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爲前途卑躬屈膝

“依我看,此次之事雖然不知道如何,但是,學士卻萬萬不可小覷。上上之策是立刻進宮晉見,以昔日之情份打動身上,順便試探事由。否則失卻先機,到時候要隱瞞就難了。聖上登基以來,對學士的恩遇只有昔日高相公能夠與之相提並論,足可見恩寵之隆,等閒小事肯定無法動搖聖上對學士的信任,但是卻不可不防萬一。”

這個悲觀的說法頓時引起了別人的羣起而攻之,而蔡薿畢竟年長,對那些質疑只是淡然一笑並不以爲意,而王黼卻看在了心裡←雖說年輕,心眼卻活絡,當年蔡薿和高俅一起下江南的事他早就聽說過。正因爲如此,此人的揣摩興許就有幾分是準確的。

果然,一番商議最終還是沒討論出一個所以然來,而各自的瞌睡就上來了。蔡攸也不好多留衆人,劉正夫等人便先走了,而蔡薿臨走之際還不忘提醒蔡攸萬萬不可掉以輕心。等到只剩下自己一個的時候,王黼便上前問道:“學士究竟準備怎麼辦?”

儘管外表裝得鎮定,但蔡攸着實方寸已亂。此時,他不免想到自己幾次求助於蕭芷因的情形,頓時生出一種心驚肉跳的感覺。而爲了不受制於蕭芷因,他還派人出去幹了另外一樁大事,要是真的暴露了,那麼,他就是有天大的寵信也是突。

王黼見蔡攸臉色一陣青一陣白,心中陡地涌起一種不祥的預感,不禁開口又叫了一聲:“學士!”

蔡攸這纔回過神來,勉強笑道:“我剛纔走神了,你說什麼?”

王黼不得不將問題重複了一遍,最後又提醒道:“學士,蔡文饒的話不無道理,我也認爲學士當務之急得立刻入宮。一來能夠獲得更進一步的消息,二來則是對聖上表示誠意。不過,此中時機也得把握好。否則聖上追問學士爲何會得到消息,這就有些不妙了。”

“嗯。”

嘴裡雖然答應,但蔡攸此時最不願意做的一件事就是入宮′說不至於伴君如伴虎那麼誇張,但是,有一點他還是清楚的,那就是自己的寵信遠遠沒有別人看上去的那麼可靠。要說功勞,自己遠遠不如當初一手幫助趙佶登上皇位的高俅,而以高俅這樣地隆寵仍然免不了在出了問題的時候被罷相。那他就更不用提了。

沒有危機的時候,他彷彿覺得自己坐的這把椅子極其穩妥,可一旦出了危機,很多他忽略已久的問題就一點一滴竄了上來←從來沒有哪個時候如此後悔自己的急功近利,倘若這個時候父親蔡京仍然在位,那麼,他就有一個最好的靠山,但現如今竟是什麼難過的溝坎都要他一個人挺過去。

“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地腳……”

蔡攸的這句喃喃自語雖然輕,旁邊的王黼卻聽得清清楚楚,頓時陡然大凜。蔡攸的心性他很清楚。狂妄自大不假。但同樣是心志極堅的人。這個時候突然說出這樣的話,足可見代州馬案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如今遼國雖然仍然是大宋的敵人,但防範已經不如當年嚴密。

倘若不是有真憑實據,妄說朝中大臣勾結遼人,只怕百姓頭一件事會將這當作笑話看。蔡攸如此沮喪,不會是真有把柄落在別人手裡了吧?

“學士既然心神不屬,那我就先告退了!”

王黼再也不敢在這裡多留,見蔡攸無意識地點了點頭,他便匆匆起身離開,上了馬車便厲聲喝道:“去童府!”

他深知自己的根基淺薄,所以纔不得不依附蔡攸以求上進,卻不想爲此把自己搭進去。倘若蔡攸面前真的是深不可測地陷阱。那麼,他要是還在那駕馬車上,即便不會被人當作替罪羊,至少也會因此受到牽連。爲今之際,他要是還不能找到一個靠山,只怕傾覆之禍近在咫尺!

哪怕他要攀附地是一個尋常官員不放在眼中的閹宦,他也只好認了!

童貫這一晚也還沒有睡,路上遇到了趙佶,然後這位天子又匆匆因急事回宮。這讓他心中充滿了一種不好的預感。可左思右想,他亦難以明白事情緣由,恨不得現在就入宮去打聽一二,可是,他現如今不是內侍,職責更在殿帥府,率性而爲萬萬行不得,所以此時不免萬分苦惱。

正當他坐立不安地時候,突然有僕人來報,說是王黼求見,這頓時讓他爲之一呆。要知道,今日早些時候他纔到王府和王黼見過面,如今深更半夜此人突然又來了,這又是怎麼回事?想來想去不明就裡,他只得命人將人請進來,然而,王黼一見面的舉動卻讓他嚇了一條。

“童帥救我!”

這……這是怎麼回事!

眼見得王黼一進來便一頭撲在地上,童貫頓時完完全全傻了。別說王黼還是朝廷官員,就是一個剛剛獲得功名的士子,只怕也不會做出這種模樣來※幸僕人剛剛將王黼引進門就走了,這一幕也沒有別人看見,他慌忙上前把人攙扶了起來,和顏悅色地問道:“王大人,你這是何故,若是有事不妨直說,你我同僚一場,兼且又有不淺的交情,只要我能夠幫你的,必定不會推辭。”

對於童貫的這種承諾,王黼卻不敢盡信,落座之後依舊是愁眉苦臉,但一雙眼睛卻在用餘光掃視童貫的表情。見對方似乎也有煩心事,他便將今晚在蔡府的所見所聞全都倒了出來,末了才嘆道:“看蔡學士的樣子,指不定是真的被人抓住了把柄,我倚靠蔡學士再三舉薦方纔能夠獲得官職,只怕別人早就恨上了我。只可嘆我一心爲君爲國,卻是跟錯了人,唉!”

爲君爲國而不是爲國爲君,這中間地差別就大了。童貫雖然是內侍,卻不像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老粗,詩書文采不咋的,但揣摩人心卻是得心應手。此時忖度王黼來意,他的心中猛地躥上了一個念頭——莫不是這一位今天是特意來投靠自己的?

這個念頭讓他心中怦怦直跳,畢竟,他童貫不是聖賢,最希望的就是別人看得起他,最希望的就是能在外面昂首挺胸。儘管在西北的時候下頭軍士和不少將領都會尊稱他一聲童帥,儘管如今回朝之後殿帥府一衆軍官沒有看不起他的,但問題在於,他這個閹宦身份已經成了他最大地阻礙,但凡有點骨氣的人,都不會來趨附他。再加上如今朝中山頭林立,投靠誰只怕都比投靠他強,因此和他走得近的人不是沒有,要說投靠卻是沒有半個。

但越是如此,他越是謹慎:“王大人,此事如今不過是捕風捉影,究竟是什麼事你都不知道,又何必如此記掛在心?”一想到發生這種事而蔡攸根本沒有想到通知自己,他就忍不住冷笑連連,心中卻異常快意,“蔡學士即便在聖上面前推薦了你,那也不過是舉手之勞,算不得什麼大過,更沒有因爲舉主而怪罪你的道理。聖上爲人向來是非分明,你不必擔心。”

王黼卻不會因爲童貫的幾句安慰而心中放鬆,一想到自己還往童貫這裡送了那些東西,他只感到頭也大了。換成蔡攸位子穩的時候,那麼童貫看在他是蔡攸心腹,前途正好,兩個人還有互相合作的可能,但現在只怕對方倒手賣了自己的可能都有。一想到那無限好的仕途,再想想一旦落馬貶謫後的無限苦楚,他猛地把心一橫,打定了最後的主意。

“在聞知童帥風範之前,對於閹宦兩個字,我向來不齒得很,但自從結識童帥之後,我觀感大變。試問天下真英雄,又有幾個能如童帥這般建了不世功業?”見童貫面有得色,他知道自己這番話說到了點子上,立刻趁熱打鐵地又巧舌如簧道,“我父親生來多病,自小我讀書習字都是自塾中學習,人家說嚴父慈母,我卻只得慈母不得嚴父,因此一直引以爲憾。童帥如今膝下空虛,若是願意……”

這話不用再說,童貫就已經徹底明白了下頭的用意,但即便如此,他卻實在難以相信。大宋朝不是沒有閹宦建立過大功的,就像他師傅李憲當年,何嘗不是軍功赫赫?但是,文臣從來就看不起他們這些殘缺不全的宦官,一有機會便會爭相彈劾,因此李憲的暮年淒涼得很。而現如今,一個正牌子進士出身的官員在自己面前這樣大拍馬屁,甚至還流露出要拜在自己膝下的意思,這着實太令人驚歎了!

不管他曾經存有怎樣的戒心,不論他對王黼這個人曾有過怎樣的惡感,但是這個時候,他確確實實有些心動了。倘若他如今真的是權傾天下,那麼這樣一件事算不了什麼,可現如今他雖然寵信正好,但還沒有到那種地步,一言九鼎更不可能。此人能夠不顧坊間風評而做出這樣的決定,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這是一個當斷則斷的人,若是用得好,於他童貫是極其有利的。因爲那是一個文官,一個太祖立國的時候就允諾與之治天下的文官!

第25章 聞首告洞若觀火第32章 聞婿言如夢初醒第7章 亦真亦假無需辨第37章 蔡京內舉不避親第1章 一朝天子數朝臣第13章 不解之緣乃前定第39章 慰長嫂用心良苦第12章 查弊政驚聞異訊第6章 受召見驚怒交加第12章 諸般大戲齊登場第19章 又見金盒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26章 抽絲剝繭見真章第14章 將相相見談武事第17章 探病情言語摧心第26章 爲前途卑躬屈膝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19章 遼使告哀第1章 樂極生悲第13章 奉詔命兄弟詣闕第19章 爲拜師才女設限第8章 巧手羹湯暖人心第27章 街頭遇盜第13章 貌合神離第28章 擊掌爲誓第38章 爲求存直言坦白第8章 卻聖意心志彌堅第29章 君臣促膝談前情第23章 假戲真做剖心腑第17章 會夏使毫不相讓第25章 殿帥府官家臨奠第37章 應邀約兩女爲媒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20章 欲隱欲現春宮第29章 鄭居中妙薦能員第31章 萬事俱備第5章 貴公子北上成都第23章 兩後臨朝天下震第13章 借外力胸有成竹第5章 暗潮洶涌第19章 婚慶日貴客盈門第25章 三喜臨門第12章 查弊政驚聞異訊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領第10章 三英聚首圖大計第24章 巧言令色第33章 聞危言心有所感第32章 探陳王兄弟交心第6章 重操舊業第14章 夏遼各有不解情第7章 球社之爭第1章 三路大軍進宗哥第32章 準駙馬心懷焦慮第39章 棄興州敗走西北第14章 重若千鈞第11章 度聖意挺之拜相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23章 美人高人尾聲大好河山大結局第31章 李才女十里相送第12章 天下熙熙爲利來第30章 劫國寶上下震怒第7章 高伯章面授機宜第8章 驕郡王強索東青第25章 偕使團奉旨回京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18章 舊話重提第28章 高嚴對酌謀靖國第4章 酒肆論書第7章 紛至沓來第18章 婚事亦非容易事第22章 權利弊衆家俯首第36章 怒衝冠人死燈滅第37章 晴天霹靂第18章 上香遇劫靈隱寺第21章 福寧殿痛陳利害第7章 紛至沓來第12章 捉襟見肘第32章 盛勢出巡第39章 調兵將上下齊心第3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31章 半推半就僞投誠第11章 幕後手漸露端倪第15章 球場驚變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30章 慧眼識破瞞天計第23章 千頭萬緒難排解第27章 家家各應非凡策第12章 蓄勢待發除掣肘第26章 遼金間宋何偏綺垂簾太后和影子皇帝第7章 蔡老三陰結外援第34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尾聲大好河山大結局第24章 摧眉折腰又何妨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28章 投新主直趨南京第32章 盛勢出巡第22章 亮身分明暗立現第11章 除大敵國舅逼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