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酒全當地媒體記者請求採訪的人數較多,還未組建起來的劇組就藉助東風賓館的地方,召開了一場簡單的新聞發佈會,通告一下電影籌備新的情況。
而在當天,也一下子涌來數百多名媒體記者,全國各地的媒體都往這沙漠之地涌來。
發佈會上,張蔓玉成了焦點,連李東來和劉德化亦不如她受到的關注多。被問及是否是要復出時,張蔓玉表示,“這並不是復出,只是接到李東來的邀請覺得自己沒有理由拒絕。而且奧斯卡最佳編劇的作品的確不一般,劇本故事講的非常棒。這些年也不乏有好萊塢作品對我發出邀請,卻一直沒有做出迴應,就是不想讓自己拍一些不喜歡的東西,那是對粉絲的背叛。但現在不一樣,一部優秀到難以放下的作品,一個華人影視圈中的代表人物,還有永遠不老的華仔。哈哈,實在難以拒絕這個誘惑,就乾脆答應了。”她說的很輕鬆,只是暫時出來重溫一下以前的工作拍這一部電影而已,並不算是復出。何況她的息影也並不是徹底息影,多多少少都有客串一些角色的,只能算是半息影。
記者緊追着問道:“那以後還會出演其他導演的作品嗎?”
張蔓玉笑笑道:“那就看緣分了,如果作品好,心情又恰到好處的話……也是說不準的事情。”
李東來接過話茬,替她分擔一下壓力,笑道:“能邀請到蔓玉姐開始也並沒有抱多大的期望,主要還是華哥的面子大,最終真的讓他說服了張蔓玉。”
劉德化不認賬,調侃道:“只有我一個當然不行啦。否則她這麼多年,早就出來重新拍戲了,數不清的導演會邀請她。可現在重新接拍了這部電影,也可見東來的面子更重要。我是豁出去老臉來求她出來。甚至說我在電影裡都是給她配戲,她是正主角,她還半信半疑。導演你解釋解釋,我說的是真的嗎?”
張蔓玉也好奇看向李東來。
李東來笑着點頭承認道:“雖然是男女雙主角,但從全部戲份上講,女主角的確更加重頭些,你纔是第一主角。蔓玉姐,滿意了吧。”
張蔓玉故作一副才滿意的表情應承,“算你們啦,故事的確很好。又有一段時間要忙了。”
李東來哈哈一笑道:“我還指望這部電影衝擊奧斯卡呢,到時候華人第一位奧斯卡影后就在我的電影裡誕生,想想都夠刺激。”
這話一出,現場頓時哇身一片。記者們頓了頓,就瘋狂的閃爍閃光燈。
記者追問道:“導演,請問這部電影是要準備衝擊明年的奧斯卡嗎?這算是你對今年沒有入圍奧斯卡做出的迴應嗎?”
李東來笑笑,依舊是一臉謙虛,可說出的話卻霸氣十足,“爲什麼不可以。半個世界的人羣中最好的男、女演員都在這裡,我也不算差,這樣的組合你們不覺得目標應該放得更高一點嗎?不管是奧斯卡、金球獎,還是華表獎、金像獎,都是頒發給最優秀的作品。沒錯,我們就是要做最好的電影。”
他的信心和出口的期許,也讓劉德化心裡多了些許憧憬。他故意擦了擦額頭,對張蔓玉說道:“亞歷山大了,你覺得呢?”
張蔓玉也感覺到李東來強大的信心,卻故意調節氣氛撒嬌道:“導演,別給我們壓力,要是拍砸了我們都要給影迷罵死不可。”
“哈哈”李東來一笑道:“大家一起期待吧。”
就像李東來說的那樣,華語電影節,最出色的男女演員加上最出色導演的組合,還能不無往不利嗎?
多年來,藝謀、小崗、凱歌、家偉等沒有完成的衝奧心願,再加上李東來屢次衝擊奧斯卡最佳導演失敗,這次能夠成功嗎?
三人都是能說會道的大腕,時不時的現場小玩笑調侃,更是讓現場輕鬆又活躍。連帶記者們臉上亦是笑容滿面,笑聲連連。
現場記者們也感同身受,只能說李東來面子太大,居然請動了張蔓玉。雖然不知道這是個什麼故事,光看這副場面,就已經可以將這部電影上升到來年最受期待的華語影片行列了。
只能說……選角太好!
張蔓玉儘管十五年(1989-2004)所向披靡的獲獎傳奇足以被繼續書寫,卻依然在事業巔峰期急流勇退,進入了“半隱退”狀態。
在她看來,人生不應該只有拍戲。
十年至今,張蔓玉除了幫襯朋友客串幾分鐘(如艾薩克?朱利安的《萬層浪》、夏永康導演的《全城熱戀》),沒有主演過任何新戲。
自榮獲戛納影后以來,常有大導演和大製作找上門來,張蔓玉卻都一一婉拒,其中包括《讓子彈飛》、《滿城盡帶黃金甲》、《南京!南京!》以及巴黎盧浮宮參與制作的《臉》等優秀電影。2009年導演劉偉強和黃百鳴接受採訪時被問及女演員身價,劉偉強隨即笑言張蔓玉“無價”,因爲拍不拍戲只看“緣分”。而香港金像獎主席文雋亦曾撰文《誰能請得到張曼玉再拍電影?》,慨嘆其重歸影壇的遙遙無期。
謝絕了大量電影邀約的張蔓玉進入了被稱爲“永遠有檔期,又永遠無檔期”的令影迷極度期待又無奈的階段,而她本人則將時間分配給了生活、公益慈善和音樂興趣。
07年時候她獲得上-海國際電影節頒發的“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領獎時表示:感謝所有支持她和不支持她的人們,因爲支持者的鼓勵和不支持者的鞭策,讓她決心成爲一個好演員。
而自20世紀90年代後期起,張曼玉多次受邀擔任國際電影節評審,出任海外頒獎典禮嘉賓,並在國際時尚領域率先爲華語影星開闢道路,由此躋身國際影星行列。
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有好萊塢製片公司已開始與張蔓玉接洽工作。而張蔓玉對好萊塢商業大片並不盲目遷就,在1998年12月接受美國CNN電視臺連線採訪時,即明確表達了自己的謹慎態度。
2004年11月14日,美國《紐約時報》刊登文章《爲什麼張蔓玉不是好萊塢明星?》,專訪中張曼玉對於曾經謝絕《藝伎回憶錄》、《007》、《X戰警2》等好萊塢電影邀約給出如下理由:“如果我開始拍這樣的電影,他們不會以我爲榮,我會覺得自己好像在欺騙他們。我不希望半個世界的人覺得我在欺騙——我們有13億人,而我在乎這個。有比拍好萊塢電影更值得我驕傲的事情去做。”
2007年4月10日,英國《獨立報》刊登專訪《爲何這位亞洲明星離銀幕而去》。文中提到張蔓玉少時在英國求學時曾遭受強烈的排外和歧視,她說那是她感覺很疏離的時期:“我變得非常自衛並對自己的文化產生防衛意識,直到現在仍是如此。我接到過一些陳詞濫調的中國角色的好萊塢電影邀約。這些我都不會接受,因爲如果我真的拍了,我會覺得背叛了自己的人和自己的文化。”
相比可以快速提升知名度的好萊塢大片,歐洲小製作文藝影片反而對她更具吸引力,因爲她清楚明白自己的特色和定位,如果爲了名氣和金錢開始濫接好萊塢大片,無疑是在背叛自己也欺騙影迷。
她聰明又有理性,不會盲目追逐名聲,又有自己的堅持。這樣的女演員在如今的時代愈發顯得可貴,簡直就是熒幕典範。
就在去年,也就是2010年時候,她還在英國導演艾薩克?朱利安的《萬層浪》中客串“媽祖”時表示:希望越來越多人喜愛中國元素。她期待更多華人影星闖進國際影壇,但自己不會去演貶損文化的角色。她坦言並不眼紅拍攝好萊塢電影的機會,因爲那裡適合她演的角色很少,所以不一定去追求在那裡的成功。
而這次接受李東來的邀請,何嘗不是因爲李東來是打入好萊塢最成功的藝人原因。
還有比拍華人導演最出色的那一個的電影打入好萊塢更好的途徑嗎?
何況李東來的這部電影雖然是科幻片,但從內容上看,更像是一部文藝片。一個堅強的喪子女性,如何歷經千難萬險從太空回返地球。內容也同樣很吸引她。
而劉德化亦是在《盜夢空間》之後,在西方擁有一定知名度。
看到這個組合,媒體也不難發現,李東來主打的是西方市場。
結束了發佈會後,次日各家報紙上頭版豁然寫出“最佳男女主角加最佳導演,無敵組合劍指奧斯卡”的標題,對昨日新聞發佈會上的情形做詳細報道。網上消息要更快一些,關於東來哥霸氣十足的喊出要靠這部電影再戰奧斯卡最佳導演的討論更是火爆。
有人認爲他已經開始膨脹了,有人認爲他早已經具備拿獎的實力,早該拿了,並不算誇張。
雙方各執一詞,展開激烈討論。但大部分人都認爲,“劍指奧斯卡”這句話從李東來口中喊出來,要比從藝謀、凱歌、家衛等人口中喊出,更多一分信心。
新聞如此格力,自然也將李東來這部連名字都不知道的電影炒得火熱異常。
李東來在安排了此間事,將剩餘的工作交給其他人後,就馬不停蹄的趕在2012年元旦之前回到京城。他是受邀出席2011年國劇盛典頒獎晚會的。(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