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說種種跡象都表明,大幹王朝並沒有出現一統軍政兩界的權臣,呂將、張世等留守大臣也都非常忠於李存,但李存還是留了幾個心眼。
首先,李存這次回來,帶回來了四支親衛軍,即親衛前軍、親衛後軍、子弟兵和遊奕軍,總兵力多達近四萬人馬,而且這還不算大幹王朝最強大的水軍東海水軍。
其次,李存即將到達應天府時,派人先行一步,秘調吳璘率領兩萬中府軍秘密前來港口迎接自己。
關鍵,李存在決定回來之前並沒有通知任何人,就是調東海水軍全軍過來,李存都沒有事先說明讓他們過來幹什麼,可以說,李存打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
直到李存安穩得到達了應天府的港口上,李存才遣人去通知呂將、張世等大臣前來接駕。
事後證明,李存的所有小心謹慎其實都是沒有必要的。
大幹王朝沒有變天,甚至連點跡象都沒有,呂將、張世等大臣,全都是忠於李存的。
對此,李存並沒有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覺悟。
而且,如果有下一次,李存肯定還會這麼幹。
畢竟,這種事,不出事則已,出事了,那可就是身家性命全都沒了的大事。
所以,這種事,是不能意氣用事的。
回到已經建出來了一片規模不小的皇宮了之後,李存並沒有立即就休息,而是先召集文武百官上朝,宣佈自己回來了。
本來,李存其實也就是想露一下臉,讓文武百官知道知道自己回來了,並不準備辦理什麼政務。
結果,李存照例讓劉宣宣佈「有本早奏,無本散朝」後,李光突然出列,連着奏稟了三十幾本——這可能還是因爲李光事先沒有準備,否則沒準會奏上百本。
李光奏稟得包羅萬象,涉及到的人員從呂將、張世到滿朝大半文武。
其中還有呂將女幹邪專橫、結黨霸權,張世任人唯親、驕奢Yin逸等問題。
緊接着,
去年的狀元陳康伯也出列,上奏了十幾本,其中也有涉及到呂將、張世等朝中重臣和皇親國戚的。
隨後,又有一些御史上奏,他們也都奏了不少大幹王朝的大臣們的問題和時政上的問題。
要是單看李光、陳康伯等人的奏章,那大幹王朝的官場可謂是黑暗至極,並且在制度上存在着及其嚴重的問題。
好在——
李存手上還有武德司、親軍都衛府和軍情處這三大情報機構。
這使得李存人雖然不在朝中,但卻對自己手下的文武百官瞭若指掌。
像呂將、張世這樣的重臣身邊,每個情報部門都不只安插了一個密探。
不誇張的說,呂將、張世這些重臣,就是一晚上和他們的妻妾幾次,李存要想知道,都會知道的清清楚楚。
那李光、陳康伯等人奏稟得這些人事到底有沒有?
有。
不過肯定沒有李光、陳康伯他們形容得這麼嚴重。
就比如李光、陳康伯他們彈劾呂將女幹邪專橫、結黨霸權,其實就有些過了。
呂將畢竟是宰相,在李存不在朝中的這段時間,遇到一些急需處理的事情,呂將肯定是要專權處理的,還有,呂將要是不任用一些對他唯命是從的人,他的工作也沒辦法開展。
至於呂將他們做錯了的一些事。
李存是這麼考慮的。
俗話說:「乾的多,錯的多。」
犯錯的,其實都是那些做實事的人,只有那些不幹實事的人才會一直不犯錯。
有些大幹王朝的大臣在工作中偷女幹耍滑,能少做事兒,儘量少做
事兒,以免負相應的責任。
而有些大幹王朝的大臣則踏踏實實得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甚至積極的去做更多的事情。
不過往往犯錯最多的也就是後面這類大臣。
——願意和喜歡做事的大臣,往往是本着良好的意願和初衷做事,可有時難免會因爲能力不足或考慮不周而導致一些失誤。
一個王朝要想發展壯大,肯定離不了做實事的大臣。
如果一個王朝的大臣個個都怕擔責任犯錯誤,都不願意做事兒,那王朝還談何發展壯大?
而只要做事,就難免會有不足之處,因爲人無完人,不可能都把事情做得盡善盡美。
大幹王朝需要多一些做實事的大臣,如果沒有了願意做事的大臣,那大幹王朝必然會停滯不前,乃至倒退。
所以,與那些懶政、怠政,不幹事、不擔當,導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大臣相比,李存更願意用那些會犯錯的幹實事的大臣。
當然,要用這樣的大臣,作爲皇帝,李存肯定要懂得體諒和幫大臣承擔一些過錯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李光、陳康伯等人既然彈劾了,那該走得過程,肯定還是得走的,真有問題的,該處理的,也必須得處理,畢竟,李光、陳康伯等人也是在做實事。
而且,等事情出了結果,李存再進行特赦,不是更能收買人心?
原本——
李存準備走個形式,就回後宮跟方百花她們那些妃嬪和李標他們那些自己的子女團聚的。
可由於出了李光、陳康伯他們這些意外,李存只能一直處理到深夜,才宣佈散朝。
等李存回到後宮時,才發現自己的一衆妃嬪和一衆兒女全都在眼巴巴的等着自己回來。
好多李存的子女甚至都已經等得睡着了。
見李存終於回來了,好多李存的妃嬪,都想將懷中的孩子叫醒,讓他們見見自己的父皇。
不過卻被李存給制止了,李存說:「都別叫了,太晚了,朕此次回來,短時間內不會再走了,有都是時間跟他們共享天倫之樂,不差這一時,都先回罷,明日朕儘量早點回來,大家一塊吃頓飯。」
說話間,李存就從方百花懷中抱過來了已經三歲多的李標,然後在不少妃嬪的羨慕中擁着方百花去了方百花的寢宮。
方百花對此是既高興又欣慰,但她嘴上則說:「臣妾已然安排好了遼妃她們及衆皇子、公主……」
——李存這次回來,將自己在燕雲地區新得的一衆妃嬪和在燕京生的那些兒女全都帶回來了。
這是必然的事,雖然李存已經完全收復了燕雲地區,但李存的根基還是南方的這十四個路疆土,所以李存肯定得將自己的妃嬪和子女放到這個更安全的大後方。
折騰了方百花好一陣了之後,李存又摟着方百花說了好久的夜話。
說真的,小兩年沒見方百花了,李存是真有些想她了,所以難免就跟方百花多說了一些。
方百花當然願意聽李存跟她說話,可方百花又怕舟車疲勞又在她身上折騰了那麼長時間的李存累到。
所以,方百花摟着李存的腰,柔聲說:「官家,睡吧,咱們來日方長。」
次日,一大早,李存就起來了。
在方百花的伺候下,李存穿好衣服又吃過了早飯之後,按照自己的習慣,先跟自己師叔練了一陣道家的養生功夫。
一直到了晨時,李存纔來到垂拱殿。
此時,呂將已經在這裡等候多時了。
昨天比較匆忙,李存並沒有特別注意呂將的變化。
今天近距離仔細一看,李存才發現,還不到
四十歲的呂將,竟然有差不多一半的頭髮都白了。
再結合武德司、親軍都衛府和軍情處探得的,呂將每天都要工作差不多十個時辰,就連吃飯的時候,都在處理公務。
李存哪還能不知道,呂將現在這個樣子,是累出來的?
這其實也是李存對呂將這麼寬容甚至是「包庇」的原因之一。
呂將見到李存了之後,並沒有寒暄,而是開門見山的問:「陛下準備何時伐宋?」
這種事,李存能瞞別人,卻不會瞞自己的宰相。
畢竟,幹宋這樣的事,需要的是舉國之力,可不是隻靠李存自己幹就行的。
如此一來,李存必須得跟大幹王朝的大管家呂將說清楚,讓呂將有所準備。..
所以,李存直截了當的答道:「明年秋收後。」
見李存不是今年伐宋,呂將大鬆了一口氣,然後拜道:「陛下聖明。」
今年,兩淮地區大旱,而蘭州地區也發生了大地震,規模甚至比宋京畿、河東、陝西等地還大,更麻煩的是,大地震之後,蘭州又發生了大洪水,導致數百萬人受災。
再加上,今年南方這十四個路還支援了燕雲地區不少糧食。
這使得大幹王朝的國庫也不是那麼充盈。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李存不管不顧的伐宋,那麼大幹王朝能不能接住趙宋王朝那千瘡百孔和遍地災民的疆土,還真不好說。
還好,李存考慮到了大幹王朝的現狀,緩了一年伐宋,給大幹王朝,也給呂將等大臣一年的準備時間。
李存母庸諱言的問:「朕再給你一年時間,你可有把握準備好?」
呂將沉吟了少許,照實說道:「若無太大的災難,按照過往兩年各州縣送來的報表,我大幹應當能接收大宋的疆土,畢竟,從前一直都是南方供養中原地區的。」
李存一聽呂將的話,就知道呂將的底氣不足。
李存沒說話,等着呂將的後文。
呂將知道,他根本瞞不住特別重視情報收集又洞察一切的李存,所以他也只能有什麼說什麼:「李侍郎、陳御史他們所言,地方上貪腐嚴重,雖有些誇大其詞,但並非空穴來風,臣怕地方上虛報錢糧收入,屆時拿不出中原所亟需錢糧。」
其實不僅呂將擔心這件事,李存也很擔心這件事。
沒辦法,貪腐是任何朝代都不得不面對的敵人。
雖然大幹王朝成立至今也不過才兩年多一點,但現在也已經有明顯的貪腐擡頭了。
關鍵,不僅是呂將,甚至就連李存,都不知道下面的貪腐到底達到了何種程度,會不會影響到李存接收趙宋王朝的疆土。
李存沉默了一會,下定決心道:「查一查罷。」
呂將提醒李存:「這種事並不好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怕只怕,朝廷派人去查的時候,他們找與之勾結的豪門大族將錢糧還上了,待朝廷派的人走後,他們再將錢糧還給與之勾結的豪門大族,還有……官官相護。」
聽呂將說出這番話,李存就知道,呂將也想解決這些問題,否則他不可能提醒李存,那些貪官常用的手段。
話說,貪腐這種東西,確實不太好查,尤其是在這個科技並不太發達的時期。
老朱那麼狠,爲了治貪腐,怒殺了十五萬人,都是治標不治本。
由此可見,治貪腐並不是靠蠻勁的,而是靠巧勁的。
別人有沒有辦法,李存不知道,可李存卻是有這個辦法。
那就是雍正治貪官的那一套。
很快,李存就下令戶部,全面清查虧空的錢糧。
爲了避免出現官官
相護的情況,李存首先派出了欽差大臣。
這些人大多都是由李光推薦的,爲首的就是李存特別看好的陳康伯。
陳康伯他們這些人不僅和地方上沒有瓜葛,而且都是一些精明難纏的人,他們全都拎得清事情的重要性,知道如果不秉公執法,李存肯定會收拾他們的。
再者,李光推薦的陳康伯他們這批人,大部分人品都不錯,算得上都是有政治抱負的。
當然這還不夠。
爲了確保這些大臣能做到公平公正,李存還從各地抽調了一些候補州縣跟着一塊到地方和欽差一起查賬。
一旦查出有貪污的官員,立馬就地免職,然後再從調查團裡選擇一個同級官員接任。
李存明白,官官相互是官場的頑疾,新上任的官員往往會幫前任補窟窿,然後自己又留下一大筆虧空,讓下一任官員接着補。
這就導致了,貪污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有窟窿的地方越來越多,窟窿也越來越大。
但這回後任是來查賬的,自然不會爲前任打掩護,因爲那樣倒黴的還是他自己。
所以,貪官自然無處遁逃,只能低頭認罪接受處罰。
而且,新上任的後任不會再給他補漏洞,他自然也就不會再爲前任背鍋,於是就連他的前任,甚至前任的前任有貪污挪用,都逃不掉最終的懲罰。
當然了,在這個交通並不發達的時代,李存派下去查桉的人,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到達地方,在此期間內,那些貪官可能會聽到風聲,然後想辦法補救。
如何補救?
要麼就是他自己將貪污的錢糧全都補回來。
這算他逃過一劫。
要是他打着向當地的富戶借錢借糧來填補虧空,那李存敢保證,那些富戶的錢糧絕對會肉包子打狗有借無回。
不僅如此,如果欽差查到這樣的事了,李存還會以貪污和行賄的罪名將貪官和富戶一塊治罪抄家問族。
李存又成立了會考府,由李光來主持。
從此,各地方繳納稅錢或者報銷開支,各部院動用錢糧和報銷經費,都要通過會考府會,也就是稽查覈實。
一道一道的程序走下來,不論是職位多高的官員,都做不了手腳。
屆時,上面的官員沒辦法通過職位之便獲利,那下面的官員也不可能只花一點錢,就把自己之前貪污下的大窟窿補上。
同時,李存在對待貪官上還堅持了兩步走。
即:先罷官,再抄家問族。
李存還下令,不論查到誰,都絕不寬待,不論曾經立下過什麼功勞,都堅持功是功、過是過的理論,只要是參與了貪污,欠了大幹王朝的錢糧,就一定收拾你。
不想被收拾,也行,自己偷偷的把窟窿全都堵好,別讓事發。
否則,不僅是貪官,就連他們的親族,也一併要被抄家問族。
你還別說,他們的親族是無辜的。
貪官貪墨的錢糧,難道就他自己花了、吃了?
得說,李存治貪的手段確實有點狠了,畢竟,不少貪官都是跟李存起家的人。
可爲了大幹王朝能夠長治久安,李存必須得下這個狠手。
而在治貪的同時,李存也親自抓轉年的春耕和海上貿易,確保自己有足夠幹宋的錢糧。
這裡順便說一句,繼洪武元年和洪武二年李存派出船隊拿着他繪製的簡易地圖前去中美州和南美州尋找紅薯、玉米和土豆,李存在洪武三年又派了一支更大的船隊拿着他繪製的地圖前去中美州和南美州尋找玉米、紅薯和土豆。
由此不難看出,李存對玉米和紅薯的執着。
扯遠了。
洪武三年,降雨適中,大幹王朝的十七個路(南方十四個路加上雲中路、燕京路和平州路)全部大豐收。
加上,李存大力治理貪腐。
大幹王朝的國庫變得前所未有的充盈。
另外,爲了以防萬一,李存還特意派陳遘跟高棉、大理以及中南半島的其它國家「買」了不少糧食。
李存還在各個港口高價懸賞大食的好馬。
同時,李存也藉着這一年多時間,將大幹王朝的軍備升了一下級。
總而言之,經過這一年多的進一步準備,李存終於做好了幹宋的一切準備。
洪武三年十月末,李存又悄然的返回了燕京。
幹宋正式拉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