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行有常人無常

福寧殿中,趙佶面色陰沉地看着底下的幾個臣子,臉色陰沉一片。突如其來的天現彗星讓宮中也同樣亂成一團,對於他來說,在國勢日盛的當口遇到這樣一件煞風景的事,自然是難以容忍。可是,這是天象而並非認爲,饒是心頭再惱火,他也不得不宣召太史局的人來問一個究竟。

大宋向有天文之禁,尤其是開國的三朝,私自習天文之術罪可至死,而後雖然漸漸有所寬容,但是,百姓仍不可習天文占星之術,否則動輒有流放海島之虞。而自元豐改制廢司天監而設太史局之後,太史局令一職不授人,而往往以他官提舉太史局,再設判太史局或權判太史局管理事務,其下又設春、夏、中、秋、冬五官正,位在正八品。

由於屬於伎術官,因此太史局官員磨勘向來和京官不同,往往十年二十年不得轉一官。但是,一旦能夠真正在技術上有所改良,朝廷的賞賜卻極爲慷慨,所以從某種方面來說,這也算是以技術作爲考覈標準。

此時,受到召見的便是太史局的兩個領頭人,陳康和姚舜輔。前者是以父輩恩蔭入太史局爲官,判太史局十餘年未有寸功,而後者卻是有相當的才學,不僅通天文算術,而且在曆法上也有相當的造詣,深得趙佶信任。

所以,當陳康小心翼翼地重複了一遍老生常談之後,趙佶便皺緊了眉頭,不由分說地便將其斥退了去,而後方纔對姚舜輔問道:“姚卿。依你看來,這天現彗星究竟是怎麼回事?”

“聖上,自有史以來。記載的彗星便有不下於百次,若都是昭顯失德。則未免危言聳聽。”姚舜輔彎腰深深行了一禮,這纔不慌不忙地道,“天行雖有定律,考量的卻依舊是人心,聖上即位以來廣行仁政。自可泰然處之。據微臣測算,此次地彗星起自奎宿,最終應該是滅之於畢宿,大約要維持二十日左右。由於時日長久,不免會有流言出現。”

“天行有常人無常,朕擔心的也是這一點。”經姚舜輔這麼一說,趙佶激盪的心情漸漸平復了下來。”姚卿,如你所說,這彗星之兆並非是指斥朕主政失德?”

這句直截了當地話頓時讓姚舜輔心中一震,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

他前頭的話很是討巧。既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天象示警,可此時天子既然直言相問,他就有些不好回答了。彗星出現。兆人主失德,這是古往今來幾乎所有史書都一口咬定地,自己若是爲了安慰天子而否定這個說法,豈不是把歷代先輩都得罪光了?

想到這裡。即使背心發熱,他也只能硬着頭皮答道:“聖上明鑑,彗星既現長空,則必先自省得失。天下萬民並不知道其中玄虛,所以,爲了安民心,陛下應該下詔求直言,如此言路既開,則民心自然穩固。再者,彗星不見得一定是兆人主失德,許是爲人臣子的讓上天震怒呢?”

他越說越覺得心驚肉跳,到了最後索性點到爲止。如此驚心動魄的天象,是絕對不能用一句天行有常遮掩過去的,所以,他不得不兩害相權取其輕,把問題輕輕推到了臣子身上。

“唔,姚卿所言有理。”趙佶微微點了點頭,心中卻差不多認可了姚舜輔的說法←自忖即位以來一沒有橫徵暴斂,二沒有大興土木,三沒有荒淫無道,相反之下,這幾年來開疆拓土安撫百姓,諸般手段都是順天而行,所以潛意識中就壓根不認爲這一次地天象示警是針對自己而來。

此時,他略一沉吟便順口問道:“崇寧二年用佔天曆以來,雖然優於從前,但仍有人說不甚準確。朕將其委於卿家,不知新曆何時可用?”

姚舜輔見趙佶不再將話題拘於彗星上,頓時大大鬆了一口氣,連忙恭恭敬敬地答道:“回稟聖上,新曆已經幾乎完成,只是還需時日完善。照臣推算,大約三四月便可完成。”

“唔,曆法乃是大事,不可輕忽,姚卿需謹慎仔細,不可有差錯。”想到數次出使遼國的使節都曾經與人爭執過歷法時,趙佶便禁不住露出了一絲冷笑。曆法的正確與否乃是正朔的標準之一,在此事上頭,自然得一力堅持。

等到姚舜輔悄然退下,趙佶方纔站起來伸了一個懶腰,深深吸了一口氣。自從昨日黃昏出現彗星以來,皇城司已經回報,街頭巷尾的流言蜚語不計其數,其中甚至有大不敬的。換作從前,他肯定會令開封府輯拿,但是,如今卻不是時候。彗星一日不滅,他就一日不能追究這些行爲,否則,恐怕民間更要指斥他是昏君。

“怪不得伯章曾經說過,天下至難者,君也!”他低聲感慨了一句,很自然地想要召高俅覲見,但話到嘴邊卻嚥了下去。這種時候,人人都在窺伺他這個天子的反應,召見太史局官員也就罷了,倘若再單獨召見宰執,指不定會落下什麼反應〖來想去,他只得叫上曲風和幾個內侍,舉步出了福寧殿。

由於是正月,因此宮城內的裝飾仍然是喜氣洋洋,但是,沒有什麼比得上那依舊貫穿於空中的彗星。趙佶雖然心煩,但依舊忍不住擡頭望了一眼天空,然後輕輕嘆了一口氣。即使是白晝,那明亮的彗尾仍然依稀可見,更不用說太陽落山之後了。

“二十日……”想起姚舜輔說地話,他不由更加煩躁,腳下步子又快了一些。在愚民看來,這彗星持續時間越長,就越發說明是天公示警,而自己區區一道求直言的詔書,就真的能夠平息這一場風波麼?

走着走着,他突然聞到了一股很特別地香味,整個人也似乎平靜了下來。默立了片刻,後面的曲風便上前低聲道:“聖上,前面便是衝真仙師的瑤華宮了。”

趙佶聞言一愣,隨後纔想起了這位被廢數年的哲宗皇后,心中不由一顫。大宋傳國至今,只廢過兩位皇后,倘若說當初仁宗廢郭後勉強還是別有前情,那麼,他地兄長哲宗廢孟後則徹徹底底是爲了瀉一己之私憤。只是爲了對宣仁高太后餘怨未消,就將孟後廢黜,激起天下一片反對,從這一點說,哲宗無疑不是一個稱職的皇帝。

趙佶對於這位嫂嫂也沒有太多的印象,唯一記得的便是,孟後的性子和自己的王皇后極其相像,對人也是溫和寬厚,遠遠比昭懷皇后劉珂更適合於母儀天下。一想到禁宮之中如今再無長輩,他便禁不住動了一個念頭,竟徑直往瑤華宮走去。

“聖上!”曲風見狀大驚,三兩步上前勸阻道,“衝真仙師清修將近十年,從來不見外客,再者她身份不凡,聖上若是此刻貿然去見,恐怕……”

“怎麼,朕去看看皇嫂也有不是麼?”趙佶淡淡地掃了曲風一眼,語帶雙關地道,“皇嫂當年曾經多得宣仁高太后讚賞,若非昭懷皇后最,她又怎會落得如今的境地?”

曲風心中頓時暗暗叫苦,須知孟後當初被廢固然有哲宗和昭懷皇后劉珂的因素,但更多的卻是章惇和曾布先後上書,中間還牽涉到眼下的重臣蔡京蔡卞等一大批人。如今趙佶不稱衝真仙師,而直呼皇嫂二字,說不定是動了復孟後的意思,如此一來,豈不是又有一場風波?可這種大事,他一個小小閹宦又怎好相勸?

一進瑤華宮,趙佶便覺得身心一輕。入目的既沒有奢華的裝飾,也沒有華麗的錦服,所有陳設都分外簡樸,但四處卻流露出一股雍容的氣息←正想發話,只見兩個作道姑打扮的宮人便上來見禮,臉上盡是訝色。

“皇嫂呢?”

聽到皇嫂二字,兩個宮人同時露出了驚容,對視一眼,其中一人便低聲奏報道:“回稟聖上,衝真仙師前幾日偶感風寒,如今正在臥病靜養,恐怕無法來見聖上。”

“皇嫂病了?”趙佶眉頭一挑,很自然地流露出一絲怒色,“怎麼不見醫官局來報?”

曲風見趙佶似乎要發火,連忙上前道:“聖上,衝真仙師從來不召醫官診治,是以醫官局從不知情。”

趙佶臉色數變,竟不理旁邊的那兩個宮人,直接闖了進去。待到看見掙扎起身的孟後時,他才感覺到心頭猛地一震。須知孟後十六歲被冊爲皇后,二十歲被廢,如今不過二十九歲,看上去卻分外蒼老。一時間,他竟不知該說什麼是好。

“十弟!”孟後見趙佶臉色怔忡,情不自禁地叫了一聲,須臾便醒悟到自己亂了稱呼,連忙改口道,“官家怎會到此地來,恕我身子不適,無法見禮。”趙佶已是被那一身十弟勾起了當年的舊事,此時不由心頭髮熱,一聲“皇嫂”脫口而出,頓時讓孟後愣住了。下一刻,這位被廢多年的皇后淚水奪眶而出,儘管欽聖向太后曾經對她刻意優撫,趙佶也從來沒有減過她的供奉,但是,深宮之中,她這個廢后的日子又怎會好過?此時千萬種情緒摻雜在一起,她不由得痛哭失聲。

第19章 觀戰馬高程立約第7章 戰訊驟驚遼與夏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3章 爲婚事兩府生波第21章 夜市遇險第2章 護犢切左右爲難第18章 婚事亦非容易事第12章 河北事即天下事第8章 文武兼行治國道第2章 奇兵天降自成功第21章 臨奠禮猜忌橫生第19章 引蛇出洞謀雙鵰第5章 貴公子北上成都第35章 太后歸政第40章 連暗示好事第2章 奇兵天降自成功第24章 長訌後浪推前浪第14章 琴瑟和諧效鴛鴦第5章 貴公子北上成都第8章 遊西湖各得其所第21章 因龍裔波瀾暗涌第40章 塵埃落定第23章 千頭萬緒難排解第14章 小王駙馬第6章 受召見驚怒交加第39章 出重拳腥風血雨第8章 商人重利第12章 幕後盟友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25章 聞急訊火燒火燎第34章 公主府彗星突見第38章 風雲突變第21章 動色心圖謀不軌第1章 樂極生悲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17章 略施薄懲第21章 動色心圖謀不軌第29章 成才府偶遇故人第6章 朝廷猶重軍武事第8章 卻聖意心志彌堅第35章 太后歸政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32章 探陳王兄弟交心第25章 議出使天子阻行第9章 千金女招搖過市第14章 小王駙馬第33章 未雨綢繆第30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第37章 晴天霹靂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14章 天子亦需勤修整第11章 度聖意挺之拜相第21章 靖內外疑雲迭出第9章 相有意將亦有意第13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4章 翻臉無情各爲己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35章 柔情蜜意第38章 已是大限將到時第34章 精兵直擊搗黃龍第31章 送使節左右爲難第33章 未雨綢繆垂簾太后和影子皇帝第33章 有心施恩無心報第2章 遵聖意悍將回京第38章 各奔前程第24章 浮出水面第31章 提罷兵君臣離心第1章 樂極生悲第5章 祝融災肆虐禁中第17章 觀戰事觸目驚心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領第5章 巧時機雙雄聚首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35章 誰人損人不利己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40章 雙喜臨賀客盈門第12章 假戲真做探心機第1章 星變奇觀天下震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2章 臨危機陳王受命第23章 夫妻夜話第33章 兩虎相爭趁虛入第2章 烏蒙王不請自到第34章 諸般緣起枕頭風第10章 東坡之約第13章 訓衆子語託少蘊第19章 處心積慮圖上進第9章 微服出遊第17章 師徒重聚忙密商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9章 診親王醫官驚心第39章 立場異嫌隙漸生第2章 天行有常人無常第23章 高僧不耐苦修寂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6章 受召見驚怒交加第18章 御前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