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元八年,初春三月。
正是一片鶯飛草長的好時節。前日夜裡剛剛薄薄的下了些雨,城裡的桃花彷彿趁着一夜春雨全都盛開了,襯着都城的景色格外好看。沿着都城的錦河裡,更是遊船如織。
當日裡,城裡各個詩社的文人雅士討論的熱門話題是有誰能拿到相府江家“千金宴”的名帖。
當朝相爺江敬修一直是鏡離國的傳奇。少年有成。是先皇永壁二十二年的狀元。在那年連中三元,殿試時於先皇對詩吟句、審時論策從卯時一直到酉時。大殿之上,如若無人,興起之時當場揮毫,一篇《國祚論》讓朝堂衆人無不心悅誠服。聖大悅,贊:“治世之臣”。欽點爲狀元,封授“翰林院修撰”。那時的江敬修不過剛剛弱冠。永壁二十七年,江敬修入閣爲相,爲朝堂重臣。
永壁三十五年,先皇駕崩,臨終將十三歲的太子陳承乾託孤於江敬修。江相爺忠心輔政,陳承乾年齡雖小,但少年老成,可堪教諭,每日勤於政務,鏡離國國力漸強,一片盛世強國之景。
朝元六年,陳承乾惡疾駕崩,因無子嗣,胞兄陳景然繼位。繼位伊始,朝堂動盪邊境被犯,江敬修兢兢業業,謀斷有功,爲陳景然依重。
江相爺膝下無子,僅有一女,閨名江韞玉,相爺欲在今時愛女及笄之日,舉千金之家財辦千金宴。名爲千金宴名士,實則爲千金愛女找一可託之人。收到名帖的,具是文人雅士、高門望族。
如果您是一介布衣、江湖草莽,也無關係,相爺早在錦湖邊設下詩局,爲時三天。相爺門下高足甚多,如若在下能對上這些進翰林們的三個對子,亦可獲得門貼。雖然對子不好對,但好事之人衆多,加之聽聞江家小女蕙質蘭心、容貌卓絕,引得都城裡未曾婚配的男子無不人趨之若鶩。
曾有城南一秀才,有三分才氣,幸得了一帖子,不日就拿到常去詩社裡去露臉,衆人蜂擁去瞧,只見帖子是以青檀樹皮製成的檀紙所做,柔韌有青檀香,左上有隻白鳳,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灑金的帖子上以神韻超逸瘦勁清峻的漢隸寫着“千金宴”,文曰:朝元七年,春朔。江敬修備薄酒一杯,聊表芹獻。據傳,這白鳳與漢隸具是江韞玉所畫寫,只是白鳳望之溫婉,漢隸卻力透紙背,筆勢豪縱,古樸厚實。實實不像出自閨閣女兒之手。不由得引發衆人一番讚歎。對這秀才豔羨不止。
又聞聖上得知江相爺千金宴之雅意。下手諭也要在宴會當日前來吃酒道賀。御賜專司海物與糕餅的御廚兩名。宮中黃門也不時在相爺府進進出出,打點事宜。這等面子與熱鬧,更將千金宴聲名遠播。一時之間,鏡離國竟沒有比千金宴更熱門的話題了。
明日便是千金宴。已是黃昏之時,來湊熱鬧的人也去的七七八八。翰林們正欲回家休沐,有一男子施施然走來,向衆翰林行禮,說:“學生請試對”。
衆人擡頭,只見這男子身着白衣,朗眉星目,溫潤如玉。此時脣邊淺淺帶笑。全身並無他物,僅在腰間繫一白玉佩,寶氣內斂,雕工精美,一看非凡品。這人襯了這玉,正是詩中所說:金相玉質。
衆翰林雖近日來閱人無數,看了此男子,不由心裡暗暗讚歎。有位去年剛三甲進士出身的王翰林,平時也是風流人物,自詡有匪君子。見此男子也心生比對之意。腳下忍不出向前一步,向這男子屈身行禮,口中稱道:“在下姓王,字舜之。願與試對。"這男子微微一笑,拱手謙讓。
王翰林看了春日暮陽下的都城,出了上對:“春山如畫,鳥飛錦帳幃中。”這男子依舊是淡淡的笑容,對曰:“秋月如盤,人在冰壺影裡”。
衆人都撫掌讚歎:“妙對!妙對!這春山對了秋月,冰壺對了錦帳,真真玄妙工整!”王翰林略一思索,又出上聯“花塢春晴,鳥韻吹成無孔笛”。
此對難在畫中有聲,花鳥襯笛韻,衆人聽聞,頓時鴉雀無聲,一時都在自行思量。這男子卻沒有遲疑,道:“這有何難?我下對是樹庭日暮,蟬聲彈出無絃琴”。
一語既出,王翰林臉上已是青白一片。心知此男子之所學,並不在衆翰林下。只是不知誰家公子,打扮氣度,應是高門望族,只是自己未曾耳聞。這王翰林雖平日自視頗高,倒也是個心胸坦蕩之人。此時已爲這男子文思折服,向這男子屈身行禮,雙手將千金宴拜帖奉上。
這男子笑道:“舜之兄未曾出第三對,怎將這拜帖贈我?”王翰林汗顏:“請教公子如何稱呼?公子所學遠超在下,如不將拜帖贈予公子,便失了相爺宴請天下有才之士的雅意。”
這白衣男子微微一笑,伸手接過拜帖,並無客套推辭之意。向王翰林回禮,道:“在下姓岳,名明淵”。
此語一出。在場一片譁然。
若說江敬修是鏡離國先皇時期的傳奇,那麼這嶽明淵便是當朝的顯赫奇葩。岳家是鏡離國開國重臣,其祖父爲鏡離國打下赫赫版圖,鏡離建國初期,邊境未曾穩定,嶽明淵自幼隨父輩出徵,戰績顯赫。
二十三歲鎮守西南,已是封疆大吏朝堂重臣。去年西南扁只、沙南等小國聯合來犯,這嶽明淵提彎弓射敵首,在敵人萬軍之中幾進幾齣入無人之地,大破敵軍。難得的是,嶽明淵在鏡離大獲全勝之後嚴肅軍紀,下令如有對當地居民強取豪奪或私犯民宅的,斬!同時對當地官員與名士招安。使得這幾個小國形勢穩定,並與鏡離簽訂歲貢協議,而鏡離向各國國王頒冊封證書與印璽。保這些小國之平安。
本這協議並無異處,難得的是這幾國的進貢,貢的不僅是當地所產特產土物,更有當地特色工藝鐵器兵器打造的能工巧匠。
捷報傳至朝廷,聖上大悅,封”武安侯”,取的是文定武安之意。
這武安已是鏡離國婦孺皆知,如今,這嶽明淵文采斐然,已讓衆翰林不由折服。文定,並非虛名。
只是這武安侯自西南來到都城,難道爲的是這一拜帖與千金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