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夫裡年科此刻口中所言的內容對於身爲部隊最高指揮員的馬拉申科來說其實又何嘗不知,只是眼下這已經被德國人踹上家門口的緊張局面,已然由不得馬拉申科帶領部隊訓練到形成實際戰鬥力的程度,保衛莫斯科的任務就像是一柄達摩克里斯之劍般懸在馬拉申科的頭頂而隨時可能當頭劈下。
“我們沒有這麼多時間了,拉夫裡。那些德國法希斯現在就像是西伯利亞平原上的餓狼一樣瘋狂朝着莫斯科撲來,不在今年冬天把莫斯科拿下他們是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至少在他們碰的頭破血流而耗盡攻擊能量之前將會必然如此。”
“這八輛原型坦克不單單是用來讓我們去擊退那些德國法希斯好保衛莫斯科,更爲重要的則是要在接下來的戰鬥中測試出這些不同炮塔的實戰情況到底如何,彙總成報告以後再將其發回到車里雅賓斯克的第二坦克設計局。”
“主導我們紅軍未來重型坦克計劃的第二坦克設計局局長科京同志特意來信叮囑我,告訴我這些原型坦克就算是在戰鬥中損失了也要儘量保住殘骸運回後方檢查總結評定,毫不誇張地說,這關係到我們紅軍坦克部隊的未來,你應該明白我的意思,拉夫裡。”
聽聞馬拉申科口中的話語後又回過頭來看了看自己眼前這清一色的八輛鋼鐵巨獸,心中仍有猶豫但終歸卻知曉着已經無法再做出任何改變的拉夫裡年科隨即長歎了一口氣。
“你打算怎麼安排這八輛原型坦克,把它們分配到下面的營一級部隊裡還是集中在一起使用?”
面對拉夫裡年科的開口提問,早已做好了打算和計劃的馬拉申科自然是不假思索中當即開口回道。
“分散下去的新式原型坦克沒有任何凝聚力,我們無從知曉這些關乎到我們紅軍下一代重型坦克發展的原型車集合在一起後,究竟會爆發出怎樣的戰鬥力。”
“我的計劃是把這八輛坦克全部集中在團部,組建成一個團部直屬坦克連,由我本人在戰鬥中直接領導指揮作戰。而你也會分到其中一輛,拉夫裡,就和以前一樣,你還是作爲我的副手跟隨我直屬在團部麾下,沒了你這個傢伙配合的話我總感覺像是缺了點什麼。”
聽到馬拉申科口中這有些俏皮話語後的拉夫裡年科不由嘴角一揚,自葉利尼亞一路征戰至今的默契配合到了眼下這個份上已經無需多言。
“那麼能告訴我你看上那一輛了嗎?這些原型炮塔每一個都略有不同,但願我能在你挑剩下的車裡找出還算滿意的一輛。”
自知拉夫裡年科這是在同自己開玩笑的馬拉申科也並沒有將這些開玩笑的話語放在心上,稍稍向前邁出兩步之餘隨即擡起右手指向了那輛位於自己正前方的距離最近坦克。
“在你來之前我就已經挑好其中的一輛了,現在給你指出來好讓你別把我的車搶走,至於剩下的七輛裡你可以隨便挑,然後把最後的六輛留給你從列寧格勒一道帶來的原班人馬,這樣的話等真的上了前線以後配合的默契程度自然也就會好上許多。”
望着自己眼前被馬拉申科手指的這輛原型重型坦克,如同一隻海龜一般的駝背又圓潤炮塔一改此前KV1重型坦克的炮塔中置於車體底盤之上的總體佈局,而是更加類似於T34中型坦克的炮塔前置佈局安置在了車體底盤之上。
這個龐大到幾乎無以復加的新型炮塔體積,光是從外觀上看來幾乎足足是原先KV1重型坦克炮塔的兩倍大小。儘管比不上KV2重型坦克的“大號馬桶頭”那般高大誇張,但這門原本應該歸屬於威武雄壯行列當中的85毫米主炮,放在這臺體型碩大的炮塔之上反倒頗有些牙籤炮的味道隱隱顯露而出。
“我有些不明白,馬拉申科,你選中的這輛原型車炮塔怎麼看起來這麼.....這麼詭異?應該是這麼形容,我也不確定這是不是最恰當的描述方法,看起來簡直就像是把76毫米坦克炮搬上了KV2的炮塔上一樣滑稽而彆扭。”
聽聞身旁拉夫裡年科口中話語後的馬拉申科臉上隨即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覺的詭秘笑容,身爲後世穿越者的馬拉申科心中可是非常清楚,眼前這八輛炮塔形狀迥異的85毫米D-5T主炮原型車裡,只有被自己選中的這輛纔是真真正正的“慈父真身”。
在那個原本沒有被馬拉申科所親手改變的既有歷史軌跡之上,搭載85毫米主炮的蘇軍新式重型坦克原型車直到1943年9月才第一次投入了一線戰場,裝備紅軍精銳重型坦克突破團趕到並加入瞭解放烏克蘭左岸戰區的戰鬥當中。
該型搭載85毫米D-5T主炮和新式原型炮塔卻套用了個KV1底盤的重型坦克,本質上是由於受德軍虎式坦克衝擊後而緊急開展的IS1重型坦克研發計劃的過度產物,是未經改變原有歷史上的科京同志在IS1重型坦克底盤開發工作遲滯,急於驗證新式原型炮塔實戰性能的測試用重型坦克。
其總產量不過百餘輛出頭的數量,在動輒便以萬數爲計量單位的紅軍坦克部隊序列裡完全是滄海一粟般海中孤舟。
但在被馬拉申科這個“小蝴蝶”煽動翅膀所改變的穿越時間線裡,足足提前了將近兩年時間而緊急開始新式重型坦克研發計劃的科京同志,顯然還有些摸不着頭腦。
基於德軍虎式重型坦克衝擊的逆境實戰遭遇在眼下根本就不存在,矇着眼睛過河的科京同志儘管是蘇聯重型坦克設計方面絕無僅有的頭號天才,但在如此這般的情況下卻也依舊是在“前路迷茫”中造出了足足八輛長着不同炮塔的原型坦克,以求能夠通過實戰檢測和一線部隊反饋結果來篩選出其中最好的炮塔設計方案。
接手這八輛搭載85炮原型車的馬拉申科沒用多久,便想通了科京同志眼下因爲時間線太過超前而面臨的“選擇困難症”和“設計瓶頸”。
在這八輛原型坦克中很是意外又倍感驚喜地找到了後來貫穿史達林一、二重型坦克炮塔設計的“慈父真身”,已經意識到了科京眼下所面對難題的馬拉申科旋即決定繼續煽動自己的小翅膀幫科京同志一把,只需一份經過實戰之後的遞交總結報告便可爲後續即將出籠的真正史達林坦克敲定炮塔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