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溘然長辭

“什麼,蘇學士居然說要逐伯章出門,你們是不是聽錯了?”趙佶聽到幾個家人的稟報,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伯章這幾天雖然一直不見,但孤王絕不會看錯人的,他不是那種忘恩負義的小人,絕不會在師母亡故的當口做出什麼不應該的事情!”

他正在那裡暴跳如雷的當口,卻見一羣家人全都像看見鬼似的望着他身後,個個都流露出愕然的表情←情知不對,立刻轉過了身子,映入眼簾的是一張熟悉的臉龐。

“伯章,真的是你!”大喜過望的趙佶立刻匆匆迎了上去,從上至下地打量了好一會,這才皺起了眉頭,“你是怎麼搞的,臉色如此蒼白,是不是受了傷?”

高俅深深凝視了這位小郡王一眼,突然長身一揖道:“多謝郡王的信任,這麼多人裡頭,惟有您還爲我辯解,此情此義,高俅永生永世絕不敢忘!”

“伯章,究竟是怎麼回事?”趙佶雙手扶起高俅,又不耐煩地打發了一干下人,這才忙不迭地問道,“你一連十幾天都沒有消息,我差人到你家裡問過,又找過蘇學士和姑父,結果沒人知道你的下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高俅見四下無人,這才說出了自己那天遭襲的前前後後,而後婉轉地把那些漢子的言語轉述了一遍,最後才輕描淡寫地道:“十郎,我高俅自信在汴京城內沒得罪過什麼人,如今突然遭人如此暗算,甚至不惜在街頭巷尾散佈流言,那麼答案自然就只有一個了。”

“趙似!”趙佶霍地站了起來,咬牙切齒地迸出了一個名字。“肯定是他,那天你幫我落了他的面子,肯定是他心有不甘想要藉機報復,失敗之後又趁機大造謠言……我,孤王要進宮爲你討還一個公道!”他畢竟是小孩脾氣,動了心思之後便萬分較真,拔腿就想往外走。

“十郎,你不要衝動!”高俅一個閃身擋在了趙佶跟前,臉上掠過一絲感激之色,“那些都是我的一己之辭,你能夠相信並不代表他人能夠相信,縱使向太皇太后說明也是枉然。十郎,我們沒有證據,若是貿然行動只會讓對手有可乘之機,你知道麼?”

“可是,可是蘇學士那裡……”趙佶心有不甘地攥緊了拳頭,突然恨恨地把桌上的茶盞拂落在地,“不行,哪怕是不能去找趙似算賬,我也要到蘇府幫你把話說清楚!蘇學士是通情達理的人,他絕不會聽信片面之詞而逐你出門的!伯章,你等着,我現在就命人備車!”

這一次高俅沒有阻攔,任憑趙佶行色匆匆地消失在了大廳之中。直到現在,他對於自己被逐出蘇門的那個傳言還有最後一絲懷疑,既然如此,不妨讓趙佶去試一試,也許能夠挽回什麼也不一定。

趙佶這一去便是小半日,回來的時候,這個一向喜怒形於色的小郡王滿臉陰沉,看在高俅眼中自然帶來了一種不祥的預感。果然,趕走了一干傭僕之後,趙佶便氣沖沖地道:“氣死我了,我跑上門去,所有人都是顧左右而言他,沒有一句實話,似乎在一個勁地迴避似的。後來我惱了,一甩袖子就走,結果從幾個蘇府家人那裡聽說,伯章,伯章你……”

高俅只覺一顆心徹底冷了下來,旋即出言止住了趙佶的話頭:“不管怎樣,郡王已經盡力了,高俅在此謝過。”他起身深深一拜,順勢斂去了那種主從相對的格局,“此事算我倒黴,十郎你也不必耿耿於懷,他日如若有機會,我們大可從普寧郡王身上找回來!至於蘇門,他們既然不能容我,我也不必苦巴巴地哀哀求告,你說是麼?”

“沒錯!”趙佶眼睛一亮,狠狠地點了點頭,不過隨即面色又黯淡了下來,“只是如今娘娘病重,皇兄對我雖好,但畢竟趙似纔是他同父同母的親弟弟,我又不是太后生的,太妃娘娘也肯定幫着趙似,我,我沒有多大勝算……”

“十郎,你雖然不是太后親生,難道就不能讓太后視你如同親生骨肉麼?”高俅循循善誘地引導着話題,語氣中充滿着蠱惑,“雖說普寧郡王纔是聖上一母同胞的兄弟,但是那一日你也看到了,聖上並不太喜歡他,太妃縱是聖上生母,也不能強迫他偏向這個弟弟吧?況且,論起才學來,十郎你在宗室中無人能比,僅憑這一點,還不能讓聖上另眼看待麼?”

“我明白了!”趙佶心悅誠服地抓住了高俅的手,一字一句地道,“沒有娘娘就要靠我自己,總而言之,他趙似就算再尊貴,也絕越不過我一頭去!”

“十郎,你終於開竅了!”高俅終於鬆了一口氣,很是滿意自己剛纔巧舌如簧的本事。略一思忖,他突然伸手把趙佶抱了起來,鄭重其事地道,“十郎,如今太皇太后病入膏肓,你入宮探病的時候也要小心一些,謹記禍從口出。”

趙佶本就比一般小孩聰明,聯想到往日所見所聞,很快明白了高俅的言下之意。兩個年齡相差不到十歲的人對視良久,突然爆發出一陣笑聲,所有的不快和焦躁,似乎都在這一刻煙消雲散。

元祐八年八月辛酉,太皇太后高氏病重,哲宗趙煦罷朝一日,整日都待在崇慶宮中與向太后和朱太妃一併侍疾。經太醫竭力救治下,高氏病況稍愈,但精神狀況卻一天天糟糕了下來,即便是那些往日熟悉的大臣也難能認出來,朝中上下頓時瀰漫在一片恐慌的氣氛中。

八月癸亥,以爲太皇太后祈福爲名,哲宗趙煦將京師內諸囚徒減罪一等,徒刑以下的囚徒盡數釋放。丁卯,禱於嶽瀆、宮觀、祠廟。戊辰,赦天下。辛未,禱於天地、宗廟、社稷。乙亥,禱於諸陵。

然而,一系列驚動天下的舉動並沒有挽回太皇太后高氏的命運。元祐八年九月戊寅,高氏崩於崇慶宮,享年六十一歲。舉國各地哀悼這位賢后去世的同時,那些因高氏秉政而被黜落各地的新黨官員,則重新迎來了自己政治生命的再次復甦。從宮中福寧殿派往天下各處宣詔的信使,此時正奔馳在官道上。

同月己卯,哲宗趙煦下詔以太皇太后園陵爲山陵,命呂大防爲山陵使。戊子,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禮部尚書蘇軾上表請求出知定州,哲宗趙煦准奏。

十二月,蘇軾行前不得陛見,以長疏進言,不聽。哲宗召楊畏奏對,隨後再次啓用神宗舊臣,復章惇資政殿學士,呂惠卿爲中大夫,王中正爲遙郡團練使,上太皇太后諡曰宣仁聖烈皇后。自熙寧九年三月末開始,長達八年的太皇太后垂簾聽政時期,在這一天劃上了一個句號。

第一卷風起雲涌完

第32章 賀帝壽暗度陳倉第31章 反目成仇第3章 召宰臣議改樞府第11章 幕後手漸露端倪第1章 已是窮途末路時第34章 賢內助指點迷津第19章 又見金盒第29章 大名豪賈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13章 此生但願天下寧第1章 一朝天子數朝臣第8章 商人重利第7章 蔡老三陰結外援第35章 蔡學士語訓長子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20章 賀婚事天子降恩第21章 腰纏百萬海外歸第18章 訪摯友達夫問策第17章 老少將軍論舊制第39章 聞首告警惕頓生第22章 曾布回朝第13章 不速之客第15章 拒請降攻勢日急第12章 幕後盟友第17章 定田畝人心思變第21章 腰纏百萬海外歸第39章 衆志成城備死戰第9章 千金女招搖過市第26章 驚聞隱情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39章 棄興州敗走西北第30章 權臣能臣第25章 議出使天子阻行第2章 大遼密諜第11章 明算計暗度陳倉第5章 造膝密陳搬是非第28章 名將宗澤第34章 賢內助指點迷津第40章 辭去歸來無定期第31章 半推半就僞投誠第31章 清朝堂雷霆霹靂第12章 諜影迷蹤第36章 談將帥痛陳時弊第4章 因制舉李綱建言第7章 紛至沓來第31章 大相國寺遇故人第33章 未雨綢繆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線第29章 信口開河第19章 又見金盒第38章 風雲突變第28章 名將宗澤第22章 爲國祚后妃妥協第34章 公主府彗星突見第14章 重若千鈞尾聲大好河山大結局第30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第32章 賀帝壽暗度陳倉第12章 捉襟見肘第7章 高伯章面授機宜第32章 結姻親各有喜憂第25章 偕使團奉旨回京第20章 希晏訪王厚問策第18章 舊話重提第34章 苦心孤詣造時機第24章 送親迎親各奔忙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歡喜第31章 喜得鉅艦可揚帆第10章 尋藉口官家教子第37章 獲賊首塵埃落定第39章 棄興州敗走西北第27章 屈豪家鋒芒初露第13章 觀相撲官家有感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16章 千思萬想憂歧途第5章 造膝密陳搬是非第12章 魑魅魍魎煽人心第18章 上香遇劫靈隱寺第29章 應危機三人成虎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歡喜第24章 應制舉子廷回京第22章 遊說客紛至沓來第8章 略施小計懲衙內第11章 奇妙遇合第20章 欲隱欲現春宮第10章 東坡之約第12章 東風漸起人心拂第9章 相有意將亦有意第8章 略施小計懲衙內第36章 正是出遊好時節第1章 上京城故地重遊第27章 屈豪家鋒芒初露尾聲大好河山大結局第18章 喬遷之議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15章 人心叵測更幾時第19章 因勢利導造僞證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