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觸景生情淚滿襟

入冬之後的東京已經下了好幾場大雪,天也一日冷似一日。不過,即便寒風再大,晚上的東京仍舊是熱鬧非凡,張燈結綵的地方比比皆是,彷彿整個城市都在過節一般。

然而,這不過是十一月二十,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節日。沒有宵禁的大宋百姓原本就比從前隋唐五代時自由多了,更不用說住在天子腳下的開封人了。有一等人家一年到頭爐竈都是冷的,凡是吃食都從外面買來,日子雖然算不上十分寬裕,照樣也是其樂無窮。

既然是吃酒作樂,酒桌上的閒話自然少不了。街坊鄰居的閒言碎語,朝堂官員相公的家長裡短,就連宮中的事情也有人敢拿出來打趣。

“聽說了麼,高夫人突然回京來了!”

“高夫人?怪了,高相公不是去安撫東南了麼,高夫人怎麼獨自回來了,難不成在家受了閒氣?”

“人家堂堂靖國夫人,誥命中的極品,又是高相公的元配,哪會有人給她氣受?聽說高夫人此次回京,是爲了家裡的一樁婚事!”

“高府那位長千金不是才六歲多麼?其他兩位公子都還小,莫非怎麼早就要定娃娃親?”

“你們可別忘了,高府裡頭可還有一位侄小姐,雖然出身不怎麼樣,畢竟是有血緣的,如今也到了婚嫁的年紀!話說回來,高相公出身市井,如今卻到了這樣的地步,實在是羨煞人啊!”

“誰說不是,也不知是誰那麼好運氣要娶那位侄小姐,這可是一朝飛上高枝啊!”

外頭之所以傳得沸沸揚揚,都是因爲英娘一回來便進宮去見了王皇后的緣故。王皇后原本就是恬淡的人,清心殿中的宮人內侍的拘束也少,所以輾轉聽到了風聲便開始傳,最後是從宮內到宮外,竟是把一件還沒有影的事傳得似模似樣。好在傳言中沒有直接點出那個好運的人。

但猜測卻是在所難免的。

英娘對於外界的流言卻不以爲意,外頭鬧得越兇,越是說明自家在京城裡受人關注,因此她除了禁止自家下人到外頭胡說八道之外,便當什麼事都沒發生那樣。只不過,事關高蘅,高太公和大嫂金氏那裡卻一定得稟告一聲。

“大哥死了?”聽到高太公地第一句話,英娘心裡掠過一絲異樣的感覺。面上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幾許感傷,“大哥不過四十出頭,這也着實去得早了些。”“他死了我倒省心,免得操心他再惹出什麼難以收拾的麻煩來!”

高太公卻沒有多少悲慼,儘管是親生兒子,但一來沒享用到高伸的福分,二來高伸又曾經惹出過莫大的麻煩,因此他自然樂得這個兒子早死。”不過,這樣一來,你和二郎便能放心給蘅兒操辦婚事了。這丫頭在這裡呆了幾年。無論是性情模樣都不比當年。若是嫁了人之後給夫家知道她還有這樣一個爹爹,那豈不是丟了我高家的臉面?”

高太公的想法自然和英娘不謀而合,只不過。身爲長輩的高太公能這麼說,英娘卻不能隨意指摘。想到丈夫行前地交待,她便把趙鼎家裡的狀況又複述了一遍,然後便解釋道:“趙鼎是今科進士,才學頂尖不說,年紀也和蘅兒正好相配。他家裡雖然並沒有多少產業,但是,相公和我都以爲,他自己求上進方纔是最重要的,否則縱使家財千萬。敗光了也是白搭。再者他的母親又是賢名在外,想必不會是那種刻薄的婆婆,蘅兒嫁過去之後,一家人也應該也會和和美美,不至於鬧彆扭。”

“你和二郎認準了就好。”高太公原本還有些在意趙家的家境,聽到媳婦這麼說,也就索性撂開了手,“我一把年紀了,哪裡還有這麼多講究。只希望兒孫都有福也就夠了!”說到這裡,他突然頓了一頓,然後便輕輕嘆了一口氣,“英娘,你當年吃了那麼多苦,如今也該享福了。除了金氏之外,幾個媳婦都有了兒子,可你卻至今只有嘉兒一個,雖說二郎決不會嫌棄你,但這樣終究不妥。我還是得白囑咐你一句,別忘了養兒防老!”

聽公公說得真摯,英娘也忍不住心裡一陣酸澀,只不過這種事情卻不是想有就有的。她已經三十五歲了,若是眼下不成,今後便是想生也有心無力,因此也曾經日夜禱祝,希望上天能賜一個麟兒,只是這個心願卻始終不能實現。

離開了高太公的院子,她在門口怔怔站了好一會兒,這才轉去了大嫂金氏的住處。金氏本就是個最沒有主見的,一聽說高俅夫婦已經給女兒找好了人家,她二話不說便答應了下來,甚至連男家地情形也沒有多問。倒是英娘覺得有些不忍,解釋了一番丈夫地用意後,便將高蘅親自繡的錦帕拿出來送給了金氏。

“不管怎麼說,蘅兒終究是大嫂你的女兒,趙家也只有這麼一個兒子,我又和趙老夫人商量過了,你若是願意,將來可以把你接去一塊住。不過,大嫂你也可以留在這裡。總而言之,將來地事情大嫂你不用操心。”

自從得知丈夫的死訊之後,金氏便頗有幾分兔死狐悲的味道。儘管高伸活着的時候當她如同豬狗一般,但是,那畢竟是她的丈夫。她也只是因爲這一層關係方纔能夠在高府安居下來。她守了多年的活寡,早就習慣了這樣清靜的日子,再說這裡月給一向豐厚,她更沒有半分去意。

如今丈夫已去,她最怕的就是高家強逼她改嫁或是將她逐出,聽英娘這麼說方纔放下了心。

“弟妹,我都習慣了一個人的日子,只要今後蘅兒能夠時時來看我,我就知足了!”她低頭望着那錦帕上活靈活現的牡丹,忍不住垂淚道,“我生來命苦,只有這麼一個女兒,若非二弟和弟妹好心,興許我們便要在街頭凍餓而死。這份恩情我今生是難以報答地,今後一定日日燒香拜佛,爲你們倆祈福!”

英娘心中暗歎,又勸了金氏幾句便逃也似的離開了這個院落。同樣是只有一個女兒,金氏如今是寄人籬下勉強過活,而自己今後如何,現在也說不準。走着走着,她腳下的步子越來越慢,最後便在院中的一棵梅樹下停住了腳步。

“又下雪了……”

她仰頭望着漸漸陰暗下來的天空,忍不住想起當年貧賤時,一人在家挨餓受凍的情景,眼淚無聲無息地便落了下來。都說人生便和做夢一個樣,眼下家中如日中天的盛景,焉知便不是一場夢?

“英娘,英娘!”

聽到背後的叫聲,她連忙伸手在臉上擦了擦,這才轉過身來,卻是自己的爹爹宋泰。她勉強擠出一個微笑,低下身子行了一個禮:“爹爹!”

宋泰如今年紀大了,又不像師弟高明那樣最喜歡東奔西跑,因此便留在京城很少外出。儘管如此,他地一身功夫卻沒有落下,但凡進高府的護衛,全都得經過他的一番管教,因此真正算起來,他竟差不多算是一個教頭。此時,見女兒臉上帶着兩道明顯的淚痕,他的眉頭便皺了起來。

“怎麼回事,是有事情不順心麼?”

“只是剛纔想到了一點舊事罷了,爹爹不用掛心!”英娘輕描淡寫地搪塞了過去,又岔開了話題,“倒是爹爹愈發老當益壯了,這筋骨看上去越來越結實!”

“你就別給你爹戴高帽子了!”話雖這麼說,宋泰卻是哈哈大笑,“你爹我在這裡養了這麼多年,自然是紅光滿面,否則別人豈不是要說女婿虧待了我?對了!”

他猛地一拍巴掌,從袖子中取出一個形狀奇特的玉墜遞了過去:

“前些日子我在集市上遇到了以前的一個老友,他已經落魄得不成樣子了,所以我就資助了他幾十貫錢,他爲了答謝,便送給了我這個玉墜。說什麼可以趨吉避凶。我一個老頭子留着這種東西沒有用處,你自己戴了或是送給嘉兒都成!”

英娘也不好和父親客氣,賞玩了片刻便直接收了起來,又開口問那個老友是誰,宋泰卻只是搖頭不肯說,她也就不再多問。當她提到高蘅的婚事時,宋泰卻嘆了一口氣。

“如今高家這光景確實是不比從前了,以往哪裡能料到一個個都能和官宦人家攀親,還有資格挑三揀四的?那時候我把你嫁給高俅的時候,人家都說我瞎了眼睛,後來就連我自己也後悔,想不到竟會有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只不過,英娘你也得讓他注意一些,須知盛極而衰乃是世上常理,不能一心一意只顧着向上,卻忘了這個道理。”

“爹爹放心,高郎不是愚人,自然知道這些。”英娘點頭答應了,便親自扶了父親回房,“您就好好享福,想幹什麼幹什麼,就是真的想念以前那些朋友了,也大可以派人去找找,免得一個人悶得慌。您看,高叔叔就從不窩在一個地方……”

宋泰卻不以爲然地搖了搖頭:“我怎麼能跟他那個猴精比,人老了,只想守着家就完了!”)

第22章 慮父疾才女憂心第34章 危機重重第8章 探真言一擊中的第1章 川中馬幫太猖狂第10章 賀新人陳王登門第4章 除夕夜合家團圓第32章 得聖意嚴均擢升第3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4章 細思量禍端又起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11章 覷時機手起收網第28章 投新主直趨南京第19章 婚慶日貴客盈門第21章 句句問心解籤人第29章 女真貴胄海上來第25章 花中澄心第7章 戰訊驟驚遼與夏第19章 遼使告哀第11章 宗氏元朔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8章 卻聖意心志彌堅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煙起第3章 爲婚事兩府生波第2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0章 東坡之約第15章 閹宦手段第4章 會羌酋夏主定策第33章 有心施恩無心報第33章 有心施恩無心報第5章 巧言令色探虛實第4章 百日抓週第34章 公主府彗星突見第15章 秉燭夜談論茶法第15章 秉燭夜談論茶法第36章 毀祠堂義憤填膺第35章 見遺稿睹物思人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16章 君臣閒來談家事第33章 聞危言心有所感第24章 摧眉折腰又何妨第28章 君臣相得亦難事第4章 俏佳人縱論宮闈第39章 雙管齊下第23章 先斬後奏亦良方第20章 鐵冠真人唐子霞第34章 公主府彗星突見第5章 巧時機雙雄聚首第40章 鴻鵠之志第28章 說權相少蘊復出第33章 聞危言心有所感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煙起第23章 痛定思痛慮軍事第22章 爲國祚后妃妥協第17章 會夏使毫不相讓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37章 獲賊首塵埃落定第36章 翩翩欽使乃閹宦第11章 姻緣天定佳偶成第6章 蘇子由千里回京第17章 觀戰事觸目驚心第37章 三言兩語收名臣第2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8章 卻聖意心志彌堅第14章 轉武階再試鋒芒第37章 柳暗花明第21章 延帥之爭第34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8章 喬遷之議第32章 誡九郎才女苦心第22章 亮身分明暗立現第27章 善後事亦分贓事第1章 星變奇觀天下震第23章 人才基礎第25章 狹路相逢智者勝第15章 秉燭夜談論茶法第5章 顏面存亡孰輕重第34章 御前蹴鞠第37章 蔡京內舉不避親第18章 喬遷之議第26章 抽絲剝繭見真章第1章 哪堪平地波瀾起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13章 此生但願天下寧第36章 談將帥痛陳時弊第32章 聞婿言如夢初醒第20章 再見童貫第17章 相忌深落井下石第13章 鷸蚌爭漁翁誰屬第2章 初入高門第36章 怒衝冠人死燈滅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35章 王府大變第11章 教女無方亦有方第29章 應危機三人成虎第10章 以牙還牙後報來第31章 兄弟重逢告誡忙第35章 太后歸政第22章 金蟬脫殼第27章 回京更有重任待第25章 狹路相逢智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