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計劃的實施

“事情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你們感覺怎麼樣?”

李泰目光掃視,從李淳風,王真儒,祖長明,盧承基,範越風,劉神威,魏旭等人的目光上略過神色嚴肅道。

孔雀,白鶴,以及徐惠,都沒跟隨李泰隨軍而行,基本上都留在了幽州。

尤其孔雀,基本跟岑文本一起在負責整個幽州的物資運輸事宜,而白鶴與徐惠則在幫忙。

簡單的說,讓她們協助進行物資的週轉,其他的人見到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但如果李泰帶着他們行軍,就算打贏了那怕也要被人數落幾句,要沒把高句麗打下來,那李泰帶着女人行軍的壯舉,怕要被記錄在了史書上,更要大書特書啊!

而李泰提出來想要遷徙高句麗百姓的計劃,是在知道前線打了勝仗後,自己順勢提出來的計劃,但計劃歸計劃,想要完善這計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李泰在說了這件事情後,王真儒的嘴角不由抽搐,李淳風則是摸了摸鬍子,而魏旭則是不由摩挲起雙手來。

很顯然,魏旭對這能在戰場上建立功勳的機會還是相當渴求的。

李泰嘆了一口氣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幽州的情況你比我更清楚。

這一種事情經歷的多了……那也就習慣了。

醫療營好是好,但只要需要醫療營時,那人手自己就總是感覺缺少的,現在醫療營基本上也都只是跟着中軍行動。

“我知道你們的意思,但我也有我的考慮!”李泰開口道,

王真儒說到這裡不由感嘆道,“實際上既要討伐高句麗,那我們在後勤上終歸缺少人手。

“魏王,我有些不理解,您爲什麼比較堅持把高句麗人遷徙到幽州到遼水一線的沿岸。

李淳風說完後,王真儒出來對李泰道:

因爲討伐高句麗,所以全國資源都向着幽州,所以讓幽州顯得格外繁榮。

當然,可以從外面購買糧食,比如幽州地區購,但他們自己必須要有能種糧食的土地。

“如此我便放心了!”李泰不由鬆了一口氣,把目光放到魏旭的身上道,

就有點像是諸葛亮討伐魏國之時的屯田點,算是爲下一次討伐高句麗準備。”

“因爲幽州到遼水沿岸多是山巒,百姓更多生活在山坳與半山腰,能沿海居住的並不多。

聽到李泰的話,李淳風知道李泰並不是胡說,魏王所說的局面在將來是非常有可能的。

至於戰爭結束後自然有繼續安置他們的辦法,伱又何曾見過我是把百姓用完就丟的人!”

不過,還好隨着前線的城池攻下,對醫療營來說,至少有了一個落腳點。

至少比較起西域的西突厥,朝鮮半島上的其他兩個小國實在不值得注意。

李泰轉過頭看着劉神威說道,“英國公與江夏王跟着高句麗在前線的主力決戰了一場。

“不過若土地不夠,那我們應該怎麼樣進行安排他們,若他們在討伐高句麗過程中發生暴動又如何!”

所以你們醫療營便是先行前去蓋牟城,能夠救幾人,那就救幾人吧!”

李泰回答:“你跟範越風去佈置一個個寨子的落腳點吧。

雖然自己一直主張,要加大對海洋資源的捕撈,從而儘可能的替代掉對陸地糧食的依賴。

到時候,各種支持幽州這邊的政策肯定會被削減,而爲了維持渤海這一圈的經濟活力,就必須要給這個經濟圈一點刺激,這些高句麗人就是我的選擇。”

現在還好,靠着航運能夠支撐起很大一部分的運輸份額。

王真儒聽到李泰這般的話語,倒認可的點點頭。

李泰看着魏旭這麼的有信心,也滿意的點點頭,道,“既然如此,現在你便是跟着醫療營一起出發,前去蓋牟城吧!”

所以隨着討伐高句麗完畢,那幽州這邊不可能再享受到這般好的資源待遇,這是隨着大唐局勢所發展的必然。

至於想要單獨吃魚,想要吃飽的人,要麼是奢侈到一次性能夠吃很多條魚,要麼就是那些並不需要幹體力活的上層人士。

但只要高句麗被解決了,那隨着對國家戰略重心轉移,那朝廷對幽州的資源就會下降!

大唐是阿耶的大唐,政策是以阿耶爲準,不可能依據我的喜好來執行什麼政策的。

所以,這些百姓並不缺少活幹,至少只要有糧食,那麼他們就亂不起來!”

而李泰則繼續道,“但如果討伐高句麗成功,那就會造成華夏戰略中心的西移。

“還是我來回答吧!”李淳風站出來搖頭道,

畢竟至少在宋代以前,軍功纔是實現階級躍遷最硬實的渠道,都只恨自己軍功少。

聽到李泰的話,在場的幾人不由面面相覷,他們的確沒有想到李泰居然會這般話語。

“醫療營?!”魏旭聽到李泰這話倒愣了愣,把目光不由投向劉神威。

李泰明白王真儒說這話的願意,說到底還是兩個字——食物。

“戰爭這種事情都是未算勝,先算敗,否則我也不需要在戰時安排這些百姓了。等到勝利後全部強遷到內陸地區也就差不多了!”李泰對盧承基回答。

更不要說,李泰準備從幽州到遼水一線,每隔一個時辰的航運便建立一個村子,這樣對糧食的需求會更加吃緊!

wWW .ttκǎ n .c o

不過,王真儒的目光又投向李泰,道,“魏王可有曾想過,如何在戰後安置他們,至少要不出亂子?”

“這點真儒熟悉!”李泰說着便看了一眼王真儒,讓王真儒出來說。

但說實話,大唐到底是關隴貴族掌權的大唐,甚至在武則天上位,安史之亂等等的歷史事蹟之中,都隱隱約約有着關隴貴族與關東貴族對抗的事蹟。

但隨着時間進入到十月十一月甚至十二月,渤海沿岸結冰後,船隻無法進行運輸,那需要勞力進行運輸的數量會急劇增加。

王真儒說到這裡,神色倒是相當的自信。

在我看來還是把村子建的稀疏些,坐船一個時辰的時間能到就好了!”

就好像普通百姓原本是窩窩陪鹹菜,但海洋產業發展後變成了窩窩配鹹魚。

“如果按照以前的辦法,就是把這些高句麗的百姓遷徙過來後,讓他們跟着徭役混居,讓徭役帶着他們去我現在建設的工程之上找活幹,幹活幹多了,自然不會想七七八八的了。”

雖然他們也攜帶了一隊的醫者,但不論怎麼說蓋牟城佔領了下來,有了讓你們醫者發揮的前沿陣地。

亂?亂什麼亂,在這樣兩大國交戰的戰場上,這些百姓能夠撿回一條命,能夠有一個地點可以吃口飯,他們還有什麼好亂的。

若想坐船半個時辰就想到,那單個村鎮的可用耕地實在太少了。

不過,王真儒到底是回過神來,深吸一口氣對李泰道,“魏王,您準備遷徙多少高句麗人口,我好進行詳細規劃!”

盧承基聽到李泰的回答,連忙低下頭來,退到一邊去,面對大佬實在不敢說話。

而低成本的體力勞動者的主要食物必然是碳水食物,這就讓這些高句麗人過來,就必須要有些土地能種植糧食,沒有糧食,光吃魚,是不如吃碳水抗餓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幽州以北的百姓就更要自食其力了!”

“做不到嗎?”李泰聽到王真儒的口氣,略帶着幾分疑惑。

李泰道,“簡單的說,如果高句麗沒有被解決,那這些所在的村子就會成爲前沿陣地,爲協助大唐下一次討伐高句麗做好準備。

“剩下來的事情就交給你了,你帶上徭役也行,不良人也行,把所佔地區的百姓遷徙匯聚起來,讓他們跟隨運糧的徭役,將他們運輸到渤海灣沿岸,有沒有問題!”

王真儒微微放鬆,倒對李泰行禮道,“那臣便去製作這些寨子的規劃圖了!”

“魏王是不看好這一次討伐高句麗?”盧承基聽到李泰的話不由道。

聽到李淳風的話,李泰點點頭,並沒有反對。

李淳風深吸一口氣,明白了李泰的良苦用心,李淳風倒也不再阻止李泰這麼安排將來從高句麗遷徙過來的難民,反而對着李泰詢問道。

否則,至少全部都靠交易生存的村子,在這個時代實際抗風險力量是非常脆弱的。

是的,真正的問題是戰後的問題,李泰剛纔說的只是大方向上的規劃,但要落實到實處,到底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說到最低的保證,至少要讓他們不至於發生動亂吧!

“我已經有所考慮!”李泰看着王真儒認真的樣子道,

“把他們沿着渤海海岸線一路安置在了遼水,是真正解決他們生活的去處。

李泰看着劉神威離開,或多或少帶着幾分的唏噓。

且不說這時代本身就不重視人力資源,就算到了現在,誰能想到初級腦力勞動者會比機械的體力勞動者先感覺到被社會淘汰的殘酷呢。

王真儒在李泰的手下幹活已經幹得長了,很清楚在實際的工程中,往往會出現魏王腦袋一拍,就想要往工程裡面加項目的操作。

因爲只要幹體力活就必須要補充足夠的碳水,否則底層的百姓吃不飽,那根本就不可能幹得了比較重的體力活。

雖說魏王您一直主張沿海地區的儘可能發展捕魚行業,但如果沒足夠寬闊的平地,而只有山地的話,那也沒有辦法制造足夠的船塢,更不要說進一步發展了。

至少土地足夠他們活下來。”

“半個時辰?”王真儒聽到李泰的話倒不由吃了一驚。

聽到這話,李淳風倒若有所思道,“魏王的意思是,減少他們的耕地,逼迫他們從事航海之類的行業!?”

“還請魏王放心,在渤海沿岸結冰前,幽州這邊的糧食都能供應到!”李淳風回答道。

魏王的要求自己能怎麼辦,回去熬熬夜,靠自己精神天賦頂着,先把規劃圖做出來再說。

在我看來若是真的要遷徙,劍南道,嶺南道之類的地方,應該更加的合適吧?

雖有我政策導向,但更重要得還是因高句麗的存在,所以讓朝廷捨得砸入這麼的錢糧來。

畢竟這年頭,當甲方是魏王時,自己哪裡來得拒絕權力啊!

“按照五千人集村並寨的標準,從幽州沿海開始,到遼水入海口,儘可能沿海佈置村寨,至於具體多少的密度比較合理,以航運爲標準至少能半個時辰內到達最合適!”李泰道。

“交給我吧!”魏旭此刻卻是興沖沖的說道,“這件事情我拿手!”

以後修建棧道,也讓這些人出一份工,多段多點工作,從而最快速的修建好棧道。”

然後對李淳風道,“淳風,需要你做好物資上的準備,第一批百姓數量應該不高,頂多也就是五到十萬左右,但這糧食的供應是長期的,需要幽州這邊做好糧食的供應準備了!”

說到底這時代還不是明朝,那時候關寧防線一片坦途,現在的話,差不多都還淹沒在海水裡面,至少五千人的村子想要在山上自給自足是不現實的。

“幽州這區域想要發展起來,那就必須要把渤海盤活,而渤海想要盤活就不能讓這些百姓拿到太多土地!”

“遵命!”劉神威聽到了李泰的話點點頭,倒馬上出去準備了。

不過,絕大多數的海產品只能夠說替代掉了配菜,而不是替代掉了主食。

畢竟對魏王來說,那恨不得把一個人當做兩個人來用,又怎麼可能做浪費人力的事。

這也是李世績與李道宗的本部幾乎不帶醫療營的原因,他們也知道醫療營的好處,但作爲前鋒,不帶醫療營更能發揮出他們的戰鬥力。

而現在隨着這場關鍵性的區域戰爭結束,並攻下前線較爲重要的城池,總算是有了醫療營能夠施展身手的地方。

當然醫療營如果繼續待在中軍中,倒也沒有誰怪劉神威,但李泰相信,劉神威絕對是願意先行一步多拯救幾個人的。

而且,隨着李道宗與李世績兩人攻下了蓋牟城,佔領了前線要地,李世民所率領的大軍,也要順勢真正邁入高句麗的土地了!

下一章,十二點或者一點吧,不用多等,明天再看。

第309章 破碎的計劃第176章 被腐蝕的蘇定方第416章 佛家律宗第384章 吐蕃的命運第98章 杜如晦踩坑了第521章 各自的應對第279章 整頓親衛第79章 與杜如晦的交鋒第30章 世家的根基第206章 秉燭夜談第473章 銅牆鐵壁第309章 破碎的計劃第366章 吐蕃的實力第220章 高句麗的特產第500章 出人意料的運兵速度第117章 邯鄲學步第266章 河湟谷地的規劃第243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468章 李泰的兵家大計第53章 捕魚第327章 西域的謀劃第258章 覆滅第348章 宮裡見聞第446章 魏徵之死第510章 李泰的提議第5章 鴨蛋王第395章 李泰缺人中第266章 河湟谷地的規劃第316章 不可能的任務第276章 李淵駕崩第435章 新的馳道第536章 拿下平壤城第442章 萬象神宮第302章 吐蕃的使者第180章 千年一遇的機會第217章 第二百一十六 任雅相的任務第139章 意外的人口第216章 求教戰部天賦第23章 匯聚學府第497章 淵男建入局第487章 精神天賦的運用(今天一更)第513章 學府兵的未來方向第239章 李泰的謀劃失敗了第410章 張玄素被刺第455章 復仇VS團結第100章 心黑第377章 李泰的堅持第218章 親兵入伍中第106章 女子織造學府第58章 以醫者爲榮第244章 衆人商議第307章 褚遂良的麻煩第407章 收下武媚第250章 李靖的任務第441章 黨仁弘案件第107章 越王府第一奸細第161章 與李世民閒談第187章 杜如晦的到來第216章 求教戰部天賦第262章 青海的重要性第127章 長樂來訪第281章 閻家第156章 冬日第221章 觀風使至第19章 製作手套第337章 廉租房第195章 火之法則第514章 被劫掠的遼東城第423章 糖衣炮彈第513章 學府兵的未來方向第374章 武媚努力中第27章 曲轅犁第109章 李世民的決斷第149章 新的計劃第289章 青海生風波第76章 流外官第84章 帝國的執行力第398章 征討高昌第515章 登陸平壤沿岸第174章 畫大餅第343章 大唐的棋聖第423章 糖衣炮彈第189章 迷茫的高季輔第254章 慕容伏允的決策第474章 令人絕望第371章 李泰的仁慈第258章 覆滅第259章 向李靖請教第281章 閻家第484章 占城稻第228章 回來的岑文本第182章 天津發展中第366章 吐蕃的實力第24章 學府內的會議第125章 李泰的目的第435章 新的馳道第68章 繼續科考第344章 翻天去吧第519章 李淳風的推薦(今天一更)第70章 馬周的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