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英國人的胃口

緊貼着紫禁城的東交民巷,無疑是北京城的一道奇怪的風景線,在象徵着至高皇權的紫禁城旁,列強的使館區一次排開,而金髮碧眼的歐洲士兵在各自的使館門口來回巡視,這情形,就是皇城內的八旗爺們看到也是憋不住要啐上一口子濃痰而這時代唯一的超級大國英國的使館在諸多使館區中並非佔地面積最大、但無疑是最具權威的,隨着北京城局面的變化,這些時刻關注着遠東這個龐大帝國的各國公使們,終於不再冷眼旁觀,而是匆匆響應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爵士的召喚,齊聚一堂。

金碧輝煌的英國使館內,十幾名各國公使、領事圍桌而坐,不過,在這其中,一個頭戴瓜皮帽、身着考究的醬紫馬褂長袍的〖中〗國男子顯得分外刺眼,而他所坐的位置緊挨着威妥瑪爵士左手,熟悉〖中〗國習俗的這些公使都看的明白,這個〖中〗國男子必然是代表清廷……如果現在這個權力中樞還算大清王朝的話。

而在威妥瑪爵士的右手邊,是一個留着考究蘇格蘭鬍子的英國人,這位,在座的公使們都很熟悉,把持着清帝國海關稅務司的赫德。

看到邀請與會的各國外交官都到場了,威妥瑪爵士與赫德低聲交談了兩句,赫德起身大聲的說道:“諸位朋友,今天我們大英帝國領事威妥瑪爵士是受即將成爲〖中〗國新內閣〖總〗理的李中堂大人所託。來與各國領事協商各國在華利益!”

說道這裡,他做了個介紹的手勢指向旁邊那個衣着考究的〖中〗國男子“諸位,在這裡我鄭重介紹一下今天特別的客人,來自清帝國李中堂閣下的代表——楊士驤楊先生!”

赫德那是個標準的〖中〗國通,又與淮軍體系一直來關係密切,遠東是他的寶地,在這裡,他從一個普通的翻譯隨員逐漸登上了甚至能主導兩國外交關係的關鍵位置,而他深知。他在〖中〗國的影響力,正是依靠像李中堂這些具有深厚背景的大人物而得以實現的。

而現在〖中〗國突變的局面,讓他也深感迷惑,但同樣也看到了其中的巨大機會……王國的興替就在眼前,而且來的如此的突然,卻又是順理成章,甚至英國政府都未能來得及作出任何反應,一場以那些〖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官僚所發起的政治變革竟然已經悄然掀起。

威妥瑪爵士和他的觀點完全相同。對於清朝政府由誰來主導,這從根本上來說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英國在遠東的利益是否能得到妥善的維護,英國與清政府之間達成的協議是否能夠由新的權力中樞來繼續維護轄區,而這些問題的〖答〗案。顯然就在這位身着長袍馬褂的李中堂代表身上。

楊士驤今天的氣度大不同於在直隸總督衙門時候,雖然準內閣會議還在爲憲政的內容進行着一字一詞間的討論,但是,得到秦鎧的支持、並且確認翁同龢體系的退出後,中堂大人入主這龐大帝國中樞的事實那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而他……作爲中堂旗下最耀眼的新人和核心幕僚,將會成爲新政府中重量級的人物。

聽到赫德介紹自己,他起身拱拱手,不卑不亢的大聲說道:“諸位公使、領事,中堂大人讓我帶來他的問候,希望在新內閣接管國政後。與各國政府保持友好的貿易和外交關係,同樣,我們希望能獲得各國的幫助,提供更多的資金來促進洋務的拓展。”

在座的有英、法、德、俄、荷蘭、比利時、奧匈等國的公使和領事,而這其中,對於這場疾風暴雨般政治**能夠了解到其中關鍵信息的,事實上鮮有其人,就是這場外交盛會之前。威妥瑪爵士也與楊士驤進行了一個多時辰的秘密會談,不過,即便如此,對於這個帝國發生的事情,英國人還是有些迷糊。

不過,英國人按照他們的嚴謹的軍事對比和推理後,倒也暫時認同了楊士驤關於淮軍體系已經完全掌握北京城局面的結論,畢竟,相比於控制京畿、數量最近激增的粵軍來說,即便是直隸能調集的淮軍就多達23萬之衆,而粵軍據說目前也就不足四萬,這已經是算上剛剛進入北京城的粵軍六鎮之後的數字。

而從各方面得到的消息,李中堂入主中樞都已經是可以預期的結果,而在這關鍵時刻,李中堂這位向來被各國領事信賴、認爲是唯一可以代表遠東這個帝國的開明大臣,向各國表示出來的善意,這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

不過,對於北京城內的狀況,還有人提出了異議,俄國領事波羅夫斯基還是提出的他的不同觀點“親愛的楊,據我所知,目前清帝國正面臨着可遇見的分裂局面,被你們驅逐的滿族大臣正在北方和各省醞釀軍事行動……這種局面下,李中堂大人如何來保障各國在華的利益?”

楊士驤異常自信的微微一笑,這該死的俄國佬,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他自然比俄國佬更瞭解目前的局面,在8省督撫和朝堂上漢族大員組成新內閣之後,雖然這消息還未正式對外宣佈,但是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那些在各地掌握一定權力的滿族官員也在蠢蠢欲動。

山西布政使費揚穀在朔平府舉起勤王,太原府的淮軍張景星部正趕去彈壓,濟寧府旗城的滿人作亂,殺官舉旗,自不量力舉旗‘清君側’的大旗,兩江總督劉坤一已經命令徐州的練軍去平叛了,這些日來,各地滿族官員可謂是惶惶不安,到處可聞動亂的氣息。

而最嚴重的威脅,顯然並不是來自關內,而是來自關外奉天府、吉林、黑龍江都統的轄區,只是那邊的消息不甚明確,聽說關外八旗軍已經擁素有東三省虎將之稱的依克唐阿爲主帥,打起了勤王護駕的大旗,而蒙古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盟也有不尋常的動態……

不過,這洋人挑起這樣的問題,尤其是俄國人……這其中的用意更是值得玩味了,他冷冷的一笑,衝着波羅夫斯基拱拱手“此番朝廷實行新政,乃是皇上欽定所爲,那些旗人爲了蠅頭小利逆勢而爲,等待他們的只有失敗的結果,內閣有淮軍以及威名在外的粵軍聯手,平定叛亂的戰鬥規模應該遠小於外東北衝突吧!”

他這一個響亮的耳光倒是立時讓俄國人有些掛不住了,俄**隊號稱歐洲陸軍第一,不過現在實際上早落後於更加正規化德軍,而在外東北的衝突中,更是暴露了俄**隊武裝和戰鬥理念的落伍,面對武裝到牙齒的遠征軍被打得灰頭土臉的,至今都未能緩過氣了。

楊士驤顯然是告訴了在座的列強們一個淺顯的道理,即便排在龐大淮軍序列之下的粵軍,都能打得俄國人徹底沒了脾氣,純軍事角度來說,國內的內戰已經毫無意義和翻盤的可能性,他現在就能代表李中堂來宣佈,淮軍已經能夠徹底掌控局面。

看到俄國人吃了癟,威妥瑪爵士顯然頗爲愉快,作爲歐洲的老對手,俄國人在遠東的擴張早已引起了英國人的擔憂,能利用清國政府讓俄國人吃癟,無疑是一個良好的方案,不過,他現在更關心的不是打擊俄國人,而是確保英國延續原有的〖中〗國市場。

“楊大人,對於內閣能控制〖中〗國的局面,我想在座的諸位公使、領事都獲得了足夠的保證,大不列顛王國希望中堂大人承諾繼續履行以往兩國簽署的一系列條約,這將是我國政府繼續支持中堂大人的前提條件!”威妥瑪爵士終於開口涉及實質性問題了。

楊士驤嘴角微微一揚,淮軍就是靠着洋人的支持纔在洪楊之亂中一舉壯大的,儘管淮軍屢戰屢敗,但是勢力反而最終超越了擊敗太平天國的主力——湘軍,最終成爲了〖中〗國最龐大的軍事力量,所以,中堂大人在第一時間就作出了主動結納列強、尋求支持的戰略。

而對於這一點,他也完全同意,利用洋人想從〖中〗國賺錢的心思,來鞏固淮軍在國內的地位,這無疑是一舉兩得的好事,他笑眯眯的拱拱手說道:“威妥瑪爵士,您是中堂長期的好友,應該明白中堂大人的信用,不過……”

這不過二字立刻吊起了這些列強代言人的好奇心,一個個都伸長了脖子盯着這位儼然成爲新政府代言人的楊士驤……

“新內閣必須要爲兩國貿易樹立一些典範,中堂大人將確保英國政府在華貿易上已經確立的地位,但是,中堂大人希望與貴國重新就雙方貿易進行必要的磋商,最終能達成最惠國的貿易協定,希望貴國能爲〖中〗國商品的出口也提供同等的待遇!”

楊士驤侃侃而談,這些是淮軍大佬們商議出來、作爲新內閣業績的談判要求,中堂大人入主內閣後,勢必要做出一些個放的上臺面的成績,而且必須是儘快達成這些協議,那樣更能彰顯大人獲得洋人的支持力度,當然,爲了獲取這些利益,他們也準備放出另外一些權益,包括新增設開放口岸以及各種優惠的政策。

不過,英國人似乎並不怎麼領情,他提出要求後,威妥瑪爵士稍一考慮,便一口否決了重新對現有協議的磋商“楊大人,之前我們的協商中,大英帝國承諾對中堂大人執政的支持,並不包括重新協商原有條約這一款,所以,我不能認同您的觀點!

第1368章 重創南卡萊羅納第1235章 逆轉班加西第907章 不對稱較量(一)第99章 王宮秘事第991章 全球經濟危機的機遇第9章 第一堂課第703章 秦鎧的允諾第821章 有價票據的嘗試第439章 憤怒的沙皇第1008章 鐵血風暴第1145章 逼上絕路第670章 澳門、澳門第911章 終極對決的序幕第877章 朝鮮歸漢第253章 會戰,我選主場第475章 大投資和大產業第625章 圍爐夜話大展望第1266章 全力軍備建設第133章 醞釀在廣州的陰謀第1152章 巴拿馬港風雲第946章 切割日本第38章 洋布之戰爭第90章 新的基地第1010章 進擊巴達維亞第478章 重工業的爆發理論第333章 珍珠港的客人第592章 三巨頭第205章 意外的援軍第353章 中美舊金山條約第418章 怒江ii型淺水炮艇第1276章 印度洋烽煙第917章 無路可退第428章 意想不到的遭遇戰第1326章 從大西洋到太平洋第567章 魚死網破的局面第1277章 皇后級戰巡第218章 工業之做大做強第280章 這個人,我要了!第1269章 巴黎之戰序幕第744章 第一戰果第641章 逆勢下的突襲第1343章 遭遇集火第400章 秦總督發飆了第508章 驚人的政策變化第1165章 海峽之戰(一)第543章 第二計劃第1238章 夏級戰列艦的首秀第51章 英租界風雲第515章 李中堂的海軍款第911章 終極對決的序幕第1153章 賣個好價錢第1361章 琉球號的逆襲(三)第369章 重工業的原動力第872章 新聞和民亂第280章 這個人,我要了!第615章 軍官特別教導團第961章 友好對待的價碼第1060章 皇家海軍的完美計劃第1045章 火控的終極形態第347章 一切威脅,都要清除第746章 東海大決戰(二)之聯合齊射第276章 塵埃落定、坐地分贓第28章 巨炮、巨炮第8章 官升三級第665章 不同的新政之路第664章 新政之三分天下第1194章 陸軍新武備第778章 出兵還是防守第136章 反亂海防城第1060章 皇家海軍的完美計劃第64章 大變革的序幕第426章 新思潮的戰爭第391章 中國的版第1126章 中國領地的價碼第500章 爭奪經紀人第757章 悲慘世界第87章 歷史的宿命第1343章 遭遇集火第776章 決戰雙城子(二)無畏衝鋒第403章 一千萬的大手筆第898章 鉅艦出擊第166章 改造完成,開始吧!第774章 決死衝鋒和覆滅第1069章 擊沉胡德號第173章 緊鑼密鼓第1272章 致命時刻第277章 腹黑趙烈文第763章 捕俘第157章 良民? 海匪?第191章 歷史的小轉變第750章 怒吼吧,火炮(三)之特種炮彈第228章 紅河逆襲戰第1361章 琉球號的逆襲(三)第1317章 對峙佛羅里達海峽第31章 鬥爭、在馬尾第1124章 非洲擴張計劃第327章 日本的二手艦隊第299章 咱是文明人第337章 舊金山港的炮聲第160章 廣東開發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