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兩天,諾曼人依舊步步爲營,穩紮穩打。他們一邊鞏固溪谷營地的防禦,一邊拓寬搜索的廣度和深度,不僅走得更遠,也搜得更細,甚至還在遊擊先遣隊遺棄的秘密營地“挖地三尺”,把洛林游擊戰士當年埋藏的一些裝備也給掘了出來。
另一邊,魏斯亦熟練地調度部隊,橋面地規避敵人。當然,再巧妙的掩蔽也難以徹底掃清蹤跡,諾曼人雖然追不到遊擊先遣隊,卻幾次發現他們逗留過的痕跡,雙方儼然進入了一場鬥智鬥勇鬥耐力的“躲貓貓”。
此間,遊擊先遣隊這邊是沒有任何外援的,而諾曼人那邊則補了一船裝備物資,增加了一支戰車分隊、一支火炮分隊以及一支醫療分隊,但這種增強,並沒有讓他們在兵力上佔據絕對優勢。在諾曼人抵達此地的第四天,他們的巡洋艦離開了,這一刻,雙方戰力對比似乎發生了顛覆性的轉變。聯邦軍遊擊先遣隊完全可以通過極富侵略性的戰法,在崇山峻嶺中消耗敵人,最終在溪谷將殘敵悉數殲滅……不過,魏斯依然不急着發動攻擊,他們的食物補給尚能維持十日,洛林的聯邦軍情報部門、民衆抵抗組織以及大後方也在伺機提供支援,而這支諾曼軍隊孤軍深入,看似有強援支撐,實際上處境並不好。從前前後後的種種跡象來看,他們更像是一隻肥美的餌,等着大魚上鉤,可釣魚也有失手的時候,丟了餌、跑了魚可不足爲奇!
清晨破霧離去的諾曼巡洋艦,傍晚時分又重新出現在了天際邊。從它活動的方向和時間推斷,這個白天很可能是前往斯利恩進行補給。上一次,魏斯率領遊擊先遣隊突襲斯利恩,引導己方飛行部隊將它炸了個底朝天,使得諾曼人短時間內沒辦法再發揮它的戰略作用,但這並不意味着斯利恩徹底失去軍事價值。從情報部門和抵抗組織獲得的情報表明,諾曼軍隊在斯利恩部署了戰鬥機部隊,並利用轟炸後餘留的設施和物資對飛行艦艇進行小規模、短時間的補給維護。魏斯原本籌劃着先在洛林北部打一陣游擊戰,再突然跳到中線去,找機會導演一場“三襲斯利恩”的好戲,現在看來,斯利恩還真是顆早拔早好的“硬釘子”。
諾曼巡洋艦這一去一回,從慵懶的病貓又重新變回了下山猛虎。入夜後,它在山林上空來回遊蕩,八盞探照燈如八臂魔神,橫行霸道、無所顧忌。那些沒有經歷後衛苦戰的遊擊先遣隊戰士,在這種情境下不由得感到壓力山大,而在這艘巡洋艦的助威下,諾曼人的地面部隊沒有像之前那樣一天黑就撤回溪谷營地,只見他們繼續在山林中展開搜索,由此將活動範圍拓展到幾天來的最遠點。
隨着敵人的逼近,本來處於安全位置的各分隊相繼預警——若不連夜轉移,未必會被敵人發現,可一旦跟敵人交火,數百人的隊伍就很難像少量戰鬥人員那樣避開敵艦探照燈。當然了,要應付敵人的夜間掃蕩,除了緊急轉移,還有其他一些辦法,譬如佈設觸發式爆炸陷阱、以小股部隊攜帶迫擊炮夜襲敵軍溪谷營地等等。
戰場臨敵,留給指揮官考慮和抉擇的時間往往很短,魏斯審視敵情、權衡應對,繼而派出傳令兵,讓隱蔽待機的各戰鬥分隊前半夜想方設法避開敵人,後半夜集體反擊。如清晨無霧,天亮前撤出戰鬥,若清晨起霧,則大膽穿插敵後,痛擊敵軍地面部隊!
深秋初冬時節,洛林的霧如同家常便飯,等到氣溫再冷一些,雪霧天氣要佔到一多半的時間,這也是當年魏斯能夠帶領一支非正規武裝長期對抗諾曼軍隊的有利因素之一,但惡劣天氣並不能時時刻刻保護他們,洛林游擊戰士的最後一戰,便是在隆冬時節一場大雪過後進行的——那時天寒地凍,秘密據點裡的非戰鬥人員轉移不便,他們只好以有限兵力跟強大的敵人打了一場據點防禦戰,雖然以相對較少的傷亡擊斃擊傷大量敵軍,到頭來還是耗盡了氣力,再打下去也只會流乾所有人的血。那樣深刻的教訓,讓魏斯從根子裡領悟了游擊戰的精髓,他發誓不再重蹈覆轍,必定要說到做到……
魏斯親自挑選出來的傳令兵,年齡都在22歲至28歲之間,既有較爲豐富的戰鬥經驗,又處於體力精力最旺盛的人生階段,腦袋也還靈光,不容易犯迷糊。幾天來,他們頻繁穿行於這片山林,對大部分地形都已瞭然於心,即便是在夜晚,也能夠以較快的速度抵達指定位置。傳令兵派出去之後不久,在魏斯的特殊視野裡,分散隱蔽的作戰分隊一支接着一支開始朝遠離溪谷的方向移動,他們行動果斷、目標明確,跟那些謹慎前行的敵軍分隊相比,如同松鼠之於鬣狗、雀鷹之於兀鷲,只要不愚笨的自投羅網,後者根本跟不上他們的步伐。
從天黑到午夜,幾個小時下來,一切都如預料那般順利,唯獨山林之中還未起霧,僅從日落時的雲霞來看,很難斷定接下來是否會起霧、霧有多大、持續多久。此間,魏斯一直帶着移動指揮部密切監視敵人的動向,這個儘可能簡化的指揮部,只攜帶了一部便攜式電臺——不到萬不得已,它只接受電碼、不拍發信號,而且即便情況特殊,它發射的無線電訊號也只能有效覆蓋方圓數百里,難以直接聯絡戰線後方的聯邦軍指揮機構,必須通過大功率無線電臺的人工傳遞,才能夠聯繫上大後方。
午夜剛過,這臺正常情況下“只收不發”的無線電突然收到己方情報部門的密碼電報。通訊兵迅速解碼,黑燈瞎火之下,口頭向魏斯報告:“上校,剛收到C站臺密電——大雨將至,及時備傘。”
所謂C站臺,是龐克將軍所領導的遊擊作戰指揮部的通訊代號,而“大雨將至”,是的並不是天氣,而是一句事先約定的密語,意指聯邦軍即將在克萊沃、納沙泰爾以及洛林戰線發動全面進攻。如此重要的電報早不發晚不發,偏偏選在這深更半夜的發,感覺有悖常理,但細細一想也不奇怪:夜間通訊不易受到干擾,也避免長時間單向發送重複電碼,而且如此重要的消息,遊擊作戰指揮部有可能不久前才獲得上級許可向各地遊擊作戰部隊轉達。至於“及時備傘”,意指各地遊擊部隊要採取襲擊、伏擊、破壞等方式,儘量牽制敵軍注意力。
“大雨”何時降臨,由北往南三個聯邦州哪裡是聯邦軍的主攻方向,這些魏斯都不得而知,雖然這封密電使他堅定了跟當前之敵周旋到底的信心與決心,但養成逆向思考習慣的他,將作戰目標由“牽制-打擊”延伸到了“牽制-打擊-殲滅”,這不只是擴大目標,而是要從戰術策略層面重新進行全盤考慮。
過了午夜,山林中的氣溫加速下降,而“白加黑”的持續行動,也讓一線的諾曼官兵到了倦怠困頓的節點,各部隊陸續停止前進,或就地休整,或後撤至避風避寒的位置待命。諾曼人基本上是以溪谷營地爲中心,以遊擊先遣隊遺棄的秘密營地所在區域爲重點,展開了大角度的扇面搜索,其覆蓋半徑已經擴大到了六七十里,覆蓋面積相當於一座大型城市的城區範圍,負責控場的諾曼巡洋艦雖然可以從空中俯瞰這片區域,一旦敵人多處發力,它很難同時兼顧兩處以上戰場,完全有可能顧此失彼、疲於奔命——對魏斯和他的部隊來說,這確實是一個頗爲理想的攻擊時機,如果沒有那封電報以及由此帶來的目標調整,他會毫不猶豫地往天空中打出紅色信號彈,但現在,他絲毫沒有下令進攻的意思,而是獨坐樹下,腦海中飛速演算和推敲新的作戰計劃。
半個小時過去了,然後又是半個小時,魏斯並非靜止不動,而是每隔一段時間就起來眯眼觀察敵情。眼看着時間離天亮越來越近,焦躁的情緒在他心底滋生,想必待命攻擊的戰士們心情更甚,但他們是嚴格講究戰場紀律的正規部隊,在保持無線電靜默且未架設戰地電話線路的情況下,如無意外情形出現,各自待命的分隊只能被動接受指令,即便對戰鬥的方式或時機有意見,也不能主動派出傳令兵向指揮部反映。
熬着熬着,熬到了凌晨四點,再有一個多小時就天亮了,這點兒時間根本不夠打一場團級規模的硬仗,也就在這時,魏斯指揮部的一名軍官提醒他林子裡起霧了。
有道是“好菜不怕晚”,這個點起霧,正常來說,不到半上午是不會消散的。一旦將“晨霧”這個戰場因素代入到魏斯躊躇許久的演算中,成功達成目標的可行性終於通暢。他精神振奮,而後環顧四周,確認山林中霧氣漸起,遂閉上眼睛,用了最後兩分鐘檢算自己的推演,確保沒有明顯的疏忽或悖論,旋即命令通訊兵朝天打出三發紅色信號彈。
隨着這些紅色信號彈的冉冉升起,已經在此逗留了四天的諾曼人會詫異地看到對手像是從地底鑽出來一樣,精力充沛、鬥志昂揚地發動進攻,這原本是他們期待的局面,可是山林中逐漸彌散的霧氣,使得他們賴以仰仗的空中支援面臨着無從發揮效用的尷尬場面,對他們而言,這場仗可不好打!