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面見玄奘

李泰知道長孫無忌會對絲綢之路感興趣,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的母親長孫皇后。

身爲長孫世家出身的女子,長孫皇后實在太瞭解自己這哥哥了。

如果他一直被李世民壓着倒沒什麼事,整個人不說機智百出,但至少也是謹言慎行。

但只要讓長孫無忌進入到官場,尤其掌握權勢後,長孫無忌便會非常容易得意忘形。

再加上楊堅是怎麼建立隋朝的,李淵是怎麼樣建立唐朝的,不論是李家還是楊家,某種程度上來說,都不過只是隴西貴族放在臺面上的人物,外戚自始至終都是對皇權的最大威脅。

所以,李世民倒提了幾次要讓長孫無忌當三省六部的正官,都被長孫皇后給勸下來了。

反正長孫皇后的態度是二郎賞賜我哥什麼東西都行,但就是不能讓他進入朝廷幹活。

李世民能怎麼辦,雖然心中有想用長孫無忌的心思,卻也只能放棄。

畢竟歷史上重用外戚造成這麼多霍亂都在那裡擺着,北周與隋朝是怎麼滅亡的,自己心裡能沒點數。

現在長孫皇后這麼懂事,自己怎麼會責怪她。

“阿彌陀佛,魏王有向佛之心,真乃是我佛門幸事!”

李泰聽到玄奘的話,倒是搖頭道,“我絕無此意,因爲我相信唯有真心方能換取真心。

李泰又沒親眼看到吐蕃施政的過程,同時在這方面的情報就又缺失了不少。

“魏王要我門下弟子爲大唐做細作?!”玄奘聽到了李泰的話,神色不由帶上幾分不愉。

“玄奘法師,我有一個不情之請,不知道玄奘法師您能不能答應!”

“阿彌陀佛!”玄奘聽到李泰的話,不由雙手合十,反而言語之中多了幾分釋懷。

“我會給與玄奘法師一定的資助,希望玄奘法師能夠爲了我大唐與吐蕃之間的友好交流貢獻一分力量。

“見過玄奘法師!”李泰看着眼前的玄奘相當鄭重的行禮。

李泰看着玄奘神色不由帶着幾分的從容,但言語中的語氣卻格外強硬。

所以,對這次絲綢之路的建立,長孫無忌還是相當感興趣的。

畢竟長孫無忌論起功績來說是李世民身邊第一人,結果就這麼虛度光陰,眼睜睜看着權勢這種東西就更自己沒關係,就算長孫無忌心態上有幾分堅忍,也不可能真什麼都不在乎吧。

到時候哪怕就只坐地收過路費,隴西貴族都能收到手軟。

一是這東西是切實能帶來利益,至於第二點那就是這個絲綢之路的建立,作爲其中的原始股東有助於增加自己在關隴世家中的話語權。

而且如果真聽從李泰所言,至少對於唯識宗的傳播來說,也不會是什麼壞事。

當然就算是再多,自己要跟玄奘見面,玄奘到底是要騰出足夠的時間來見自己。

真說起來,玄奘看起來更像是個在烈日下耕種多年的老農,皮膚彷彿是深褐色的老樹皮。

總而言之,接下來幾天李泰基本上都在幾家加入到絲綢之路的世家代表中來回跑。

所以,玄奘聽到李泰約見自己,還以爲李泰是想要替道家出頭,沒想到只是詢問有關吐蕃的事情,心中到底是放鬆了不少。

說實話,李泰對吐蕃沒有仇視,甚至也沒有滅亡吐蕃的意願。

他們也許矇昧,但並不愚蠢,尤其三十萬大軍大敗給王玄策這件事情對吐蕃來說實在是太過刻骨銘心了。

這段時間,過來拜會玄奘法師的人實際上還是相當多的。

所以,只要長孫皇后在後宮還在一天,長孫無忌便是便一日上不得朝堂。

否則青藏高原所帶來的地理優勢,對於大唐來說太危險了。

哪怕自己是魏王了,理論上來說只要自己打聲招呼想來也沒有人多說什麼。

不過,李泰明白,自己不能把吐蕃當做遊戲中的劇情事件。

李泰繼續道,“我只希望,所有前去吐蕃的佛子都必須要有寫日記的習慣,記錄他在吐蕃日夜發生的故事,以及吐蕃的風土人情,地貌風景。

至於怎麼保證絲綢之路上的安全,說實話,李泰能讓田長耕直接帶着學府兵一路橫推暢通無阻,但長孫無忌或者其他的世家或多或少也是會有屬於他們的辦法。

畢竟在七世紀,總共也就崛起了三個帝國,一個是阿拉伯帝國,一個是大唐帝國,另外一個便是雪域帝國吐蕃了。

畢竟就算是要派遣細作,那也是要向高層發展,你們只是過去進行正常的佛家交流,我又能夠探查到什麼東西。

但爲了大唐的安全,在自己死前,一定要把青藏高原拿到手裡。

玄奘倒也沒有跟李泰隱瞞什麼,把自己回來時,一路上在天竺的吐蕃見聞告訴了李泰。

不論他們知道或者不知道,李泰的人都要到,誠意要到,這纔是最關鍵的。

回來之後,我會派人來收走這日記,等到卷抄後把日記還給僧人!”

希望您每年都派遣弟子前去與吐蕃交流佛法,我會負責提供法師徒弟,一路前往吐蕃的路引過所,以及絲綢之路上的一切食宿做好後勤工作。”

所以這又怎麼可能不讓玄奘對李泰感覺到幾分的好奇呢。

所以像長孫無忌,李道宗之類是知道李泰要去幽州對付高句麗,但像獨孤家王家之類就未必知道了。

比如說徵兵劫掠啊,比如說給士卒分封土地啊,比如說拿到土地的士卒積極參戰啊……

這應該就是幹掉大唐周邊三大國家後,下一步大唐要進行的戰略。

若自己掉以輕心的話,那等到大唐解決掉了高句麗,薛延陀與西突厥之後,說不定就是一個已經完成了軍事改革,消化掉了印度土地,想跟大唐一決勝負的吐蕃了。

但滿遭損,謙受益,太過得意忘形總歸是會付出代價的,現在自己親自跑一趟,至少態度做到了。

現在李泰把注意力分散到幽州那邊,然後表示舅舅你是我親人,多多增加擔子。

“貧僧玄奘,見過魏王!”玄奘此刻看着李泰,目光之中也略帶着幾分的好奇與尊敬。

“阿彌陀佛,還請魏王言明!”玄奘神色肅穆,剛纔慈悲之色倒漸化不少。

李泰搖搖頭正色道,“玄奘法師,我只是想要跟您談一筆交易,若繼續這般無賴,那我便找其他佛家宗門談論了!”

基本上大唐想要真正的控制西域,輻射中亞,那就必須要把吐蕃給解決掉。

相對其他,除非魏王橫死,否則魏王幾乎是唐皇的未來接班人了。

畢竟,自己也不求扶持幾頭獅子,但扶持幾頭豺狼總應該的吧,總不能是一羣邊牧吧!

不得不說,作爲千古留名的高僧,自己看了玄奘一眼,或多或少就有幾分想着自己好像去信仰佛教好像也不是什麼壞事的念頭。

同時這些世家經過這次絲綢之旅後,一個個對這次商業貿易或多或少都是會有所準備。

畢竟在玄奘離開大唐的時候,李泰幾乎算是人生最低谷的時候。

畢竟李泰提前約了玄奘,玄奘自然也是跟着身邊的人做了準備的,知道魏王對佛法並不是很感冒。

畢竟像李泰那種直接讓軍隊跟着一路橫推也不是常有的事。

都已經是不情之請,但魏王還是說出來了,自己真的有拒絕的資格嗎?

畢竟要是大唐的世家連走絲綢之路自保的水準都沒有,那李泰或多或少也需要考慮將來如果真的要進行分封的話,需不需要對世家進行一定程度的特殊照顧了。

“玄奘法師,此次我來拜訪您,並不是想要跟您探討佛法,而是聽聞您向天竺取經時,遇到吐蕃入侵天竺,所以便向您過來詢問這相關的情況!”李泰沉聲道。

玄奘法師滿眼慈悲,彷彿身後更是騰昇起了佛光似的說道,

“我見魏王與我佛有緣,不如入我唯識宗如何?”

“魏王身有佛根,腳下便是佛土,入眼盡是佛國、又有和出世入世之分!”玄奘道。

只要是李泰想要聽的,玄奘倒也沒有什麼隱瞞的,基本都在李泰的細問下詳細告知。

基本上消息封鎖在了差不多三品與從三品以上的範圍內,若有誰泄露了,反正杜正倫因爲什麼被貶的,相信還是有很多人都是清楚的。

李泰聽到了玄奘法師的話,倒是搖搖頭說道,“我乃是世俗之人,不入出世之門。”

“還請魏王言明!”玄奘聽到李泰的話,心中不由苦笑。

如果這麼好的機會,長孫家不把握住,那可就是天理難容。

至少玄奘的實際年齡,可比他外表的年齡要高的多。

如今唐僧回到了大唐來,卻發現當初處於低谷的魏王,已經又成長起來,甚至把太子都給比了下去,成爲大唐第一順位繼承者了。

只不過他目光中流露出來的幾分的慈悲開悟之色讓李泰有幾分的心神盪漾。

長孫無忌自然甘之若飴。

畢竟出家之人與入世之人看問題的角度終究是有所不同的。”

從長孫無忌府邸出來,第二天李泰便找上了李道宗,他算宗室代表,李泰道,“族叔……”

因爲長孫無忌的眼光是有的,清楚知道隨着絲綢之路以後的風險越來越小,利潤定然會越來越大。

但是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這對於長孫無忌來說也是憋屈啊。

玄奘雖然只剛回到大唐,但卻也已經知道魏王的權勢。

所以他們也在學習,也在改革,也想要變得強大。

畢竟至少短時間之內,自己沒有必要跟吐蕃鬧僵啊!

很多手段在大唐境內世家自然不好意思弄出來,但等到他們出了大唐地界後,會有什麼東西施展出來,那怕就只有天知道了,畢竟身爲世家誰還沒有奴僕跟死士呢!

李泰既想要給將來對付埋下西突厥埋下種子,同時也是想要看看世家有什麼底牌。

那可真的是有危險時國家上,有好處時自己衝了,畢竟太聰明的人,真不適合做開拓。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泰自然不知道,吐蕃藉助針對戒日王朝的戰爭紅利,渡過了改革最危險的階段。

就這點上來說,至少在大唐的戰略轉移前,大唐跟吐蕃間還是能友好交往的。

我們需要的只是你們的交流的信息,大唐雖大卻也不是天下,終究會有所缺漏,能夠有一個國家提供參考,又有什麼不好的。

等到這些事情陸陸續續拜訪完,田長耕也安排好李泰在弘福寺與玄奘法師的會面。

“這……”玄奘聽到李泰的話,思考一會兒後,發現自己面對李泰實在沒什麼拒絕餘地。

李泰打量着玄奘能看得出來玄奘並不是什麼那讓自己印象相當深刻的玉面小生。

當然具體目的是爲了應對可能的討伐高句麗,這事很多世家到底還是不知道的。

而且自己也不是想要當天見面,約在了幾天後,玄奘還是非常容易安排出時間來的。

而李泰聽到玄奘的話,心中或多或少卻是有了幾分的判斷,

“吐蕃那邊是準備進行土地改革嗎?怎麼聽起來這麼像是給有功之臣發放田地的軍功爵制?吐蕃出大改革家了?”

就這一點上來說,吐蕃可不能小看。

只要不是涉及佛道衝突或皇家事就好辦了!

這些世家或多或少也都是消息靈通之人,他們也都知道魏王不日將會前往大運河巡視。

所以此刻玄奘面對的這李泰的交流,就算玄奘想要拒絕卻也找不到什麼合適的理由。

若我讓僧人做細作,那他們又如何能成就菩薩果位,我只希望能從不同角度去理解吐蕃的風土人情而已。

畢竟說到底,唯識宗這種理論上只在精英中傳播,也的確是需要上層人士的有力支持。

所以玄奘思前想後,最後還是對着李泰點頭說道,“貧僧多謝魏王關懷,願意爲兩國邦交的和平盡一分的心力!”

“大師能夠有此覺悟,青雀相信有大師在唯識宗在我大唐定然會發揚光大!”李泰也是對着玄奘行禮回答道。

一時間,兩個人的神情都顯得十分虔誠,氛圍看起來更是親密了幾分。

還有一章,應該是一點左右,不用多等,明天起來再看。

第159章 棉布第144章 順利通過第405章 西海的路(今天一更)第438章 危險的西域第305章 魏王的老師第280章 閻家第127章 長樂來訪第35章 行刺第149章 新的計劃第18章 與鄭鳳熾的交易第235章 李世民的詢問第487章 精神天賦的運用(今天一更)第5章 鴨蛋王第380章 年節禮物的發放第437章 陰謀進行中第297章 解讀第391章 結社率的野望第222章 滄州的高速發展第7章 馬周第373章 年節禮物第58章 以醫者爲榮第99章 杜如晦來訪第477章 被盯上的高句麗第533章 東北的戰略性價值(繼續一更)第30章 世家的根基第323章 頭疼的李世民第53章 捕魚第142章 嶺南地區的小計劃第510章 李泰的提議第50章 戰爭將起第290章 保護第103章 褚遂良與劉仁軌第69章 高陵沒有收入第359章 薛仁貴的急襲第162章 巡查體系第375章 展現君主天賦第284章 自適應的妙用第178章 杜楚客的專權第335章 洛水之弈開始第265章 河湟谷地的定位第67章 李泰的提議第40章 旱災將臨第207章 計劃書第78章 杜如晦的決定第353章 稱心之死第543章 商議兵制第293章 李泰回長安第177章 鹽場發展中第25章 五百文學費第387章 查清清白第464章 爲大唐崛起而奮鬥第114章 建議第13章 獎賞第247章 出兵吐谷渾第430章 重開絲綢之路第355章 工匠考覈第379章 人事安排第32章 邀請孔家第501章 降維打擊的後勤體系第197章 過完年就不消停了第227章 農業研發第420章 萬象神宮第389章 農學社的無奈第259章 向李靖請教第219章 巡省天下第302章 吐蕃的使者第260章 李泰的決定第63章 阻擊第303章 順水推舟第502章 軍隊伙食第372章 下山第59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第55章 李靖的拜訪第489章 各國的舉動第106章 女子織造學府第229章 薛仁貴行動中第402章 覆滅高昌第198章 大道元素週期表第233章 軍用轉民用第445章 生產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39章 竇靜的請求第7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37章 規劃高陵第171章 殿中對第45章 難民出現第303章 順水推舟第428章 受傷的人第347章 吐蕃的戰略第513章 學府兵的未來方向第219章 巡省天下第426章 王真儒的精神天賦第530章 《幽州以北民族融合大計劃》第467章 徐惠的心思第68章 繼續科考第135章 歷史性的突破第515章 登陸平壤沿岸第506章 世間良將第526章 高延壽的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