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回京啦!

寧非施施然走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半片雲彩。只留下黯然的徐令寬和滿肚子氣的徐其昌父子倆。

徐令寬的情緒很低落,“爹,大哥是不是記恨我呀?那些都是姨娘做的,我根本不知道。我要是知道,肯定會攔着姨娘的。”

徐其昌怔了怔,安慰他道:“你想多了,你大哥就是這麼個人厭狗憎的性子,他跟誰說話都是這樣,你別往心裡去。咱家就你們幾個,一定要齊心和睦,如此才能光耀門楣。”

“爹,兒子知道了。”徐令寬溫和的道。

徐其昌很欣慰,繼被長子氣後總算找到了點安慰。

寧非說到做到,陪孃親寧氏說了話後,他就領着人往太廟去了,裡裡外外又增加一層保護。他往殿前一戳,“我看哪個王八羔子不要命了敢來打擾聖上!”

頓時所有人都歇了心思,鎮北將軍連誠親王府都敢砸,要收拾他們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聽說誠親王府的管家正四處找人修大門呢,那麼大一個洞,可不好修哇!不僅是大門,據說王府裡頭也被禍害了不少,光是那奇花異草都不知道踢破多少盆。

鎮北將軍是聖上的人,即便闖出天大的禍,聖上也肯定是會護着他的,再加上一個大將軍的爹,哪是他們這些小蝦米能惹得起的?

遠在江南樂不思蜀的女帝陛下都不知聽了戚繼光多少遍唸叨了,“聖上,您該回京了,江南事也就剩下掃尾了,臣一定會辦好的。小談大人都發了七道密函了。”

阿九覺得她的錦衣衛指揮使真是太小氣了,她又不是不回京,不就是晚回去幾天嗎?一天照十八遍念,跟和尚唸經似的,煩死人了。

戚繼光也是一肚子怨念,他是草包,是冷峻的錦衣衛指揮使,可自從下了江南,他就化身成了碎嘴的老媽子,這些日子跟聖上說的話比跟他媳婦十幾年說的都多。這樣的聖上,臣子心好累啊!

“聖上,誠親王擅闖太廟,小談大人快頂不住了,您該回京主持大局了。”

阿九垂着眸子,擺着手道:“戚大人,你的消息也太滯後了,誠親王擅闖太廟不假,可不是沒闖進去嗎?小談跟朕立過軍令狀,要是連個太廟都守不住他就提頭來見,放心,放心,爲了項上人頭他一定會守住的。”

停了一下又道:“鎮北將軍不是去守太廟了嗎?他是京霸,沒人敢得罪他的,更沒人想得罪徐其昌。你放心好了,京裡安全着呢。”心裡爲寧非點了個贊,真不愧是小狼狗,太給力了!

戚繼光快要生無可戀了,“聖上啊,押解進京的罪臣都已經死了三個了,連那個青城知府俞華舟都受傷了,您再不露面,小談大人可頂不住滿朝的壓力呀!鎮北將軍總不能把人全殺了吧。”他說得嘴巴都幹了,“咱們是帶着軍隊下江南的,您還有什麼不放心。”要不是有大軍隨行,他早就被居心叵測的江南官員給殺了,大軍壓境,哪一個敢不老實?

真欽佩聖上的大手筆啊!乖乖束手就擒還好,稍有異動,立刻大軍碾壓。所以他們才能走一路殺一路而沒遇上暴動。

阿九端着茶杯的手一頓,心情頓時不美好了。罪臣進了天牢都能出意外,這說明什麼?說明朝中還存在居心叵測的魑魅魍魎唄!罷罷罷,戚繼光都念了那麼多天,也怪不容易的,就給他個面子吧!回就回吧,她倒要看看是哪知鬼在搞事情。

而且經過這次下江南,阿九對槍桿子裡出政權又有了新的認知,任何時候,只要手中牢牢握着軍權,就能立於不敗之地。她覺得回京後她得再組建一支軍隊,一支完完全全聽她指揮按她的意思訓練出來的軍隊。

就如談林往江南送的密函中所言,天牢中江南系的罪臣被殺死了三人,死狀相似,全都是脖子上有道深深的淚痕,似是被用鐵絲或繩索之物勒死的。可見是同一個人作案。

俞華舟和這三人不一樣,前胸被刺,兇器居然是一根釘棺材的長鐵釘。幸虧被巡查的獄卒發現,這才撿回了一命。問及傷他的人,俞華舟只道那人穿着獄卒的衣裳,個頭中等,微胖,至於臉,因爲逆着光,他並沒有看清。

按着俞華舟所說的,整個天牢查出有三個符合條件的獄卒,巧的是他們三人當晚都不當值,一人一直在家中,並未出去,有家中的父母和新婚妻子作證。一人因之前和媳婦口角,媳婦一氣之下領着孩子回了孃家,所以當天他去老丈人家接媳婦去了,當晚就住在老丈人家中。還有一人並未成親,當晚他也不在家裡,而是在相好的家中,喝酒喝到二更天,之後睡得給死豬似的,而且那相好的鄰居也有人瞧見第二天都日上三竿了他才從相好家中出來,臉上仍殘留着酒意。

這三人都排除了嫌疑,刑部的官員一時陷入了瓶頸。可俞華舟說的就一定是真的嗎?

俞華舟雖撿回了一命,卻也差一點點傷及心肺,期間幾度昏迷,太醫院的好幾位太醫衣不解帶守了好幾天才把他從鬼門關拉回來。

自從俞華舟一押解入京,樑首輔就無比焦慮,他是俞華舟那一年的座師,若只這一層關係倒沒什麼,反正哪一年的應試舉子幾千,新科進士也二三百。俞華舟的名次靠後,按說他不該有印象纔是,可偏偏俞華舟和他是同鄉。他瞧着這年輕人挺實在沒啥大毛病,就隨手幫了一把,把他謀了個縣令的缺。俞華舟倒是做得不錯,年年考績優等,後來江南道青城知府出缺,樑首輔就隨手把俞華舟給舉薦上去了。

現在俞華舟在任上出了事,舉薦他的自己還能必被人懷疑?樑首輔一心想求見聖上,弄清俞華舟到底犯了什麼罪行。可是聖上不見任何人,他只能按捺着焦躁的心情等待着,日日去太醫院詢問,去慈恩宮請安,盼着太后早日康復,聖上好從太廟裡出來。

短短半個月他就瘦了一圈,本來挺氣派的老頭,現在背佝僂得更厲害了。

可俞華舟一被刺,樑首輔就坐不住了。他敏銳地意識到俞華舟這是犯了大事情,不然怎麼會有人要殺他滅口呢?不行,他必須面見聖上,跟聖上說清楚,他是識人不清不假,可俞華舟做得事他一概不知啊!老了,老了,可不能背個污點退下來,他還有一羣兒孫呢。

“小談啊,老夫也不讓你爲難。你給老夫通傳一聲就行,老夫就在這兒等,一直等到聖上願意見老夫爲止。”樑首輔十分無賴地往殿前臺階上一坐。

談林苦笑,該勸的話都勸了,可這個倔老頭不聽他有什麼辦法?他往寧非望去,寧非一聳肩一擺手,表示他也沒有辦法。他治得了硬闖的,可對於老實坐在外頭等的樑首輔他能怎麼辦?樑首輔是朝中出了名的老好人,實在人,年紀也一大把了,寧非還是很尊敬他的。

談林擡頭望天,無比憂傷啊!偉大的女帝陛下啊,您快點回來吧!若是樑老頭被曬個好歹,不用您來砍臣的腦袋,朝臣都能撕了臣的。

也是樑首輔運氣好,啊不,應該說是談林的運氣好。樑首輔才坐了半個時辰,聖上身邊的張穆雅就出來了,“首輔大人,聖上召您進去。”

樑首輔精神一振,“聖上願意見臣了?”他神情無比激動,在兒子的攙扶下顫顫巍巍站起來。好,好,聖上還是體恤老臣子的。

張穆雅微微點頭,然後對着談林和寧非也點了下頭。

談林也是精神一振,心中把諸天神佛拜謝了一遍,太好了,聖上您終於回來了,臣好高興啊!他誇張地擦了一下並不存在的眼淚,覺得找個地方先哭一會。艾瑪,他真是太不容易了。

寧非更是眼睛亮得驚人,阿九回來了,太好了!他伸長脖子往裡看,恨不得能跟在樑首輔身後也往裡走。

一道明黃身影立在那裡,聖上似乎和一個月前沒有什麼兩樣,要說有什麼不一樣,那便是顯得更加肅穆莊嚴了。

樑首輔心中激動,上前拜倒,“老臣參見聖上。”

“樑老快快請起。”阿九道,目光在他身上一轉,無比詫異,“樑老怎麼瘦得這般厲害?可要保重身體啊!”

一句關心的話差點讓樑首輔流下了老淚,“老臣謝聖上關心,臣沒事。”他稍頓一下,便迫不及待地道:“老臣求見聖上是爲了青城知府俞華舟一事——”

才提了個開頭就被阿九搶過了話頭,“樑老不必說了,朕知道。”她看了眼前這老頭一眼,心中嘆了一口氣,“樑老是樑老,俞華舟是俞華舟,朕從來沒有懷疑過樑老什麼。”這話倒是真的,即便她在青城並未找到俞華舟貪污百萬兩紋銀,她懷疑過他的銀子流到了京中的某人的手中,但從沒懷疑過樑首輔。

之前阿九查四皇子的時候,順帶着就把朝中的一些大臣都查了一下,其中就包括樑首輔,這個老頭雖然身爲首輔,但是真的實誠人,他能做到今天的首輔位子,他皇兄瞧中的也就是他實在的性子。

“臣,臣——”還有什麼比君王的信任更令人感動的?樑首輔心中激盪,他按捺了下情緒才道:“老臣識人不清,有負聖上的信任啊!”話中流露出愧疚。

阿九安慰他道:“人心難測,這如何怪得了樑老。是非曲直朕心中自有決斷,樑老好生回去歇着吧。”

聖上不僅沒有怪罪,依舊十分信任他。壓在樑首輔心頭的大石頭被搬開了,他覺得渾身輕鬆,告退道:“老臣告退,朝中諸事老臣會謹慎處置,但願太后娘娘鳳體早日康復,聖上早日還朝。”

樑首輔一走,寧非就溜了進來,沒搶過他的小談大人只好遺憾地摸摸鼻子。

“阿九。”寧非一衝進去就看着阿九傻笑,那目光專注地像八百年沒見似的,“阿九你什麼時候回來的?”

阿九眉梢一揚,“穆雅出去的時候。”

寧非一拍腦門,對哦,阿九若是沒有回來肯定就不會見樑首輔了。他怎麼把這個忘了呢?一定是腦子裡想阿九太多想不起別的了。嗯,肯定是這樣的。

阿九看了寧非一眼,“我沒想到你會留在京城,我,很高興。”她是真的高興,除了情愛,寧非的腦子裡總算還能裝着其他,她真的很想說一句朕心甚慰啊!

寧非立刻眉開眼笑,“我就知道阿九你一準高興,哈哈,朝中那些王八羔子都在心裡嘀咕你不在太廟,還有誠親王那個蠢貨,上趕着做別人手中的槍。我怎麼能讓他們拆你的臺?哦對了,我回了一趟家,發現我那個二弟不懷好意,言語間都是慫恿,我爹要是尋你說什麼話,你就當他是放屁。我讓人查過徐令寬的行蹤,發現他出府除了去聽書,也沒去過別的什麼地方。我讓人留意着他呢,只要有可疑行跡,我這裡馬上就能知道。”

寧非絮絮叨叨地把事情全交代了,一副求表揚的望着阿九,最後問:“阿九你什麼時候出太廟?”

阿九先是肯定了寧非做法,然後明確的表示,他是他,大將軍府是大將軍府,她絕對不會因爲大將軍府的誰做了什麼而遷怒到他身上的。最後隱晦地道只要太后娘娘身體有好轉,她這邊就能出太廟了。

寧非提着的心頓時放下來了,他是不會惹阿九生氣,可架不住他身後還有一大家子呀,他們若是作死,阿九算到他身上怎麼辦?現在聽到阿九的保證,寧非就不怕了。至於太后娘娘身體有好轉,呵呵,太后娘娘身體有恙本就是個幌子。

這麼說阿九很快就能出太廟了?!他們又能做沒羞沒臊的事情了!寧非的眼睛亮得跟那遇到美味大野獸,讓阿九都想一巴掌把他扇一邊去。

自樑首輔見過聖上之後,朝中再也沒有了其他聲音。隨後便傳出太后娘娘鳳體康復的消息,樑首輔可激動了,這意味什麼?意味着聖上孝心感動上天,足以記入史書了。他和談林一起去太廟恭請聖上回朝,可隆重了。

阿九沐浴更衣,又親手上了最後一炷香,這才緩步出了太廟,外面的陽光可真大呀!

朝臣們終於見到了許久未見的聖上,即便不敢明目張膽地看,但也都暗戳戳的窺視。沒錯,是他們聖上!他們心中鬆了一口氣,想起江南的事,都想第一個向聖上奏本。可是依然有部分人留意到,聖上好像比一個月前黑了不少,難道是熬夜誦經祈福睡覺少的緣故?他們心中嘀咕着。

阿九回到宮中先去慈恩宮向太后娘娘請安,太后娘娘看到阿九,拉着她的手上下左右仔仔細細瞧了兩遍才罷休,嘴裡念着阿彌陀佛,“總算是回來了!你呀,膽子大,心也大,怎麼就敢跑江南那麼遠大地方去呢?”這些日子她雖然裝病,但生生瘦了一圈,實在是爲閨女擔驚受怕呀!

阿九笑,安慰她道:“這不是平安回來了嗎?有大軍隨行呢,能出什麼事情?母后您怎麼瘦了?都是我不孝,害得母后爲我牽腸掛肚。”阿九很內疚。

太后娘娘慈愛的拍着阿九的胳膊,“只要你平安就好!母后這輩子就盼着你和你皇兄平安無事。至於下一輩,哎,母后就不操那個心了。”

阿九在慈恩宮陪太后娘娘用了膳才離去,回到御書房立刻就先後召見了內閣、七部尚書和大理寺少卿。

諸臣盼望已久的大朝會終於來了!

------題外話------

在醫院寫的,剛回來

第445章 穆珩第229章 本王不同意第94章 作客林府第346章 阿九悄悄查第168章 阿九的親事第440章 敵襲第55章 我們是朋友第146章 中埋伏第197章 老子就是你親爹第217章 賠不是第213章 小交鋒第205章 兄妹齊心第67章 離開邊城第199章 還我閨女第206章 空手而回第63章 結束了第100章 夜戰第336章 齊聚第388章 太后助攻第371章 論教養閨女的重要性第3章 桃花的刀第288章 滾滾的銀子第431章 朕是女人第208章 沒吵完第295章 桃夭落定第8章 鳳凰第246章 教導第86章 大和尚第321章 三皇子的應對第204章 桃花要回相府了嗎?第386章 爆竹慶祝第291章 銀子從何而來第129章 戰事第2章 劫道的第376章 都是騙人的第205章 兄妹齊心第159章 吳家的婚約第180章 幾位皇子第91章 當年事第342章 是誰?第52章 夜談第195章 京城的治安啊第166章 寧非回府第118章 蔫兒壞第152章 女大王第132章 阿九的本事第19章 拍賣會2第24章 撿便宜第265章 找他們算賬第219章 換了庚帖第125章 徐其昌是糊塗蛋第391章 阿九的宮宴第172章 桃花 桃花第173章 皇兄,臣弟想出家第61章 杜家覆滅第407章 是誰?第95章 新變化第233章 換了女裝的小九第216章 他腦子有病第300章 天災第427章 繼任第415章 還能裝下你不?第404章 抄白府第63章 結束了第276章 立太子第96章 江夢菲第181章 糟心的兒子們(二更)第363章我要做太子第56章 失蹤第245章 撞破第292章 花別人的銀子賺自己的錢第343章 暈倒第405章 我要的天下第234章 寧非要回京第320章 宋家父女第269章 彈劾如雪第402章 碰瓷第276章 立太子第440章 敵襲第239章 阿九的一招第30章 邊城的早點第77章 寧非的親事第82章 牡丹夫人(上架萬更)第96章 江夢菲第177章 大招第454章 父親的角色第116章 認?還是不認?第400章 白家第29章 邊城的寧非第137章 誰家的傻狍子?第256章 同室第285章 商部第233章 換了女裝的小九第324章 私兵第407章 是誰?第407章 是誰?第145章 遇襲死戰第276章 立太子第245章 撞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