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在進士及第步入仕途之前,其少年時代和青年時代大體是在攻苦食淡的艱難生活中度過的。
范仲淹二歲而孤,孤,就是失去了父親。母貧無靠,再適長山朱氏。既長,知其世家,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舍。晝夜苦學,五年未嘗解衣就寢。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經之旨,慨然有志於天下。常自誦曰: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白莎莎笑着說,黑書記,你這是文言,給我們翻譯一下嘛。
黑鐵膽也笑了,好。
范仲淹的父親範墉,當年在徐州任武寧軍節度掌書記(徐州軍事長官的秘書)。公元989年9月5日,范仲淹生於徐州。第二年.范仲淹的父親便病逝了。謝氏貧困無依,只好抱着襁褓中的仲淹.改嫁山東淄州長山縣(今山東鄒平縣附近)一戶姓朱的人家。范仲淹也改從其姓,取名朱說,在朱家長大成人。
仲淹從小讀書就十分刻苦,朱家是長山的富戶,但他爲了勵志,常去附近長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讀書,晨夕之間.便就讀諷誦。他片讀不懈的精神,給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時,他的生活極其艱苦,每天只煮一鍋稠粥,涼了以後劃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拌幾根醃菜,調拌於醋汁,吃完繼續讀書。後世便有了斷齏劃粥的美譽。但他對這種清苦生活卻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書中尋找着自己的樂趣。這樣過了差不多三年,長山鄉的書籍已漸漸不能滿足他的需要。
一個偶然的事件,暴露了范仲淹家世的隱秘。他驚諤地發現,自己原是蘇州範家之子,這些年來,一直靠繼父的關照度日。這件事使范仲淹深受刺激和震動,愧憤交集之下,他決心脫離朱家,自樹門戶,
待將來卓然立業,再接母歸養。於是他匆匆收拾了幾樣簡單的衣物,佩上琴劍,不顧朱家和母親的阻攔,流着眼淚,毅然辭別母親,離開長山,徒步求學去了。
1011年,23歲的范仲淹來到睢陽應天府書院(今河南睢陽區)。應天府書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共有校舍一百五十間,藏書敷千卷。更主要的是這裡聚集了許多志操才智俱佳的師生。到這樣的學院讀書,既有名師可以請教,又有許多同學互相切磋,還有大量的書籍可供閱覽,況且學院免費就學,更是經濟拮据的范仲淹求之不得的。應天府後來改名南京,應天府書院所以又叫南都學舍。
范仲淹十分珍惜嶄新的學習環境,晝夜不息地攻讀。范仲淹的一個同學、南京留守(南京的最高長官)的兒子看他終年吃粥,便送些美食給他。他竟一口不嘗,聽任佳餚發黴。直到人家怪罪起來,他才長揖致謝說:“我已安於過喝粥的生活,一旦享受美餐,日後怕吃不得苦。”
范仲淹艱澀的生活,有點像孔子的賢徒顏回;一碗飯、一瓢水,在陋巷,他人叫苦連天,顏回卻不改其樂。
范仲淹的連歲苦讀,也是從春至夏,經秋歷冬;凌晨舞一通劍,夜半和衣而眠,當時的記載是,五年未嘗解衣就寢。別人看花賞月,他只在六經中尋樂。偶然興起,也吟詩抒懷。數年之後,范仲淹對儒家經典——諸如《詩經》、《尚書》、《易經》、《禮記》、《春秋》等書主旨,已然堪稱大通。吟詩作文,也慨然以天下爲己任。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迷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領百官到亳州(今安徽亳縣)去朝拜太清宮。浩浩蕩蕩的車馬路過南京(今河南商丘),整個城市轟動了,人們爭先恐後地看皇帝,
惟獨有一個學生閉門不出,仍然埋頭讀書。有個要好的同學特地跑來勸他:“快去看,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千萬不要錯過!”但這個學生只隨口說了句:“將來再見也不晚”,便頭也不擡地繼續讀他的書了。
這個學生就是范仲淹。
果然,第二年范仲淹就得中進士,見到了皇帝。他在崇政殿參加御試時,他第一次看見年近五旬的真宗皇帝。後來還榮赴了御賜的宴席。二月的汴京(今開封市),春花滿目。這一年,范仲淹27歲。
他從從九品官員起步開始了近四十年的政治生涯。
范仲淹一生爲官清廉,天禧元年他由廣德去集慶任職時,竟無一點積蓄,只得賣掉唯一的一匹馬以充行資。
范仲淹去世那年是64歲,這時范仲淹一家仍然是一貧如洗,一家人貧病交困,僅借官屋暫棲,略避風雨。范仲淹死訊傳開,朝野上下一致哀痛。包括西夏甘、涼等地的各少數民族人民,都成百成千地聚衆舉哀,連日齋戒。凡是他從政過的地方,老百姓紛紛爲他建祠畫像,數百族人來到祠堂,像死去父親一樣痛器哀悼。
范仲淹死後沒有選擇葬在蘇州,而是選擇了河南洛陽伊川。北宋皇帝聞訊後難過萬分,追加範公爲兵部尚書,並親書褒賢之碑。紀念範公的碑文由曾支持他變法的文學泰斗歐陽修撰寫。
石碑兩年方成,熱情飽滿,詞語生動。
范仲淹還說過“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話,更是彰顯了知識分子的良知。這句話頗類似於美國開國前期爭自由的名言“不自由,毋寧死”,但比他晚講了740年。
聽到這裡,衆人的心情都變得沉重起來。
是啊,先憂後樂,一般人誰能做的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