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忖得失童貫棄子

對於蔡攸被免職之後病倒,高俅並不以爲意。蔡家如今已經處在風口浪尖,而蔡攸借病躲去事端,這也是很自然的事。然而,在童貫帶來蔡攸吐血的消息之後,他的眉頭便緊緊皺了起來。難不成天子官家準備用這樣的手法了斷此事?

由於郭成這幾日犯了病,因此如果說以前童貫只是攬了殿帥府一半的職司之外,如今就幾乎是挑起了真正的重擔。雖說殿前都指揮使之下還有副都指揮使,但同樣是一把年紀,和童貫的正當壯年自然沒法相比。而童貫往日的人緣好就在這個時候發揮得淋漓盡致,做起事情來上上下下沒有一個不聽命的,這也讓他極爲得勁。

此時,他坐在椅子上,一邊喝茶一邊打量着高俅的臉色,心中很是慶幸。要不是他這個人和尋常趨炎附勢的人不同,能夠透過表面看到本質,只怕要陪着蔡攸一起倒黴。現如今蔡京致仕,蔡攸罷官,當初門庭赫赫的蔡家只剩下一個蔡卞。而且,以蔡卞的素日心性而言,不見得會在這個時候出馬拉蔡家父子一把。倒是高俅不哼不哈的,這一次很可能要入政事堂爲首相了!

尚書左僕射和尚書右僕射只不過一字之差,但真正的意味是,除了天子官家,高俅不會處於任何人的下面,這纔是最最重要的。只要能牢牢抓住趙佶的信任,高俅就能毫無掣肘地行事,而有了和趙佶那多年患難與共的交情,高俅不可能做不到這一點。

“高相公,不出數日,拜相的旨意大約就要下了。”他笑容可掬地欠欠身道,“我聽說政事堂三位執政相公會聯袂上書,較之往日任命他人的時候那種左右搪塞可是不一樣。就連朝中其他大臣也在翹首希望相公出山,這等聲勢,嘖嘖。絕對是衆望所歸啊!”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儘管高俅知道童貫這番話中有不少奉承的成分,臉上仍然露出了笑容:“好你個道夫,這顆定心丸讓我吃下去,敢情是人都要飄起來了。這政事堂的位子若是那麼好坐,以往進進出出的人就不會這麼多了。總而言之,此番我承了你不少情,又勞你給我找了個好女婿。光是一個謝字只怕還不夠呢。”

聽高俅這麼說,童貫頓時笑得連眼睛也眯縫了起來,一幅眉開眼笑的樣子,連連謙遜不止。一番場面話過後,想起王黼的事情,他便拐彎抹角地道:“蔡居安如果聰明,這件事情很可能就這麼不了了之地算了。不過,爲了殺一儆百,聖上少不得還要嚴查一陣子,所以說。以往趨附蔡居安地那幫子人估計會一個個落馬。這其中別人也就罷了。倒是有一個人,我想向高相公討個情……”他說着便有些躊躇,畢竟。

先頭反手把王黼賣了的人,可就是他自己。

高俅起初還沒覺得什麼,聽到討情兩個字,心中便覺得有些奇怪。

童貫這個人的心性他是瞭解的,若沒有足夠的好處與利益,絕對不會花什麼力氣幫別人。而蔡攸一倒,其黨羽必定如鳥獸散,劉正夫貶官,幾個御史受到牽連,蔡薿也病得半死不活。其他人還有誰是童貫值得下死力去保的?

王黼!

他的腦海中一瞬間閃過一個名字,登時驚出一身冷汗。好嘛,如今樑師成那個傢伙死了,王黼和樑師成那段父子緣分自然斷了,也不會再有什麼恩府先生。但是,王黼怎麼就和童貫拉上了關係?樑師成是宦官,童貫也是宦官出身,雖說還不到呼風喚雨的地步,好歹是御前地一個紅人。要是真讓這兩個傢伙的關係發展下去,到時候,指不定王黼還是能夠像歷史上那樣扶搖直入政事堂,創造一個升官的神話。

不行,當初他沒法阻止蔡京是因爲自己根基不夠,而蔡京羽翼豐滿黨羽衆多,他奈何不了他,所以只能與其井水不犯河水平安度過了這麼多年,可即便如此,到頭來還是難免決裂這條路。如今王黼還未成氣候,若不能趁着這個時候儘早收拾了,以後還怎麼下手?

“道夫,如果我沒有猜錯,你說的可是王黼王將明?”

一句話出口,見童貫的臉色有些不自然,高俅便知道自己猜中了。

他站起身來,緩緩在室內踱了兩步,許久方纔在中央停了下來。”道夫,你不是外人,我不妨和你打開天窗說亮話。蔡居安的黨羽我並沒有興趣動手,聖上之所以掃除了劉正夫等人,不過是因爲他們先前的誣告,至於其他趨炎附勢的人,歷朝歷代這樣的貨色從來都不少,所以只要聖上沒有表示,我是不會把他們放在心上的。”

“但是,王黼例外!”

童貫原本心中鬆了一口氣,可高俅略頓了一頓後,突然拋出了這樣一句話,他登時愣住了,臉色也難看了起來。平素高俅從來都是很給他面子,這時節偏偏這麼說,究竟是什麼意思?他使勁嚥了一口唾沫,這才沉聲問道:“相公難道是對王將明有成見?”

“成見算不上,但是,道夫你應當知道王黼這個人地經歷,怎麼會爲他求情?”不待童貫有所反應,高俅便細數王黼履歷,“此人於崇寧四年中了進士,調相州司理參軍,編修九域圖志,爲何伯通之子何志同所喜,向乃父薦之爲校書郎。之後蔡居安得勢,他又棄何附蔡,得蔡居安所薦爲符寶郎、左司諫。如今蔡居安也因罪得譴,他又找上了你,試問這樣一個首鼠兩端地人,如何值得信任?”

童貫是武臣,自然不可能像高俅這樣把一個人的履歷記得這麼清楚,但他卻不得不承認,高俅所說確實有道理,王黼確實不算是什麼值得信任的人。但是,這畢竟是第一個投靠自己地文官,而且王黼甚至在私底下以父親之禮待他,這令他很是心動。只不過,翌日自己倘若有難,此人當真不會棄自己而去轉投他人?

見童貫面有所動,高俅知道這話有了效用,這才稍稍鬆了一口氣。

他當然知道童貫自己也不是真正的好人,問題是,如今他只能是矮子裡頭拔高的。殿帥府的權力在趙佶即位之後已經漸漸抵達了頂峰,因此,殿前都指揮使這個位子就變得很重要了。

姚麟和王恩相繼去世,郭成只怕也撐不了幾年。而劉仲武安撫河西,种師道坐鎮河北,高永年待罪之身還在西寧州,姚家由於出了一個駙馬,姚雄姚古兄弟都要避嫌,不可能出任殿前都指揮使。而原先那些京畿河北禁軍世家出身的軍官,個個連戰場都沒有上過,讓他們當殿前都指揮使更不行。那位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韓世忠只有二十出頭,功勞雖說不小,但由於小兵出身,如果沒有機緣,只怕等二十年也未必能夠到這個位置。姚平仲一個駙馬,要想成爲殿前都指揮使也同樣是困難重重。

說來說去就是沒人合適,所以說,童貫這個人他竟是不得不用。

“道夫,你我也算相識多年,你的心思我清楚得很,不就是因爲那些文官對你的出身頗有微詞麼?你在西北征戰這麼多年,就是真正的男子漢大丈夫,也未必能有你的功勳,那些只知道在安全地地方說三道四的傢伙,理會他們做什麼!”

童貫沒料到高俅會這樣戳穿自己的心事,先是感到一陣懊惱,待聽到最後那句話時,不由霍地站了起來。大宋一直有用內侍作爲監軍的習慣,而這些監軍不乏在沙場上戰功赫赫的,然而,由於出身這一條,不少人的晚景都淒涼得很,文官的攻擊,武臣的漠視,迫使他們要找一條出路異常困難。他童貫之所以一門心思往上爬,正是因爲心裡頭那一絲恐慌作怪。而高俅此言完全在指責那些躲在安全地方的迂腐文官,無疑是爲他出了一口氣。

“相公……”

“道夫,君子相交自當坦坦蕩蕩,我就和你直說,王黼這個人一定留不得,居然想到將春宮圖獻給聖上邀寵,這樣地人若是留在聖上身邊,遲早會是一個大禍害。你若是真的希望,我到時可以給你找兩個優秀的兒郎作爲義子,也好遂了你的心願。”

越是宦官就越是希望子嗣興旺,這也是歷史上那些有名的太監個個都是義子成羣的原因。所以,高俅的這個承諾頓時讓童貫眉開眼笑。

“多謝相公提醒,若非如此,只怕我要被人誆騙了去。王黼確實心術不正,要如何處置相公自個決定就是,我決不再多嘴!”

“哈哈哈,道夫果然是深明大義!”

高俅大笑着送上了一頂高帽子,心中一片輕鬆。他可不是那種自詡清正的愚昧書生,宦官又怎麼樣,只要能用得好壓得住,一樣能夠發揮用場。此一時彼一時,如今的童貫靠的完全是皇帝的寵信,那些軍功不過是輔助而已。他可不會像蔡京那樣過河拆橋,有這樣一個官面上的眼線,很多事情要做起來就輕鬆多了。區區幾句好話和順水人情,他幹嘛一定要吝嗇?)

第10章 高門他日出才女第3章 尋人有果第6章 高府夜話第40章 萬事有始皆有終第11章 分而化之第13章 鷸蚌爭漁翁誰屬第30章 慧眼識破瞞天計第5章 夫妻之間第23章 高僧不耐苦修寂第36章 宮中私語第15章 連失利如遼請援第2章 臨危機陳王受命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34章 危機重重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39章 棄興州敗走西北第8章 何處草莽稱英豪第25章 聞急訊火燒火燎第12章 忌立場重臣心疑第10章 一網打盡第2章 爲家國各有盤算第9章 風波再起第35章 慰孟後官家疑心第34章 得報訊洞察先第2章 天行有常人無常第12章 謀伐宋遼夏聯手第30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第3章 召宰臣議改樞府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26章 驚聞隱情第14章 夏遼各有不解情第17章 兵分兩路各奔忙第29章 狗急跳牆第30章 玄機重重因何悟第29章 君臣促膝談前情第16章 燕小七單身歸來第30章 美人恩重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22章 懼降罪蔡攸求父第38章 爲求存直言坦白第34章 尚主乃是家門幸第16章 無名火禍及柳門第28章 威逼利誘第18章 辨良駿因禍得福第7章 球社之爭第34章 尚主乃是家門幸第11章 美人一粲傾城郭第35章 興靈故地近咫尺第24章 微服行驟聞噩耗第21章 雷霆恕閹宦橫死第32章 聞婿言如夢初醒第33章 婚事亦需從長議第22章 疑霧重重第20章 迎親前夕各奔忙第23章 煽風點火暗報信第17章 風起朝堂第11章 明算計暗度陳倉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25章 未雨綢繆設前計第8章 何處草莽稱英豪第39章 慰長嫂用心良苦第8章 巧手羹湯暖人心第16章 千思萬想憂歧途第2章 初入高門第38章 已是大限將到時第21章 福寧殿痛陳利害第27章 峰迴路轉第16章 趙府宴術驚四座第1章 三路大軍進宗哥第21章 延帥之爭第13章 鷸蚌爭漁翁誰屬第3章 生不逢時第11章 覷時機手起收網第24章 俏高嘉直闖李府第1章 生財有道第24章 俏高嘉直闖李府第40章 得家書兩女定策第31章 宋廷亦重遼東事第15章 元旦大朝第34章 諸般緣起枕頭風第19章 千金公主齊溜號第22章 懼降罪蔡攸求父第32章 赤子忱忱報國心第38章 託後事東坡長辭第32章 盛勢出巡第32章 弱質女流撐殘局第3章 蠻女多情投懷抱第7章 趁慌亂別有所第14章 天子亦需勤修整第7章 聞音訊起意遊湖第29章 各封賞死水微瀾第40章 鴻鵠之志第19章 遼使告哀第32章 結姻親各有喜憂第38章 審案亂事緣何起第19章 臭味投沆瀣一氣第4章 觀互搏巧言激將第34章 危機重重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詭道第24章 血肉之軀困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