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有時候不禁感慨:“不當皇帝,可能永遠都不知道女人到底有多主動!”
就比如昨晚,李存是真沒想到,朱鳳英……
唉!
算了!
幹都幹了。
現在還去想這些事幹什麼?
不過——
對於後宮中的女人來說,李存就是她們生活的全部,而對於李存來說,後宮中的這些他想什麼時候玩什麼時候玩的女人只是他生活當中很小的一部分,他有很多比這些女人重要得多的事情需要去做,而且那些事情必須得做好,否則,他就會失去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包括他後宮中的這些女人。
就比如,李存準備了很久的科舉。
如今大乾王朝的官員,大部分是來自趙宋王朝的舊官,小部分是來自大遼帝國的舊官,真正屬於大乾王朝土生土長的官員少之又少。
這很明顯不利於大乾王朝統治的穩定。
因此,李存非常在乎科舉取仕,尤其是這次舉辦的南北大取仕。
——李存對這次科舉的重視程度,一點都不亞於大乾王朝(那時大乾王朝還沒有正式建立,那時他們還叫虎賁軍)舉辦的第一屆科舉。
爲了辦好這次科舉,所有屬於大乾王朝的州縣,包括琉求路、安南路、定南路、燕雲平三路、河北河東兩路、京東京西兩路,在內的所有文人都接到了通知。
而且,李存親自做出了批示,這次遠地方來的文人,還是船接船送。
值得說明的是,還有一個非常大的羣體,也是李存重點錄取和任用的對象。
這個羣體就是趙宋王朝培養的太學生羣體。
公平公正的說,趙宋王朝,尤其是趙佶一朝,在教育這塊搞得真不錯。
這使得,多年以來,趙宋王朝積累了數以萬計的太學生。
太學是這個時期的國家最高學府,太學生是這個時期精英中的精英。
所以,李存肯定要將他們安撫好了,並且給他們相對公平的上升通道,以及用武之地,讓他們願意爲大乾王朝效力。
這樣,這些人才纔不會像黃巢、洪秀全他們那些落榜生那樣,惹出亂子。
爲此,李存不僅讓李清照他們編着《洪武大典》,大量的招募文人,李存還親自去視察了太學,包括辟雍。
在太學中,李存結合古今口述,又讓孫覿、吳開他們那些筆桿子給自己打草稿,然後給太學生講了“爲中華崛起而讀書”什麼的。
除此之外,李存還親自接見了學正、學錄、監書庫、監廚官等太學的官員,跟他們說了太學和太學生的重要性。
李存又見了前廊學錄、學諭、直學等優秀太學生,根據他們以往各自的優秀表現,親自表揚了他們。
另外,李存還見了陳東、歐陽澈等比較有名的太學生,花了不少時間聽取他們的建議。
可以說,作爲一個日理萬機的皇帝,李存已經做到了重視太學生這個羣體。
絕大多數太學生也感受到了李存的誠意,甚至就連陳東、歐陽澈等之前屢屢給趙桓上書的太學生,都對李存這個新皇帝很滿意。
從大的方向上來說,見李存如此重視太學生,太學生羣體非常激動。
而且,就事論事來說,好多太學生真沒有那麼有風骨。
歷史上的靖康之恥時,金人想要招聘三十個博通經術的太學生去金國擔任老師,培養金國的太學生。
金人表示,所有被錄取的太學生,都會發三百緡錢,作爲他們的服裝費。
其實,金人對此並不是太報希望,所以他們纔會用高薪招聘的方式,來吸引太學生投效。
可誰成想,消息傳開了以後,太學生們竟然爭先恐後的去報名。
這導致,金人不得不將最開始計劃的三十個名額提升到了八十個名額,後來挑挑揀揀篩選了一番之後,竟然還有一百多個符合金人要求的太學生。
你以爲這就完了嗎?
這些太學生到了金營以後,金人想要考校一下這些太學生,所以給他們開了一個會,對他們說:“我大金不要汝等作大義策論,各要汝等陳鄉土方略利害。”
——金人這麼做,很顯然是爲了更多的瞭解中原大地,以便將來征服中國。
結果,有些太學生爲了在新主人那裡得到重用,積極響應金人的要求,他們紛紛爭搶着陳述自己家鄉的山川險易,以及自古以來攻佔據取這些地方的緣由,並爭搶着獻給金人。
另外還有一件更丟人的事,那就是,還有一些太學生因爲沒有被金人選上,而妄指娼女爲妻,要求到軍營中去討取,想借此跟金人走。
公平的說,這些太學生如此無恥沒下限,也跟當時的現實情況有很大的關係:
一來,金人將東京汴梁城中的糧食大多給運走了,又封住東京汴梁城不讓外面的糧食進入,這使得當時的東京汴梁城中嚴重缺少糧食,用王剛飾演的和珅的話來說就是,行將餓死的人已經不是人了,那就是畜生,只要能活着,他們什麼事都願意做。
二來,當時金人遲遲不肯退兵,而且動不動的就揚言要洗城,使得東京汴梁城中的很多人都在猜測金人會不會將整座東京汴梁城給屠了。
三來,當時趙宋王朝已經被金人給廢掉了,不少人都因此認爲,金人會成爲這天下之主。
所以,這些太學生纔會想方設法去投金人,想要上岸,也想要功名利祿。
是。
當時確實是有很客觀的情況在。
不過話又說回來,很多太學生的人品也就那樣,真應了“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這句話。
甚至歷史上的金人都是這麼覺得的——金人認爲,這樣的太學生無能苟賤,根本不能爲人師表,所以最後退回去了六十多個太學生。
因爲清楚這些,李存實際上也不是真的特別在乎這些太學生,但禮賢下士的樣子,李存肯定得裝出來,畢竟,大乾王朝現在還沒有完成大一統,他還需要人來幫他打天下和治理大乾王朝。
簡而言之,李存做足了禮賢下士的樣子。
關鍵,李存如今已經有了完成大一統的態勢。
另外,前不久,也就是開春以來,太學當中發生了一件集體染病的事件,用此時醫師的說法就是“疫氣尤甚”,也就是出現了疫病,每天都有數十人被傳染,然後身體很快發腫,不久就會死亡。
如果任由這場疫病繼續蔓延,那麼不僅太學裡的太學生將全部遭殃,可能整個東京汴梁城都會經歷一場浩劫。
這也會嚴重影響李存的統治。
所以,李存得知此事了之後,趕緊派陳妙貞去太學治疫。
陳妙貞去了以後,開了一個黑豆藥方,即:黑豆二錢(炒令香熟)、甘草二寸(炒黃色),用兩杯水煎此二味,煎剩一杯水即可。
那些染上了疫病的太學生,按照陳妙貞開的黑豆藥方時時服之,最後竟然全都好了。
在此期間,李存派遣國子監祭酒董逌前往太學,傳自己的聖旨,撫諭太學生,慰勞備至。
董逌還遵照李存的聖旨,在疫情期間天天釘在各學舍一邊視察,一邊向所有太學生轉達李存對他們的關懷之意。
後來,李存還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親自來了一趟太學。
爲切實解決太學疫病的問題,李存當場下令,將原來趙宋王朝的御醫全都派到太學來給太學生看病,而這次疫病的所有醫藥費用全部由朝廷出,並且李存還給太學生每人發放五千錢,作爲他們的療養費用。
李存此舉贏得了大量太學生的感激,他們紛紛歌頌李存,甚至寫詩作賦歌頌李存。
還有一個叫蔡延世的太學正齋生(預備生)別有新意。
他自己說,他夢見一個金甲神人,在太學前箕踞而坐,並令左右百餘名隨從,各拿鐵鍬,往東南而去。
旁邊有一人問:“爲何去東南?”
神人回答說:“欲葬太學之士。”
那人又問:“有多少人?”
神人回答說:“幾乎一半。”
這時,一位神女從天而降,她言:“我乃黃帝所派,飲吾水者,可以免死。”,接着賜下神水。
神女等於陳妙貞。
神水對應着黑豆湯。
那黃帝對應的自然就是李存了。
蔡延世的夢全都與現實對應上了,所以人們懷疑這是神人“咒水之異”。
而李存的統治也因此更容易被接受了一些。
當然,對於李存所做的一切,有人認爲李存在作秀,想要收穫士譽。還有人將太學生在着作中流露出的由衷感激之情,看作是對李存的粉飾。至於蔡延世的夢,則被一些人說成跟李存斬蛇一樣,全都是無稽之談。
對於這些不同的聲音,李存並沒有理會。
趙宋王朝畢竟存在了小二百年,肯定免不了還忠於它的人,至少是心向它的人。
再者說了,這些人除了會背地裡說些不疼不癢的風涼話,也幹不成什麼影響李存統治的事,相反,他們最後還得“委曲求全”的來幫李存的大乾王朝做事,畢竟,他們這些人也得生活不是。
真正麻煩的是那些想要推翻大乾王朝統治幫趙宋王朝復國的人。
比如吳革。
吳革是華州華陽人,宋朝開國勳臣吳廷祚七世孫。
他從小就好學,喜歡談兵。
因爲沒考中科舉,吳革便去涇原軍當兵,後來一路做到了秉義郎幹辦經略司公事。
吳革曾被李存給捉到過,但他並沒有像姚友仲、折可與、王瓊他們那些武將那樣被李存所折服,最後選擇投效李存,他在李存廢掉趙桓和趙宋王朝了之後,毅然決然的選擇了致仕。
後來,吳革得知李存準備將趙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全都捉了囚禁起來,他對身邊的人說;“二帝與天卷皆遭敵人拘囚,爲人臣者,何用生爲?”,然後準備保全趙氏的血脈,將來幫趙氏復國。
吳革等人選來選去,最後選中了趙佶的第十八子相國公趙梴。
吳革他們這些人之所以選中了趙梴,主要是因爲,他們發現有一個名叫李浩的人長得跟趙梴十分相似。
吳革他們這些人覺得,這是老天在幫趙氏,所以他們說服了十五歲的李浩去頂替趙梴被範瓊給找到帶走。
同時,吳革他們這些人還組織兵馬,準備在事情敗露了之後,誓死一拼,或者這些人就是將來趙梴起兵的原始本錢。
於是,吳革他們這些人就通過各種各樣隱秘的渠道暗中招兵。
一個叫“議偉”的名士,得知此事了之後,率領兩學進士崔鼎臣、周虎臣等八十餘人,前來應募。
吳革見此大喜,當即委任議偉總管所有士人。
又過不久,吳銖、朱夢說、左時、張知彰、馬獻可、吳忠、徐偉等數十個還忠於趙宋王朝的太學生前來應召,他們主動擔任參謀,以及協助吳革管理人馬。
另外,還有不少兩河驍悍之士前來應召入伍。
經過這兩個多月時間的醞釀,吳革等人已經招募了兩千多名死士。
吳革他們暗地裡訓練這些死士,並對他們進行嚴格的管理與約束。
這件事後來還發展到不少趙宋王朝原來的官員參與密謀,甚至就連吳革他們聚集的啓聖院,都是打入到了大乾王朝內部的還忠於趙宋王朝的官員給他們提供的。
後來,議偉得知趙構擔任天下兵馬大元帥,目前手上有十幾萬大軍,遂向吳革獻言道:“可密遣薛安、裴進、靳立等數輩,懷揣蠟彈,由間道告急於天下兵馬大元帥府,乃約裡應外合,奪回都城,保全宗社。”
——此時,趙構已經採納了耿南仲的建議,故意在兵馬大元帥府的前面加上了“天下”二字,這也代表,趙構的野心已經開始滋生,準備借鑑唐肅宗靈武故事,以“天下兵馬大元帥”之名號召四方勤王部隊。關鍵,有了“天下兵馬大元帥”這個幌子,趙構就增強了其地位的正統性與號召力,爲其登基爲君夯實基礎。
吳革覺得這個建議很好,表示同意。
隨後,吳革等人多次召開會議,對之後的護送趙梴離開東京汴梁城或者幫助趙構奪取東京汴梁城等事的細節進行周密的策劃。
經過吳革等人的反覆商議,認爲,由於大乾王朝在京畿地區兵強馬壯,趙構他們想要打回到城下,可能性不大,而只有兩千多人馬的他們,想要靠武力打出東京汴梁城,又簡直是癡心妄想,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等到李存將東京汴梁城打開,然後他們再靠着打入到了大乾王朝內部的心向趙宋王朝的大臣的幫助分批離開東京汴梁城。
可這樣一來,就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李存已經下過嚴令,不將趙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全都捉了,就不會打開東京汴梁城的城門。
如今,他們已經發展到了兩千多人馬,目標很明顯變大了。
長此以往下去,誰也不敢保證,會不會夜長夢多。
吳革等人最後通過充分的溝通,認爲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便將他們掌握的一些還在逃的趙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給供了出去,這還可以幫那些已經打入到了大乾王朝的心向趙宋王朝的官員升官,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