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選遞補煞費苦心

贈蘇轍開府儀同三司!

朝廷公議之後,蘇轍的喪儀規制很快確定了下來,而開府儀同三司的死後哀榮,無疑也更甚於其兄蘇軾一籌。在派出中書侍郎阮大猷前去弔唁之後,眼下朝廷需要考慮的還有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北地重鎮大名府,究竟要派誰去鎮守?

由於大名府知府歷來兼任北京留守之職,因此,非有殿閣學士之銜,否則難以當此重任。而政事堂幾個宰相在羣臣之中篩選了一遍之後,最後發覺,符合各方面苛刻條件的人幾乎沒有。

張康國的資歷經驗足夠,無奈蔡京和他都有齷齪,而其人是高俅也感到討厭的。其他一羣人拎出來更是不合適,最後,何執中鬼使神差地提出了趙挺之三個字。

“不行!”蔡京幾乎毫不猶豫地搖了搖頭,“趙正夫這個人見風使舵,絕對不可任用,若是任用了他,將來我們還有存身的餘地麼?再說了,大名府乃是北地重鎮,要用也得用一個信得過的人。否則,若是他日稍有差池,我們還要爲他頂缸…都可以,趙正夫這個人絕對不紇——”

對於蔡京的這個回答,高俅只能對何執中苦笑了一聲〉起來,他和趙挺之的關係更好一些,昔日也沒有鬧得那麼僵,只是蔡京對其深惡痛絕,再者趙挺之的品性確實有令人不齒之處,所以他自然不會站出來贊同。

人選被蔡京駁了,何執中卻並不惱火,而是皺着眉頭再次把所有可用的人一一過濾了一遍,最後無奈得一攤手道:“若是我說張商英,元長公你必定是不願意的。除此之外,我再也找不出人了。”“張商英?”蔡京心中一動,又想到這個很早以前就被自己排擠出去的人,忍不住望了高俅一眼,“伯章你說呢?”

高俅沒料到蔡京這一問。倒是怔了一怔才明白蔡京並非是在開玩笑。張商英這個人在民間還算是得人望,甚至可以說,比蔡京的風評還要好一些。讓這樣一個人去知大名府,難道蔡京就不怕他日趙佶覺得張商英不錯,把人又惦政事堂?

想到這裡,他索性打了個太極推手,一臉的無所謂:“張商英才具是有的,只看元長公你決斷就是。”話音剛落←突然想到了另一個人選,立刻不動聲色地暗示道,“對了,元度公似乎就要抵達京城了,元長公,伯通,什麼時候大家去遇仙正店一聚如何?”

“嗯?”蔡京這纔想起,前些時候趙佶已經下旨召蔡卞進京,並加其端明殿學士之銜,一時竟是愣住了。這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四個字不可抑制地浮上了心頭。和何執中對視一眼後←便哈哈大笑道,“好,等到元度回京。大家一起去遇仙正店聚一聚。”由於江寧府到京城可以走水路,因此,蔡卞這一路上過得很是逍遙。對於在外這三年多的日子,他並不是沒有怨言,只是,在收到蔡京的親筆信,再日夜思量了一陣之後,他不得不認清了一個事實——儘管昔日蔡京位在他之下,但是,在做官方面。猶如學問一樣,永遠都是達者爲師,沒有先來後到地分別。王氏進入艙中,見蔡卞愜意地靠窗讀書,底下的炭盆正燒得暖暖的,便開口喚了一聲:“相公。”

蔡卞擡頭見是妻子,見其臉色之中似乎有些不對,遂把手中書扔下,鄭而重之地問道:“怎麼。有什麼不好的消息麼?”

“剛剛傳來消息,知大名府蘇轍剛剛去世。”作爲王安石的女兒,王氏對於蘇家的人並不感冒,但是,此時此刻她卻不得不思考其後的另一件大事,畢竟,自家相公就是在這個時候進京的。見蔡卞地眉頭一瞬間也攢在了一起,她不禁微微嘆了一口氣。

“這種時候蘇子由突然去世,大名府無疑就出缺了。按照大哥的脾氣,大名府重鎮,尋常人他定然是不放心的,所以一定會派知根知底的人過去。只是如今朝廷對於四京的人事制度很是嚴苛,他也不好將其他人一下子提上去,弄得不好,這一次就是你頂缸。”

“大名府……”蔡卞長長舒了一口氣,彷彿要把心中的憋悶一掃而空,但是,下一刻他卻笑了起來,“大名府就大名府吧,橫豎離京城只有一兩日的路程,總比江寧府更好。再說,如今河北在整軍,不似江南一片風平浪靜。再者,一旦有什麼事情,聖上總還會記得我。老了,不想和大哥再爭下去了!”

“你可是比大哥小十歲,居然就說老了?”王氏白了丈夫一眼,沒好氣地笑道,“也沒看大哥提一個老字,就你成天年紀輕輕說什麼老的。老當益壯這四個字沒聽說過麼?就是當年我爹在位的時候,也不曾提自己老了,成日裡只想着國庫充盈,能夠開疆拓土……”

王氏突然止住了口,心中萬分感傷。父親王安石早就死了,而自己的丈夫也在哲宗即位之初地時候,受到了百般壓制,好容易之後在紹聖年間復起,仕途依舊是起起落落〉起來,倒是蔡京不哼不哈地佔據了朝廷中樞,聖眷始終不衰。

兩人如今都已經年過五旬,說到當年舊事不免都是面露感傷,蔡卞好容易才找了個機會岔開話題,夫妻之間少不得互相安慰一番,倒也是一件溫馨地事。

一路行船,蔡卞這一行人大約過了半個多月,方纔抵達了東京城外的碼頭。由於人人都知道他此番回京是要重新啓用的,因此聞訊而來迎接地不在少數,但是,其中自然比不上蔡府的那一行人顯眼。

奉了父命親自前來迎接的是蔡攸,他如今不過三十出頭,卻已經是龍圖閣學士,獲賜紫服金帶,端得是衣冠不凡。因此,當他大步上前迎接蔡卞的時候,其他人自動分開了一條路,目光中既有羨慕也有嫉妒。

不消說,大臣之子身居高位的,民間風評這一條總是過不去的溝坎。

“叔父,嬸孃!”蔡攸上前向蔡卞和王氏行過禮後,便笑着分說道,“爹和娘原本是該來迎接的,只是近日娘身子有些不好,而爹又忙着應付幾件大事,所以一時脫不開身。爹爹說了,今晚在遇仙正店擺開了宴席,爹爹、高相公、何相公聯袂宴請叔父,聊表多年未見的情分。”

蔡卞笑着點了點頭,又客氣了兩句,心中卻翻騰起了波浪。蔡京請他是應該的,一來是自家兄弟,這多年的芥蒂也應該分解一下;何執中前來也是應該地,誰都知道何執中是京黨中堅,最得蔡京信任:可是,高俅往日和自己的交情稀鬆平常,爲何他也會出現在此次的宴席上?

由於蔡卞在京城原就置辦了宅第,所以蔡攸自然是把蔡卞夫婦二人送到了地頭,又再三說明了晚間的宴席情況之後,方纔告罪一聲離去。

稍稍安頓好一應行李和家人之後,王氏便忍不住嘆了一聲:“元長大哥家這位大郎如今似乎和以前不一樣了,以往總有那麼一副輕佻的模樣,如今看上去氣質卻沉穩了些,許是吃一塹長一智。要說他這官品也竄升得快,這不過是幾年的功夫,居然已經是正三品,旁人真真是難及!”

“大哥既然是宰相,他自然沾光。”蔡卞隨口接了一句,兩人便不再羅嗦,各自回房沐浴更衣,安頓人手不提。沒過多久,宮中便有內侍前來通報,言說天子謎接見,蔡卞一一應了,又取銀子賞了那內侍,結果又聽到了另一條消息。

“河北那些匪盜到如今也沒有個結果?”乍一聽說種種內情,蔡卞着實是吃了一驚。現如今天下雖然不能說是十分太平,但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偶有盜匪之齡然不能避免,但光天化日之下跑到大臣家裡偷東西,這種情況確實少見。可是,待他召來管家詢問之後,所得的結果更是讓他大吃一驚。

原來,連他家裡也曾經進過賊。只是因爲家裡人巡邏尚算得力,方纔沒有讓人得逞,否則,只怕還不知道會丟了什麼東西。

儘管還不知道更深一步的內情,但是,眼前這一系列事實已經夠令人震驚了※以,當天地晚宴上,當蔡卞問起此事,而蔡京三人據實以告時,以他的城府,尚且免不了勃然色變。大宋不是沒有發生過謀反,當初蜀中王小波李順起義是一樁,後來的趙塗謀反又是一樁,而各地官府以謀反論處的,幾乎每一朝都會有一兩件。事情可能不大,但是,對上層的震驚卻是巨大的。而這一次,居然連北漢皇室這種虎皮都拉出來了。

第40章 溘然長辭第31章 宋廷亦重遼東事第35章 太后歸政第23章 痛定思痛慮軍事第8章 驕郡王強索東青第2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4章 巧舌如簧說同僚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19章 臭味投沆瀣一氣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32章 隱門弟子第39章 調兵將上下齊心第7章 愛女豈可輕言棄第1章 已是窮途末路時第18章 鉅商雲集第29章 女真貴胄海上來第25章 三喜臨門第20章 遂寧郡王第39章 三人行之主心骨第31章 反目成仇第15章 兩虎相爭未必傷第1章 上京城故地重遊第7章 趁慌亂別有所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34章 精兵直擊搗黃龍第5章 樑上君子何處來第28章 君臣相得亦難事第4章 人生難得幾回搏第1章 上京城故地重遊第33章 蔡衙內暗生毒計第18章 御前交鋒第6章 風雨欲來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36章 調虎離山急動手第13章 觀相撲官家有感第32章 誡九郎才女苦心第35章 沆瀣一氣共進退第11章 度聖意挺之拜相第23章 人才基礎第24章 遼主天祚第29章 揚帆出海第11章 瞞天過海設妙計第31章 另有定計第31章 兄弟重逢告誡忙第21章 句句問心解籤人第35章 佛道亦有可得處第15章 冰凍三尺非驟寒第20章 步步緊逼欲爲營第8章 回春也須留一手第19章 因勢利導造僞證第19章 婚慶日貴客盈門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32章 隱門弟子第33章 見嬌婿語重心長第37章 柳暗花明第11章 美人一粲傾城郭第5章 顏面存亡孰輕重第9章 千金女招搖過市第26章 賜烈馬天子尚武第17章 定田畝人心思變第37章 蔡王府獄第7章 王府密謀第23章 春宵苦短日高起第1章 生財有道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23章 兩後臨朝天下震第24章 浮出水面第11章 分而化之第28章 諢身浴血脫重困第13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24章 訪蘇府三女巧遇第6章 解酋頭希晏進京第37章 晴天霹靂第14章 除夕紀事第33章 有心施恩無心報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40章 雙喜臨賀客盈門第29章 狡蔡攸擠兌老父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第36章 翩翩欽使乃閹宦第38章 爲求存直言坦白第14章 通風報信第17章 接書信各做準備第23章 假戲真做剖心腑第38章 已是大限將到時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19章 求仙問道大滌山第38章 訪蔡府笑泯恩仇第24章 微服行驟聞噩耗第19章 千金公主齊溜號第26章 遼金間宋何偏綺第26章 度帝心謀傾首相第5章 夫妻之間第7章 兩纏綿驚得喜訊第18章 訪摯友達夫問策第13章 晴天霹靂第17章 會夏使毫不相讓第24章 遼主天祚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40章 臨行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