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動亂序曲

四月初八,高俅和英娘就搬出了舊居,把房產全部留給了高太公。新房早已由王晉卿派人打掃乾淨裝飾一新,兩人入住之後,少不得又到了駙馬府中拜謝了一次,而後又雙雙去了蘇府拜會。

此時正是蘇府鼎盛的時節,蘇軾這個長兄官封端明殿學士、翰林侍讀學士,加檢校禮部尚書,而蘇轍則是官居門下侍郎,赫然朝廷副相,門下衆人個個都身居朝廷要職,正可謂一門得用榮耀萬分。饒是如此,蘇府上下仍舊謙厚非常,病中的蘇夫人王閏之甚至還親自見了英娘,又贈了她一對碧玉手鐲。

正當高俅和妻子在新居中如魚得水時,兩個驚人的消息先後傳到了他的耳中,瞬間粉碎了他的悠閒生活。其一是御史董敦逸、黃慶基上書彈劾蘇家兄弟,其二則是民間傳聞太皇太后染疾。儘管兩個消息看似沒有關聯,但記得一點歷史的高俅深深明白,一旦這位高太后去世,那麼,舊黨的春天就徹底結束了,而蘇軾則很快就會被貶出京城,繼而貶謫嶺南和惠州,一輩子都再也沒回京城一步。

沒讀過宋史的他根本沒法預料接下來的事態進展,因此和妻子打了招呼之後便火速趕往蘇府,恰好遇上了一大批上門問消息的人。相比其他人的憂心忡忡,蘇家兄弟兩人卻顯得極爲鎮定。

“不過是兩個小人想要藉此機會進身成名,大家不用在意。”蘇軾見高俅也在場,不由露出了一個欣慰的笑容,“彈劾我的罪名是毀謗先帝,彈劾子由的罪名是和我互爲表裡紊亂朝綱,真真可笑至極!呂微仲等人已經上折替我二人辯護,御史臺的其他官員也不會容這種小人胡言亂語,有太皇太后在,諒那些奸人只能無功而返。”

聽到太皇太后四個字,高俅提着的心頓時放了下來,既然有那位高太后壓住陣腳,那短時間內,蘇家還不會遭逢大難。話雖如此,廳中仍是議論聲不斷,足足一個時辰之後,人們方纔漸漸散去。

“學士,今次之事真的能夠善了麼?”高俅緊跟着蘇軾進了書房,惴惴不安地問道。

蘇軾面色泰然地在書桌後坐下,這才搖頭嘆道:“雖然此事來勢洶涌,但只要太皇太后意志堅定,那些奸人的污衊之詞便只能徒勞無功而已,可是……”他略略猶豫了片刻,見高俅一副側耳傾聽的模樣,忍不住道出了實情,“年前御醫就說過太皇太后日漸虛弱,可嘆聖上年輕氣盛,倘若將來太皇太后故去,聖上爲奸佞小人所惑,則……”

高俅頓覺心中咯噔一下,猶豫片刻便出言試探道:“我聽說當今聖上早已到了親政之年,但國事仍由太皇太后決斷,此事會否……”

“伯章不可胡說!”蘇軾慌忙打斷了高俅的話,連聲斥責道,“聖上之心豈可胡亂揣測?”話雖如此,他的面上卻現出了心煩意亂的表情,顯然,那些話並不是無的放矢。

回家的路上,高俅的心裡全都是滿滿當當的各式消息。他直到如今才知道,和耳熟能詳的那個女中堯舜不同,太皇太后高氏顯然是一個緊抓權柄不肯放的女人,怪不得哲宗後來會清算舊黨重用新黨,指不定就是被這位老太太逼出來的,而這一次的事情很可能就是皇帝的投石問路之舉。問題是,自己如今和一大批舊黨文人走得那麼近,將來會不會受到牽連?

數日之後,朝廷的處分終於傳達了下來,御史董敦逸、黃慶基誣陷朝廷重臣,貶官爲湖北、福建轉運判官。而此令一出,御史臺的其他數名御史又紛紛向上進言,以兩人誣陷忠良爲由,認爲先前旨意判罰過輕。未幾,詔令又下,遷董敦逸知臨江軍,黃慶基知南康軍,蘇軾和蘇轍雙雙上表自辯,這一場風波才勉強算塵埃落定。

雖然蘇氏兄弟逃過了一劫,高俅卻感覺到了朝中那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架勢,有心勸說蘇軾退避卻找不到說辭。對於哲宗這位短命皇帝他並不瞭解多少,唯一知道的就是,這位皇帝報復心極強,單從被貶之人鮮有能夠回朝的就可以看出來。爲今之計,他只有祈禱那位高老太太多活幾天,讓自己能夠有點應對時間而已。

這一日,閒來無事的王晉卿又邀了高俅到府上鑑賞字畫,兩人正在那裡爭論一幅顏真卿墨寶是真是假時,書房的門突然被人推開了,出現在眼前的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一見王晉卿便蹦了上來,連聲叫道:“姑父,你怎麼好些天也不來看我?”

王晉卿一見來人便叫苦不迭,可是,偏偏被人堵了個正着,他就連躲避的機會都沒有,只得滿臉堆笑地迎了上去:“佶兒,我原本還說,過幾天就去看你呢!對了,聖上不是指派了師傅讓你在府中讀書麼,你怎麼偷偷跑了出來?”

聽得一聲“佶兒”,高俅只覺腦際如遭雷擊,瞠目結舌地看着眼前的這個半大孩子,久久沒有回過神來。想了千萬次唸了千萬次,可是,如今真的見到了這位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道君皇帝,他還是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哼,姑父分明就是藉故推託,說什麼過幾天就來看我,到時候又不見人影!”趙佶這纔看見書房中還有他人,不由好奇地走到了高俅身前上下打量了一番,這纔開口問道,“你是何人?”

王晉卿見高俅似有些怔忡,連忙笑着代其答道:“他是高俅高伯章,是我的好友。”他突然想起自己被這個侄兒纏得頭昏腦脹,連忙又補充了一句,“佶兒你不是喜歡找那些書畫一絕的人麼,伯章就寫得一手好字,就連蘇學士也讚口不絕。”他一邊說一邊向高俅使了個眼色,“伯章,這位是遂寧郡王,當今聖上的親弟弟,你還不上前見過?”

得王晉卿親口說出了遂寧郡王四個字,高俅再無半點懷疑,上前深深一揖道:“拜見郡王!”

“起來起來,無須多禮!”趙佶一手拉起了人,眼睛大亮,“你真的能寫一手好字?”

沒一手好字怎糊弄得了你?高俅心中暗自琢磨,口中卻不卑不亢地答道:“字好不好不能自己品評,俅只是不知道郡王所謂的好和常人的好有什麼區別?”

“當然不同,那些凡夫俗子只懂得字形飄逸舒展即爲好,哪裡知道什麼是字的風骨精神!”十一歲的趙佶說起書法,立刻就變得眉飛色舞神采飛揚,掰着手指頭算了起來,“我學的是魯直先生,臨過唐時褚遂良和薛稷的帖子,除了他們之外,當世字真正寫得好的,姑父算一個,米顛那個瘋子算一個,蘇家兩兄弟也不錯,不過嘛,要真的說起來,我還是喜歡蔡元長的字!”

高俅聞言差點暈倒,怪不得將來的宋徽宗始終對蔡京那奸相始終另眼相看,原來竟是因爲那廝一手好字作祟。一想到北宋江山就是毀在那傢伙手裡,他就不禁牙關緊咬心裡發苦,只不過當着趙佶的面還不能表現出來。

王晉卿卻不敢讓這個嗜好書畫的侄兒再說下去,忙不迭地插話道:“好了好了,佶兒,你小小年紀就這麼有見識,將來必定能夠超越他們,行了吧?話說回來,你真的不是偷偷溜出府的?”

“那些勞什子的聖賢書,看得我頭都痛了,反正也不缺這麼一天!”趙佶兀自嘴硬,強拉着高俅的衣袖來到書桌前,“姑父既然說你字寫得好,我也想見識一下,快,寫一幅字給我看看!”

第6章 查弊政文武合力第7章 蔡老三陰結外援第4章 因制舉李綱建言第3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35章 蔡學士語訓長子第7章 聞音訊起意遊湖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8章 遊西湖各得其所第2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5章 開空門迎俊傑才第6章 高府夜話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11章 分而化之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34章 精兵直擊搗黃龍第28章 擊掌爲誓第18章 攀龍附鳳暗盤算序章師恩深重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15章 蘭心蕙質第1章 生財有道第1章 穿越時空第24章 血肉之軀困堅城第29章 揚帆出海第4章 會羌酋夏主定策第15章 人心叵測更幾時第7章 趁慌亂別有所第9章 診親王醫官驚心第22章 疑霧重重第12章 河北事即天下事第32章 弱質女流撐殘局第8章 商人重利第19章 婚慶日貴客盈門第9章 因緣巧合得悍將第37章 三言兩語收名臣第10章 一網打盡第12章 幕後盟友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17章 鷸蚌相爭漁翁現第1章 穿越時空第36章 一語驚人第28章 說權相少蘊復出第22章 權利弊衆家俯首第29章 金枝玉葉接連降第37章 柳暗花明第8章 回春也須留一手第13章 不速之客第23章 先斬後奏亦良方第10章 爲夫郎妻妾費心第18章 一朝風水輪流轉第30章 一朝風雲突變起第29章 君臣促膝談前情第20章 再見童貫第28章 訪高相太子露怯第1章 已是窮途末路時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第13章 晴天霹靂第23章 兩後臨朝天下震第11章 吐真心夫婦情深第9章 爭分奪秒第13章 不解之緣乃前定第21章 靖內外疑雲迭出第2章 大遼密諜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29章 爲伐夏再起爭端第11章 姻緣天定佳偶成第28章 西北寧則天下安第5章 賀正旦父子忌深第31章 另有定計第34章 公主府彗星突見第39章 衆志成城備死戰第3章 錦繡帕內含玄機第13章 各路才俊齊聚首第12章 河北事即天下事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36章 蒙聖恩漸生異心第15章 連失利如遼請援第5章 貴公子北上成都第18章 上香遇劫靈隱寺第11章 瞞天過海設妙計第33章 狹路相逢第26章 翩翩使節大理來第16章 蘇元老願附驥尾第34章 負荊請罪第3章 錦繡帕內含玄機第3章 驚天秘聞平地現第6章 陰差陽錯巧結緣第27章 街頭遇盜第23章 煽風點火暗報信第9章 揣心思狀元得意第39章 隱瞞事實第11章 瞞天過海設妙計第30章 劫國寶上下震怒第17章 風起朝堂第25章 偕使團奉旨回京第13章 各路才俊齊聚首第31章 兄弟重逢告誡忙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31章 另有定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