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王府密謀

章府書房之中,章惇顛來倒去地看着手中那張帖子,心裡着實五味雜陳。想當初他初次奉詔回京之時,朱太妃近身內侍藍從熙便曾奉密旨將他請入宮中。那個時候,是他第一次見到這位天子生母。還記得從大內禁中退出之後,自己心中鬱積的多年苦悶和不得志一掃而空,只想在朝堂上大展身手。果然,只過了幾天,自己便官拜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聖眷之隆一時無二。

然而,這一切不是沒有代價的。藍從熙曾經暗地裡囑咐過他,“此命皇太妃出力極多,將來相公必當報答。”而自己那時候回答的正是:“敝陋之身得殿下看重,必當竭力以報。”如今看來,自己的仕途坦蕩沒錯,但這報答起來便要煞費苦心了。

思忖良久,他終於出口喚道:“來人!”

“老爺有何吩咐?”

“這張帖子是何時送來的?”

那家人頗有些莫名其妙,好一會兒才恭聲答道:“回稟老爺,這帖子乃是今日辰時普寧郡王府的家人送來,說是府中牡丹開得極好,想邀請老爺過去賞花。”

“嗯,你退下吧!”章惇面無表情地屏退了家人,這才慨然嘆了一口氣。如今乃是趙煦親政銳意進取的時候,若是被人看見自己這個宰相私會宗室,還不知道會傳出什麼樣的流言來。這普寧郡王如此不知檢點,頭腦也未必太簡單了吧?腹謗了幾句之後,他不覺心中又是一動。

儘管哲宗趙煦如今不過十九歲,算得上春秋鼎盛的時節,但宮中皇后嬪妃至今都未傳出喜信,不能不令朝中羣臣心懷憂慮。普寧郡王趙似乃是官家一母同胞的弟弟,將來會不會……他想着想着便忍不住打了個寒顫,連忙把那可怕的想法逐出了腦海,末了終於打定了主意。

午時前後,趙似終於盼來了章惇的到來,心中着實大喜′然年僅十二,但他自幼在母親身邊長大,不似趙煦始終被宣仁後高氏拘束着,因此養成了唯我獨尊的神氣。在花廳擺上了美酒佳餚之後,他立馬斥退了一干家人奴婢,笑吟吟地對章惇道:“章大人,母妃曾經說過你是朝廷棟樑,因此孤王一直心懷仰慕,今日一見,才知皇兄爲何如此信任你。”

章惇見一個半大孩子偏要學着大人一樣說話,心中不覺萬分好笑,只是面上仍只得裝作鄭重其事的模樣。“郡王過獎了,那都是聖上信任,皇太妃栽培,否則我只能在外蹉跎一世,何來如今?”

趙似向來直來直去慣了,幾句文縐縐的場面話一過,他立刻言歸正傳說出了正題。“章大人,依你看來,如今朝中元祐奸黨是否已經盡去?”

章惇心中一突,言語中卻小心謹慎了不少。“郡王何出此言,聖上自紹聖改元之後,早已盡出元祐舊黨,如今朝中百廢俱興,早已不復當日景象了。”

“如果孤王說還有漏網之魚呢?”趙似緊逼着接了一句,臉上竟有幾分咬牙切齒的猙獰。

“郡王多慮了!”章惇很有把握地搖了搖頭,須知元祐黨人的名單早就草擬完畢,大多數人都在紹聖元年貶出了汴京城,連極少數官位不顯的也在前一段時日逐漸黜落,哪有什麼漏網之魚。“您未免危言聳聽了吧?”

“那孤王問你,蘇軾蘇子瞻是不是當年元祐舊黨的中堅人物?他的得意弟子是不是也該列在其中?”

“原來郡王說的是那個人。”章惇這才恍然大悟,臉上不由現出了一絲笑容。趙似與趙佶不合他早有所知,其中那個蘇門棄徒高俅的事情更是傳得沸沸揚揚,早先那場御前蹴鞠,趙似失盡面子,想不到直至如今尚且耿耿於懷,其心胸也未免太過狹隘了一些。“郡王,聖上尚且不追究一個小卒,你又何必……”

“章大人,難道你就忘了貶知汝州時的情景麼?”趙似見章惇一幅不以爲然的模樣,心中着實惱火,情不自禁地刺了一句。

章惇聞言大怒,他生性狂放敢做敢爲,如今最痛恨的就是有人提起官貶汝州的那段經歷。見趙似如此不識趣,他甚至有一種拂袖而去的衝動,但權衡再三還是按捺住了那種情緒,神色也變得有幾分冷淡,只是該說清楚的話還是要說的。

“郡王,如今高俅得遂寧郡王看重,聽說前幾日聖上駕幸遂寧郡王府時,親口賜了他同進士出身,又許將來進他爲王府翊善,足可見聖上並不嫌惡於他。郡王乃是堂堂皇室宗親,何必與一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過不去,傳揚出去豈不是折了自己身份?”

“孤王便是吞不下這口氣!”趙似畢竟年輕氣盛,霍地站了起來,竟在席前踱起了步子,“章大人,並非我強人所難,此事孤王只是想和你討個主意,並非要你這個堂堂宰相親自動手。母妃對大人多有推崇之處,若是今次功成,孤王不會忘了這份恩德的!”

話既然已經說到了這個份上,章惇便不得不仔細考慮了←當年和蘇軾交情極好,也曾經在神宗烏臺詩案上當面批駁宰相王珪,但自從元祐慘遭貶謫後,他和蘇軾就完全分道揚鑣了。因此,對於區區一個蘇門棄徒,他並沒有什麼好感或是惡感,只是不喜歡趙似這種架勢而已。可是,若和自己今後的仕途比起來,一個高俅的生死自然並不重要。

“郡王,你既然欲除此人而後快,便不能動用朝廷手段。”既然有了主意,章惇的口氣便從容多了,言語間隱約流露出一種宰輔風度,“聽說這汴京最最有名的天香樓便是高俅手筆,你不妨在此事上做做文章。須知他一旦進身便屬朝廷官員,經營此等煙花之地就有所不妥了。”

趙似聞言大爲失望:“可此事只是小罪名,要置他於死地卻是不能……”

章惇見趙似目光如此狹隘,心中又嘆了一口氣,只得再稍加點撥道:“郡王你不妨想想,天香樓能有如今的聲勢,都是因爲有豪商大賈文人墨客捧着,另外,其中走動的朝廷官員有多少?身爲一國之君,聖上最擔心的是什麼,最懼怕的是什麼?是民間風評,還是那種看似無足輕重的讖語?”

趙似冥思苦想了好一陣子,終於眼前一亮。“我明白了!”一時情急之下,他完全忘了一個宗室郡王應該有的矜持,幾乎從錦凳上跳了起來,“章大人的意思是說,我可以……”

“郡王噤聲!”這種事情只能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章惇就怕趙似不知好歹一嗓子喊出點什麼,趕緊制止道,“我什麼都沒說,至於郡王如此考慮便是郡王的事了1他望着一桌沒動幾筷子的美味佳餚,面上不由露出了一絲苦笑,“今日時候不早了,我也不便在王府逗留過久,就此告辭1

出了王府,章惇方纔覺得飢腸轆轆,心中更覺好笑。這一趟竟是爲小郡王出這種主意,看來自己這個宰相當得真是太辛苦了,若不是看在朱太妃的面子上,自己又何必趟這渾水?只不過,這普寧郡王小小年紀便如此心狠手辣,將來還不知如何呢?想着想着,他不自覺地登上了馬車,沉聲吩咐道:“回府1

王府之中,趙似着實興奮得難以自抑,他已經不滿足於解決區區一個高俅了,在他看來,只有一棒子把趙佶一起掃進去才能夠解他心頭之恨。那個時候,就算皇兄往日再偏心,也決不會輕易放過,若再輔以母妃的進言,只要尋一個差錯,趙佶將來便永無翻身之日。想到這裡,他不由暢快地大笑了起來,滾滾聲浪在空曠的花廳中迴響,充斥着強烈的癲狂意味。

第37章 爲夫郎自作主張第24章 血肉之軀困堅城第38章 嫌隙言父子陌路第36章 翩翩欽使乃閹宦第17章 風雲突變第8章 初識童貫第32章 爲固己鋒芒驟轉第35章 爲明志試探兄弟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15章 渝州城風雲際會第4章 因制舉李綱建言第31章 半推半就僞投誠第13章 各路才俊齊聚首第24章 遼主天祚第2章 遵聖意悍將回京第18章 上香遇劫靈隱寺第13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32章 探陳王兄弟交心第8章 遊西湖各得其所第21章 福寧殿痛陳利害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煙起第38章 此消彼長第2章 家家有本難唸經第13章 觀相撲官家有感第1章 哪堪平地波瀾起第20章 爲茶法波瀾迭起第16章 選遞補煞費苦心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10章 謁見太后第21章 動色心圖謀不軌第11章 度聖意挺之拜相第35章 太后歸政第18章 上香遇劫靈隱寺第39章 隱瞞事實第36章 蒙聖恩漸生異心第19章 遼使告哀第35章 佛道亦有可得處第22章 曾布回朝第15章 使高麗另有要務第12章 查弊政驚聞異訊第16章 無名火禍及柳門第33章 兩虎相爭趁虛入第40章 萬事有始皆有終第36章 一語驚人第23章 千頭萬緒難排解第23章 明爭暗鬥第12章 諸般大戲齊登場第29章 爲伐夏再起爭端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16章 無名火禍及柳門第35章 措手不及第16章 佳兒佳婦佳偶成第12章 捉襟見肘第2章 貴婦雲集閒話多第40章 萬事有始皆有終第40章 溘然長辭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32章 弱質女流撐殘局第33章 無雙絕藝第11章 教女無方亦有方第21章 一唱一和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7章 王府密謀第15章 秉燭夜談論茶法第9章 仇人相見不眼紅第33章 未雨綢繆第10章 以牙還牙後報來第5章 賀正旦父子忌深第32章 弱質女流撐殘局第24章 送親迎親各奔忙第24章 送親迎親各奔忙第39章 雙管齊下第40章 連暗示好事第36章 怒衝冠人死燈滅第23章 南北揮師擊湟州第4章 翻臉無情各爲己第37章 人人皆有謀利心第37章 巧處置恩威並濟第15章 使高麗另有要務第33章 有心施恩無心報第12章 諸般大戲齊登場第12章 謀伐宋遼夏聯手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11章 暗求信物結外援第1章 爲固己引狼入室第17章 風起朝堂第37章 獲賊首塵埃落定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13章 陰結內外謀升轉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歡喜第4章 俏佳人縱論宮闈第5章 明升暗降手段高第30章 劫國寶上下震怒第35章 天賜良機莫失去第19章 又見金盒第14章 守株待兔擒正着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17章 師徒重聚忙密商第37章 巧處置恩威並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