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發泄口

鬱長豐不久前就看到了《瑞東日報》關於友同給松陽讓海的深度報道,他覺得報道中援引的潘寶山話很有思路。當天晚上,瑞東電視臺又做了相關專題報道,潘寶山的觀點再次引起了他的共鳴。

也正是這個原因,鬱長豐在看到廣電局呈送到他案頭的漁民鬧事材料及背景介紹後,很是重視,督促公安部門快辦案情,以肅清地方上的情緒野潮,算是對潘寶山建議的輔助和響應。但是,近幾天海源縣高調向大海進軍的態勢,似乎對潘寶山的計劃不利,所以,他想聽聽潘寶山對此事的看法。

“前些日子你組織策劃的‘沿海行’大型系列採訪活動,整個報道我都看了,不錯。”鬱長豐一見到潘寶山就向他投去讚賞的目光,“尤其是對於松陽和友同兩市交界處的海域調整探析,做得很透徹,也有很思路。”

“鬱書記,其實我在松陽做副市長的時候,就已經考慮過爲松陽爭一塊海域建大港口,以進一步發展海洋經濟了。但當時考慮到難度太大,因爲身爲松陽的官員,張口從友同那邊要海域,很難讓友同人接受,弄不好還會出亂子。”潘寶山道,“而現在,我已經離開松陽有一段時間了,再次提出這個問題,則是站在當事雙方的立場上、以儘量公平公正的眼光看待問題、提出建議的,我想阻力該會小一些,畢竟我提出的解決方案也有兩個,要麼把友同市的那塊海域劃給松陽,要麼把松陽市的那塊陸地劃給友同,不是說只有一條出路。”

“嗯,從資源最大化利用的角度來看,是應該進行一定的調整。”鬱長豐緩緩地點着頭道,“不過從眼下海源縣的表現來看,友同市並不想讓步,海源縣要在兩年內投入五十億,手筆夠大。”

“在我看來不太現實,擺明了是在做表面文章,無非是爲讓海製造煙霧而已。”潘寶山道,“在沒有大規劃的背景下,海源縣要在兩年內投入五十億用於海洋開發,明顯是在搞噱頭。鬱書記,海洋開發與利用,應該有規劃報告,還要進行可行性論證,海源縣包括友同市一直沒有向省裡提交過任何相關材料。另外,在缺乏開發利用的硬件條件下,投入再多見效也不會大,這一點友同市不會不知道,所以我估計他們不會不計後果地亂投入,否則就真是太盲目了。當然,也許是我多想了,也有可能是海源縣、友同市真的要利用海洋做大文章,不過我認爲即便如此,假如從全省的高度着眼,也不盡科學合理。”

“報道中已經解析過了,友同市的主海港居南,海源縣在市域的最北端,如果再大手筆投入,不見得能取得效益的最大化。”鬱長豐笑道,“這一點你看得不錯,起碼從理論上講,還是把海域劃到松陽更科學一些。”

潘寶山聽了鬱長豐的話只是笑了笑,沒有急於跟話,得到了領導的肯定,該沉一下,不能像打了雞血一樣坐不住。

“鬱書記,針對近幾天海源縣的高調錶現,我覺得應該及時進行一番修正,讓他們冷靜下來。”停頓了一會,潘寶山開口了,“那是地方經濟發展的一個不良傾向。”

“哦,你對地方經濟發展有何看法?”鬱長豐眉頭一展,笑問起來。

“近一兩年來,地方經濟的發展注重大投入,其實那並不是奮力崛起,而是一種基於政績考慮的衝動。”潘寶山道,“很多投資已經顯現出了盲目的傾向。”

“現今經濟發展正處於一個極其重要的戰略轉型期,大環境外需不振,主要着力點正在向內循環發展,要靠統籌協調投資和消費這兩駕馬車來拉動。”鬱長豐表情逐漸嚴肅了起來,“可以說,在上一輪經濟發展活躍期,是國家唱主角,而今後很長的一段時期內,應該是地方經濟擔綱了。”

“是的,這種週期性驅動模式的改變,對地方來說應該是一個契機。我國的經濟狀況相對而言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如果能調動地方的發展潛力,真正把內生動力和內需調動起來,將會對可持續發展增加強勁的動力。”潘寶山點頭道,“當然,前提是要綠色發展。不綠色,就難以持續。現在地方投資,就像我剛纔說的海源縣,還總是帶有一定盲目性,粗放式,高投入低產出,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現代經濟發展了。”

“的確,根據上報綜合的材料,短短三個月時間,我省各地投資計劃所涉及的金額已經八千多億了。當然,裡面有一定水分,但也不難看出其中的盲目性。這八千多億,打着穩增長的幌子,其實大部分都是貪大求洋。”鬱長豐道,“這是一個嚴重的方向性問題,如果不及時加以調控,也許短時間內酒會反射到大環境中去,又將成爲一個全局性問題。”

“歸根到底,還是地方爲了凸顯政績,作出急性投資的決斷。”潘寶山道,“而急性投資容易出現重複建設、產能過剩的局面,如此一來,會直接造成金融行業的重負,當然,更爲深遠的是,將造成後幾屆政府的負擔。因爲長期形成了一個慣例,項目所欠的債,並不是由哪那一屆政府償還。”

“耀眼的政績留給自己,留給後任的是沉重的債務。”鬱長豐神色凝重,搖了搖頭說道:“導向性還是要注意的。”

說到這裡,潘寶山不再接着話題講下去,鬱長豐說得已經夠到位,說多了反而不好。他知道,魏金光背後戳使海源縣的冒動,已經不會有什麼效應了。

的確,僅僅是兩天後,鬱長豐就召開了省委擴大會,各市黨政一把手和廳局主要領導均參加了會議。會上,鬱長豐就地方投資過熱問題作了重要強調,要回頭看,對那些具有盲目性的投資項目要調整、叫停。

會議本身,潘寶山沒怎麼關注,他已經知道了調子是怎麼定的。潘寶山的注意力,是要對個別人有所關注,寧川平就是個目標。

潘寶山知道,就漁民衝砸廣電局一事,寧川平的提醒並不是唯一救命信息,而且出發點也不單是爲了他,屬於主觀爲自己客觀爲他人,不過從場面和人情的角度來看,必須對他表示一定的感謝。

請客喝酒是基本途徑。潘寶山把寧川平請到了廣電局食堂,高規格接待,還請了省裡具有一定分量的部門領導坐陪。

酒桌上,寧川平被潘寶山的熱情灌得有點頭暈,當再次提及漁民鬧事時,他說魏金光打了個漂亮仗,把問題堵在了海源縣,而且海源縣縣委書記王建洪也玩得不差,只是犧牲了一個小局長,就把事情給擺平了。

“不管怎麼說,寧市長的提醒讓我非常感動。”潘寶山很豪氣地說道,“這個人情很大,我潘寶山嘴上就不說什麼感謝的話了,那太輕飄,我記在心裡就是!”

“潘局長不必如此在意吧。”寧川平笑道,“做事憑心,有些事的確有失公正,就是陌生人路見不平還一聲吼呢,何況我們又共過事,所以不用往心裡去。”

“寧市長你這話就有差池了,共過事不是主要原因,還是你慈威高遠吶。”潘寶山道,“人,還是要以秉性來區分的。”

“哦,說到共事,潘局長,有句話我也不得不說。”寧川平道,“其實魏金光此次不知深淺鬧出那麼一番事端來,歸根到底還是要怨嚴景標。”

寧川平這麼一說,潘寶山瞬即就在腦海中轉了一圈,驚道:“難道是嚴景標告訴魏金光有關海域報道的事情?”

“要不魏金光的消息怎麼會哪麼靈敏?”寧川平道,“當然,這也是我事後才聽說的,嚴景標在你到松陽採訪的當天晚上就打電話給魏金光,把有關事情透了底。”

“那個老東西,簡直不知死活!”潘寶山實在壓抑不住,毫不掩飾地對嚴景標表示了憤慨,“他實在是太過分,神經大條也不過如此。要想滅亡,必先瘋狂啊。”

就在潘寶山說這話的時候,他才陡然意識到其實嚴景標在松陽是第一禍害,想想爲松陽爭得一片海,就是海闊天空的發展大好機遇,然而他竟然背棄這一福及全市人民的信義,原因,也許僅僅是因爲一己之私!

潘寶山覺得,以前把管康列爲主要進攻對象遠沒有抓住重點,管康頂多只是嚴景標手底下的一條猛犬而已,於公於私,要想真的實現松陽風清氣正,嚴景標不除不行。

不過,嚴景標的級別擺在那兒,正廳級,動撓起來不是小事情,沒有鐵板釘釘的證據,還不能隨便翻騰他。然而如何才能拿到確鑿的證據,而且又要具有一定分量?潘寶山沒有任何把握,此事需要慢慢計議,否則欲速則不達。

不能立時着手辦嚴景標,潘寶山多少有點壓抑,他需要一個發泄口。很快,潘寶山想到了仲有合,這個人還是可以隨時上手拿下來的。

第277章 動心第25章 好像真有事第861章 錢藏松樹下第496章 失眠第170章 指路第895章 收網辛安雪第744章 尋求支援第969章 臨時調整決策第473章 存酒留飯第218章 工具第388章 人的社會性第19章 牽線成功第126章 喊走第976章 老東西罩着第177章 看開無所謂第843章 梅開二度第36章 繼續歡第32章 幫忙第613章 追查第1006章 弄清真相第201章 風聲第768章 籌劃拉下水第231章 成就感第985章 允諾提拔第79章 液彈第311章 晚上見第194章 辦事不力第564章 鄉土情結第581章 弄巧成拙第964章 趁機試探第498章 一推一拉第140章 留在夾林第549章 醉翁之意第116章 拒車第125章 賞識第803章 着手偵破第705章 起了壞心第54章 拍照的事就算了第761章 新夥伴第427章 312房間第36章 繼續歡第837章 袁徵問計第793章 借酒放縱第159章 自娛自樂第1005章 全面的背景第936章 狠心已下第595章 不抵抗第375章 進大院第851章 洗牌第390章 三個人選第717章 廣電邀請第227章 美人胚子第296章 謀士鬥士第111章 要去現場第251章 探底第233章 字畫第200章 請哪些人第174章 勞力士第923章 不蹚渾水第549章 醉翁之意第67章 感覺不錯第957章 氣門難摸第423章 包廂內第726章 控制過頭第763章 導熱第645章 可惡的傢伙第846章 輿論發難第710章 坦白者第720章 沒法過第452章 看牌子第253章 瓜果女第796章 浮想第174章 勞力士第836章 難得糊塗第436章 尋求幫助第591章 四字短信第448章 小姑娘第985章 允諾提拔第883章 誤解第424章 剪綵第818章 履新職第75章 也借力第322章 兵馬俑第476章 無法迴避第962章 立場不穩第144章 贈字第490章 西鳳第919章 保住焦華第385章 穩住第792章 蔣春雨入席第1032章 失竊線索斷第953章 要高調出手第849章 春雨中招第348章 新商機第295章 重點第148章 打幌子第959章 幹部體檢中心第302章 意外發現第390章 三個人選第232章 麻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