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阿瞞之志?

王導提出此事之後,氣氛頓時就有些怪異了。

此時聚集在王府的,並非是滿朝文武,而是真正親近和忠於琅琊王的部分官員,簡單而言,就是利益相關的勢力團體成員。

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從北方南下而來的。

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說,若是能夠回到北地,那是最好不過的了,只是之前北地戰亂,又先後爲胡人佔據,他們很清楚,在沒有足夠兵力支撐的情況下,想要返回北方是決然不可能的。

那些諸多胡人、賊匪和叛軍,大部分都是不承認朝廷的,不僅立國建制,更多有其他敵對之舉,靠着朝廷的名頭,亦無法保證安全。

但現在名義上還屬於朝廷之蜀的玄甲軍,已經基本上重新統一了北方,而且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建設活動,兼有剿匪之舉,一副將會長治久安,再無戰亂的模樣,似乎這些北地士族已經可以歸去了。

只是這些只是表面上的局面罷了。

若是過去,這名臣將領收復了失地,那是大功勞,朝廷給予賞賜,然後去了兵權,安養起來,便是正常的駕馭之道了。

可是當前的局面可決然不同,那名臣所佔之土、所率之軍、所轄之官,無不遠遠超出朝廷,這般局面下,朝廷要去管制對方,根本就沒有道理。

事實上,這天下間的人都很清楚,就算陳止能看在先皇的面子上,願意放權,但依附於他的勢力,卻是絕對不會允許着辦事情發生的,因爲那樣就切切實實的傷害到了他們的利益和前程。

更不要說,真要是有人能得這般地位,古往今來又有幾人能夠放手,那周公、霍光等等,這些人可都是知道一些隱秘傳聞的。

因此,對於陳止的心思,江左衆臣不敢說是心知肚明,但至少是有些念想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關鍵的因素,讓羣臣在這段時間裡,無論是在朝堂上,還是私下裡,都較少會提及北地局面,那便是陳止對世家的態度——

無論是從他對世家權力的約束,對世家土地的管理,以及對世家佃農的控制,都隱隱含着敵對的意思。

更重要的是,目前陳止正在竭力推廣的科舉制度,對於世家而言,具有莫大威脅,只不過北方世家已經完全被陳止壓服下去,沒有反抗的勇氣和力量。

相比之下,江左的世家還處於一個較爲自有的局面下,甚至之前在北地局面尚且沒有明瞭的時候,還時常會有人對此批駁。

有這般寬鬆的環境,相比之下,自是不願意北歸。

只是王導既然提出了這個問題,擺在他們面前的就是一個必須要搞清楚的態度。

“不知道冠軍侯的態度,說不定今日剛登基,那邊玄甲軍就跨江而來,然後一路平推,最後到底是陳氏稱雄,還是將那關中小皇帝作爲傀儡供奉起來,都和我等無關了。”

王導神色嚴肅,一字一句的吐出來,讓書房中的氣氛陡然間凝重起來。

若是在從前,旁人聽了這般分析,說不定要嗤之以鼻。

但現在卻沒有人敢等閒視之,因爲玄甲軍已經有實實在在的行動,告訴了天下勢力,他們一般不針對誰,但是隻要他們針對了,那對應的勢力基本就涼了。

無可抵擋!

這便是如今的玄甲軍給天下人的感覺。

“好在王上與冠軍侯還有一層香火情!”見衆人都是表情凝重,一副愁眉不展的樣子,王導又是話鋒一轉,說出了自己的分析,“想來冠軍侯必然也是傾向於王上的,但關鍵還是要打消他心中的疑慮。”

“要如何打消?”這時,始終沉默的琅琊王忽然問道。

和幾年前相比,此刻的琅琊王已是成人模樣,甚至留了鬍鬚,只是臉上尚且存有一些過往的痕跡,但幾年執掌權柄、仲裁南北世家矛盾,還是養出了氣度,此時一開口,便有威嚴加持,旁人紛紛住嘴傾聽。

唯有被他問到的王導迴應道:“需讓冠軍侯知曉,朝廷對北地是沒有念想的。”

此言一出,衆皆失音,便是琅琊王也是神色連變,縱有城府在心頭,也有些按耐不住了。

王導見得幾人模樣,便繼續說道:“凡事皆需一步一步而來,今日當先得正統之名,統攝江左,畢竟這天下還是以漢家而冠之,日後或有變化,但若是現在這一步踏不出去,這今後的事,卻是再也休提了。”

這話近乎明示了——

想要操心北地,那也得有個正統名號,當上皇帝,才名正言順,而天下正統名義上還是炎劉,只要得位了,日後便有機會,如果沒得位,那都是多想的。

衆人一下子又沒有話可說了。

最後琅琊王點了點頭,問道:“要如何想我那老師傳達此意?”

王導早就等着這一句,聞言便拱手道:“此事當由臣親自往北,方顯誠意。”

此言一出,衆人又是一陣意外,連琅琊王都下意識的搖了搖頭,就要阻止,蓋因如今王導乃是他的主心骨,穩定朝政的關鍵所在,用左膀右臂都不足以形容。

王導卻不等其人開口,便解釋道:“唯臣之重,可令冠軍侯知曉王上真意。”

琅琊王一下子沉默起來。

正因爲王導的重要地位,派出去才顯得誠意,畢竟在往上說的話,就只能是他這位即將登基的皇帝親自過去了,那於理不合,亦無法成行。

最後,琅琊王權衡之後,終究還是點了點頭,只是最後又忍不住囑託起來:“愛卿北上,一定要保重身體。”

“臣多謝王上關心,必不辱使命!”

王導拜下。

會後,衆臣紛紛過來誇讚與囑託,以顯親近。

王導一一回應之後,這纔回返王府。

待得入府,那早就得知消息的族人馬上聚集過來,有的埋怨,有的稱讚,也有但有的,局面複雜。

最後王導驅散族人,只將幾個兄弟叫到了書房,要吩咐離開之後的諸多事務。

族兄王曠忍不住問道:“此番北上,是否有危險,萬一冠軍侯存着……自立之念,豈非危急?”

王導搖搖頭道:“我觀冠軍侯,或有阿瞞之志,即便不是,或許也能各安一方。”

第一百七十二張 諸葛之禮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邊論勢,太守留話驚拓跋第八百一十章 書就錦繡,揣摩上意第一百四十九章 步入院庭迷人眼第二百六十八章 匈奴之主第五百零九章 請您放一條生路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無根無基,以佛替夏第八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二百六十三章 爭與其人近,古今爲一名第三百八十七章 郭象之說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僧笑論陳,兩左急登門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屯軍、養兵、砸錢,一氣呵成第九百九十五章 或可再添一姓第一千零七章 天下將亂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兵者得山河,立制鎮氣運第一百七十二張 諸葛之禮第三十三章 閉門家中坐,名從何處來第四百八十八章 陳氏一書佛家裂 上第八百五十三章 求的不是官,而是可向上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差不多齊了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人尚未動,南已呈亂第五百五十九章 信中虛實亂人心第二百章 文魁出,則顯於杏壇第二百零一章 啓程之時,攔路之人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吞兩朝之氣,天下望科舉第七百九十三章 何時攻?第七百七十九章 虎符三衛,開府建牙!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佔地稱雄爲傳道?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次破個夠!第五百四十四章 鮮卑未見形,已有匈奴至?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先有陳氏,後有玄甲第一千零二章 立足中央,四方延伸第二百九十章 冉家有兒郎第七百零八章 事關功業,教主指路第八百六十九章 郡王懼與怒第六百四十八章 謊自口出色不改,屋中候召心難安第八百三十二章 兵略運籌,生死不能由己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玄甲不可勝?第一百七十九章 我懂,他不懂第四百三十八章 結盟與人口第三百七十一章 爲國背鍋,使人驚懼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尊令,匈奴將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玄不可往,而王可北上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因寒蔑,不因品貴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滅其族而誅其種,絕其根而斷其脈第一百零九章 此處可有客來賀第四百六十四章 厚彼薄此,九一佔利第七百九十二章 漢制於其不過工具第三百四十七章 贊大師而得其能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差不多齊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兵馬未動,外交先行第七百二十二章 別動手!第八百七十七章 前奏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悔之,因不知其盛第六百二十五章 釣魚執法,一網打盡!第一百八十三章 牢裡快裝不下了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一日下雁門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石勒圍洛陽,三王挾真龍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廊撫琴者,可爲我婿第二百九十章 冉家有兒郎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味鑄《師說》第二百四十章 鞠躬盡瘁司馬懿第八百七十章 不知沙場幾何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休言權術,我自取之第七百六十一章 虛有其名者,不知割肉喂鷹之志部分結束,還有兩、三張後文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兩州立,東兵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斷虯龍,懾羣雄,斬仇祭龍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養寇者王,難伐者石第二百六十章 五子五丈誰家善,黑白散盡兇匕見!第五百八十四章 鮑氏今日可曾求饒?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可以定天下局矣第六百六十五章 嘴上說久仰,心中暗算計第四百七十四章 暫避鋒芒兩三月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打得太快,人不夠了第一百零六章 權財難久,唯學永傳第九十九章 可有子弟比江東第四百零六章 想的都很好第一千零二十章 流民逃難可來幽?第五百二十六章 將軍謀郡,太守懲僕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帳內書信,帳外炮響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玄甲下蜀,長生觀氣第十三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五百三十三章 江東世嫡第八百五十七章 一言可見格局第七百九十九章 臣屬與有榮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漢之賊第九百八十四章 錢財行之道,猶勝囤於藏第七百七十章 史家寫人,籍貫先行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觀一事而略一事,乃有隱第七百四十七章 代窯有白釉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亂就一條線第八百九十一章 噩耗一來,手足無措第七百零六章 雕版爲引灌五格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是生路,便是絕路!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麼?不會投靠啊!第八百零八章 災禍何所來?第九十二章 諸位,醒醒第四百七十四章 暫避鋒芒兩三月第九百九十七章 中原官話考覈四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