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定田畝人心思變

杭州一戶大宅邸的廳堂之內,一個面色凝重的老者正在和一箇中年人交談。

“釐定田畝,他真的要釐定田畝?”

“不會有錯,公文上加蓋了兩浙路轉運司和杭州知州雙重官印。看這個樣子,那位高相公是要動真格的了!”

““哼,江南雖然不是京畿,但是士紳卻絕不比京畿少,子弟更是都有蔭補在身。即便官職小,但也好歹是官宦世家,他即便是在聖駕前寵眷再好,總不成還能夠違背太祖的成例,對我等課以重稅不成?”

“可是靳老不要忘了,官宦之家不用繳稅納糧固然不假,但是,因進納而授予的官職卻不在此例。朝廷先前是有明例的,又有進納法,詔以進納得官者不得爲親民官,不得與常職一般入磨勘,但是,這麼多年下來,用各種手段得到實職差遣的又何止一兩人?你我又哪裡敢說,底下的小輩和遠支族人就沒有一個出格的?還有,按照律例,我們的田產也是有限的,可一旦清查下來,那麼……”

老者終於坐不住了,霍地站了起來,臉上露出了深重的憂容。大宋一朝向來厚重士大夫,但是,科舉這條路並不是人人都有能力走的,數十年寒窗苦讀,也不見得能夠一朝金榜題名,所以,家裡若是殷實的往往會進納軍糧換來勳級以及官職,江南雖然不比河東河北進納補官的普遍,但這樣的情況依舊不少。

一石激起千層浪,高俅自己也知道這道榜文一下,周邊府縣必定是爲之譁然,但是,他卻不得不如此。大宋根深蒂固的官紳基礎他是不會去動的,否則,例如李綱這樣的官宦後人,例如趙鼎這樣的新進士大夫也不會站在自己這一邊。而一旦出了紕漏,就是遠在京城的趙佶也保不住自己。他要動的,首先就是那些進納補官的富民豪紳,然後纔是那些有不法行爲地士大夫。

大宋有律例,但凡進納補官者,文職不得過從八品承直郎,而且須與百姓一同納糧,然而。自從神宗哲宗之後,法度逐漸敗壞,多有富民設法鑽營,從而免於繳納賦稅的。這些人往往被正牌士大夫所不容,在城鄉之間往往又自恃財力官職而欺壓良善,所以這些人是頭一等該治的。一番整治下來,他也可以暫且看看以田畝代替丁口釐稅是否可行。

榜文貼出數日之後,他便又下了札子,一下子委了昌化、於潛、新城、富陽、餘杭、錢塘、鹽官等杭州七縣的縣尉。而三日之後,吏部的正式文書便到了杭州。正式確認了此事。這還不算完。七縣縣令同時得令調任他處,一時間,縣衙之內雞飛狗跳。就是往日縣官風水流轉,我自巋然不動的吏員也頗有些亂了手腳。

包括趙鼎在內的七個進士一上任,並沒有如大多數人料想的那樣整飭縣衙。大宋冗官多半兼領着豐厚地俸祿,但是,真正承擔差役的吏員卻是俸祿微薄甚至沒有俸祿,所以,若是不靠官司或其他事務撈一票,恐怕這些人連養家餬口也難。因此,新上任的六個縣尉一個個召見了屬吏,除了認人之外便是私底下嚴加告誡。一番措置之後。竟是比殺雞儆猴更加有效。

一番大動作之後,釐定田畝便漸漸拉開了帷幕。和人們預想得不一樣,這一切進行得極其緩慢,尋常人甚至根本就沒有多大感受,而各種各樣的數據卻一點點地報到了州縣衙門。而所採用的測繪模式,正是王安石曾經大力主張,而蔡京也曾經在主政之後提出的方田法。

多年未雨綢繆,高俅手底下雖然沒有什麼真正在朝廷上叱吒風雲的大才,但是。小才他卻養了一大堆。一來他的經濟實力足夠,二來那些收養的孤兒也已經到了成材的年紀,三來他又有足夠地耐性。在他看來,宋朝地軍事測繪技術已經到了相當的高度,但每每遇到民間測繪卻是阻礙重重,便是因爲小吏擾民兼且上下不分的關係。雖然這一次是自掏腰包,但是,等到六縣之內測繪完畢,他便可以設法將此設爲一個制度上報朝廷,其他地事情也就好辦了。

然而,風平浪靜的結果他固然希望看到,但是,別人卻並不這樣看。當初王安石變法時,免役法青苗法市易法都是聲名赫赫,而作爲基礎的方田法卻步履艱難。曾經在開封府推行方田法的結果就是,足足十年只丈量了兩個縣的田畝,下頭報給朝廷的結果是,要想丈量完整個開封府十九個縣,至少需要十至二十年。到後來朝堂黨爭愈演愈烈,於是此事便再無人提起,直到蔡京的方田法被擱置。

明知安撫司的大門難進,因此胡嘉良家中的門檻幾乎被絡繹不絕的賓客踏破了。起初這些人還是旁敲側擊,最後則乾脆直截了當地探問起了高俅地用意,無奈胡嘉良自己也頗感無奈,一來二往只得借病躲避,這更是讓人們沒了方向。就在這樣的情形下,連家父子也順利在杭州程家見到了江南一衆富商。

雖說佔了一個商字,但是,大宋畢竟以農爲本,因此這些商人也全都是大地主,釐定田畝的事情讓他們無不焦頭爛額,此番見到連建平連烽自然不會有什麼好臉色。

“連兄,你可真是好福氣啊,靠上了這麼一位難打交道的相公!”

一個商人見連建平神色不變地和周圍人寒暄,忍不住出言嘲諷道,“這政令一條接着一條,讓人眼花繚亂,我等這些庸人還真是佩服得緊。只不過,和這樣的精明人打交道,恐怕我們是被人賣了還給人數錢!1 6 k小 說 wWw.16k.CN 首發”

聽到這番話,在場的其他人無不是心有慼慼,就連此地的主人程伯謹也是面色微變,理所當然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連建平身上。

“各位都是江南一帶最有名的商人,怎麼,還在乎那麼一點賦稅麼?”連建平輕輕將話頭推了回去,毫不在意地笑道,“不瞞各位說,如今那些奔忙於六縣釐定田畝地人,也曾經在我那裡忙活過一陣子。如今,我連家在泰州以及秀州的田產已經全部造了冊子。”

這句輕描淡寫的話聽在衆人耳中,卻頗有一番不同尋常的意味。無商不奸無奸不商,自古以來,爲商者都是一等一的聰明人,只不過三兩息之間便品出了意思。連家原本乃是淮商,突然插足江南商界也不過五年的工夫,但是,成就卻是有目共睹,他們嫉妒歸嫉妒,卻也羨慕其機緣眼光。如今此人又是一招走在了前面,怎能不令他們感到疑懼?

連烽見衆人全都沉默不語,頓時知道父親的話給了他們一個莫大的震懾,便站出來團團一揖道:“各位叔伯,我們都是商人,即便佔有田畝,在那些士大夫眼中卻依舊是低人一等,況且,我們的田畝再多,難不成還能多過那些多置田畝福廕後人的官宦麼?我知道大夥之所以據有大片田產,乃是爲了以備不時之需。只不過,朝廷若對以田畝而非丁口計稅,我們每個人多出來的也不過是數千貫而已,相比日進斗金的各位叔伯而言,豈不是九牛一毛?”

““哼,小錢也是錢,如此出手闊綽,怎不成敗家子?”

說話的是一個年過六旬的老人,見此話一出別無一人附和,他頓時有些訕訕的。可是,即便他是身家鉅萬的豪商,對於硬生生從自己身上割下一塊肉的政令,仍然是難以忍受的,料想其他人也該是如此。如果是這樣,爲何其他人都不說話?他猛地想到連家父子此次的來意,臉色遽然大變,頓時後悔剛剛一時逞強口快,生生地把人得罪了。

對於被人嘲諷爲敗家子,連烽卻只是曬然一笑,根本懶得反駁。見父親也示意自己起頭,他便上前一步笑吟吟地道:“今日由我連家起頭,程老做東,請大家到了這裡,可不是爲了這樣的小事,而是有一樁大買賣要和各位商談。而爲了這樁大買賣,我們連家願意拿出二百萬貫的本錢!”

二百萬貫!

在場諸人都是見過世面的,心動的自然不是這樣一個數字而已。須知連家既然能夠拿出這樣一大筆錢,自然是看好此中前景,而按照他們往日的經驗來看,投入越大,回報越大,需要一個人拿出兩百萬貫的生意,其中自然蘊藏着無限商機。此時此刻,包括剛剛那個出言諷刺連烽的老者在內,所有人都露出了專注的神情。

“各位都是鉅商,應該聽說過朝廷在四川交子務的由來。四川商人當初推出交子,不過是因爲巨量銅錢攜帶不便,所以纔會有此舉,若不是後來的種種情形,說不定此舉會成爲我等商戶的一大便利。”連烽見旁人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立刻知道這些人精都聽明白了言下之意,“所以,爲了此事,……拿出了三百萬貫,加上我們連家的本錢兩百萬貫,總計已經有了五百萬貫,若是算上各位的資本……”

話還未說完,程伯謹的眼中便精光乍現,一口打斷了連烽的話:

“賢侄說的雖好,卻又怎知朝廷不會因此而奪過我等的心血,這等事情,朝廷做得再嫺熟不過了!先前茶法一改,我等的損失又何止萬貫之數?”)

第38章 爲求存直言坦白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38章 嫌隙言父子陌路第36章 正是出遊好時節第39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1章 度聖意挺之拜相第40章 謝幕亦是開幕曲第7章 高郎道觀遇段郎第5章 造膝密陳搬是非第35章 佛道亦有可得處第28章 擊掌爲誓第2章 初入高門第29章 成才府偶遇故人第10章 賀新人陳王登門第10章 官商際野第33章 無雙絕藝第6章 朝廷猶重軍武事第29章 金枝玉葉接連降第27章 天子急召爲哪般第36章 怒衝冠人死燈滅第37章 三言兩語收名臣第8章 文武兼行治國道第38章 爲求存直言坦白第37章 晴天霹靂第12章 捉襟見肘第30章 合聖意越級直擢第25章 花中澄心第15章 人心叵測更幾時第14章 殿中召見有深意第18章 上香遇劫靈隱寺第32章 聞婿言如夢初醒第12章 捉襟見肘第16章 蘇元老願附驥尾第13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32章 爲固己鋒芒驟轉第37章 驟升遷萬人矚目第8章 卻聖意心志彌堅第17章 接書信各做準備第25章 動身回國第36章 聞敗訊內外驚心第10章 爲爭位各展身手第29章 成才府偶遇故人第38章 痛苦抉擇第1章 川中馬幫太猖狂第19章 謀西北驅狼吞虎第40章 塵埃落定第26章 忠心見疑第16章 無名火禍及柳門第20章 老將臨去亦無私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第3章 不老神翁第16章 細分析堪破玄機第8章 往事成灰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11章 分而化之第1章 花魁雙姝第6章 重操舊業第3章 千里迢迢伊人來第15章 兩虎相爭未必傷第32章 誡九郎才女苦心第12章 橫加脅迫第20章 爲權柄各有異心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第15章 人心叵測更幾時第20章 遂寧郡王第21章 靖內外疑雲迭出第29章 君臣促膝談前情第5章 賀升遷雄心萬丈第38章 審案亂事緣何起第19章 似是相識故人來第11章 姻緣天定佳偶成第2章 誰家英氣少年郎第15章 使高麗另有要務第26章 狹路相逢第10章 爲爭位各展身手第37章 柳暗花明第1章 生財有道第16章 細分析堪破玄機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33章 大行善舉第4章 翻臉無情各爲己第28章 西北寧則天下安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第8章 文武兼行治國道第26章 聞諫言夜審心腹第40章 塵埃落定第16章 朝會風波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1章 上京城故地重遊第34章 負荊請罪第16章 蘇元老願附驥尾第9章 風波再起第35章 見遺稿睹物思人第13章 借外力胸有成竹第13章 鴻門宴上下歸心第8章 何處草莽稱英豪第39章 公平交易第2章 相見時難第4章 除夕夜合家團圓第6章 陰差陽錯巧結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