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二更
時間進入到七月,隨着季風北移,上海進入了連續晴朗的夏季。
在這期間,中日之間也並不是毫無戰事。
戰鬥主要發生在福建和臺灣海峽上空,爲了報復前脫前期遭受的空襲損失,日本駐臺灣的陸航多次派出飛機,進入福建進行轟炸報復,結果在那兒與中、德空軍遭遇。
從一開始,福建空軍就抱定了以守爲主,本土作戰,不主動到對手地盤上空戰的心思。
理由很簡單:相對主動進攻的一方,防守一方的空軍最大的優勢就是被擊落飛機的飛行員只要不死不傷,跳傘之後很快就能回頭再戰。而進攻一方的空軍,一旦被擊落,飛行員的結局就只有進俘虜營了。此外防守方還有航程的優勢,甚至還可以得到地面防空火炮的支援。
現在的紅色空軍,相對於日本空軍,最大的優勢是飛機性能上壓倒性的優勢,最大的不足卻是中國不是工業國,無法自產飛機,損失的飛機和飛行員都補充困難。
在這局面下,本着“富日子窮過”的原則,福建空軍在六月底和七月初的空戰中,採取的是積極防禦的姿態。每天都派出戰機在海峽上空靠福建這邊的海岸線巡航飛行,引誘日本飛機前來空戰,而一心想雪恥的日本陸航也天天派出飛機到福建上空挑戰。
每天不斷地發生空戰,從六月底打到七月初,飛機性能不如對手還主動跑到別人家邀戰的日本陸航頓時吃了大虧。從六月二十號到七月五號這十五天的時間裡,陸航在空戰中損失了超過八十架戰鬥機(有些飛機是在返航後在本方地盤上墜毀),十餘架被地面防空炮火打下,此外還有三十多架飛機在勉強飛回機場着陸後宣告報廢。近百名飛行員戰死或進了紅軍的俘虜營。
而紅軍這邊付出的代價是空戰中直接損失飛機七架,地面上報廢八架,三十餘架飛機受傷。只有五名飛行員陣亡犧牲,空戰損失的飛機全是性能較差的霍克ii型。而空戰中。fw90雖然常也發生過被打得滿身是洞,但仗着速度快逃得掉,機場就在邊上和防護力強,總能搖搖晃晃地飛回機場。fw90的損失全是在機場上報廢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爲飛行員準備的防彈座椅,雖然重量大增降低了飛機性能,卻極大地保護了飛行員的安全。有一架被打得滿身是洞的fw90迫降成功後被維修人員宣佈沒有維修價值,最後拆卸有用零件後作回收處理。地勤人員在拆卸時總共從防彈座椅後面撿出了二十一個子彈彈頭。相比之下,此時的日本飛機就就沒有安裝防彈座椅,座艙被擊中,飛行員斃命幾乎是鐵釘釘板的結果。
第二個原因卻是降落問題,比起雙翼機,翼載較大的單翼機降落時難度相對較高,受傷的飛機降落時更容易出事故。fw90在空戰中奇蹟般地無一損失,但在降落時卻因爲受傷或飛行員自己個人的原因,導致事故頻頻。光是飛行員自身因素導致的飛機損壞嚴重,甚至被迫報廢的就有五架。受傷嚴重(可修復)的也有七架。大都數事故都是降落時“拿大頂”,衝出跑道,起落架折斷等等。
(注:在二戰時。空戰結束後飛機在降落後出事故和傷重報廢是常有的事,嚴重的時候,甚至是一場大空戰下來,機場上報廢的飛機甚至和空戰中被打下來的相當甚至更多都不奇怪。而歷史上著名的f4u海盜戰鬥機,空戰中打出交換比高達12:1優秀成績,但損失的飛機中,有一半是自己摔的。)
降落時的損失比空戰損失還大,主要是年青的紅色空軍飛行員訓練時間不足,飛機在空戰中受傷後。缺少應付這種局面的經驗。不過隨着空戰的持續,這些年青飛行員戰鬥經驗的積累。成熟和對飛機脾性的瞭解,這些情況在七月份開始逐漸減少。
世界上沒有各方面性能都完美的戰鬥機。有得就有失。在發動機性能相當的情況下。追求飛得更快,就必然造成飛機變成“飛行石板”,付出機動性能和操縱性能下降的代價。飛機的瞬間機動能力出色,盤旋性能好,往往航向穩定性就差;航向穩定性好,就必然導致盤旋性能受到影響。
fw90戰鬥機雖然是好飛機,但是林漢卻對他提出了許多過高的要求:又能上艦,又能空戰,又能俯衝轟炸,還要有高速度。譚克博士滿足林漢所有的要求,但付出的代價就是對新手飛行員不太友好,尤其是飛機受傷時操縱更是不易——實際上譚克博士在設計fw90時,受要林漢干擾極大,林漢給了他f4u海盜戰機的結構草圖以供參考,譚克博士參考他的外氣動外形,弄出了性能縮水版的“海盜”變成了fw90,具有了f4u的空戰俯衝性皆出色的優點的同時,也繼承了他對新手飛行員不友好的缺點。
在高志航或餘生這些精英飛行員手中,fw90是可怕的利器,但在飛行小時只有兩百出頭的新人飛行員手中,fw90就是一匹不好操縱的野馬。此外還有一個原因是,紅軍中最好的fw90飛行員,大都集在中上海和杭州一線,其中又以把fw90當俯衝轟炸機用的轟炸機部隊素質最高,而且福建這兒的空軍一半都是剛出航校的新手。
讓新手飛行員和老手飛行員以一比一的比例混和,大量地參予福建上空的空戰,這也是考慮到戰爭有可能長期化的因素。不趁着現在對日本飛機還有着代差的優勢讓這些剛出航校的菜鳥們上天搏擊,萬一戰爭長期化了,英日兩方獲得了更好的飛機後,情況反而更加不妙。半個月的空戰下來,新生的紅色空軍成長了許多。
發生在福建的空戰,fw90的孃家福克公司非常地重視。他們和he51的孃家亨克爾公司一樣,都派出了一批技術人員駐紮在福州,針對降落後飛行員反映的飛機的各種故障和不足問題。在第一時間通過無線電發回德國總部,然後在那裡由相關的試飛員根據情報反饋的資料進行試驗測試。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解決辦法,最後再發回中國,由地勤根據總部反饋回來的解決方案對飛機進行改進。當然,有些小問題則真接就由地勤和技術人員,飛機員討論後現場對飛機小修小補改善解決。
即使是在活塞戰鬥機時代,一架戰鬥機性能的完善,同樣也是要以年來計算的。即使是最快的f4u,他在參戰後。解決了所有設計上的小毛病,變成一架完美的戰鬥機,前後也用了一年半以左中的時間,而二戰名機噴火,bf109,完善設計的時間就更長了。
戰爭是技術發展最好的催化劑,福建和臺海上空的空戰纔打了半個月,參戰的兩款飛機就各自找到十餘處需要改進的缺陷。
而參加空戰的he51冷式戰鬥機,由於飛行員全是德國空軍中飛行時間超過上千小時的精英老手,有些甚至是試飛員。他們的飛行技術更高。則在空戰中無一損失,在福州義序機場參戰十二架he51,半個月下來共打下了三十六架日機。誕生出一堆的王牌。
而紅軍方面誕生的第一個空戰王牌,居然是起義的炮黨飛行員高志航。
對於這位抗戰歷史上的空戰名義,林漢早就深知其大名。杭州起義後,出於對這種臨時起義的“敵軍飛行員”的不信任,最初空軍中的一些人並不願意將最先進的戰鬥機交給他們使用。但是林漢和紅軍上層發了一通電報後,紅軍領導聽從了林漢的建議,本着用人不疑的想法,直接就將剛從德國運至剛組裝好的fw90交給以高志航爲首的杭州空軍學校中的精英飛行員使用。
以高志航爲首的一批前南京政府中的空軍精英,他們大都也是飛行小時上千的精英老手。只用了十天的時間,很快就適應了fw90的脾性。在六月三十日起。在福州上空參加了第一次空戰,高志航每天都帶隊出擊。每天都取得擊墜,到七月五日,臺灣的日本陸航再也承受不住客場空戰巨大的損失,暫時休戰時爲止,六天時間裡高志航整整打下了八架日機,其中七架是九二式戰鬥機。
雖然在臺海空戰上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但紅軍在宣傳上卻也沒有大肆鼓吹,反而有意地誇大了自己的損失。
而這則是出自林漢的建議,目的是讓英日兩方繼續對雙方的飛機性能的差距產生誤判。
“強則示敵以弱,弱則示敵以強”。
他稍一說明了自己的想法後,紅軍上層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於是,降落時損失的那些飛機,在宣傳時就全變成了空戰時的損失,同時還有意地配合日本人公佈的擊落數據並往上翻了幾倍,變爲五十餘架。
在福建上空空戰慘敗的日本飛行員,倖存者駕機返回後,個個都死性不改地開始吹牛注水慌報自己的擊墜數——空戰時對空戰戰果吹牛注水的問題,二戰時各國空軍都是普遍存在的現象,日本人也不例外。半個月的空戰下來,明明是失利一方的日本陸航的飛行員,吹牛皮取得的戰績比福建機場上所有的紅軍飛機加起來還要多一倍,足足高達兩百多架。
七月五日,臺灣的陸航因爲前期的損失太大,被迫暫停了這種在對手家進行客場空戰的“虧本生意”後,開始調查前期爲何損失巨大的原因。
事後的調查,雖然讓軍方開始意識到飛機性能的差距,但是紅軍主動提高的損失數量配合日本飛行員的吹牛戰績,着實迷惑了前來調查的人員。
“赤匪公佈的損失數據是五十架,這數字肯定是假的,縮水的,乘以二或乘以三才是真實損失。而我方聲明的二百多架擊墜,陸航的那些傢伙們肯定也是注水的......”
此時的日本軍方,同樣無法接受對手擁有比自己更強空軍的現實,他們自作聰明地就得出了雙方空戰損失一比一的“結論”,並且將紅軍戰果全部推到蘇聯和德國頭上。——有德國飛行員在福建上空參戰,這一點在和他們交手的日本陸航飛行員中間已不是什麼秘密。在空戰中雙方的飛行員多次近距離打過“照面”,陸航飛行員不止一次地在近距離看到對手飛行員那洋人標誌的“大鼻子”和金髮,無線電監聽中更是多次聽到了對手的德語交流。
所以,日本人把空戰的損失,全推到了德國人和蘇聯人的頭上,認爲這主要是蘇德飛行員的戰果。
空戰失敗並不可怕,可怕是失敗後不懂得反省自己的失敗處,找不到自己的不足。這個錯誤的結果導致了日本陸航得出了錯誤的結論:只要再加把勁,多空戰幾次,就可以在福建上空將紅軍的空軍耗光耗盡。
另一邊,上海由於距離臺灣較遠,日本飛機無法飛至,當地沒有空戰,紅軍方面也對外不是毫無作爲。
那兩架德國人送來測試的he111v型轟炸機,也在秘密進行着改造,按計劃他們將在七月初遠征日本,進行一次長距離的“傳單轟炸”,用空投傳單的方式給現在矛盾重重的日本軍部再添一次堵,其目的是爲了更加地激化日本軍部內各派的矛盾。
這次轟炸,政治意義遠勝實際意義,戰場外的功夫有時比比戰場內的功夫更重要。現在的日本,皇道派和統制派已越來越激化。這次所謂“傳單轟炸”,正是給矛盾激化中的雙方提供更好的攻擊對手的武器。
林漢從料亭爆火乍事件刺殺統制派官員開始,到後來的行刺天皇,一系列的行動都是極有針對對性,其目的都是爲了促使歷史上的“二二六”兵變在這個關鍵點上爆發,以促進日本內亂,讓紅軍獲得更多的發展和準備的時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