處不辦事,有的還變相進行“吃、拿、卡、要”,甚至是將好處直接辦理給關係戶、熟人或者朋友;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面前,往往考慮的是如何將集體利益據爲已有。種種表現,不一而足。

其實質都在於假借公務活動巧立名目、損公肥私、假公濟私、損人利已。受損害的往往是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公衆利益或者羣衆利益,換來的則是部門利益、局部利益、團體利益、既得利益甚至個人利益。

其結果是嚴重違反了黨紀國法,嚴重敗壞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嚴重敗壞了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嚴重破壞了黨羣、幹羣關係,嚴重阻礙了國家的法制化進程以及現代化進程。尤爲甚者,是公權私用給廣大民衆造成了國家“無爲而治”的亂象和假象。

公權私用,其根源在於權力失去了應有的監督和制約。有制度,卻很難形成執行層面的合力。由於地方保護主義在一定程度上的存在,權力在運行過程中不僅沒有受到監督制約,反而得到了相應層面的強化與保護,這就爲公權私用提供了“官官相護”的原動力。

因此,杜絕公權私用關鍵在於對權力進行必要的監督和制約。一是堅決杜絕地方保護主義,在公權私用方面切忌“官官相護”,一視同仁;二是嚴格黨紀國法,對違紀違法者堅決繩之以法;三是建立公權私用查處運行機制,對公權私用作到主動預防、預測、預警和查處;四是建立羣衆舉報和建議機制,發動羣衆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廣泛參與,以期取得最爲積極的反“公權私用”效果。首長明確指出:要“確保權力正確行使,必須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解決公權私用問題要靠教育,也要靠機制、體制、制度。鄧偉人同志說過,克服特權現象,要解決思想問題,也要解決制度問題。依靠體制創新抑制腐敗現象,是我們在實踐中取得的一條重要經驗。好的體制,可以有效地預防和制止腐敗現象的發生,反之,不好的體制,則會導致腐敗現象的滋生和蔓延。這些見解是很深刻的。

進行體制和制度創新,重點是要對公共權力資源給予合理配置,解決好權力集中和權力分散的關係問題。權力過於集中容易導致黨政不分,破壞民主,導致特權和家長制。

權力過於分散容易導致管理不善,效率低下。進行體制和制度創新,就是要按照******的要求,建立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權力運行機制,從決策和執行等環節加強對權力的監督,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真正用來爲人民謀利益。要通過立法,分清公權與私權的界線。這是解決公權私用問題的要點。

公權與私權在法律上的不明確,造成人們在思想上的模糊,公私不分、公私難分,難免出現“大家拿”而“法不治衆”的情況。另外,公權私用,受侵害的可能是國家利益,也可能是集體利益,也可能是個人利益。由於三者權益在法律上的界線不清,往往容易在維護權益上出現主體缺位。所以加強立法,進一步分清公權領域和私權領域,公是公,私是私,公私分明、很有必要。

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人的行爲是受其思想意識支配的,思想意識決定着行爲的萌生和發展方向。公權私用現象也是一樣,其行爲主體的行爲受其思想意識的支配。

這些思想平時存在於公權私用者的潛意識中,一旦有條件就會跳出來作崇。從受到懲處的腐敗分子的反省中不難看出,一個人的蛻化變質首先是從思想上的蛻化變質開始的,頭腦中的自私自利意識是產生公權私用行爲的思想根源。

能否保證公共權力運行的正確方向,關鍵取決於每個黨員幹部的思想道德素質。因此,在治理和預防公權私用現象過程中,必須把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充分發揮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礎性作用,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

要深入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引導廣大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持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牢記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執政理念,常修爲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

要嚴肅黨紀政紀,堅決查處公權私用案件。公權私用案件主要是職務違紀違法案件,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忠實履行自己的職責,重點查處領導幹部濫用權力、謀取私利的問題,對利用審批權中飽私囊、利用人事權收受賄賂、利用司法權徇私枉法等案件,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對頂風作案的,要依紀依法從嚴查處。對因失職瀆職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的人員,要嚴肅追究責任。

公權私用是任何一個法制政府及其法制時代的悲哀,決非國家社稷之福祉。縱觀近年來的公權私用現象,縱然不能稱之爲“華夏已進入公權私用時代”,但較之於以往的任何時代當下的公權私用確有過之而無不及之勢。這種公權私用更讓人心存餘悸。

社會主義社會的“公天下”,較之於封建社會的“私天下”、“家天下”應有本質的區別和時代的進步。公權私用正在考量中國,考量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公權不能私用,私權又豈能公用!

樹立良好家風是用好公權的必修課,領導幹部的家風如何,與領導幹部的權力是否私用息息相關,家風是領導幹部修身守德的前沿防線,是擔當重任必須交出的一份合格答卷,羣衆對領導幹部要“聽其言,觀其行,”不僅要觀其一人之行,而且要觀其宜家之行;許多優秀的領導幹部,老老把住世界觀這個總開關,正確行使公權,始終把“做官先做人,萬市民爲先”作爲自己的行爲準則,帶頭樹立好的家風,爲我們做出了榜樣,相反,一些人在“官本位”思想的驅使下,利用手中的公權謀取一人或一家之私利,落得個自毀家毀的下場,給黨和國家的事業造成了嚴重的損害,教訓十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