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5章 斷橋

省委主要領導說是下去轉轉真的是下去轉轉,也沒有通知當地市領導,倒像是去遊車河。李向東坐省委主要領導的車,他的秘書與文仔坐李向東的車。兩輛車一前一後前行。

李向東第一次與省委主要領導這麼沒目的似地在一起,顯得很有些拘束,想說點什麼,卻又不知該說什麼?談工作的事嘛,談得不得要領,既浪費領導時間,也有可能會讓領導認爲,你這個人太普通太沒層次,而且,你越想表現自己,又越會讓領導覺得你輕浮。談生活上的事嘛,李向東這才發現,自己對領導生活上的事情知道得並不多,甚至於說,根本不知道。

這一路上,他便始終保持一種被動的隨從。

還沒到那兩個市的時候,省委主要領導說的話題主要還是圍繞青山市,偶爾,也會談談地級市的情況。這都是李向東熟悉的地方。李向東談青山市的發展路向如數家珍,談下一步的發展目標,着重談青山市在全省的定位,實事求是地說,目前,對青山市還不能有太高要求,爭取在附近幾個邊遠市處於領先地位是近期的目標。

省委主要領導問:“你是不是太低調了?”

李向東笑了笑,說:“我這人不會唱高調,只會踏踏實實地工作。”

談地級市時,他說,目前,地市級遇到了新的發展機遇,但是,要想抓住這個機遇,也不容易,像二河市,也處於這麼一個階段,但二河市集中的是全青山市的力量。因此,地級市必須更新觀念,必須解決小富則安的思想。他談這兩個市之間的區別,除了地理位置的不同,經濟發展具備的客觀優劣條件,也談到了人在觀念上的差異。他說,一個地區的發展,最主要的因素還是人的觀念更新。人的觀念更新,取決於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也取決於傳統文化的影響,地級市是有想法,但未必敢幹,大家更沉溺於過一種安逸的日子。青山市是敢幹卻未必會幹,由於身處邊遠地區,接觸新事物相對弱一些。

最後,他補充說,這只是我的個人看法,不一定對!

車駛進那兩市的地界,先是進入了一個市區,省委主要領導問,二十年前,你來過這裡嗎?李向東說,沒有,省委主要領導說,二十年前,這裡還是一個小城鎮,主要建築物只是沿着公路兩旁修建,大概只有兩萬人口吧!他說,那時候,我在這裡當縣委書記。他說,那時候,這裡只是一個縣,後來才升級爲地級市。李向東說,這裡的人都很勤勞,經濟意識也相對比較強。他說,二十年前,這裡的人騎單車去市縣購賣他們的農產品,都說,市縣的人有匯僑錢多好賺,但二十年後,真正有錢的卻是他們這些勤快人。

省委主要領導說:“你說對了,勤勞是他們的特點,經濟意識強是他們的特點,兩者缺一不可。”

他說,但是,發展到一定的程度,這兩者之間就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勤勞未必還是傳統觀念上的勤勞,苦心經營,不斷髮展壯大自己的企業也是一種勤勞,經濟意識強,也有可能演變成一種不擇手段。

他說,當然,大多數人還是好的,但我們又不能不承認,往往就是因爲少數人的行爲不檢點,破壞了本來應該遵循的遊戲規則。爲了提高產品的競爭力,他們往往會降低產品成本,甚至於降低產品質量,失信於消費者。

他說,人的素質提高是非常重要的,而在人的素質還沒有提高,最有效的辦法,還是要嚴格依法經營。這就要求我們的有關部門要嚴格執法,認真履行職責。

車緩緩停了下來。這是在一條河的河邊,風有點大,吹得河旁的樹枝葉不斷舞動。省委主要領導沒有下車,只是指着前方的一座橋說,你看看這座橋。李向東坐在後排,不得不彎下腰才能透過車的前檔玻璃向外張望,只見那是一條斷橋,中間一段空缺,截斷部分露出參差不齊的鋼筋。

半年前,李向東就聽說了這座斷橋。這橋的橋齡不到二十年,但半年前一個霧多的晚上,一艘運沙船老大喝了酒,迷迷糊糊地竟駕船撞中了第三個橋墩,“轟”地一聲,橋板折斷,正在橋上行駛的五輛車即時墜入河裡,由於是晚上,又是大霧天氣,墜河人員無一倖免。當時,斷橋事件成了非常注目的一大新聞。

船老大被拘留,船老闆被起訴,市委書記被調離。

官方的解釋還是無懈可擊,當初設計建造這座橋樑時,未能預計到近些年發展的迅猛,導致了橋樑負荷過重,橋樑專家們也早就提出了警告,有關部門也採取了相應措施,因此,在有序使用中,這座橋還是能夠應付每天的繁忙,只是運沙船的撞擊才縮短了它的壽命。

然而,在向船老闆提出索賠時,辯護律師卻語出驚人。

他說,內河的運沙船有多大?衝擊力有多強?不說大家也清楚,真就能把一座符合質量使用還不到二十年的橋樑撞斷嗎?而且,它撞的只是橋墩,並非橋面。

他說,這座橋樑其實是一項豆腐渣工程,只是豆腐渣得沒有那麼爛,還勉強可以使用。

他說,他尊重每一位參與鑑定的橋樑專家,但是,他不得不懷疑,那些鑑定數據的可信度,現在的專家,就一定尊重現實嗎?何況,這些專家都是政府邀請的。如果,由我們被告方邀請專家對橋樑進行測定,不知法庭會不會認可?

當然,這次開庭是非公開的。或許,有關部門已經意識到會涉及到一些敏感問題。

李向東得知的消息是,這次事故有點不了了之,雖然,船老闆向遇難者給予了賠償,卻有人說,那錢並不是船老闆出的。而且,船老闆既然給予遇難者賠償,也就承認了自己的過失,那麼是不是也應該出錢修復橋樑?不管他出得起出不起?但他應該面臨的是破產,絕對不可能還像沒事樣依然經營他的水上運輸。

其中的貓膩,李向東不可能不清楚。於是想,那市委書記下臺也就不可避免了。

如今,省委主要領導帶他來看這座斷橋意義何在?

省委主要領導說:“潛在的問題我就不說了,但是,他們卻能夠巧妙地化解公衆輿論的關注,如果拿你們青山市發生的作弊事件相比較,我想,你們是小巫見大巫。”

李向東忙解釋說:“我們的作弊事件說的都是事實,並沒有潛在問題。”

省委主要領導笑了笑,說:“我並沒有說你們有潛在問題。”

他說,我能夠批字發內參,說明我相信你李向東不會幹那種虛假的事。

他說,在我的印象中,你李向東還算是一個老實人,除了有時候會鬧一些關於女人的桃色新聞,其他還沒見有什麼虛假。開始,我也認爲你在選舉市長時,對組織陽奉陰違,現在卻覺得,這或許是人民代表的心聲。

他雖然沒有肯定那是人民代表的心聲,李向東卻聽得出,他已經完全改變了因選舉市長對他李向東抱有的成見。

這時候,他們已經下了車,站在河邊,讓河風很有力地吹,吹得頭髮亂了,衣服飄揚了。秘書想要過來扶省委主要領導,卻被他甩開了。他站在那裡迎着風,看着那橋的截斷處。

他對李向東說:“如果,讓你來處理這一事件,你能有什麼好辦法?”

李向東馬上意識到,這是省委主要領導要他現場答題了。

第1034章 市委書記不能管這事第1794章 看法標準不一樣第1014章 控制和反控制第2003章 冤家對頭第195章 來我家第555章 你聽誰指揮第205章 不要只對我好第1813章 嫁不出去的女官們第73章 要堅強挺起第760章 通訊記錄第913章 利益損害最嚴重的地方第256章 老高第508章 打翻了醋罐子第923章 全能書記第1069章 勢在必得第1088章 沒必要鬥來鬥去第474章 市長也有辦法第848章 後院起火第1012章 穿幫第217章 魚死網破第353章 我的傷有誰知第1241章 色到了錢再跟上第8章 對策第330章 把她咬了嚼了吞了第1271章 自慚形穢第1322章 警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第299章 調查幕後黑手第762章 依靠組織力量第1122章 不可能應付不了第879章 跟她有一腿才叫有良心第899章 虧本買賣第1257章 大衆情人第1917章 沒理由的待命第470章 你官最大第82章 只有下狠心第347章 當了市長就結婚第1291章 開發權的歸屬第1424章 黃一般的交情第281章 西餐廳相親第803章 鑽進怪圈第586章 楊曉麗求情第903章 一把手掛帥第478章 好使喚的狗第68章 探獄第1050章 你有小金庫第590章 小小圈套第689章 別讓她纏我第655章 報喜不報憂第69章 愛了十多年第593章 鍾市長的話還算數第1254章 你先我跟後第1783章 瞎操心第599章 話很投機第1073章 突破自己第1173章 裝不知道不參與第1360章 夜不平靜第762章 依靠組織力量第473章 把麻煩事推給市長第638章 野生動物是病源第423章 今晚做你新娘第1157章 你害了曉明第1496章 有人在外圍使勁第1789章 圍繞一箇中心第501章 允許失敗第1722章 隊伍龐大第625章 精英畢竟是精英第560章 控制你的情緒第1814章 生活也要搞好第509章 太不像話了第502章 負面影響第1130章 你也不乾淨第581章 無聲狗咬死人第314章 熟人第810章 更新觀念第971章 彙報工作第1002章 審問第956章 說出真相第405章 今晚這事不準說第637章 什麼是非典第303章 絕路第1883章 最好的選擇第307章 市長的想法第1128章 瘟神第1946章 美玉身邊的人第343章 首犯是誰第1871章 是不是太絕對了第563章 一致通過第517章 忘我境界第1785章 不是沒辦法第614章 赴美加前的部署第1911章 引魚上鉤第1046章 務實集體第859章 方家祠堂第698章 打草驚蛇第1653章 別讓她站到對立面第1154章 肩上的擔子更重第150章 村長黃大力第1611章 你們很默契第1336章 帶有黑社會性質第1293章 爲企業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