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鷹眼設計

正如葛森對楊輝說的,鷹擊-1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鷹眼的性能。雖然光機所10年前就已經有成熟的高空高速攝像機了,但是僅僅是人工拍攝的膠片攝像機,和現在他們要研發的數碼攝像機完全是兩個概念。兩者雖然在成像上只有膠片和CCD的區別,但是攝像機的結構區別差別可不小。

楊韋和唐昌宏被光機所的李宏邀請一起參與鷹眼的研製工作,由於唐昌宏的飛龍外形結構推翻重新設計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所以他來不了光機所參加鷹眼的研製。而楊韋的飛控系統有60%的工作量落在鷹眼的攝像以及後端的成像上,所以他成了光機所的常客。

按照李宏組長給他分配的任務,楊韋主要是協助設計調焦系統和防震系統。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光機所設計的鷹眼光學鏡頭完全顛覆了他的認識。原本楊韋的光學成像知識僅限於小孔成像和凹凸鏡的組合,但是光機所幾天的見聞可算是讓他見識到了什麼叫精密光學機械。

爲此楊韋在狠狠的惡補了幾天光學方面的知識後,還在休息的時間還專門請教的李宏,“李組長,這幾天真是大開眼界,光機所的竟然都用上了計算機輔助設計!你是不知道我們還在用紙和筆一張紙的畫着圖紙呢?”

“少見多怪,60年代開始國際上已經開始使用計算機進行初期最佳化光學路徑搜尋和計算複雜的影響品質了,如MTF(調製度傳遞函數)等。MTF 值不但可以反映鏡頭的反差,也可以反映鏡頭的分辨率,這你應該知道。”

“當然,MTF應該是每一個鏡頭在出廠的時候都應該實際測試的。李組能不能給我普及下高空攝像機鏡頭的要求?”

楊韋要是這幾天沒惡補相關知識還真不知道MTF是什麼。衆所周知,對照片成像素質影響最大的是鏡頭的分辨率和反差。分辨率的單位是線對/毫米(lp/mm),相鄰的黑白兩條線可以稱爲一個線對,每毫米能夠分辨出的線對數就是分辨率。

如何測試鏡頭的分辨率和反差呢?通用做法是利用拍攝正弦光柵(黑白相間的柵格)的方法進行測試,當正弦光柵稀疏時,測量出的調製度M 幾乎等於正弦光柵的調製度;當所拍攝的正弦光柵密集時時,鏡頭成像的調製度逐漸下降。

對於原來調製度爲M 的正弦光柵,如果經過鏡頭到達像平面的像的調製度爲M ’,則MTF函數值爲:MTF 值= M ’/ M。由此可見,MTF 值必定大於0,小於1。MTF 值越接近1,說明鏡頭的性能越優異。

李宏點點頭,很滿意楊韋旺盛的求知慾:“高空攝像機鏡頭的基本要求是質量要輕,分辨率要高,相對照度要高,畸變要小,波段覆蓋範圍要寬等。我們現在設計的鷹眼鏡頭的結構爲全玻璃鏡片結構,共七片,分爲四組,每組中含一片非球面,一隻鏡片上只安排一面爲非球面,另一面爲球面。你知道爲什麼嗎?”

“這個我知道,若在一隻鏡片上安排兩面爲非球面,則實現兩面同軸同心的工藝難度較大,一面球面一面非球面可以方便在工藝上實現兩面同軸同心。”楊韋回答道。

李宏見楊韋是真的下了功夫倒也是談興大增:“這次設計的鷹眼焦距142.000 mm,後焦距41.452 mm,鏡頭自身總長175.591 mm,光學總長217.043 mm,光圈數4.5,光闌孔徑31.6 mm,入瞳孔徑61.643 mm,出瞳孔徑32.69 mm,像高50.08 mm,相對照度87.6%,視場角20°,全視場分辨率大於 275 線對/mm。可以說在飛龍以5000米的高度巡航時基本可以分辨地表的人、設施等。”

“李組,這次我們採用的是CCD成像,與傳統的膠捲成像在鏡頭上有什麼差異嗎?”

李宏很吃驚楊韋可以問出這麼有層次的問題:“傳統膠捲對紫外線比較敏感,外拍時常需要加裝UV鏡。而CCD對紅外線比較敏感,鏡頭增加特殊的鍍層或外加濾鏡也會大大提高成像質量。這個具體怎麼處理還需要進一步實驗比對。”

楊韋聽完了不自覺的鼓起了掌,“但是這一個鷹眼的鏡頭,我看就能獲得幾百項專利了,可以衍變出一款暢銷的數碼攝像機了。”

шшш_ Tтkǎ n_ ¢ ○

李宏擺擺手:“還早,就不說高質量的CCD現在我國還不能生產。就光學鏡頭而言,它涉及到光學技術、機械技術等。我國現在光學鏡片的製造還遠比不上萊卡,卡司、佳能等外國廠家。如果大規模生產的話,必定是比不過人家的。”

其實光學鏡頭製造行業是一個資金密集、並融合了光學技術、機械技術和電子技術等諸多現當代先進科技的技術引領型產業。一方面,光學鏡頭製造行業對自動化精密生產、檢測設備的投入要求較大;另一方面,該行業的技術含量較高,工藝技術和生產管理水平直接影響產品質量和良品率高低,直接決定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成本優勢,並對產能規模提升形成制約。

楊韋直說:“受教了,受教了。不過我相信以華國人的智慧會逐漸趕上外國先進技術的。”

“當然,這一點我從不質疑。”

“不過,李組,鷹眼高速的性能是怎麼設計的?膠捲攝像機是靠膠片的快速運動,那麼CCD可以在飛龍以200km/h的速度下拍攝清晰嗎?剛纔你說的鷹眼的視角在20度,我稍微算了下那麼它的拍攝面積大約在2平方公里左右,飛龍想要飛出這個拍攝範圍還要十幾秒呢。”

李宏也是知無不言:“20度是最大範圍,鷹眼的最佳視角範圍是在10度左右,那麼拍攝面積也就0.5平方公里,也就是飛龍在5內就可以飛出拍攝範圍了。我不知道你怎麼理解高速的?我理解的是鷹眼的高速功能並不是一定要每秒達到500幀以上,這樣的話不僅是數據處理不過來,而且很大程度上是浪費。鷹眼高速的目的是多副照片的疊加以提高圖片的分片率。具體的拍攝速度還要後期更加實際拍攝而定。”

“李組,真是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和你一番交談後我才發現,在設計飛龍的時候,我是有多麼的想當然了,完全是生搬硬套,要不是你們光機所出馬幫助,我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楊韋聽完李宏的想法後,感慨的說。

“多交流,多學習。這是學術的魅力所在。”

........

第一二八章 兼顧第十一章 大一結束 計劃開始第六十八章 鷹擊動力裝置第八十五章 推銷第九十二章 三營來訪第四十九章 飛龍擱置 備戰考試第一五九章 專業跑項目第一五五章 CAX討論第二十三章 院長再請 準備試製第76章 圖像數據處理第六十七章 鷹擊和鷹眼第七十一章 鷹眼設計第一零八章 傳音2第十六章 核心機 理論計算第三十八章 夜訪嬸嬸 合作外貿第一二七章 支援2第二十五章 核心機點火 艱難測試第二十五章 核心機點火 艱難測試第一三九章 布爾戈斯第一一三章 清點&總結第十二章預計不足 裹足不前第十五章 核心機 結構選擇第一四三章 賽前3第一一六章 功能測試第一零五章 麻栗坡第一三八章 人才問題第一零二章 最後的準備第一章:天降異雷 莊周夢蝶第十三章按時而來 聆聽建議第一一三章 清點&總結第一零三章 最後的準備2第四十五章 大涵道比 設計不易第六十六章 制導方案 葛森入夥第八十七章 試射準備工作第七十四章 計算機難題第一章:天降異雷 莊周夢蝶第十五章 核心機 結構選擇第四章雞肋雞肋 食之?棄之?第四章雞肋雞肋 食之?棄之?第二十八章 航模首飛 試飛成功第五十一章 返回金陵 明竹歸來第七十四章 計算機難題第一四六章 留學?第二十四章 開始試製 齊頭並進第一零一章 採購計劃第一五二章 計算機曙光第七十七章 組裝完成 試飛計劃第三十七章 推銷航模 達成協議第一二八章 兼顧第一三三章 前往鵬城第十六章 核心機 理論計算第八十四章 與軍方會議第一五一章 航模協會第二章:慰問連連,從頭開始第八十八章 開始試射第九十四章 偵察演習2第七十一章 鷹眼設計第十七章 核心機 結構設計第八十八章 開始試射第九十二章 三營來訪第四十章 列車臥談 籌劃生產第一二八章 兼顧第一一八章 序幕第一零四章 抵達滇省第九十章 實彈試射第一四零章 故人第五十六章 新的合作 戈力出世第七十八章 飛龍首飛第八十九章 第一次試射第一四一章 賽前第一三六章 新型電機第一二七章 支援2第一五六章 方向第一五六章 方向第一二四章 結束第一零七章 傳音第五十章 考試結束 學校頒獎第十四章 瘋狂模式 鯨吞虎噬第一二二章 出人意料的變化第一四五章 賽後第一三二章 鵬城消息2第七十二章 鷹眼缺陷第十二章預計不足 裹足不前第六十九章 飛龍瘦身 魔改Hong-6第一三三章 前往鵬城第一章:天降異雷 莊周夢蝶第一五六章 方向第九十二章 三營來訪第九十六章 驪山軍演2第一二四章 結束第一三二章 鵬城消息2第十一章 大一結束 計劃開始第一百四十八章 感受工程藝術之美第一零三章 最後的準備2第十三章按時而來 聆聽建議第二十八章 航模首飛 試飛成功第一零九章 午夜槍聲第三章 一語驚醒 砥礪前行第一三一章 鵬城消息第二十八章 航模首飛 試飛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