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臨奠禮猜忌橫生

聞聽王恩去世,高俅不由感到心中一沉。人總有一死,哪怕是他自己也不例外,而早在當日劉克勘向他表明王恩時日無多的時候,他就有這樣的心理準備。趙佶即位之後一共任用過兩位殿帥,一位是姚麟,一位是王恩,兩人都是昔日戰場勇將,而執掌殿帥府期間同樣都是治軍嚴謹聲譽卓著,如今王恩去世,繼任的人可還能讓所有人欽服?

腦際晃過一連串武臣的名字,最終他還是搖了搖頭。殿帥雖然是大宋武臣最高的一階,但是,比起在前方管軍,在京城擔任殿帥更需要的不是什麼軍略,而是一等一的人品以及嚴謹的風格。同時,要鎮壓禁軍中那些驕矜之士,同樣需得有不凡的戰功。這樣一番數下來,竟難以找到一個合適的人。

西北雖然暫定,但還在缺人的時候,不可能再從那裡進行選擇,河北禁軍中資歷足夠的人雖然不少,但是,趙佶在即位之後便已經開始陸續用西軍名將爲殿前都指揮使,如今換作那些幾乎未建寸功的人爲殿帥,只怕人們也不會心服。

他越想越覺得心中煩悶,最後乾脆站了起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若是真的這樣那就好了,以他自己爲計,此番上了辭呈不過是爲了以退爲進,怎可能真的想要辭相?殿帥雖然是武官,但隨着樞密院的改革以及趙佶的態度,這個位置正變得越來越重要,倘若不能是一個自己信得過的人,那麼至少也得是一個公正無私不偏不倚的人,否則,將來局勢必定對他不利。

“相爺!”

他收回思緒,見高升站在眼前,便沉聲吩咐道:“你去準備一份賻儀,讓人去王府弔唁一下……不,我親自去!”

“相爺!”高升聞言大駭。急忙阻止道,“萬萬不可,相爺如今乃是遞了辭呈的人,又借病在城外休養,若是貿貿然去王府探視,只怕那羣多嘴多舌沽名釣譽的御史不會放過。不如讓小人去請三爺代爲弔唁,這樣也好省卻了外人的一番議論。”高俅瞟了高升一眼,心中嘆了一口氣。儘管知道高升此言是爲了他着想。但是,於公於私,他都不得不去。他是遞了辭呈,但是,只要趙佶一日未準,他就仍然是尚書右僕射,而王恩雖說和他沒有那麼深的私交,在人品上亦是一個值得尊重的人,若是這種時候自己仍舊躲着不出面,只會讓人在背後議論。”好了。你不用說了。此事我意已決,無需再議!”他阻止了還要再勸的高升,命其下去準備賻儀。自己則喚來另一個僕人前去更衣。

一個時辰後,當高俅出現在王府門口地時候,立刻激起了不小的反應。自從遞了辭呈以後,他幾乎足不出戶,到後來出城養病,更是很少有人能夠看見他。聯想到如今朝堂上愈演愈烈的風波,有些人刻意避開了去,但更多的則是不閃不避地上前打招呼。

高俅一一和那些打招呼的人寒暄笑語,只是臉色有些蒼白。巧得很,他三日前感染風寒。雖說不是大病,但看上去頗像是那麼一回事。

入內拜祭送了賻儀,他又向王敏健王敏中兄弟道了節哀,還殷殷囑咐了兩句方纔告辭離去。雖說前後不過小半個時辰,但是,消息還是立刻傳了開來。

蔡京前腳進了王府,便有趨附他的官員上來說了此事,他不由眉頭一皺。王恩過世,他這個當年的舉主於公於私都是要來的。他也想到高俅會派人送賻儀,誰知對方竟是親自前來,毫無避諱地意思。想到這裡,他便低聲問道:“高伯章來的時候是穿官服還是便服?”

“是便服!”

那個官員答了之後,忍不住偷眼瞧了瞧蔡京的臉色。見這位宰相面無表情地站在那裡,他心中不由有些發虛。朝堂上到了眼下這個時候,不是從高便是從蔡,至於還有一些人則攀上了剛剛進政事堂的鄭居中,希望不被捲入兩虎相爭的漩渦裡頭。他既然選擇了投靠蔡京,當然是認爲資歷深厚手段高明的蔡京能夠最終得勝,只是,此時看蔡京這種鄭重其事的樣子,難不成蔡京也沒有必勝的把握?

蔡京確實沒有必勝的把握,所以,整個弔唁的過程中,他其實頗有些心不在焉,過後便匆匆登上馬車直奔大內都堂。由於補進來一個鄭居中,因此,政事堂最近地政務處理情況還算差強人意,雖說效率還不算太高,但是,比起之前地混亂模樣卻是好的多了。

他一進都堂,便看見何執中正在看着一份奏報出神,便笑着問道:“伯通,在看什麼呢?”

何執中這才擡起了頭,見是蔡京便站起身來打了個招呼,然後便苦笑道:“是劉仲武那裡剛剛送來的請功摺子,其他地倒還好,只是其中有一條,說是童貫在攻涼州的時候調度有方,功勳錄上居然把他排在了第二位。”

“童貫?”很久沒有聽到這個名字,蔡京眯了一下眼睛方纔想了起來,“原來是童道夫,劉仲武倒是很會做人,這樣一番大功勞,全都算在了童貫身上。”何執中也露出了奇怪的神情,轉而才笑道:“劉仲武這個人無論在軍略還是爲人上都是靈活多變,只不過,這樣的軍功大事,如果童貫沒有真正的功勞,他也是不敢這麼寫的。畢竟,底下的軍士這麼多,武將的眼睛哪一個不是雪亮的,他要是把別人的功勞轉嫁到童貫身上,誰會服氣?我看多半也是真地,不過真正怎麼樣,要等後續消息才知道。”

蔡京對於童貫並無多大好感,剛剛不過隨口一問,這也不算什麼大事,因此他很快便把此事丟在了腦後。兩人坐下商議了一陣,他便說起今日去王府弔唁時聽到的話,而何執中亦是臉色一變。

“元長,如今鄭居中進了政事堂,和阮大猷走得很近,我看此人行止,和高伯章應該是一路的。”說到這裡的時候,何執中頗有些憂心忡忡,“如今高伯章僵而不死,聖上的態度又曖昧得很,而代州那件事更加詭異,我總覺得,此事是衝你來的。”

蔡京原本就有這樣的預感,聽何執中這麼說,更是心中一沉。只是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蔡攸的頭上,思忖良久便搖了搖頭:“此事只不過是聖上一時興起,要壓下去找幾個替死鬼也就夠了,要憑它牽扯到我沒那麼容易。”

“我也只是擔心而已。”何執中合上手中奏本,緩緩揉着太陽穴,卻仍舊感到腦際脹痛,“聖上前次召見我的時候,已經暗示我不要糾纏於如今地爭鬥中,分明是暗示希望朝廷靖寧,我只能含含糊糊地應了。唉,一旦交鋒,哪裡有次次和稀泥的?”

聽說趙佶曾經對何執中有如此暗示,蔡京不由得萬般頭痛。對於這位天子官家,他自然有非同一般的瞭解,絕不輸給高俅。然而,事有可爲和不可爲,同時還有必爲和不必爲。如今不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而是利箭已經發出去了,怎麼還能收回來?

當下他便冷笑了一聲:“聖上袒護高伯章那是一定的,多年情誼豈是等閒,倘若沒有實證,高伯章的地位確實難以撼動。只不過,那高明清說得信誓旦旦,說不定還有其他證據,只要咬準了他裡通外國不放過,縱使聖上心意再堅,也抵不過朝廷律法!”

何執中知道蔡京心意已決,當下便不再多勸。而等到他晚間回到自己府邸的時候,家裡卻早已經有客人等着。來者不是別人,正是以一份彈劾高俅的奏摺而鬧得沸沸揚揚的禮部侍郎劉正夫。

劉正夫和劉逵交情深厚,正因爲這個因素,儘管他在當年幫助蔡京復相的事情上很是盡心竭力,但是依舊不爲蔡京所喜,復相之後也並未重用他。但是,何執中和劉正夫之間的私交卻好,此時邁入廳堂一看到人,他便笑道:“德初今日怎麼有空到我這裡來了?”

“無事不登三寶殿,我今次來,自然是有大事要借重伯通兄!”劉正夫起身拱拱手,臉上只是微微一笑,不肯輕易說出來意。直到何執中屏退了一干下人,他方纔字斟句酌地說道:“伯通兄可知道我當日爲何要上那樣一份奏摺?”

直至今日,何執中依然很奇怪劉正夫當日的舉動,此時聽劉正夫自己提出,他索性直截了當地問道:“德初,不瞞你說,我確實心中費解。倘若當初你和蔡相公仍舊交好的時候,有這樣的舉動倒不奇怪,只是如今你分明對元長公心有成見,爲何又有如此示好的舉動?元長公不是輕易改變的人,即使知道你幫了他,亦不會因此而重用你。”

劉正夫曬然一笑,他早就料到何執中會說這樣的話,只是心中有事不得不來:“伯通,你該知道我是什麼樣的人,仕途雖好,若有攔路虎卻是枉然。蔡相公不待見我,天下還是有待見我的人。”)

第25章 三喜臨門第40章 萬事有始皆有終第29章 驕貴胄各懷鬼胎第13章 不解之緣乃前定第35章 王府大變第10章 爲爭位各展身手第22章 金蟬脫殼第20章 爲茶法波瀾迭起第7章 戰訊驟驚遼與夏第23章 美人高人第28章 訪高相太子露怯第18章 訪摯友達夫問策第40章 塵埃落定第12章 橫加脅迫第16章 大相國寺探虛實第30章 慧眼識破瞞天計第17章 師徒重聚忙密商第3章 少年英傑人人愛第16章 趙府宴術驚四座第9章 噩耗頻傳遼國亂第9章 相有意將亦有意第13章 貌合神離第19章 禍水東引第19章 婚慶日貴客盈門第14章 小王駙馬第7章 高郎道觀遇段郎第9章 微服出遊第34章 賢內助指點迷津第36章 蒙聖恩漸生異心序章師恩深重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17章 因別情婚事生波第17章 相忌深落井下石第32章 赤子忱忱報國心第23章 假戲真做剖心腑第33章 動刀兵渝州大索第19章 引蛇出洞謀雙鵰第24章 運籌帷幄指掌中第29章 應危機三人成虎第13章 不速之客第34章 苦心孤詣造時機第25章 防星變未雨綢繆第5章 殿中論財第17章 出人意料第16章 無名火禍及柳門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14章 夏遼各有不解情第31章 入雲龍回京救場第2章 遵聖意悍將回京第12章 東風漸起人心拂第10章 爲夫郎妻妾費心第14章 小王駙馬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37章 三言兩語收名臣第13章 不速之客第4章 觀互搏巧言激將第39章 天降麟兒曰鵬越第6章 急中生智巧脫身第28章 諢身浴血脫重困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17章 風雲突變第24章 弄虛作假第20章 鐵冠真人唐子霞第37章 爲夫郎自作主張第1章 爲固己引狼入室第13章 鷸蚌爭漁翁誰屬第14章 未雨綢繆嚴防範第10章 和氣生財結四方第31章 兄弟重逢告誡忙第22章 權利弊衆家俯首第12章 謀伐宋遼夏聯手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第5章 祝融災肆虐禁中第1章 渾水摸魚本常事第17章 探病情言語摧心第22章 權利弊衆家俯首第10章 以牙還牙後報來第25章 福兮禍兮各所倚第6章 查弊政文武合力第33章 見嬌婿語重心長第33章 狹路相逢第25章 聞急訊火燒火燎第38章 聞和親君臣色變第26章 翩翩使節大理來第22章 懼降罪蔡攸求父第27章 街頭遇盜第14章 將相相見談武事第7章 蔡老三陰結外援第33章 同仇敵愾應大敵第38章 動殺心高俅放權第6章 受召見驚怒交加第13章 貌合神離第27章 家家各應非凡策第23章 斂鋒芒胡氏交心第2章 誰家英氣少年郎第22章 爲聖心各用機謀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3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