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禍水東引

對於高俅來說,在聖瑞宮度過的那半個時辰就猶如一年那麼漫長。口是心非地說着那些違心話,小心謹慎地應對着朱太妃話裡藏刀的機鋒,還有趙似不時射來的怨毒目光,他簡直有一種發瘋的衝動。好容易捱到了告退的時候,他卻冷不防聽到耳邊傳來一句輕飄飄的話。

“高卿家真是好福氣,居然能驚動太后出面,果然是手眼通天啊!”

他偷眼擡頭一看,只見朱太妃正好整以暇地看着自己,卻是在和趙煦說話,這個時候他哪裡還敢多待,急匆匆地衝出了這個令人壓抑的地方。

重新回到闊別多日的家中,高俅自然少不得安慰了英娘一番。待他得知妻子真的爲了自己的事情去見澄心,甚至不惜拋頭露面在大庭廣衆之下打聽消息時,還是心中感動,畢竟,英娘不同於雲蘭澄心那種女子,在外的勾當是不太熟悉的。

撫慰了妻子,高俅又從高明那裡得知,自己的那封信很早便到了伊容手中°算時間,他哪裡還會不知道向太后及時出現背後的玄機,對於一個只見過一面的女子而言,這已經是分外難能可貴了←本想託趙佶送去謝禮,但又想到對方乃是向太后身邊最得用之人,恐怕是什麼東西都曾經見過,而且時機實在不太恰當,一時間竟想不出什麼好主意。

次日一大清早,高俅才起身便聽得門外傳來了章惇到訪的消息,不由大吃一驚。和先前在福寧殿的咄咄逼人不同,此時的章惇一副溫文爾雅的宰輔模樣,似乎和高俅沒有半點芥蒂,言語中也帶着一種令人如沐春風的優雅。

“伯章,先前的誤會我就不提了,就讓過去的事情過去吧。”坐在客位上,章惇面帶親切地說道,“聖上既然令你協助,想必是早有定計,否則昨日也不會單獨把你留下來。你有什麼章程便儘管說出來,一個月的限期並不長,若是到時一無所獲,你我都不好在聖上面前交待。”

高俅心中冷笑,但他也知道章惇所言確實沒錯,思忖片刻,他便拱拱手道:“章大人,我從未涉及過此等俗務,唯有以大人馬首是瞻。總而言之,大人怎麼說我便怎麼做。”

章惇面上笑容一凝,但他多年官場沉浮,城府早已歷練得深沉無比,此時此刻,他立時把高俅歸到了不知深淺那一類中。“既然如此,那我就想詢問一句。伯章和遂寧郡王相交莫逆,可知道有誰能模仿出那樣神似的筆跡麼?”

“世上奇人異士極多,善於模仿他人筆跡的不在少數,若是從這一方面入手無異於大海撈針。”高俅纔不會真的認爲章惇的府邸遭人闖入,只是能把事情設想到如此縝密,他卻不得不心生懼意←沉思了好一會,擡頭的一剎那卻瞥見章惇的笑容有異,心中陡地一突,難道這老奸巨滑的傢伙早已經有了定計?

“伯章,此事若要真的查出一個所以然來極難,不過,你不妨從另一方面考量。若不是元祐舊黨所爲,又有誰會刻意和朝廷過不去而肆意傳播謠言?聖上自沖齡即位,雖然算不上前所未有的明君,但好歹也是勵精圖治,尋常百姓應該不會如此詆譭纔對。如此一來,可能隱藏在幕後的人就呼之欲出了。”章惇笑吟吟地侃侃而談,對高俅的神情卻無比留心。

高俅不禁悚然動容,話說到這個份上,他就算再愚蠢也能分辨出章惇的言下之意,竟是禍水東引之計!短短時間內章惇竟能把握全局,最終乃至考慮到這個份上,不愧是大宋歷史上有名陰狠的宰相。然而,他倏地想起那神秘的顧家父子,心中不禁又篤定了幾分。此事若是能夠細細計劃,功勞不見得會盡歸章惇。

“章大人果然高明!”他欠身言簡意賅地答道。

章惇這才露出了一個心滿意足的神色,兩人對視良久,突然莞爾一笑,至於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快意,則不是他們這種死敵能夠擁有的了。

錢勰一向爲官清廉,先前聽章惇之言險些鑄成大錯,掛冠求去的心頓時重了。兩次請求面聖未果後,他自忖重重得罪了章惇,因此鬱鬱寡歡之下,一時竟臥病不起。在這種情況下,曾布立時上書舉薦立刻自己的門生阮大猷,趙煦便用阮大猷權知開封府,章惇大恨之下又毫無辦法,待要遷怒錢勰卻又難找理由,最後只能怏怏不樂地作罷。

紹聖二年七月十五日,章惇請旨動用禁軍大索全城,得遼夏奸細數十人,一時間,朝野盡皆震驚。而後的搜檢中,禁軍又在這些奸細常常出沒的酒肆青樓中搜出了各色書信,其中不乏有涉童謠之事者,至此,趙煦愈發對遼夏暗中策動此次風波深信不疑。

章惇的大動作並未改變高俅的初衷,他很清楚,相對於露出馬腳的一些小嘍羅而言,顧家父子纔有可能是真正的大魚。然而,捕魚容易收網難,自己又不像章惇那般強勢,禁軍那邊根本調動不到一兵半卒,而且在事未功成之前,上報趙煦也是萬萬不能。左思右想,他只能把主意打到了曾布頭上。畢竟,比起章惇來,有志於執政的曾布要好對付得多。

由於高俅曾在天香樓見過阮大猷數次,彼此也算小有交情,因此在打聽到曾布舉薦了此人爲開封知府後,他立刻選擇了阮大猷作爲突破口,很順利地見到了曾布。

一番交談之下,待得知高俅手中有更大的線索之後,曾布立刻對高俅大爲讚賞,恨不得當場認了師生。久經仕途的他很是明白當今天子的心性,若是能真的捕撈到大魚,他一定能夠破開章惇的壓制成爲執政。畢竟,高俅此時官卑職小,功勞大半都是他的。

對於曾布言語中流露出的貪婪模樣,高俅自然是極爲不齒,然而,章惇在朝權勢日大,自己若不能找一人倚靠,休說他日哲宗駕崩後議立新君,就連眼下都不見得能保住自己。在這種情形下,他又婉轉表達了趙佶的善意,登時讓曾布爲之大喜。

“伯章你放心,觀前幾日情形,太后對遂寧郡王極爲看顧,而且早已看穿了他章惇構陷宗室的心思。”曾布極其親厚地拍了拍高俅的肩膀,一口承擔道,“郡王年少聰穎人盡皆知,我必不會讓他遭奸人所害1

“如此便要倚仗曾大人了!”高俅起身深施一禮,心中不無感念。此次的遭災有驚無險,不僅如此,還頗有因禍得福的意味。橫豎自己已經將人得罪得狠了,那麼與其獨佔天大的功勞,還不如推給別人一些,這樣的分功又何嘗不是分謗?

汴京的這場風波雖然讓平民百姓驚慌失措了一陣,但是,遼國和西夏乃是大宋心腹大患這一條他們還是知道的,戰爭的恐怖更是被蜚短流長的謠言誇大了無數倍。於是乎,衆多百姓紛紛以無比的熱情投入到了這一場鋤奸行動中,不少潛伏得極深的密諜紛紛落網。見到如此情景,本意只在於禍水東引的章惇立刻變得十萬分亢奮,他並不知道,自己在苦苦追查的同時,曾布也開始了他的行動。

第21章 福寧殿痛陳利害第2章 臨危機陳王受命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37章 國之大計第39章 調兵將上下齊心第34章 苦心孤詣造時機第33章 同仇敵愾應大敵第31章 半推半就僞投誠第27章 君臣再復當年意第4章 爾虞我詐第5章 顏面存亡孰輕重第28章 擊掌爲誓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15章 連失利如遼請援第6章 蘇子由千里回京第13章 奉詔命兄弟詣闕第25章 出奇兵火燒宗水第17章 會夏使毫不相讓第20章 定立新君第33章 蔡衙內暗生毒計第7章 高伯章面授機宜第20章 步步緊逼欲爲營第30章 十萬大軍徵遼東第10章 一網打盡第9章 診親王醫官驚心第35章 蔡學士語訓長子第26章 抽絲剝繭見真章第3章 不老神翁第31章 大相國寺遇故人第39章 出重拳腥風血雨第27章 執己見主將親征第40章 謝幕亦是開幕曲第17章 老少將軍論舊制第2章 相見時難第18章 一朝風水輪流轉第3章 聞風聲二妃籌劃第16章 細分析堪破玄機第16章 千思萬想憂歧途第29章 上陣也須父子兵第33章 大行善舉第8章 故人相見如陌路第24章 送親迎親各奔忙第4章 夜半驚心馬蹄場第23章 明爭暗鬥第30章 合聖意越級直擢第17章 定田畝人心思變第18章 訪摯友達夫問策第38章 杳貓膩蹤影既現第20章 愛美之心乃天性第26章 衆環伺虎視眈眈第39章 一朝人死如燈滅第32章 探陳王兄弟交心第11章 瞞天過海設妙計第17章 兵分兩路各奔忙第11章 除大敵國舅逼宮第8章 驕郡王強索東青第8章 商人重利第3章 爲婚事兩府生波第35章 沆瀣一氣共進退垂簾太后和影子皇帝第6章 各逞機心爭鬥忙第39章 聞首告警惕頓生第11章 明算計暗度陳倉第16章 千思萬想憂歧途第5章 開空門迎俊傑才第22章 權利弊衆家俯首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第21章 上陣夫妻母子兵第40章 臨行前夕第30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第37章 柳暗花明第35章 王府大變第9章 相有意將亦有意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3章 聞風聲二妃籌劃第12章 忌立場重臣心疑第33章 見嬌婿語重心長垂簾太后和影子皇帝第2章 遵聖意悍將回京第28章 擊掌爲誓第32章 爲固己鋒芒驟轉第37章 拖兒帶口出門去第19章 又見金盒第27章 天子急召爲哪般第34章 賢內助指點迷津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32章 結姻親各有喜憂第13章 不解之緣乃前定第26章 衆環伺虎視眈眈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領第1章 一朝天子數朝臣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26章 忠心見疑第6章 允再戰借勢立威第19章 遼使告哀第20章 步步緊逼欲爲營第19章 因勢利導造僞證第13章 觀相撲官家有感第16章 蘇元老願附驥尾第24章 俏高嘉直闖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