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總之,大石鄉96年的開局是異常的順利,不管是水泥廠,養殖廠,還是外加延建的水泥廠進山公路都是順順利利的有序推進。

總之,只要有了錢,一切的問題在大石鄉都不再是問題,山高皇帝遠,有政策就按政策辦,沒政策就創造政策辦,一切不外乎就是鄉政府的膽量跟能力問題。

而如今的大石鄉,不管是秦愛民還是馬如濤都不是膽小之人,所以,大石鄉如今的發展又怎麼可能慢得起來。

說到這也不得不說到大石鄉原本的領導層,特別是坐鎮掌控大石鄉十數年的楊大慶,雖然楊大慶確實稱得上是一位一心爲民的好領導,但卻架不住他確實能力上有些不足,以至於十數年來整個大石鄉是發展極爲緩慢。

如果不是前一年大石鄉實在是窮得掉了底,外加楊大慶又臨近退休,大石鄉怕是還發展不起來。

就像餘國民,如果不是楊大慶最後的放權,他哪怕再有能力也搗騰不出一家水泥廠來,而這其實也是石林一帶偏遠鄉鎮的一個現實。

沒膽量,沒魄力,沒能力,哪怕有着一顆再執政爲民的心也是白搭。

不過這些其實依然不是秦愛民年後工作的重點,隨着年後一切工作陸續展開,秦愛民也開始慢慢的將手中的具體事務交給羅天林他們去辦,畢竟他再能幹也沒法面面俱到,特別是像那種監督現場工作的事情,所以秦愛民只能交給能夠讓他放心的羅天林等人去辦。

包括周天習,年後的風聲終於慢慢的傳了出來,他極有可能會兼任大石鄉的鄉黨委副書記。

這情況在大石鄉外雖然不算少見,但在大石鄉內卻是近幾年的頭一遭。

所以,慢慢的鄉里也開始將另外的具體工作交由周天習負責,畢竟一個兼任鄉黨委副書記的副鄉長如果還僅僅只負責計生那一塊就有些不符合他的身份地位了,因爲如果按鄉里的座位排名,周天習兼任鄉黨委副書記之後應當是僅僅排在秦愛民之下,也就是大石鄉的第三號人物。

所以最後在秦愛民有意的安排下,周天習開始負責鄉里的教育跟工商那一塊,工商自然指的是如今大石鄉里的那兩條街道以及農貿市場,按秦愛民的說法是大石鄉去年年底取得的成果必須要鞏固加強,特別是鄉里的乾貨生意,一定要變成一種常態,而不能再是過年的一陣風生意。

當然,這個問題不是周天習一人就能運轉起來的,所以其他的副鄉長們也要參與進來,免得出現忙的人累死,而閒的人閒死的情況。

其外則是鄉里的教育問題,特別是高中教育問題,雖然這項工作掛在周天習名下,但事實上年後的一個月都是秦愛民在親力親爲,整整一個月,秦愛民前往鄉高中的次數便達到了不下二十次,爲的就是希望今年的高考能夠取得一定的成果,雖然秦愛民也不敢奢望大石鄉今年能夠來個大翻身,但最少零的突破是必須的。

所以,秦愛民是不管不顧的給鄉高中加擔子,當然,各種補貼秦愛民也沒有小氣,僅僅一個月,秦愛民不但給鄉高中建起了全新的食堂,就是臨近街道一側的圍牆秦愛民也給加高了近一米,而且將校門外的各種攤點商鋪給歸整了一番,一些特別是吵鬧的生意秦愛民全數將之趕去了農貿市場,但效果依然不是很好,最後秦愛民只能讓學校每天派老師到校門口來維持秩序。

轉眼時間又過了三月,隨着秦愛民在鄉黨代會上順利高票當選鄉長,市委黨校的青幹學習班通知書也如期的發到了大石鄉。

原本這個學習班一個月前就需要開班,但後來因爲各鄉的鄉黨代會的原因才又推遲了一月,畢竟對於政府來說,鄉黨代會絕對是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務,哪怕這一次的青幹學習班中鄉鎮幹部的人數實在低得可憐。

同時,所謂的半脫產方案也傳達了下來,但當秦愛民接近石林縣政府下發的半脫產方案之後卻是怎麼也笑不出來。

這一次石林縣參加青幹學習班的人數一共是七人,這個數是開河所有縣市中數量最少的,可以說,這個數額也代表了石林縣在開河市中的政治經濟地位。

而其上則是開河市財政局以及其下屬的各個國有廠,而他們這一次的名額也遠超石林縣,總共十二人。

但這些並不是秦愛民關心的,秦愛民關心的是由縣裡面發下的學習期間工作安排,畢竟石林縣總計才七個人,所以每一個人的安排是異常的詳細,而秦愛民的安排則是根據大石鄉離市委黨校太遠,暫時性的交出所負責的主要工作,全力學習。

可以說,幾句話就將秦愛民手中的工作跟權力全數剝了出去,畢竟作爲鄉長,他所負責的工作哪一項會不是主要工作。

好在這幾月秦愛民也沒有閒着,自從年後確定自己鐵定參加青幹學習班之後,秦愛民就開始有續的將自己手中的權利下放了下去,甚至包括大石鄉水泥廠,原本秦愛民是堅決不允許鄉政府插手水泥廠的管理工作的,但知道自己即將脫產學習之後,秦愛民便讓羅天林在水泥廠裡掛了一個副廠長,以管理水泥廠的財務工作。

另外,關於養殖廠跟培養鄉里進行乾貨生產的事務則交給了周天習。

總之周天習也許創新力上有所不足,但具體工作上卻比秦愛民更加的穩重,甚至有些工作上遠比秦愛民更加的合適,特別是跟鄉里的老百姓打交道上,那簡直十個秦愛民也比不上週天習。

所以雖然秦愛民有着無數的不放心,跟不甘心,但隨着縣裡的通知書到達,也只能無奈的將自己手頭的工作交了出去,然後便回了開河。

第62章 過去的感情第八十一章第41章 馬德利第69章 藥監(二)第66章 鄉鎮教育環境第40章 時代的春風第13章 家家有本經第9章 領導說話的藝術第23章 廠長的人選(下)第54章 大石鄉發展規劃第42章 水泥廠廠長第41章 馬德利第40章 時代的春風第13章 周華強第22章 錢(下)第43章 敢想就要敢幹第37章 再進省城(上)第57章 司機第36章 敢想就要敢幹第11章 承包第17章 優生優育第23章 省城行(二)第78章 養殖藍圖第13章 醫院探望第58章 鬥爭第40章 時代的春風第34章 利益(中)第75章 餘國民第10章 錢半仙第55章 錢!!!第56章 中正第47章 奠基儀式(下)第15章 萬元戶第54章 峰迴路轉(下)第75章 年終大會第65章 產量第3章 河東變河西第6章 人生靠賭第39章 奠基儀式(二)第60章 借調第29章 省城行(下)第42章 水泥廠廠長第63章 逃婚第67章 開藥店(上)第17章 優生優育第47章 奠基儀式(下)第65章 產量第49章 中正第57章 婚訊第八十一章第18章 驚聞人事異動第25章 計生標語第75章 年終大會第15章 周小霞第1章 吞毒第70章 鄉鎮教育環境第18章 爲了兒子第47章 奠基儀式(下)第22章 省城行(一)第12章 秦愛黨第12章 找車第45章 挖人(二)第71章 大手筆第44章 地方保護主義第65章 產量第68章 開藥店(下)第71章 大手筆第1章 政府也愁沒錢第10章 年中一頓酒第50章 副廠長第16章 聶小梅第66章 鄉鎮教育環境第61章 婚訊第48章 錢!!!第38章 再進省城(下)第1章 政府也愁沒錢第45章 奠基儀式(上)第60章 租房第22章 省城行(一)第八十一章第50章 副廠長第65章 產量第21章 廠長的人選(上)第4章 笑開口第63章 逃婚第48章 馬德利第15章 萬元戶第39章 連環貸款第74章 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第35章 紙醉金迷第18章 企業辦第35章 紙醉金迷第18章 爲了兒子第44章 地方保護主義第76章 烏老黑第17章 聶小梅第38章 奠基儀式(一)第55章 錢!!!第19章 廠長人選第63章 藥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