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傾巢而出

這兩三年來,中國最苦的的方,莫過於河南。李自成羅汝才攻伐河南打了兩年,期間殺福王,水灌開封,終於在崇禎十五年底吃下了河南全境,並在朱仙鎮大敗左良玉之後聲勢達到頂峰,隨後南下荊襄,打下了如今這一片天的。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基業差點就敗在了一個袁時中的手裡。自袁時中叛亂,孫傳庭出關之後,河南北部的洛陽府,開封府,歸德府三府迅速被官軍光復,駐守着洛陽南面門戶嵩縣的,便是孫傳庭上任以來極爲重用的高傑。

高傑原也是李自成的屬下,只是跟李自成結下了中國人最最嚴重的兩項大仇之一的奪妻之恨。準確的說,是高傑給李自成戴了綠帽子,與李自成一房小妾私通後投奔官軍,這麼的多年出生入死的下來,終於成了孫傳庭麾下擁兵一方的大將。孫督部安排他鎮守嵩縣,放心的把自己洛陽大營的南面防務交給了他,也充分說明了對他的信任。

但高傑接手的,絕不能算一條合格的防線。原因其實他也清楚,直到崇禎十五年李自成羽翼已成,形成一股有資格一掃的勢力之前,他的部隊向來奉行的均是佔一的壞一的城防的政策——原因在於農民軍不可能長期據守一城,與其自己走了之後官軍又佔據破壞了所有城牆,將來打起來也方便。所以,在接手嵩縣防務之後,高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徵用民夫恢復城牆。

這個情況不曉得如何就傳到了按照彼時官軍消息尚在伏牛山堯山一線的高一功的耳朵裡,新城牆工程開了未足兩天,高一功的人馬便奇襲成功。長途奔襲穿越汝州府境,直破嵩縣,高傑猝不及防,無奈之下只得率部後撤以避兵鋒,退保鹿蹄山,宜陽縣一帶的甘水防線,這裡是洛陽南面的第二道防線,也是最後一道。

如此一來,在洛陽的孫傳庭以及前方的高傑的意識裡,對手的主要進攻方向。便是洛陽,抑或是放過洛陽不打,留高一功一部牽制兵力,主力全力西進,取盧氏下弘農。轉而西進,直襲西安。

這是個很自然的想法,這時候無論多麼天才的將帥,所能瞭解到的遠方的信息,哪怕是最快速的信息,也是之前許多天前的信息。所以,在探悉了高一功手頭的兵力達到三萬多人,其後尚有李錦田見秀兩部約八萬人的兵力從南陽援至的消息後,孫傳庭開始集中手頭的全部兵力十五萬人,除了開封府是京師屏障不可不駐兵之外。一份將令迅速發出,要求洛陽以東的白廣恩,牛虎成等各部兵力盡速向汝州一線開進,力求盡數殲滅高一制兵力,再解可能要出現的西安之危。洛陽以西各路防線以總兵馬廣,秦翼明,以及朝廷剛剛派來要準備接任他做陝西巡撫的馮師孔爲主,力求在沿線延阻敵之攻勢,等待他從洛陽收拾了高一功之後,徹底解決爲患朝廷多年的匪患。

在他看來。若是能一舉擒下李自成,

自福王襄王等諸藩罹難之後。朝廷已經有很多統兵大員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了。孫傳庭可不想冒險讓西安的周王死在李自成手裡——他畢竟還有個兼銜是陝西巡撫。

至於北京方面,一來他還不覺得闖逆有打上北京的實力和膽略。在一個,在進京的路上。還有一個他很放心的下的人——山西總兵官周遇吉。所以,他將賭注押在了賭李自成要打西安這一邊上。至於南面張獻忠左良玉之輩。他是既看不起,也更加的不信任,他是萬曆四十七年恩科進士,左良玉算什麼東西?大字不認一個的武夫罷了。至於張獻忠這等流賊,更是不入耳目。是以儘管也有幕中贊襄之士勸他這個總督剿寇事宜的督部大人統籌一下南路兩路人馬的走向,但他始終不爲所動。

甚至在有南方的消息過來,說是一支送糧到河南來助軍的武昌興國州的人馬被左良玉部劫了,有人說左良玉有可過不多久又傳來消息說何騰蛟那邊疑心着李自成要入蜀,孫傳庭都不爲所動,用兵者最忌動搖,一旦決心已下,稍有更改,便是軍心大亂之局。於這個角度來說,也很難說他孫傳庭的不是。

而且以他一個身受儒家教育的傳統士大夫來說,一旦他的設想成立,李自成在西安與洛陽之間的某處授首,這於大明,於朝廷,於君父是何等的寬慰?蕩平賊寇,北掃建奴,一旦功成,皇明開國二百餘年來第一大功臣就莫過於此了。往小裡說,即便比不上開國那些個功臣,但往追王陽明,建爵封侯,千古傳頌,那是何等的榮光?

只是他的設想註定了要落空。等到他的部署在十餘天后輾轉傳到身在武昌的葉風耳中的時候,李自成親自指揮的大軍正在全力攻打夔州——孫可望拿下荊州出乎意料的李自成方面什麼話也沒說,更沒留下任何主力軍系防守承天府,似乎他們將所有的希望均寄託在了與葉風在新灘鎮所立下的那個其實誰都不會當真的誓言上頭了。

葉風知道,李自成這是孤注一擲要入蜀了。這從他迅速吃下夷陵,並在夷陵留下郝搖旗以及侄孫李來亨統帥重兵駐守,自己統帥大軍全力攻打夔州便可以看得出來。

他的算盤打的很好,夷陵是他背後的屏障,藉着左良玉棋牽制着大西軍不敢全力西進打擊自己的後路,主力猛攻夔州,力求速戰速決進川之後,一切就都好辦了,入川路出了名的難走,行軍作戰更是易守難攻。

而北路方面,高一功孤軍在嵩縣牽扯住孫傳庭的主力,田見秀李錦等部只是在嵩縣一線打了個轉,便全速開向西進,並在崇禎十六年七月十二,也就是李自成統兵猛攻夔州一線的同日,不戰而克防備空虛的漢中府,擒殺知府以下官吏百餘人。瑞王朱常浩在力保之下,逃奔重慶投奔川撫陳士奇——但重慶也並不怎麼安全了。

如今秦良玉在保寧府,她手下能征慣戰的白桿兵不過數千人而已,加上保寧府境內的利州衛衛所兵,也不到兩萬之數,幸而有七盤關,朝天關,劍門關等關隘天險可以依仗,否則面對田見秀高一功等部近二十萬人的衝擊,能據守幾天還是個問題。

另一個門戶夔州方面,滿打滿算也只不過四萬人上下,在李自成親自督軍猛攻之下,只怕也撐不了多久。所以,陳士奇保着朱常浩,一路直向西行,逃奔成都。但成都根本就是個無法據守的城池——此處本就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築城之所,秦漢時爲控制巴蜀才勉強成城,如今要指望這裡力保這明室幾個宗室藩王,力拒流賊,給朝廷留下一個宇內澄麼難,但凡是個人就能想得到。

蜀的歷來奢靡,滿街的行路女子身上的裾裙上各色香豔的詞句,騷人墨客們憑景敘懷的才情。此際已經成了農民軍進軍蜀中的一大動力。

在此際情形下,一旦縱李入蜀,那後果就只有一個——日後你無論如何發展經營你這片的盤,都要一直面對着腹背受敵的情境。這對於有志於革明弊政,驅除胡虜,新建漢家新朝氣象的葉風來說,是不可容忍的。

所以,在李自成進攻夔州消息傳來的第二天,他就到達了荊州,隨行的還有親軍營的一半,王應龍的模範營,加上新徵來的流民軍兩萬多人,一共湊了個三萬人,以他親自掛帥,李定國實統,與孫可望的嶽州荊州的四萬人兵力合兵,號稱十萬人之數,於七月十五日中元節在惠王府祭天誓師出征。

另一路小規模的人馬劉文秀部八千餘人全速北進,極其順利的拿下了安陸州。爲了防止左良玉那邊狗急跳牆,何騰蛟也給發落到了德安府劉文秀軍中去,形成了一個隔絕李自成與左良玉溝通的屏障。

誓師以後,便是出征,大西王的帥帳搬到了荊州城,十萬人馬要進攻李自成的後路,以解夔州之危,首要要解決的,就是夷陵州的郝搖旗,李來亨。約兩萬四千人。其中郝搖旗的規模略大,佔了一萬五千之衆,李來亨雖然貴爲李自成侄子李錦的養子,但畢竟年歲尚小,掌了九千人的隊伍,在搖旗叔叔的領導下,依託夷陵城,荊門山,虎牙山的天險防守,掩護身後新順王李自成的十五萬主力軍。

形勢便是這麼微妙,若是大西軍一舉攻下夷陵州,而李自成在夔州方面又不能有所寸進的話,曾經不可一世的闖王李自成就要面臨着兵敗生死的窘境!

這時候,葉風只希望左良玉不要拖自己的後腿,武昌如今可算是一座空城!除了水軍的四百多條大小船隻尚堪有所依賴之外,也就是武昌府那位章先生統帶着的如今還在開徵着的新募兵了。如果左良玉全力來攻武昌,到時候這邊戰況又是膠着的話,只怕武昌這個據點就要不保!

不過葉風現在卻有着充分的信心,哪怕是左良玉打下了武昌,自己也有把握把武昌收回來——人心向背在那。這也是他敢於傾巢出動,把握機會掐死李自成的最重要的動機。(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

第四十九章 子易子第五十四章 收禮第四十四章 新學堂第三十七章 冒險應變第七章 強渡鴨蛋洲第五十四章 收禮第七十章 步步爲營第七章 強渡鴨蛋洲第五章 暫且廣積德第五十二章 窩邊草第三十三章 算計總有差第四十二章 驚荊州第八章 嫁禍有計第六十六章 李自成第五十五章 血洗夜第二十一章 金枝玉葉關於“舒憤懣”第六十一章 打他孃的!第二十八章 將欲攬民心第六十八章 再面抉擇第四章 李闖有信第四十七章 當出擊第三十六章 迫你劃江而治關於“舒憤懣”第四十五章 有使至第六十二章 赤壁第四十九章 子易子第四十一章 士紳納糧第十八章 諸事艱難第六十七章 誓言有用?第五十八章 閱兵第五十五章 血洗夜第六十四章 渡江第五十五章 血洗夜第一十九章 黑吃黑第六十一章 打他孃的!第四十三章 襄京亂第五十二章 窩邊草第二十四章 五個條件第五十六章 擇日再死第十三章 書生造天命第二十七章 營聲造勢第三十九章 展露強勢第二十章 正是天命所歸第四十六章 與官鬥第十四章 一朝坐楚府第五十三章 做交易第三章 騎虎之難第六十八章 再面抉擇第五十八章 閱兵第六十九章 四路經略第三章 騎虎之難第三十章 終要戰第四十七章 當出擊第三十六章 迫你劃江而治第二十六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十四章 一朝坐楚府第四十二章 驚荊州第六十章 好差事第六十六章 李自成第三十一章 捷報正是當時關於“舒憤懣”第三十四章 一堆假話第十三章 書生造天命第十二章 且爲稻樑謀第四十二章 驚荊州第七十章 步步爲營第五十四章 收禮第二章 驚悉我爲誰第六十三章 懷疑第二十七章 營聲造勢第三十七章 冒險應變第六十二章 赤壁第六十三章 懷疑第三十二章 計中有計第六十八章 再面抉擇第十二章 且爲稻樑謀第三章 騎虎之難第八章 嫁禍有計第二十一章 金枝玉葉第五十一章 東南事第十六章 需防備第四十一章 士紳納糧第四十六章 與官鬥第三十六章 迫你劃江而治第二十三章 且自歸帳下第三十二章 計中有計第三十七章 冒險應變第二十四章 五個條件第三十三章 算計總有差第七十章 步步爲營第五十七章 大決定第三十四章 一堆假話第四十四章 新學堂第十一章 此是非凡主關於“舒憤懣”第四十三章 襄京亂第二十七章 營聲造勢第三十一章 捷報正是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